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二章 双骑入城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二章 双骑入城

作者:臊眉耷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8:54:23 来源:笔趣阁

刘琦和刘磐从老家带来的三百私士,被安排在远离县城的山中,他们兄弟则是乔装改扮,两人各牵一马,悄悄的进了宜城。

南郡治所本在江陵县,但自打上任荆州刺史王睿被孙坚所杀,郡守郭永恐孙坚兵威潜走卸任,南郡的政务便在本土宗族们的授意下,被上任刺史遗留的掾属官吏们,暂时移至于襄阳,有赖其等掌控。

名义上,江陵还是南郡治所,但郡中的实际政治权柄却已经转至襄阳县。

宜城距离襄阳很近,位于汉江中游,东接章陵,南接当阳,北抵襄阳,东西两面环山高起,中部河谷平原,北高南低,向南敞开,乃是襄阳在南方的门户所在。

刘琦和刘磐在宜城的闹市找了一家最大的酒舍,要了些酒食,打算摸索些情况。

在古代,酒舍是一城中流言最多的地方。

此刻乃是午时,算饭口,但酒舍内除去刘琦和刘磐两兄弟外,并无其他客人。

最近几年,战乱激增,生产力大幅度减少,除去少数的大户可以维持一日三食之外,普通百姓最好的生活就是保证一日两食。

早为大食,吃的多,因为要干一天的活,晚为小食,吃完了睡觉,所以吃的少。

酒舍主家见今日来了两个外乡人吃午食,很是高兴,亲自给两人的羽觞内斟酒,又主动陪坐,倒是省了刘琦主动向他攀谈的麻烦。

“听二君口音,似是兖州人士吧?来南郡做买卖?”酒舍主家热情道。

刘琦端起羽觞,泯了一口酒,道:“长者好眼力,我二人乃是山阳巨野人士,是来荆楚做漆器生意的。”

酒舍主家心情很好,道:“漆盘漆觞?咱南郡本地做这买卖者不少,两位从兖州大老远至此,怕是未必赚得到钱。”

“为何?”刘琦故作惊讶地道:“不瞒长者,某之漆器,与寻常漆器大有不同,不但质量极佳,且雕琢精美,觞酌刻镂,乃上佳之品。”

那酒舍主家摸了摸下颚的短须,道:“先生的漆器是什么样子,某并不晓得,但再好的漆器,在别郡卖的好,但在南郡怕是不行。”

看着酒舍主家一副信誓旦旦之相,刘磐颇为不解。

“吾等做的是正经生意,如何在南郡便赚不得钱?”

酒舍主家笑道:“老夫这酒舍连月来无人用过午食,两位今日前来,老夫很是感激,不妨就给二位透个底,外乡人想在这荆楚做生意,纵然是通过仓曹和金曹亦无用,非得有本地宗族同意方可,不然这买卖便做不长久。”

刘琦见话头逐渐到了正题上,便趁热打铁道:“长者,我二人乃外乡客,为这趟漆器生意尽卖家资,不容有失,还望长者授人以渔,以详实相告,我二人日后定有厚报。”

刘磐不善唇舌忽悠,在一旁看刘琦演戏看的津津有味,浑然忘记自己也是戏中之人。

直到刘琦在长案下掐了一下他的大腿,疼的他流出泪来……

“嘶~~!还请长者救我兄弟一救!”刘磐呲牙咧嘴地道。

热心肠的酒舍主家见刘琦言语诚恳,而一旁的刘磐则是‘急出泪来’,不由感慨道:“两位不必如此,其实这些事在南郡之地,也不是什么秘密,老夫说于二位便是。”

“愿闻其详。”

那酒舍主家一边筹措词汇,一边慢悠悠地道:“荆州之地,宗族根深,且多豢养私士,便是昔日的刺史王使君与他们交往,亦多谦让。”

刺史身为监察官,除了监察地方郡守国相等官吏之外,还负责监察地方的强宗豪右等势力,所以彼此之间,交往颇多,属于正常的履行职权范围。

刘琦求教道:“南郡宗族势大,我们弟兄也知晓,不过这跟做生意又有何相关?”

酒舍主家道:“关系自然是大的紧,荆州的大生意,皆被诸宗族把持着,若是不经同意随意掺和,嘿嘿,小兄弟,汝漆器再好也是血本无归。”

刘琦恍然的点了点头,心中开始筹谋起来。

荆州宗族已经坐大到了能够掌控地方经济的地步,那就说明宗族当中已经分出了利益派系,有强有弱。

就和西方的某联储一样,据传是由某些家族实际控股,一样的道理。

如此说来,荆州表面上看是数十家宗贼为患,实际上起决定性作用的,应只有领头的几家。

“敢问,荆州的盐铁漆器等大生意,是哪家宗族掌控?我兄弟二人心中有数,也别走错了门路。”

盐铁本为官营,然自‘西园卖官鬻爵’始,四百石以上的官基本都是在西园掷资而任的。

而为了能多多卖官,朝廷调换地方官吏的速度也很迅速。

买官人为了在被快速调任前捞足好处,便会将郡县的官营盐铁变相的与豪族共盈,用以争取资金回笼。

刘琦在巨野任县尉之时,便知此事。

而且他还知道,能够与政府共营盐铁的,基本都是本土豪强之首。

酒舍主家道:“盐铁的买卖,本是官营,但在荆州,却是由蔡州蔡氏和郡府一同运作,官酒粮秣生意是由中庐蒯氏与郡府同筹,做布帛漆器的商贾每年纳份子给华容长贝羽,南郡的官船车马由长沙郡守(自领)苏代掌管,另有南阳张氏一族,宗主张方之弟张羡任桂阳郡守,各宗族私军之兵械皆由其铸造。”

刘琦闻言恍然。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看来荆州的宗族魁首,应该就是这五家了。

蔡氏族长蔡瑁、蒯氏族长蒯良、贝氏族长贝羽、苏氏族长苏代、张氏族长张方!

