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三章 虚言相试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三章 虚言相试

作者:臊眉耷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8:54:23 来源:笔趣阁

刘琦见了宜城县令,告知对方刘表即将抵达宜城,让他在宜城收拾停当,准备迎接刘表。

宜城县令李铮立刻应允:“掾史放心,此事本县自会安排妥当,刘使君若至宜城,宜县上至本县下至小吏皆必当尽心竭力相辅使君!”

刘琦微笑道:“县君有心了,另外还请县君派人前往襄阳县和江陵县,知会两地县令,送南郡户籍造册及各县军职名册来宜县。”

刘表身为监察官,审阅这些资料也是监察职责所在。

“这个自然。”李铮满口答应,犹豫了一下又道:“不过李某有一事不明,还请掾史赐教。”

刘琦很清楚李铮想要问什么。

“李县君是想知,为何刘使君来荆州上任不入他处,偏偏要来宜城?”

李铮有些尴尬的笑了……这年轻掾史猜的还真准。

“还请掾史赐教?”

刘琦四下看了看,见县吏都站的较远,方将嘴贴近李县令的耳旁,低声道:“刘使君上任,不往他处,反倒来宜县的原因……”

“嗯、嗯!”李铮的面色略显激动,表情越发凝重,聚精会神地等待下闻。

“某不甚清楚。”刘琦淡淡的将下话说完。

李铮激动的表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僵硬且尴尬的笑容。

不清楚你故弄什么玄虚?

……

就这样,刘琦以刺史掾史的身份,住进了宜城县衙。

从山阳郡到宜县,这一路上刘琦基本都是露宿荒郊,再加上他的骑术比较一般,一路上耽误了不少行程,风餐露宿,很是辛苦。

从山阳郡往荆州来,路过的大县还好,可若是途经一些偏僻的乡、里之地,那一幕幕的惨景却实是让刘琦感触颇深。

郊野路旁时有被野狗啃食的人尸,露遗骨于野。

因饥荒而流离的灾民成群结队,数目庞大令人发指。

也有浮尸漂浮在水源河道,招蚊纳蝇,腐烂发臭,极易引起瘟疫却无人问津,盗贼猖獗,然各县的门下贼曹与县停却甘于作壁上观,任其滋生……

在那一个个宿于荒郊的夜晚,这些场景往往会出现在刘琦的脑海中,像幻灯片一样的来回闪过,让他无法安枕入眠。

这就是这个天下的现状……街陌荒芜,残破无所资。

夜晚睡不好,而白日间长时间的骑马又使得他大腿里侧的肉被磨的出血掉皮,脱亵裤时刮的生疼。

如今终于见到了床榻,刘琦心满意足,他仰头向着床榻上一躺,惬意地念叨了句:“舒坦。”

刘磐可没有刘琦那么自在,他在原地转圈,忐忑不安。

伯瑜如何这般心宽?他适才扯下了大谎,自己莫非不知?

刘磐走上前去,将刘琦从床榻上硬是拉了起来。

“你做什么?”

本想好好睡上一觉的刘琦皱起眉,看向不知发什么邪疯的刘磐。

刘磐将自己壮硕的身躯向前探了探,黝黑的脸庞几乎都要贴在了刘琦的面上。

“伯瑜,你可知你适才与那李县君说了什么?”

刘琦皱起眉,道:“说了很多,兄长问的是哪一句?”

“你适才说叔父他数日后便可到达……”

“嘘!”

刘琦用食指挡了挡嘴唇,然后冲着门外使了一个眼色,低声道:“需防隔墙有耳。”

刘磐止住了话头,转身走向门口,轻轻打开一条缝隙,仔细的瞧了瞧,又来到窗边观察许久。

好一会,方见刘磐转头回道:“外面无人偷听。”

刘琦放心了,道:“我也只是谨防万一,兄长有什么话,问吧。”

“伯瑜,你今日见那宜城县令,言叔父这几日便至荆州,可你我皆知,叔父眼下尚在雒阳,两三个月也不见得能到,今日之言岂不是诓骗那县令?”

一阵短暂的沉默之后,却听刘琦笃定说道:“我诓的就是他!”

没曾想刘琦居然会这般回答,刘磐吃了一惊。

“你诓他作甚?”

“诓他,是为了看看,荆州五大家族对父亲来此,持何态度。”

“嗯?”

谎报刘表的行程,和试探五大宗族的态度……这俩儿事刘磐怎么看也没看出有关系。

“伯瑜,莫不是耍笑于某?”

“我闲来无事耍笑兄长作甚?”

看着刘磐疑惑的表情,刘琦耐心地解释道:“兄长,这宜县乃是襄阳在南方的门户,两地相距不足百里,那五大宗族的本家宅邸皆在襄阳,宜县这么近的地方,焉能不受五族掌控?”

刘磐皱起眉,仔细地想了一会,诧然道:“伯瑜的意思,那李县君是五大家族的人?”

