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二百二十三章 国家级项目开始

也不知是太久没有放松了,还是杜嫣煮的补汤确实有极强的效果,刘琦这一夜几乎都没怎么合眼,跟杜嫣在房间内一直折腾着,折腾着……

次日清晨,日上三竿,杜嫣依旧是在房间内熟睡未醒,刘琦却已经是穿着整齐的起身。

他看了一眼躺在床榻旁边浑身如羊脂玉一般全身**的杜嫣,深吸口气,不知为何,身体竟然又有些冲动。

他赶忙转过身,直接向外走去,一边走一边嘀咕道:“这是什么补汤,居然这般大力……跟吃药儿有甚区别?”

少时,刘琦出了房间,抬头望去,却见一个人影在房门前的院中一闪,似乎是想藏起来,但还是被刘琦很敏锐的捕捉到了。

刘琦快步走过去,来到花园中,在一处高大的绿植后面找到了那个躲藏的人。

“阿姐,你躲着我干什么?”一见是蔡觅,刘琦不由苦笑。

蔡觅的目光有些躲躲闪闪的,与平日里在刘琦面前的落落大方颇是不同。

“没躲啊?姐姐早食吃的多了些,在花园散散步而已,有何可躲的?”

“散步?”刘琦伸手将蔡觅拉到自己的面前,笑道:“散步散的,一看见我从屋中出来就往暗处躲么?是不是因为我昨夜没去阿姐那,在生我气?”

蔡觅娇媚一笑,假意啐道:“乖弟弟美的紧呢,你阿姐才不会生你这种闲气,生这气怕是早就气死了,你这属狗的昨夜若是真来了姐姐这……”

说到这,蔡觅的美眸轻轻一扫杜嫣的房门,叹道:“怕是今日起不来的人,就是你阿姐我了。”

刘琦尴尬的笑了笑,暗道这事可委实不怨我。

实在是杜嫣的汤补的有些太浓太狠了些。

“阿姐,灵伊昨夜与我说,你和她要留在长沙,不随我回襄阳了?”

蔡觅用手轻轻的摸了摸刘琦的面颊,宠溺道:“不回去了,姐姐是女流之辈,襄阳那边要起战乱,我和灵伊妹妹回去,怕是会给你添乱子,如今长沙好不容易太平了,我就和嫣儿妹妹就留在这里,也别让你分心。”

刘琦用手握住了蔡觅柔腻的手掌,道:“昨夜与嫣儿谈话,我总觉得你们似是有什么事情在瞒我。”

蔡觅笑着道:“你呀,真是一天算计别人算计多了,却是连姐姐我也被你想的坏了,姐姐人都是你的,还会有什么事瞒你?”

“当真?”

“自然是真的。”

刘琦慢慢的点了点头,道:“既如此,那我就先去一趟学宫……阿姐若是有事,一定要和我说,无需隐瞒。”

蔡觅宠溺的道:“知道弟弟疼惜姐,放心吧,真无旁事。”

刘琦点了点头,道:“那我先走了。”

二人道过别后,刘琦遂往府外走去。

走了没几步,却突听蔡觅喊住刘琦,道:“弟弟,你今日去学宫中是为了何事?”

刘琦转身道:“去与庞老师,司马先生,蔡大家等人商议一下《后汉书》卷册纲要。”

“蔡大家……”

蔡觅轻轻的念叨了一声,遂笑道:“弟弟早去早回,阿姐今日亲自下厨庖小食于你尝。”

“姐姐放心,某去去便回。”

待刘琦走后,蔡觅方才收起适才那副妩媚的笑容,露出了一脸的忧愁之色。

她转身走到杜嫣的房门前,犹豫了一下,但还是轻轻的敲了敲房门。

好一会之后,方才见杜嫣打着哈欠,披着一身薄衣打开了房门。

“觅姐姐?”

蔡觅拉着她的手,走进屋内,道:“累了吧?让他折腾了一宿?”

杜嫣满面绯红,轻轻的点了点头。

“他适才问我咱们留在长沙的事……你昨夜与他说时,他可有什么反应?”

杜嫣略做沉思,道:“起初公子倒是颇有些质疑,但后来只是答应了,却也没在多说了。”

蔡觅幽幽的叹了口气,道:“他身上公务繁多,切不可因这些小事,让他再多增忧虑了,有些事情,我自己能处理好,便自己处理好。”

顿了顿,却听蔡觅颇有些歉意的对杜嫣道:“只是这都是姐姐自己之事,却得委屈你也要陪我一起待在长沙。”

杜嫣摇头道:“觅姐姐这说的哪里话?自打到了荆州,觅姐姐便待我如亲姐妹一样,如今姐姐有事了,嫣儿又岂能不在姐姐身边照应……”

说到这,却听杜嫣说道:“再说,先前为觅姐姐把脉的那几个庸医说的也未必准确,待咱们找到了那张机之后,姐姐一定可以痊愈。”

蔡觅长长的叹了口气,幽幽道:“希望如此。”

……

刘琦抵达了长沙学宫,与蔡琰,庞德公,司马徽,王谦,韩暨,和洽等主要学宫中人物,一同商议关于《后汉书》纲领与章节篇目。

目下由庞德公和蔡琰等人一同主持的《荆州汉记》在朝廷的授意下,已经开始进行了补录。

自孝灵皇帝之后的列传篇幅,开始由诸多名士文豪共同补录撰写。

但《荆州汉记》毕竟是补录《东观汉记》,虽为天下士人侧目,但终归属于补修式的工程,未必能流芳百世。

但刘琦在长沙学宫所立下的第二个项目,是要集《史记》《汉书》《汉记》等三史,再立一部比之前三部更加全面宏伟详细的著作《后汉书》,这事若成,足矣流传千年不止。

既然是要立重要的项,那这个新项目就不能草草编撰,在编撰之前,一定要拟定好篇幅和大纲,即使对于长沙学宫当中的这些大儒们来说,这也未必是容易的事,毕竟工程颇大。

万事开头难么。

这《后汉书》当以何种形式开题,实在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刘琦抵达学宫时,以庞德公为首的一众学宫从事具在。

“见过府君。”诸学宫从事皆向刘琦行礼。

“诸位师者不必客气,学宫之外,刘琦乃是地方郡长,可受诸长一礼,但在这学宫之内,乃是以学识而定贤者,刘琦的学识跟诸位比起来,实在是不值一哂,在学宫之内,当列于微末,岂敢当诸君大礼?”

说罢,刘琦看向庞德公,深施一礼,道:“长沙学宫之长,自当以老师为先,学生先拜老师。”

庞德公笑着摆了摆手,道:“伯瑜不必这般客气,今日来此,乃是为了敲定《后汉书》的纲领之要,咱们大家便勿要互相吹捧了,还是赶紧办正事要紧。”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大伙一边谈话,一边在大厅内坐下,刘琦和庞德公居坐于上首的位置。

庞德公捋着白须,对刘琦道:“学宫中内的诸位从事,连日来冥思苦想,罗列出了关于这《后汉书》的一篇首纲,伯瑜你今日来了,且看看这纲要是否能用,若是能用,这《后汉书》便可以开编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