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三百三十六章 汉中的形势(二合一)

刘雅也已经到了及鬓出嫁的年龄,目下差不多也是情窦初开的时候,

按照常理,一般人家的女儿在这个年龄早就已经受父母所指,嫁为人妇了。

但刘雅和刘灵,眼下却都是待字闺中,并没有等到应属于他们的如意夫婿。

只是因为对于要由谁来当自己的女婿,刘表目前还一直处于犹豫之中。

山阳刘氏如今名震天下,坐守荆楚,整个荆南都在刘氏宗族的掌控之下,再加上刘琦手中眼下掌握着数万精兵,使得刘表的势力已足矣和荆州境内的任何世家和宗族相抗衡。

刘表眼下已经是处于了一家独大的位置,和历史上受制于蔡蒯的形势,已经是大不相同了。

其家室已经足矣位列天下之冠。

故而对于刘表来说,收何人为女婿,是至关重要的。

山阳刘氏如今已经成为大汉朝最顶尖的门户之一,故而刘氏的联姻也不可能是简简单单的婚姻,在刘表看来,他儿女的联姻,女婿的身后要么是强大家族,要么是才名传播于天下的能士。

只是事到如今,刘表还没有为他两个女儿找到这个想象中的好女婿。

真是没有太中意的,不好挑啊。

这也是刘雅和刘灵来了荆州之后,刘表也一直没有让她们出嫁的原因。

直到最近,刘表也终于感觉到女儿已经到了适龄的阶段,不能再让她们继续憋在自家了,不然怕是会剩下的,那怕是最没面子的事。

刘雅的年纪比刘灵还要大些,故而刘表决定先为刘雅选择夫婿。

但是寻了几个荆楚的知名士子,刘表却对他们都不甚满意,而刘表满意的,刘雅却又不甚满意。

刘表是个惯孩子的人,闺女不满意,他也不会强求。

封建社会,能做到这一点的诸侯父亲确实是凤毛麟角。

直到最近,刘表又想起了一个人,那就是前番受蔡邕推荐前来荆州的王谦之子王粲。

王粲年纪虽轻,甚至是比刘雅还要小些,但才名已经传播于世,得大名士蔡邕的赞赏,年纪轻轻便扬名于世。

相传,蔡邕当初甚至还想将自己藏书中的四千部典藏送给年少的王粲,只是后来因为荆州刘氏的插手,而将这个计划放弃了。

但却不足矣挡住年轻的王粲扬名于世。

对于清流出身的刘表来说,王粲这种才名赫赫,能力卓著,又出身于士族高门的年轻俊秀,实在是成为他女婿的不二人选。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王粲的祖父王畅与刘表有师徒之谊,且王家也是山阳高平县人。

汉朝人老乡爱老乡,且更加的敬佩老乡,老乡也更能得到老乡的信任。

这样既有出身,又有才华,还是老乡,且有家传渊缘的女婿,着实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啊。

真吾佳婿也!

于是乎,刘表找到刘雅,跟她谈了一下这件事情。

刘雅一直等着父亲能给她找一个如意郎君,如今听刘表这般说了,心下甚是欢喜。

若是真能成就一番天作之和,倒也是可传后世的一段佳话。甚美,甚美!

于是乎,刘雅便答应刘表先见一见王粲。

见刘雅答应了,刘表第二天便请王谦带着王粲过来,说是要见一见这个名震于世的孩子。

王谦经过蔡邕的推荐,如今已经在襄阳任五业从事,属于刘表学宫中的讲师,协助宋忠等人编著《五经章句》。

得到了刘表的召见,王谦便带领着其子王粲前来拜见他。

刘表在正厅接见了他们,并让刘雅躲在后堂,在一处不为人所觉的角落处暗暗观察。

这不好还看,一看之下,差点没把刘雅给恶心死。

王粲这个孩子有没有才华,刘雅不知道,但这个男孩子着实是长得太过恶心人。

粗粗的鼻头,大大的额头,高高的颧骨,小小年纪发际线就有些往后,细长但又仿佛睁不开的眼睛,再加上脸上还有一些略略的麻子……

换成旁人也就算了,但刘雅从小是瞧一群帅哥长大的,对于王粲这样的长相,根本就接受不了。

别的不说,单说刘表本身就是身高八尺,面貌雄伟,颇有姿容。

而自刘表之下,她的大兄刘琦,仲兄刘琮,三兄刘修,也都继承了刘表的外面体态,年纪轻轻便都是俊朗不凡,甚是养眼。

试问刘雅又如何能够接受王粲这样的丑男呢?

