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三百三十四章 圣人道(二合一)

刘琦果真是没有想到,堂堂的神医说话,居然也是这般的不着调,当着病人的面乱开玩笑。

万一真把患者吓死了,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张机显然也是看出了刘琦的面色不善,遂轻咳一声,道:“人者,血气为本,以气为顺,气血不和,气滞血瘀则生百病,不得孕,也为百病之一。”

这才像是一句人话,刘琦心中暗自嘀咕道。

“那敢问张神医,家妇目下所得之病,便是从血气上来的么?”刘琦将自己的表情进行了一下整理,收起了适才的不快,用一种尽量平和的表情问他道。

张机额首道:“正是如此……敢问夫人,敢问每个月月事来的时候,最后几天可是血量忽少忽多,色紫黑有血块,期间小腹疼痛频繁,月事前疼痛最甚?”

蔡觅轻咬嘴唇,颇有些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神医高见,正是如此。”

张机捋顺着胡须,颇有些得意洋洋的向着刘琦扬了扬眉,那表情似在向他挑衅。

那意思分明就是……老夫的医术如何?换了你,你能诊断的准确吗?

刘琦看见张机的表情,心下不由好笑。

你这是跟谁较劲呢?我又不是医生,你跟我挑衅哪门子劲啊?

我不就是说了一个桃花汤么?还至于这样?

小心眼子。

“那还请神医替我夫人开方,以救我夫妇之危急。”刘琦急忙拱手言道。

刘琦诚恳的态度,给了张机极大的满足感。

却也难怪,张机此番虽然治好了村中这些人的热痢疾,但却是通过刘琦,间接的被提醒的,所以他这心中一直有点过不太去这个坎。

身为南方有名的神医,被一个不懂医术的二十多岁的少君提醒,这就跟被当面抽了一个嘴巴子似的难受。

身为神医,说什么也得将这个嘴巴子找补回来。

张仲景开心的在刘琦面前低调的炫耀了一番之后,随即执笔,在简牍上为蔡觅开具药方。

“肉桂、茴香、干姜、没药、五灵脂……”张仲景一边写,一边默默的念叨。

少时,便见他开具好了两幅药方。

随后,他将那两幅药方递给了刘琦,耐心道:“这两幅方子,第一幅乃是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的方子,先吃半年,用来调养身体的脉络,这上面有些药材比较少见,普通人怕是难搜集的齐全,但以刘公子这般的身份,若要置办这些药材,想来应不会有甚难度。”

刘琦将那一张方子看完后,递给了蔡觅,然后又去看第二张方。

“那这个是?”

张仲景耐心地道:“黄体不足,月事不准,当用此方,这份方子不是常服的,而是要根据月事来时的情况酌情而服,若是月事正常,此方即停便可。”

刘琦感激地冲着张机一拱手,道:“能得神医这般眷顾,实乃我夫妇之荣幸,多谢神医相助。”

蔡觅在一旁道:“少郎君,神医这般为我们着想,咱们今晚当置办酒席,宴请神医,以表相谢之情。”

刘琦点了点头,道:“阿姐说的在理……还请神医留下让我夫妇招待神医,以尽相谢之情。”

张机轻轻的一挑眉毛,沉吟片刻,道:“只是张某十多年来,已是滴酒不沾了。”

刘琦听张机说这话,心中并不诧异,一般学医的人,学到一定的境界之后,自然便会开始养生,而喝酒这件事毫无疑问,是养生的第一大忌。

刘琦当即道:“那我们只吃饭,不喝酒。”

张机捋着胡须点头道:“可也。”

……

当晚,刘琦在帐内安排宴席,和蔡觅一同邀请张机同食,张机的饮食很是清淡,肉食只是吃了很少的一点点,而且他的饭量不大,吃了没几口之后,便说吃饱了。

三人吃了一会之后,却听刘琦突然问道:“仲景公出自南阳张氏这般士族门阀,又曾为两千石,可算是天下士子所羡慕的对象,为了会另出奇路,偏偏要丢弃高官而走这医者之道?此举在士林之中,也算是奇闻一件了,未知神医如此作为,却是为何?”

