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三百五十一章 父子意见相左(二合一)

董卓一脸肃然地看向吕布,认真地盯看他良久,方才转开头去。

他瞧向下方众人,道:“今日廷议且至此,诸公且去,待有事时,老夫自会派人相传。”

一众将领纷纷自去,被董卓留下的只有吕布和李儒。

以李傕,郭汜,樊稠,李蒙,王方等为首的将官,见并州军的首领吕布被董卓单独留了下来,心中甚感不快,他们临出厅堂之前,一个个看向吕布的眼眸中皆毫不掩饰的夹带着恨意,使劲地瞪视着他,恨不能用目光将其撕碎。

西凉人做事,就是这么露骨纯粹,爱恨分明丝毫不予掩饰,当然他们对人的恨明显比爱要多的多。

待众人走后,董卓方问吕布道:“奉先说王允勾结刘宠,可是抓到了什么实证?”

吕布拱手道:“并无实证,只是孩儿麾下的探子多有探听到王允自去年中原大战前,就几番派府中人前往雒阳,往来频繁,不知所为,如今雒阳已非我土,更兼朝廷乃是安置于长安,他派人去雒阳作甚?此举甚是可疑,还请父亲仔细斟酌。”

董卓用手掌轻轻地拍打着自己的大腿,道:“雒阳目下虽然是刘宠的地盘,但也不可就说是王允借机勾连了刘宠,如此未免有些太过武断了。”

李儒在一旁道:“不过既然都亭侯已经向相国上谏此言,想来终归还是有些可疑之处的,不妨派人细细查查再做定论,毕竟王允出身于太原王氏,乃属并州名门,就立场而言,他与相国势不两立乃如水火……若说他丝毫没有谋害相国之心……呵呵,属下却是不信。”

董卓仰起头,望着房梁,慢悠悠地道:“王允之事不可不防,但也无需过于谨慎,奉先先派人仔细盯住,务必要抓住真凭实据,不可妄加揣度,咱们暂时不要动他。”

“唯!”

吕布虽然应了董卓的吩咐,但心中多少也有些不解,以董卓的性情,若是觉得哪些人有威胁,或是对自己是一个潜在性的威胁,依他的秉性,根本就不会去管什么证据,一朝剿灭屠杀,才是他的一贯作风,为何如今却又转了性了?

看着吕布一脸的疑惑,董卓直接出言为他解惑道:“老夫如此行事,非为王允,实为那储君陈王尔。”

吕布细细品思之下,似有明悟。

王允虽然出身太原名门与董卓对立,但毕竟人还在京城,任凭他家族实力再强,但在身为关西虎狼的西凉人面前,世家大族那一套规矩统统无效,董卓的规矩是大家一言不合就是杀,任凭你有再深厚的政治资本,在我的地盘统大家比的就是谁能打能杀,其余的政治能量都是虚谈。

你要么弄死我,你不弄死我,我就弄死你!

所以董卓想杀王允,基本上就是看心情。

最坏的结果也不过就是太原王氏倾其家族所有资助袁绍,王邑,张杨等人与董卓作对,但不杀王允,他们便不会这样做了么?

既然已然是最坏的结果了,那杀不杀他,也就是那么回事了。

当下,对于董卓最有威胁的是陈王。

陈王有数万强兵!而且据说他还有很多强弩!

在这个年代,强弩就是如同抗战时期机关枪一样的存在,非常的珍贵而且制作不易,想要在这个时代搜集这么多的强弩,非得是有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强弩,对于西凉铁骑和并州狼骑来说,就是最大的克星。

所以董卓不动王允,只是暗中观察,根本的目地就是在这里。

他要除掉陈王。

……

新野,郡署。

刘琦率兵返回新野之后,连着两日便是天天和蔡觅欢愉,毕竟现在蔡觅已经开始吃了张机调理身体的药,虽然张机说最少也需要调理半年方能见效,但有些事还是在于尝试,万一这段时间不一定哪次中了,那对于刘琦和蔡觅而言,岂不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蔡觅在刘琦的身上,一番女王式的起落后,最终瘫软在他**的胸膛上,快慰而又幸福的喘息着……

刘琦轻轻伸手抱住她的腰部,深吸口气道:“张神医的药,确实颇有效果,这才吃了多长时间,我感觉我比之原先厉害了许多……阿姐你可有所感觉么?”

