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三十一章 刘氏父子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三十一章 刘氏父子

作者:臊眉耷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8:54:23 来源:笔趣阁

“吾儿!”

刘表看到刘琦欣喜异常,迈开步子向着刘琦走了过来。

待至其面前时,刘表一把便攥住了刘琦的手,老眼中竟是隐隐的罩上了一层薄雾。

“襄阳诸贼,皆赖伯瑜为父平定,一郡之地旦夕而安宁,伯瑜不愧为吾山阳刘氏族中虎儿也!”刘表的语气略显激动,不吝言辞的夸赞刘琦。

刘琦则是谦虚道:“父亲过赞了,孩儿不过是碰巧成事,如何敢当虎儿之称?”

“那可不对!”刘表摇了摇头,肯定地道:“做成了便是做成了,哪有那么多的碰不碰巧?老夫说汝是刘氏虎子,那汝便是刘氏虎子!”

说到这,刘表伸手拍了拍刘琦的肩膀,再次肯定地道:“吾儿真虎也!”

中华语言就是博大精深,放眼五大洲,也没有任何一个邦国的语言可以与汉语文学的魅力与广义相媲美。

就好比是现在,明明是一句赞叹褒奖之言,可在刘琦听起来,跟骂人没什么两样。

他无奈一笑,问道:“父亲几时去的江夏,却是将孩儿也瞒过了……父亲不该如此,连行踪也不告知孩儿,若是有什么凶险,孩儿恐无法相援。”

刘琦这话是发自肺腑的。

眼前的这个老者是自己在这个世界的至亲之人,也是他给了自己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无论是从情理还是感情,哪怕是从恩情上来论,刘琦觉得,自己都有对刘表尽孝的义务。

而且这尽孝的时间越来越紧,已时不我待。

在刘琦看来,无论刘表再怎么厉害耐,也是年近半百,在这个平均寿命并没有多高的时代,刘表可以称的上是有今天儿没明天儿的人了。

刘表听出了刘琦的语气中的关切之意,心中老怀大慰。

他呵呵笑道:“老夫之子,单枪匹马鼎定襄阳局势,一举收服南郡,诛除宗贼,老夫又岂能落于吾儿之后?这江夏郡宗贼实力不及南郡,老夫自己足矣定之。”

“父亲是什么时候离开雒阳的?”

刘表道:“汝给为父置书说要来荆州那日,老夫便已交接完北军军务了,老夫本想轻装简行,暗中潜伏到荆州行事,哪曾想汝一封家书,便先于老夫赶了过来,老夫本想在南郡与汝会和,但思来想去,不妨将计就计,就暂时待在雒阳,假意迁延,看汝能成多大气候,再做筹谋。”

顿了顿,刘表道:“你果然没让老夫失望。”

刘琦听了刘表的话,不由对刘表产生了敬佩之意。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刘表在军事能力上或许有些偏科瘸腿,但政治素养却绝对一流。

自己在南郡若能成事,他便暗中前往江夏郡,分头行动,父子联手用最短的时间安定荆北两郡。

自己若不能成事,刘表便紧随其后,暗中再来南郡见机行事,也不至于全家覆没。

想到这,刘琦向着刘表作揖道:“父亲果然思虑周密,孩儿佩服。”

刘表快慰大笑。

笑罢,刘表道:“吾儿,为父为汝引荐一人。”

便见他对身后一名身着甲胄,半晌未语的壮汉道:“承先,这便是吾儿刘琦。”

然后他又指着那位壮汉,对刘奇道:“吾儿,这位乃是江夏安陆黄氏宗长黄祖,字承先,乃是名臣黄香之后,正是‘天下无双,江夏黄香’,承先昔年便与为父相识,其家族亦是江夏第一族,此番为父能够顺利收服江夏,皆赖承先之功也。”

刘琦恍然的点了点头。

跟自己猜测的差不多,刘表能够这么快鼎定江夏,背后一定是有当地望族支持。

“刘琦见过承先公,承蒙承先公相助,我刘氏方可收服江夏,琦感激之至。”

黄祖一脸横肉,看着是那种颇为傲气的人,想来脾气不小。

但面对刘琦,他还是非常客气的。

“见过公子!呵呵,这来时的一路上,多听使君说起了公子之事,听的黄某这心都长了草似的,就想跟公子见见面!嘿嘿,公子单人独马,平了南郡一十八县,还夺下了襄阳城,灭了张虎陈生,真乃当世英杰也!公子今年多大了?”