张机看着桌案上的盛水小觞,一时间竟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少时,方听他缓缓出言道:“刘公子,你年纪轻,虽然也是饱经战乱,但大多是想来也是在来荆州之后才经历过的,老夫和你不一样,先帝在日,老夫曾亲历党锢、黄巾之乱,亲眼见到了诸多的战祸,无数百姓遭难,特别是自建宁元年起,南阳郡因为战乱经历过几次大的瘟疫,诸多人丧生,包括我张家之人亦是如此……”

蔡觅在一旁认真地听着,随后恍然地点了点头,道:“张神医想来定是看多了诸多生死离难,心有不忍,故丢弃仕途而入医道,为治天下病患而丢弃自身前程……真是着实令人敬佩。”

张机摇了摇头,道:“其实倒也不像夫人说的那般夸张,张某这些年来,走遍南地诸县山川,眼见诸多人皆死于寒症……因此便生出了一个心思,想要替天下之人克服这寒瘟之症,故四处游历,打算编纂成书,以为后世相传……今日刘公子与老夫所言的桃花汤,亦可收录其中,以为治痢之用!”

刘琦很是诚恳的称赞张机:“张神医看的远,看的通透,只是靠一人之力,一人一人的在诸州诸郡诸县去诊断顽疾,又能看的几人?但若是将这些年的经验书撰成册,传于后世,令人学习个中经验,则伤寒之症,日后于天下人而言,则不会再难与此病魔对抗。”

张机缓缓的点了点头,道:“这也是老夫后半生之所思所想。”

刘琦沉吟片刻,突然道:“张神医的这套典籍,目下已是编纂到了何种的程度?”

张机沉吟片刻,道:“依照老夫的估计,眼下应该是只有一半的准备。”

“剩下的半部,若欲快速完撰,刘某倒是有一个建议,只是不知张神医是应允还是不允?”

张机轻轻的一条眉毛,奇道:“刘公子有何高见?”

刘琦认真地道:“昔日天下,若论古之典籍之最。莫过于雒阳的兰台和东观,我大汉数百年的先贤典籍,万象珍藏皆流传其中,为后人瞻仰拜读,只是自迁都之后,西凉人不重文史、不尊古道,废了太学,兰台东观中的典籍也被损毁,纵观天下,先贤典籍最为集中之处,莫过于我荆楚学宫,蔡中郎两万余典籍皆在我学宫被诸多文士抄录,当中亦是不乏医学珍藏……”

张机不是普通的医生,他毕竟是南阳望族出身,更是坐过两千石的高官,刘琦的话中之意,他多少能够品出来。

“刘公子是想请问入荆楚修书?”张机很直接的点破了刘琦的想法。

刘琦也不藏私,道:“正是,张神医所做的这部专门针对伤寒等重症的佳作,依刘琦看来乃是足可影响千年的宝典,若是成于野间,实在太过可惜,如今蔡大家、襄阳庞德公以及水镜先生,皆在我荆楚的学宫中教学修书,更有诸多汝、颍名士南渡前来荆楚,我南境学宫大兴,正所谓书香荆楚,文传十郡,目下汉记和汉书皆在我荆州编撰,受天下士人瞩目,张神医若是要修书传布于世,又有哪里是比荆州更为合适的存在呢?”

张机听了刘琦的话后,深感有理,心中确有神往。

刘琦并不是胡编乱造的瞎说,而是有根有据,有理有凭。

这个年代,书籍很金贵,且没有雕版和印刷,而且同时没有大规模的宣传渠道。

所以新典籍问世,并不会立刻在当世引起轰动或是共鸣,需要很长时间的沉淀与铺垫流传,才能逐渐在民间形成影响力。

这个时间不一定,有的可能是几个月,有的甚至是几年,甚至是几代人也说不定。

目下在大汉朝,对文化行业唯一能够形成品牌宣传的,则只有昔都城雒阳。

因为东观和兰台,都是汉室朝廷最为权威的典籍机构,而这些机构所面对的,是大汉朝一百多个郡国的孝廉,而这些被举为孝廉的士子,可以说是代表了整个大汉朝中最上层的士族,雒阳中的典籍经过他们的口口相传,以及抄录散布,才能真正的发扬于世,在世间形成影响力。

士族,才是这个时代最直接的文化宣传喉舌,而书籍本身不是。

而想要将这一情况改变的方法,最直接的便是让印刷和雕版大兴于世,以此来剥夺士族对文化传承的单一影响力,使教育和文化普及面更大。

但印刷术这种东西,在这个年代轻易不能动手,一旦动手,就会引起巨大的激变。

但是眼下,大汉朝的情况变了,太学被废除,士族群体的宣传阵地被董卓给掐死了,而目下,继雒阳之后,荆州学宫遍地,又奉名诏在长沙筑书,可谓文化大兴。

但凡是明眼人,眼下都能够看明白,接替雒阳成为大汉朝文化宣传阵地的地方,必属荆楚无疑。

张机的典籍若想扬名于世,最好的出书之地,毫无疑问,就是荆州!