蔡觅将头探过去,在他的唇上用力地亲了一下,笑道:“光是在这些事上厉害了,真正要解决的事却还是没解决。”

刘琦微笑道:“该解决的时候自然是会解决的,阿姐又何必着急于一时呢?”

二人温存了一会后,蔡觅方才穿衣起身,刘琦则是斜靠在软塌上,看着蔡觅光洁白净的背脊,嘴角一直挂着笑意。

少时,却听他突然说道:“我过几日,想回襄阳一趟,与德珪谈些事情。”

蔡觅刚刚将一件深衣披于身上,听到这话后,动作不由停顿了下来。

她颇有些犹豫地转头看向刘琦,美眸仔细地打量了他良久,方道:“前番德珪从南阳郡返回襄阳时,我与他见了一面才来的新野,他那话里话外之间,尽是对你的推崇之意……你们俩的关系,何时变的这般好了?”

刘琦长长地抻了个懒腰,笑道:“我是他姐丈,他是我小舅子,我俩之间的关系好,不是很正常的么?”

蔡觅转过身坐在床榻边,趴在刘琦的腿上,媚笑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二人何时关系变的这般好?到底是因为什么?”

刘琦随意的耸了耸肩膀,道:“其实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是因为我前番曾答应了德珪,让你蔡家的势力入驻往南阳郡来。”

蔡觅听了刘琦的话,美眸一下子瞪的浑圆。

她万万没有想到,刘琦居然答应让蔡家入驻南阳郡。

其实蔡觅并不愚蠢,相反的还很是精明,他知道刘氏父子自打进入南郡之后,和当地大族之间一直都是一个彼此制衡的状态,表面上君臣相辅,同保荆州,但实则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在彼此相互利用。

既然是互相利用,那谁的势力过度发展,与对方而言便都不算是一件好事。

至少以刘琦的角度而言,他应该是不会希望蔡家的力量过于强大,这一点蔡觅心知肚明。

蔡觅疑惑地看着刘琦,妩媚的眼眸中尽是疑虑之色。

“少郎君该不是在试探姐姐吧?”

刘琦伸手揉了揉她的脸颊,笑道:“你是我的妻子,我试探你作甚?这事我早就与德珪商议好了,引你蔡氏入南阳郡站立根脚,协助我统管南阳郡士族,这本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难道我有自家人不用,非要去用外家人不成?那我岂不是不分里外拐了?”

蔡觅闻言大喜过望,她展开玉臂搂住刘琦的脖颈,又一次使劲地亲了亲刘琦的嘴唇,笑道:“少郎君肯助我娘家,阿姐这心里着实是欢喜的紧呢!今后我一定让德珪好生辅佐少郎君,不让他一切皆于少郎君为尊,勿做那些让人看不过眼的僭越之事。”

刘琦哈哈大笑,道:“行!你给德珪写信也好,有些事有你这个阿姐出头教育他,总比我这个姐丈直接说他去强,毕竟他岁数也比我大,老让我去挑他的毛病,也不是那么回事,阿姐觉得可是这个道理?”

蔡觅将头放在刘琦的怀中,道:“这自然是的……那少郎君此番回襄阳,可需姐姐相陪么?”

刘琦轻轻的抚摸着她的发鬓,道:“不劳阿姐,襄阳距离新野不远,况且我此番回去也不过是有些事要处理,几日便回,你在新野好好等我就是。”

“嗯,好。”

……

次日,刘琦收拾了一下,便带领着典韦以及许郸,许沂等一众荆武卒,轻装简行直奔襄阳而走。

此时已经是初平三年深春,即将入夏,襄阳雄关比起初平元年中,刘琦来荆州时雄伟了太多,被刘表修葺的固若金汤。

刘表还在襄阳周边开垦土地,北方南迁的富户和士人有很多不愿去荆南的则是安居于此,襄阳无论是人口还是规模,都是比原先扩大了两倍不止。

在进襄阳城之前,刘琦四处观瞧,一边看一边暗暗称奇,心中对刘表兴建城池的功力愈加敬佩。

兴学这一方面刘表可谓众诸侯之魁首,但修王八壳子的能耐,刘表在诸侯中也可算是名列前茅了。

……

抵达了自家府邸之后,刘氏父子再次相见。

其实中原大战自年初就已经结束了,但这期间刘琦却一直在南阳郡未曾归家,便是年关时节,他们父子二人也没有见上一面……凭心而论,刘琦多少觉得有些愧对父亲。

“孩儿见过父亲,愿父亲身体康健,福岁延年。”

