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五百零三章 妾的数量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五百零三章 妾的数量

作者:臊眉耷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8:54:23 来源:笔趣阁

冬日的气温逐渐降下来了,虽然天气转凉,但阳光照射在人的身上,还不会让人感觉非常刺骨,说明这天气还未到寒冬。

而已经被任命为益州牧的刘琦,亲自前往武都郡劝农。

汉中郡本来就是大郡,治所南郑更是高祖当年起事旧地,历史悠久,人口和经济相比中原并无太多逊色,只要文聘能够派兵稳守关口,并致力于农桑军屯,刘琦觉得汉中作为西南前沿阵地的发展前景不会太差。

现在关键的地方在于武都郡。

这个地方确实的是太落后,人烟太少,太过荒芜了,谁拿在手里,便都如同握了一块鸡肋。

好歹也是一个郡,可郡内所余的人口不过八万余人,还没有刘琦所统领的兵多。

这样的人口基数,说武都郡是鬼城委实一点毛病没有。

吴懿麾下有数千兵将,如今都屯扎于下辨县。

由于人丁凋零,这里的空田极多,望族几乎为零,有能力有本事的都往南或往北逃出去了,说也不想留在这鸟不拉屎的地界。

现如今还敢迁移至武都郡谋生,也就只有一些从凉州陇右那边迁居的羌人或是氐人了。

他们之所以来此,是因为在先秦时期,这里曾是氐人的居住地。

汉人不稀罕居住的地方,羌民和氐人还是愿意搬迁回来的……条件再艰苦也不怕,因为他们生存的条件本来也就不怎么样。

能像是汉朝一样繁华的地域,在这个世界上毕竟还是少数。

……

“按照明公的吩咐,从关中来的羌民和氐民,每家每户我都予以安顿,还派人教他们种植之法,还分发给良种在郡内的无主荒田中开垦耕种,与我郡署四六分粮,且屯且守。”武都郡守吴懿认真地向前来视察的刘琦做汇报。

刘琦认真地听着,道:“有什么物资需求,或是人手需求,你可以直接向汉中的文仲业索要,我已经跟仲业打好了招呼,他汉中郡从此与你武都郡互为唇齿,你们彼此相互扶。”

吴懿拱手道:“谨遵公子之命。”

刘琦望着茫茫的旷野,道:“武都临近陇西,而陇右之地向西,则羌人遍地,如今董卓余部在关中划地自居,早晚都会与凉州的马腾和韩遂有所冲突,届时整个凉州都不会太平……以武都的地理位置看来,以后数载之内,羌族人必大批进驻,届时你好好把控,用羌民充斥武都,固守边地。”

吴懿认真道:“吴某定然谨慎操办此事……只是,就算是有办法让羌民屯田,但武都郡地界寒冷,各县屋舍又少,冬日一到,羌人若无厚衣,又无取暖之道,观我汉人御寒有道,恐引起哗变。”

刘琦伸手招呼吴懿,道:“你随我来。”

吴懿随同刘琦来到田陌间的一处小屋,那是刘琦抵达武都后,命手下军士连夜在此搭建的。

以后世的角度而言,这小土屋的面积,恐怕连十平米都不到。

小小的屋子分内外两间,里面搭建着土炕,外面则是有灶台,而那土炕内的烟道则是埋在了地里,和灶台相同,一旦造饭,则土炕亦是很热很暖和。

这便是当初刘琦上雒时,在阳人住过的火炕烟道连灶台。

如今他又经过合理的更改,将烟道以更科学的方式埋入地壁之中,如此在做饭的时候,就可以使睡觉的火炕变的暖和,从而达到御寒且还不会被呛死的目地。

吴懿感受了一下火炕的温度之后,口中赞不绝口。

刘琦对吴懿道:“子远,日后陇右迁移来的人,不论是羌人还是氐人,都让他们依照此法建造房舍,如此冬日可抵抗寒冷,另外荆州境内近些年来发现了不少石墨矿山,我年底回了荆州,便会吩咐人每到冬日,便择选一批上好的石墨送到武都,由你代表我统一分发过冬……如此,室内用火炕,室外可用石墨,再加以军屯,如此便算是不愁吃穿了,武都郡内逃荒的外族,则可不反了。”