刘表一开始见到王粲的时候,也不由的一愣,心中颇为反感。

刘表一想自己一家人都是俊男美女,论及相貌在大汉朝可谓明星级别的存在,可这个以颜值为骄傲的家族,若是让王粲这样的丑男入赘家门,岂非给家族蒙羞?

于是刘表便有些犹豫了。

刘雅更是对王粲抵触的不行。

她不想再继续看王粲,直接转回后宅休息去了。

刘雅跑回了后宅,不过刘表还是在正厅与王谦、王粲父子交谈。

他们东一句,西一句,一会唠唠国家大事,一会谈谈诗词曲赋,随着谈的越深,唠的越深,刘表便越发现王粲的才华果然是名不虚传。

他年纪轻轻,对很多事情都见解独到,且博闻强记,出口成章,特别是论及五经内容时,其脑中所深藏的底蕴文化远非一般人所能及,

哪怕就是名士刘表,与王粲对轮经学之时,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方至不被其辩驳于下风。

难怪蔡邕会对这么一个小儿娃这般看重,原来并不仅仅只是看重他的出身而已。

王粲的才华,令刘表钦佩,而他的样貌在刘表的眼中,也逐渐不再是那般的丑陋且令人厌恶了。

于是乎,刘表开始萌生出了一个新念头。

或许,召一个长得丑陋一些,但才华横溢的女婿,也挺不错的……

但当刘表将他的这个想法转达给刘雅时,刘雅的反应则是异常激烈,坚决不同意。

刘表平日里虽然宠着女儿,但着实没想到她这一次居然会如此直接的顶撞自己,不由有些恼火,当即表示她若是不嫁王粲,那今后便别嫁了……

刘雅的性子也直爽,直言若是不嫁也无所谓,自己大不了一辈子跟随着从父,孤独终老便是。

这话犹如在跟刘表叫嚣,只把老爷子气的浑身发抖。

幸好刘琮和刘修两人前番奉命向刘表辞行,见了这场景后,急忙打和事佬。

刘修平日里直喜欢读经史,脑子不够灵活,刘琮却有很多主意,他当即便向刘表表示,眼下别谈事,还是父女双方都冷静一下较好,左右刚过年关,不妨让刘雅和刘灵随同自己和刘修一起去看看刘琦,一则让她散散心,二则也让当年在老家时,最疼她的大哥好好劝劝她。

刘表见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便即答应了下来。

于是乎,刘雅和刘灵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来到了新野县,

在来新野县的第一天,刘雅就看到了给刘琦担任郡丞的陶商。

陶商年纪不小了,足足比刘雅大了十岁,但既然如此,他看着也依旧非常俊朗,且说话时的语气温柔,举止有礼,风度翩翩,很是令人心折。

刘雅看着正在向刘琦汇报公务的陶商,脸不由的有些红了。

刘灵看到了刘雅的样子,颇有些不解。

她顺着刘雅的目光看向陶商,仔细的盯了对方一会,再转头看看刘雅,心中若有所悟,大概是明白了怎么回事。

“陶郡丞此番辛苦了,咱们目下尚未全据南阳郡,但毕竟也已经有了数县的基业,且有我前番在丹阳迁移来此的山越屯田,个中繁琐事宜较多,陶兄还需帮我全权处置政务才是。”

陶商很是恭敬的作揖道:“诺。”

“若是无事,陶兄且先去忙,回头我单独找你说话。”

陶商已经汇报完了公务,自然没有在这里多待的意义,他便冲着刘琦施礼,转身便要走出厅堂。

在转过身的一刹那,陶商与刘雅的目光相对,却发现那个坐在侧面的妙龄女子正满面羞红的看着自己,眼眸中光芒闪烁,不知所谓何事。

陶商先是一愣,接着轻轻一点头,向着刘雅浅浅的笑了一下,随后便告辞离去。

但他这一笑,更显其气质,让刘雅不能自拔。

待陶商走了之后,刘琦便吩咐刘琮和刘修道:“两位弟弟既然奉了父亲之命,来军中历练,那便先在为兄麾下的校尉手下任职,毕竟你们原先都不曾在军旅中待过,而眼下新野之地,也未必太平,还得是有人照顾你们,让你们慢慢成长才是。”

刘修属于那种比较听话的孩子,道:“全凭兄长吩咐。”

刘琮却没有着急称谢。

他问刘琦道:“大兄打算让我们二人在何人麾下听遣?”