刘表抬头望了望刘琦,然后挥挥手让他坐到自己身边。

“吾儿出息了呀,如今也是带甲数万的一方牧守,为父管不住你了……这过年也不回家看看,空让老夫盼着呀。”刘表似感慨,似玩笑地道。

刘琦无奈地咧嘴一笑,道:“父亲这话说的,孩儿哪里会是那样的不孝人,这不是去年年底各方势力均起,大战频频,我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么,再说了,孩儿带甲数万算什么?父亲可是带甲十余万的镇南将军,如今也算是威震天下!便是董卓老贼见了父亲,也要顾忌三分,孩儿如何能与父亲比。”

刘表哈哈大笑,摇头道:“莫谦虚,也莫自藏,我是你爹,又不会吃了你!你发展壮大了,为父高兴还来不及,又如何会忌惮于你?多心了不是。”

“我跟父亲,永远不会多心,孩儿打下来的东西,哪一件又不是父亲的?”刘琦笑嘻嘻地道。

“嗯,这倒是实话,不过反过来说,为父的东西,哪一件又不是你的?”刘表捋着须子笑呵呵地回道。

刘琦心中暗道这事可说不准成。

“多谢父亲一片苦心,孩儿定不辜负父亲一片厚意。”

刘表突然又问道:“对了,仲璜和叔攸,在汝军前历练的如何?”

刘表口中所指,便是刘琮和刘修两个孩子。

刘琦淡淡一笑,道:“两个弟弟在军前都还好,父亲放心,孩儿一定会护持两位弟弟周全,不让他们受到丝毫损伤。”

刘表沉默了良久之后,方道:“其实老夫此番让他们去往军前,并不是想让他们二人在你那当摆设的,实是有心让他二人也历练一番,日后能成你左膀右臂,毕竟这天底下最能信得过的人,还得是兄弟。”

刘琦微微一笑,心中暗道:但最坑的人,有时候也是兄弟呀。

刘琦对刘表道:“父亲放心,孩儿一定好好的打磨两个弟弟,让他们成才,日后成为父亲的左膀右臂。”

刘表摇头叹道:“非是老夫的左膀右臂,是你的。”

“是,让仲璜和叔攸成为孩儿的左膀右臂。”

刘表这才满意地笑了。

刘琦犹豫了一下,道:“父亲,孩儿这次来,还是想跟您说一下关于两个妹妹的亲事……”

“亲事?”刘表的脸一下子落了下来:“是雅儿让你来跟我说的吧?她不想嫁给那个王粲?”

刘琦见刘表一脸的不高兴,遂安慰道:“父亲,雅儿从小也是让您和我给宠大的,况且她和灵儿,也都是咱山阳刘氏的种,纵为女子,如今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据说那王粲别的倒好,只是那副尊荣多少有些差强人意,既然雅儿不喜欢,父亲又何必逼迫于她呢?以咱们刘氏目下的家底,也犯不上非得去攀那王家的高枝,他家如今也不过是仰咱家的鼻息而已……”

“混账!休得胡言!”刘表突然发怒,竟然是把刘琦给弄楞了。

好端端的,这是唱的哪一出啊?

怎么说发火就发火,这老爷子怎么现在脾气这么火爆。

“父亲这是为何?孩儿说错什么了?”刘琦不解地道。

刘表怒道:“山阳王家与咱们同是高平县人,两家世代交好,王粲祖父叔茂公乃为父恩师,若无叔茂公提携,便不会有老夫的今日!况且王家在儒林世代尊享盛名,与他们家联姻对我山阳刘氏日后的发展实大有裨益!”

刘琦笑道:“父亲说的是,是孩儿忘记了叔茂公乃父亲恩师,适才之言是孩儿欠考虑了,不过以孩儿度之,眼下咱们刘氏与昔年已不相同,咱们刘氏麾下目前不缺士人,若要联姻,况且咱们山阳刘氏目下已非普通的儒林士家,而是雄踞边南的一方牧守,就算是要联姻,也当与有兵有将的地方牧守联姻,如此方符合眼下的形势,更通合纵之道,与儒林中人联姻,似乎对咱家没甚好处吧?”

“你说什么?”刘表的脸色骤然变了:“吾儿,你此言乃是忘本,你可知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