刘琦笑了笑,道:“黄公过誉了,刘琦愧不敢当,琦过完年便十八了。”

“还未至十八?”黄祖惊诧的看向刘表,却见刘表点了点头。

“真是少年豪杰,唉,使君,吾辈皆老迈矣。”

刘琦一伸手,对刘表和黄祖道:“父亲,承先公,咱们进城吧。”

刘表抬起头,望着襄阳城高三丈的城墙,脸上露出了期待的神色。

他身后的黄祖则是道:“使君可与公子进城,某在外指挥三军安营,军中尚有许多江夏郡宗族中人,还需我代使君相陪,今日便先不进城了。”

刘琦心中明白黄祖的顾虑。

黄祖是江夏望族的代表人物,此番领着江夏各宗族的一万私军来,确实不好轻易入城。

毕竟襄阳不是他们江夏宗族的地头,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这城里还有蔡氏和蒯氏在,黄祖若冒然进城,怕是会令蔡,蒯产生戒备与疑心,多少有些不妥。

他陈兵于城外,作为刘表后盾,反而有威慑之力,能够让蔡瑁和蒯良对刘表更加忌惮。

或许,这就是刘表要领兵来的原因。

刘表听了黄祖之言,并没有惊讶,他道:“既如此,那承先便在城外安营,等吾号令。”

“诺!”

安排完黄祖后,刘表便在刘琦的带领下进了城。

刚刚过了瓮城,入了内城,便见蔡瑁和蒯氏等宗族首领,以及襄阳县中大小官吏齐齐赶来。

“见过刘使君!”

事隔了这么久,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刺史,终于露了面,这对于一直在对他进行猜测的襄阳诸人来说,也算是心中一块石头落地了。

“有劳诸公守护襄阳,表不胜感激!从今往后,吾将与诸公共驻此城,匡君辅国,共保汉室!还请诸公鼎力相助。”

众人见刘表这般客气随和,心中的忐忑也逐渐消去。

大家同时应道:“使君勿忧,吾等必尽心竭力,辅佐使君治理南郡!”

刘表这个人对手下的要求不高。

他不管众人心里到底是服气还是不服气,只要众人能在表面上应和他,不挑事不找茬,刘表便心满意足了。

“诸公不必拘礼,表初至襄阳,对军政尚不熟悉,有劳诸位带吾在城中巡视一番,也算是体察民情,观襄阳风貌,如何?”

众人自然是无不应诺。

却见刘表环视了众人一圈,突然问道:“哪位是蔡德珪?诸公之中,谁人又是蒯子柔先生?”

蒯良和蔡瑁同时站了出来,一同道:“见过使君!”

两人向刘表自作介绍之后,便见刘表一手抓住蔡瑁之手,一手执蒯良之手,笑道:“久仰二位贤才大名,如雷贯耳,今日有幸相见,实乃幸事!表得两位相互,治理荆州七郡,犹治宅邸之后园也!”

蒯,蔡两人得刘表这般热情相待,自然是非常高兴的。

蔡瑁一脸喜色道:“使君初至襄阳,一路舟车劳顿,今夜不妨权且休息,瑁明晚在府内摆宴,请使君前往,以为相敬之情,不知使君可否赏光?”

刘表哈哈大笑,道:“德珪请宴,表焉能不至?不过吾初至荆州,还未理州事便行饮宴,多有不妥,且待过些日子,咱们再言此事若何?”

蔡瑁闻言不由大喜过望。

刘表虽然没有答应明晚去其府饮宴,但却应了这事儿,那就说明他早晚会赏这个光!

饮宴其实是小事,只要他答应去蔡府,自己就可以筹谋办一件大事了……

“既如此,那便待使君闲暇之时再说,还望君勿负瑁一番心意。”

刘表笑道:“德珪不负于表,表焉能负于德珪?”

……

刘琦百无聊赖的跟在他们身后,听这些人商业互吹,感觉无趣之极。

突然间,却有一个人拉了拉他的袖子。

刘琦疑惑的看过去——原来是蒯越。

“少君,不知可否借一步说话?”

刘琦听见蒯越再次称呼自己为少君,不再改口为公子,心中很是高兴。

这说明蒯越已经从心底认可了自己。

看来上次的谈话并没有白谈,蒯越终于意识到,他和刘琦才是同道中人。

“异度先生有何事?”

蒯越斜眼偷瞄了一眼渐行渐远的刘表,蒯良,蔡瑁三人,拉着刘琦走到一边,低声道:“少君可知晓蔡瑁约刘使君去其府饮宴,所为何事?”

“攀交情呗。”刘琦说话很直接。

“不尽然……公子可知,这世上有条计策叫做美人之计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