刘琦遂吩咐侍卫道:“让曼成过来。”

那荆武卒领命离去,少时便将李典带到了刘琦的面前。

“见过府君!”

“曼成,我两个弟弟奉命前来军中效力,回头就让他们待在你麾下,受你调遣,你替我好生照顾吧。”刘琦很直接的将召李典来此的用意告诉了他。

李典听了这话不由一惊。

他诧异的看向了刘琮和刘修,心中多少有些不情不愿。

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啊!

李典略作犹豫地道:“属下年轻,德行浅薄,如何能指点两位公子?张校尉乃是府君表兄,又深受府君器重,更兼屡有大功,若是能由他指点两位公子,真可谓是再合适不过。”

刘琮听了李典的话,也是道:“大兄,此事确实在理,若是能有表兄代兄长教我们二人行军布阵,似乎更为妥帖。”

刘琦闻言,适才还带有笑意的脸此刻不由微沉。

他眯起眼睛,不满的瞪视了刘琮一眼,那眼眸中的光如同刀子一样,颇有犀利之感,吓得刘琮略略的缩了缩脖子。

刘琦又转头瞪视着李典道:“什么时候,轮到你们教我如何做事了?”

他的语气不重,但这话中的内容却颇重,让人听着有些不舒服。

李典很少看见刘琦这种表情,但既然刘琦露出这样的表情说了这样的话,那就说明自己的行事有些僭越了。

刘琦怎么吩咐,自己怎么应着便是了。

便见李典急忙拱手抱拳:“属下领命!”

刘琦这才重新露出了微笑。

他看向旁边有些神思不属的刘雅,道:“妹子,怎么了?低着头一身不吭,不舒服?”

刘雅起初没有听见刘琦的招呼,直到她身边的刘灵用胳膊肘怼了怼她,她这才反应了过来。

刘雅急忙摇了摇头,道:“没事,没事。”

她说这话的时候,显得神思不属,且还很是慌乱。

刘琦长叹口气,心下无奈。

自己这一代的人都长大了,不论男女,如今看来,或许他们还各自怀揣心思,也不知道这对荆州的未来而言,是福是祸。

……

益州,绵竹。

“咳、咳、咳!”

斜靠在床榻上的刘焉使劲的咳嗽着,一张老脸越发的苍白,胸脯来回起伏,很显然他的病是越来越严重了。

在一旁服侍他的卢夫人,见他咳的厉害,急忙拿起一个铜盂,递到了他的胸口前。

刘焉一低头,就着咳劲将嗓子中的粘痰整口的吐了出来,那痰上都是醒目的红血丝,让人看着甚感心惊。

卢夫人低头看了一眼那口粘痰,暗自叹息,心中开始打起了自己的算盘。

刘焉下方的不远处,他麾下的别部司马泠苞正在向他禀报着各处的战况。

“益州之内,犍为郡的任岐被青羌所败,目下已经退回僰道,暂时歇兵,而蜀郡的甘宁因为不得本地士族豪绅拥戴,没有兵源和诸县的粮秣器械作为供给,兵马也甚是疲惫,灭亡亦不久远……唯一可虑的,便是汉中的贾龙和陈王刘宠,二人上个月强攻苏固,大破其众,将其斩杀,如今已是兵围南郑,张鲁和张修在苏固死后夺取了南郑,固守城池,不过目下也已经是坚持不住,整个汉中之势目下是岌岌可危,恐难久持了。”

刘焉虚弱的躺在床榻上,道:“张鲁和张修,麾下教众甚多,就算是打不过陈王,也不至于守不住南郑吧?这当中莫非是有什么隐情?”

泠苞犹豫了一下,斜眼看了一眼坐在床榻上的卢夫人,低声道:“前线有谣传,张鲁和张绣,眼下似有不和,似欲彼此相并,吞并其众……”

“咳咳咳!”刘焉听了,气的又使劲的咳嗽了起来。

“都什么时候了?居然还在弄这些内讧之事,他们两个莫不是要气死老夫不成?”刘焉喘着粗气嘶吼道。

紧接着,便见他转头看向卢夫人,怒道:“都是你教出来的好儿子!这种关键时刻,不好好守护汉中,却还欲谋夺张修教众,老夫真是错用了汝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