刘琦淡淡笑道:“或许说他是五大家族的狗更贴切些,能在离襄阳这么近的地方优哉游哉的当县令,自然是他们有些关联的。”

刘磐有些回过味来了:“你说叔父不日将至……是猜到那李县君会将此事告知五族?”

刘琦正色道:“正是如此,而我们只需要看看五大家族对这个假消息会如何应对,便大概能推算出他们对父亲任荆州刺史抱何态度。”

刘磐恍然大悟:“不想你竟深思至此!”

刘琦起身走到窗边,再次确认窗外无人后,低声道:“眼下他们只知道你我入了宜城,却不知咱们在城外密林中,尚有三百族中私士,这些私士都是兄长一手操练的,本领如何?”

一说到自己带出来的兵,刘磐的脸上就流露出了得意之色。

他用力的拍着胸脯,自信道:“伯瑜,非我夸口!别看你智计远胜于某,但论及调教私士,在咱族中为兄敢称第二,便无人可为第一!”

刘琦满意的点点头。

刘磐不是那么没谱的人,他敢这么说,就说明这三百私士可用。

“兄长,一会麻烦你潜伏出城,从咱们的人中挑选些精干之士,让他们去襄阳打探五大宗族的动向,随时回报。”

刘磐站起身来:“我这便去办。”

“千万小心,莫被那县令的人跟踪了。”

“哈哈,放心,为兄好歹也是族中第一武人,宜城的些许县吏,跟某不住!”

说罢,便见刘磐迅速的开门离去了。

望着刘磐消失的背影,刘琦长吁口气。

刘磐军略上有一定才能,然其秉性却略微直率。

不是说腹黑就是好事,但从今往后,山阳刘氏将在荆州面临各种大风大浪,多点心眼还是有助于在乱世中存活的。

刘磐缺的心眼,只能靠刘琦替他长了。

……

刘磐潜伏出了宜城,前往城北的山林中去找他麾下的那些族中精壮。

同时,宜城县令李铮也是火速书信一封,命人持简牍往襄阳,去见他暗地里的金主——荆州五大宗族之一的张氏族长张方。

张方接到信后不敢怠慢,立刻请另外三大族长蔡瑁、蒯良、贝羽到其府邸一聚。

至于苏氏族长苏代,眼下人在长沙任郡守,由其弟苏焕代其出席。

五大宗族的族长见了面,各自寒暄之后,张方便将事情引入正题。

“诸君,新任的刺史掾史已至宜县,知会宜城的李县君,言刘表正奔荆州来,要在宜城落脚,诸公以为此事如何?”

张方的话音落时,其余四位族长都低头沉思。

不多时,却听贝氏族长贝羽道:“昔日刺史王睿在任时,对吾等颇友善,荆州各郡盐铁漆器的买卖,亦是咱们各家与官府同营,其可谓颇识时务……就是不知道这刘表,是否也能像是王睿一样通晓事理。”

苏氏族长苏代之弟苏焕言道:“以在下度之,怕是未必。”

几人一起看向他。

“苏公何出此言?”

苏焕慢悠悠地道:“那刘表可不是王睿那般的软弱之辈,此人在京师任北军中侯之职,监察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营两千石校尉,如此重职岂庸碌之人所能任?此人若来荆楚,怕是不会任凭吾等钳制,各家在郡内的盐铁之利,怕是需还于郡内了。”

蒯氏族长蒯良道:“苏公之言,未免武断过甚吧。”

苏焕道:“非某蓄意猜度,只是这刘表乃汉室宗亲,曾历党锢之变,早年亦曾参与太学生清议,乃士人中之佼佼,算是久经风浪,当年那些党锢事中的清流,哪个不是愚固之士?依某之见,还是早做决断,勿让此等人物来荆州为妙。”

张方和贝羽听了这话,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蒯良问道:“不知刘表之事,是何人告知苏公的?”

苏焕道:“在下孤陋寡闻,但家兄毕竟暂代长沙郡守,颇晓朝中诸事。”

蒯良的表情不见喜怒:“那苏氏打算如何处置此事?”

苏焕看向蔡瑁,说道:“德珪贤弟的姑丈曾为先帝股肱,不知可否咨得刘表之底?”

五大宗族之中,蔡瑁乃是最为年轻的家主。

但正因为年轻,同时也是进取心最强的一位。

而蔡瑁的背景也深厚,和普通的豪族不太一样,倒是偏些士人流派……他的姑丈张温正如苏焕所言,昔日曾任太尉、卫尉等高职。

有进取心归有进取心,但什么事该问什么事不该问,蔡瑁还是能拿捏的清。

“承蒙诸君看重,然蔡某与姑丈平日里少有往来,雒阳诸事,当下皆为董相一手把持,恐非姑丈所能细询。”

苏焕长叹口气,道:“那便只有一个办法了……”

说罢,便见他用手指蘸水,在桌案上画了一条细细的横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