刘琦在心中把这五个名字挨个念叨了一遍,嘴角挂起了一丝微笑。

“承蒙直言,我兄弟知晓了。”

……

给酒舍主家付了双倍的酒钱,刘琦和刘磐起身离开,来到了宜县的街道上。

看着贩夫走卒往来稀松的街道,刘磐的脸上露出了迷茫。

“伯瑜,看你一脸自信,莫不是从那酒舍老板口中晓得了什么?”

刘琦知道自己这个堂兄平日里只是好武喜射,政治敏感度较低,于是便向他解释了一番。

刘磐听了之后略有所悟。

同样是听一个人说话,刘磐就是听个热闹,刘琦却通过这些推断出了谁是荆楚宗族的领头羊。

“按照堂弟的说法,和官府同筹盐、铁、漆器、军械的五大家族,便是宗族之首?”

刘琦仰头看了看不断变幻的白云,若有所思道:“对,盐、铁、车马、漆器、军械全让这五族垄断,其余宗族默认不争!说明南郡宗族是以这五家为首,若是这样,这里的局势便明朗了。”

“怎讲?”

“这五大宗族,基本可以代表所有南郡宗族的态度,他们五家若支持严君上位,那便为友,他们五家若是不肯,那便是宗贼,是为敌……当除之!”

刘磐闻言,转头就走:“某去牵马!”

刘琦被刘磐的动作吓了一跳,他急忙追上刘磐拦住他:“大兄要作甚?”

“事不宜迟,你我立刻打听那五大家族府邸所在。”

刘琦被刘磐那一本正经的样子给逗笑了,反问道:“然后呢?”

“然后?然后自是送上名刺,拜府垂询!”(名刺为汉朝拜贴)

“垂询何事?”

“垂询……垂询……”

刘磐语塞了。

是啊,这种事当如何相询呢?

垂询吾大伯刘表要入驻南郡就任刺史,汝等五族服还是不服?支不支持?

得到的答案一定是肯定的!

但事实呢?谁也不知道。

刘磐的脸憋的发紫……最终还是求教式的看向刘琦。

刘琦伸手拍了拍刘磐的肩膀,道:“弟知兄长心系严君上任,但五族所思,绝非登门拜访可以探得。”

“该当如何?”刘磐抑郁道。

“去宜城县署。”

刘琦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一条计策在他的脑海中酝酿而生:“会有人帮你我将五族的态度试出来的。”

……

宜城县署离他们所处的酒肆并不太远,坐落在宜县正中,占地不多,仅过一亩,一县首府建成这样的规模,着实称不上气派。

刘琦向县署的公人出示了自己刺史掾史的任牍和符传——所谓的符传乃是官员用以通关跨州的符信,相同于路引文书和通关文牒。

县属公人在确认了刘琦的身份后,立刻向宜县县令禀明。

得知新任州刺史的佐官掾史莅临,宜城县令李铮不敢怠慢,亲自出来相迎。

“宜县县令李峥见过掾史,不知掾史亲临,怠慢之处,还请刘掾史见谅。”

这李县君身长七尺,相貌清俊,倒是颇有些正气之相,但谁又真的知晓他骨子里是个什么货色?

刘琦告知了对方自己是掾史,却没有告知对方自己是刘表之子。

毕竟大局未定,眼下冒然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不适合。

“县君客气了,在下不过区区一百石掾史,何敢劳县君亲自相迎?”刘琦很是客气地回道。

李铮和蔼笑道:“刘掾史这话说的,阁下乃刺史佐官,铮不过牧守一县,内外之悬,岂能以官职而论?”

说到这,李铮向着刘琦身后看了看,却只瞅到刘磐一人。

“掾史远来荆州,怎只领一人?”

刘琦微笑道:“不瞒县君,我乃刘使君族中之人,刘府君欲来此赴任,命在下先来做个前哨,故轻装简行尔……对了,某在此先知会县君一声,刘使君不日即至宜城。”

刘琦身后的刘磐一听这话,不由愣住了。

不日即至?

叔父他老人家不是最少得三个月之后才能到荆州吗?

何时成了‘不日即至’?

“哦?”县令李铮露出了诧异的神色,眼神一时间变的有些飘忽,但很快就又回归常态。

不过他表情的些许变化,还是落在了刘琦眼中。

“刘使君快到南郡了?还要来宜城暂居?”

刘琦点头道:“正是,所以在下才先行一步,请县君在宜城准备行辕居舍,供刘使君居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