可能有些人会说,古代的行医之人敝扫自珍,不愿意将自己的技术发扬光大,以免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这话倒也是没错,不过却也要看当事者的胸襟和格局。

那些靠行医吃饭的普通人,或许会这么做,但张机不需要。

说句实在话,身为南阳大族出身的张机,昔日又是两千石的一方郡守,他若是想要权力金钱声望,完全不必下海干医生这一行,以为这些东西他在当医生前已经拥有。

张机当医者的动机,相对比较崇高,但在他深层次的心中,也有私心。

崇高的方面,就是他真心实意的想要著书立说,用自己的毕生心血,去攻克伤寒之症。

私心其实也很简单。

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伤害杂病论》是他一生的心血和成就,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这心血甚至比他的性命还要重要。

人终有一死,那在死之前,为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得到后人的认同,也是每一个有成就的人心中最大的理想。

张机是士族中人,也是官场人,他自然明白,眼下雒阳已废,长安无学宫,诸侯忙于战事,而在诸多州牧郡守中,真心想要传播文化的人,只有刘表。

若是能加入到荆楚学宫的阵营,确实是能将他典籍用最快速度在世间传播开来的最佳选择,但……

“老夫所钻研的,乃是医学之道,并非五经之论,让老夫的学书与那些五经士人之论同存于学宫,会不会惹人非议?”张机很是明智的点出了这一问题。

刘琦很是肯定地道:“五经之术,乃是学术正统,无可厚非,但谁说医学之道,便不是天下至理?以我看来,五经乃是学道,而医学救人性命,乃是人道、圣道,便是位列于五经之上,也无不可。”

这话由一个士族出身的人说出来,多少有些叛逆意味,但张机听着,却不免有些感动。

毕竟,刘琦说中了他的心事,因为在他看来,医学之道确实凌驾于五经之学,毕竟在这个天下,什么事情都不及人命要来的重要。

如若不是这般的想法,张济当初也不会放弃一方之长的身份,而甘愿于民间济世行医。

这就是所谓的理想。

少时,却听张机开口道:“我族侄张羡和张方,皆亡于刘公子之手,我若前往荆州学宫,试问天下人又该如何看待张某,又该如何看待刘公子?”

刘琦淡淡一笑,道:“天下人看到的,只是一个为了世间苍生,放弃小我的一代医圣,以及一个不顾私仇,唯高贤而用的荆楚刘郎,就这么简单。”

张机感慨道:“刘公子的心胸,果非常人可比……此事且容老夫思之如何。”

刘琦站起身,功守道:“当然可以,只请张神医需以天下苍生为重才是。”

过了不大一会,张机起身拜辞离去,而刘琦则是命人收了残羹剩食,然后便命人退下。

帐篷内,只留下蔡觅和刘琦两个人。

两人面前放着火盆,噼啪噼啪的发出燃烧的迸响,帐外虽然有寒风从帘中吹入,但依靠在火盆前,却依旧能感觉到温暖。

蔡觅起身来到刘琦身旁,坐到了他的身边,然后将刘琦的身体向后拉,将他放倒,让他的头枕在自己的大腿上。

然后便见蔡觅伸出了葱细的手指,轻轻的替刘琦按摩头上的穴位,并随之揉着他的太阳穴,帮他舒缓神经。

“少郎君怎么动起了召张机去荆州的念头了?”

刘琦闭着眼睛,享受着蔡觅的头部按摩,道:“这个天下的战事越来越多了,而随着战争的增多,伤患也必然会大幅度的增多,人丁也会锐减,为了保证我荆州的有生力量,必须要大兴医道,尽量保全那些伤患,这是为了荆州的未来着想。”

蔡觅只是静静地听,她对这些事情并不是很感兴趣,她眼下只是很开心,自己的不孕不育病,似乎已经有了盼头。

她看着躺在自己大腿上闭着眼睛的刘琦,脸上露出了潮红之色。

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地,蔡觅的心此刻又活跃了起来。

她观望着刘琦的脸庞,不由有些动情。

少时,却见蔡觅俯下了身子,将刘琦的脸深深的埋进了自己的胸口。

“額……”刘琦猛然睁开眼睛,下意识的伸手去抓脸上的坠物。

蔡觅低低的哼了一声,然后向前一趴,伸出自己白玉脂般的长臂,去抓……小刘琦。

不多时,帐内传出了令人脸红心跳的旖旎之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