吴懿拱手道:“末吏领命,只是使君,末吏有一事不明,还请使君指点。”

“你说。”

“武都乃是荒蛮之地,关中百姓若是南迁,必往汉中不会来此,诚如使君所言,迁往武都之人,必为凉州亦或是关外的羌氐外族,他们久居边塞不归王化,使君若是怕他们反叛,那末吏就派人谨守边塞,不让这些羌胡入境便是了……可使君偏偏要让他们进入武都,他们来了,咱们还要费心与他们周旋,生怕他们不归王化,随时都会叛了……”

刘琦道:“我非博爱之人,这些羌氐之人我之所以让他们入境,只是想要用他们作为屏障,抵御凉州军阀的入侵。”

吴懿闻言一愣。

刘琦为他解释道:“若从关中进攻汉中,则只需文聘派人把守斜谷道和阳平关,凭借山川之险便可据十万之众,但若是从凉州入蜀,则必过武都郡……武都郡是荒蛮,但它也是我们眼下和凉州的一个缓冲地带,若是凉州兵马进攻汉中或是从阴平进攻蜀中,这武都就是我们抵御他们的第一道屏障,我不想让处于回暖状态下的益州成为战场,唯有牺牲武都作为我们和凉州人的用兵之地……”

说到这,刘琦认真地看向吴懿道:“但武都郡若是空的,我们又拿什么阻拦凉州人的入侵,所以必须要有人在这里且屯且守,一旦发生战事,就由他们作为我汉中之民的第一道屏障。”

吴懿恍然而悟。

刘琦之所以要在武都收拢羌,氐之人,是为了要用他们作为炮灰,来保护益州境内的汉民。

刘琦认真地看向吴懿,道:“所以,子远,你要知道,你在这武都镇守,可是责任重大的。”

吴懿急忙拜道:“末吏必然谨慎守护武都之地,不辜负使君信任。”

两人正说话间,却见房间的门被打开了,荀攸快步走了进来。

“使君,南郑的文仲业送来消息,说是朝廷那面送来两道旨意。”

“朝廷的旨意?”刘琦轻轻地一挑眉:“什么旨意?”

荀攸言道:“第一道旨意,朝廷改了明年的年号,待除夕之后,改元兴平,特此昭告天下。”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么……”刘琦慢慢地眯起了眼睛,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

貌似和历史上的兴平改元,是同一年的……

董卓新亡,天子返都雒阳,王允扶政,吕布为将,皇甫嵩张辽镇守长安,朱儁返朝,一切都是一番新气象。

在这种时刻改元,也是向天下昭示,刘氏江山将迎来崭新的一章。

“第二件事呢?”刘琦淡淡道。

荀攸道:“朝廷的另一旨意,便是昭告天下记,着袁绍,曹操,刘荆州,还有使君您为为有功于社稷的重功之臣。”

刘琦慢悠悠地道:“重功之臣,可有什么特殊待遇?”

“亡后可陪享陛下宗庙,并可葬于皇陵之侧,长辅君王,同时还可在宫档中独自列传,为后世传颂……”

刘琦无奈笑道:“都是死了之后的事啊,难道我们大汉朝的有功之臣,就没有在活着的时候……有点什么特殊的待遇么?”

荀攸深深地望了刘琦一眼:“有。”

“是什么?”

“大汉朝律例,官至公卿者,可有一夫两妾,但若是被朝廷议为有功之臣者……这妾的数量,可以上限到八人。”

刘琦的笑容一下子僵硬住了。

一妻八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