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二百二十四章 后汉书的大纲

刘琦听庞德公的言下之意,似是编纂出了《后汉书》的大略纲要,忙道:“想不到诸位大贤居然已经编纂出了我需要的纲领,那劳烦老师与我过目一下。”

庞德公遂对一旁的五业从事和洽点头示意一下。

和洽将一直捧在手中的一卷缣帛,上前递给了刘琦。

刘琦接过了那卷缣帛,展开仔细的观看了一会,但见上面为书籍所列的大体纲要为本纪、志、表、列传等一百多个篇幅,各个篇幅林林种种都明细。

不得不说,学宫中的诸位从事都用了心,每一篇本纪和列传,显然都是经过认真的揣摩和研究的,涵盖的确实非常全面。

只可惜,这和刘琦预想中的还是有所不同。

半晌之后,却见刘琦将手中的缣帛缓缓合上,对他们道:“这份大纲,恕我不能通过,还需改正。”

这一番话说出来,便见满厅众人皆是吃惊,他们没有想到,苦心研究的大纲,居然就这么被刘琦轻描淡写的直接驳斥了。

按道理来说,这应该已经是众人所能够编纂出的最好最完善的纲要了。

庞德公皱起了眉头,问刘琦道:“伯瑜,你可是真的看仔细了?”

刘琦微微一笑,道:“回老实话,诸公花费心血,辛苦研究之物,刘琦怎么敢不看仔细,只是这纲领却有不善之处,还需改进。”

庞德公闻言不由诧然,旁边的司马徽亦是颇为惊异。

这份书卷总纲,光是他们两人就已经审核了不下三遍,自认为已无疏漏,可刘琦居然还言又不善之处?

这小子……未免有些太狂妄了吧?

他难懂不知道,这在场的诸人,随随便便揪一个出来,都足可称之为大能贤士么?

但毕竟是自己亲命的弟子,当众驳斥他的话,自己的面子上多少也有些挂不住。

待回头私下里再好好的说一说他。

庞德公给刘琦留着面子,但有一个人却笑盈盈的站了出来。

是蔡琰。

在座的所有五业从事,或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一个人质疑刘琦的想法,但蔡琰却没什么顾忌。

在一定的程度上而言,蔡琰所代表的蔡家并不是依附于山阳刘氏,其实更属于一种合作性质的关系。

因而,有些别人不方便办的事,不方便说的话,她敢说。

但蔡琰毕竟是聪慧之女,且自幼受蔡邕悉心教导,自然是懂的与人为善的道理,她虽然觉得刘琦直接否定了诸从事颇为不妥,但说话时还是颇有分寸。

蔡琰起身,冲着刘琦盈盈施礼,柔声道:“府君之训,我等学宫从事自当谨从,只是这份纲领乃是诸位从事与庞公,司马公连日昼夜苦思,几番斟酌方才敲定下来的,不敢说涵盖诸史,但想来亦是有些可取之处的,当然,若是有疏弊之处,还请府君多多指正。”

刘琦听了这话笑了。

蔡琰这话说的很是客气,但个中之意却还有些不服气的意味。

说来也是自己的过失,人家一群学子,苦心商讨拟定了好几日的东西,自己这个当权者过来看了一遍,一句话就给人家全否了,你让人家心中怎么服气?

其实刘琦也并不是真的想否定人家的劳动成果,只是他不想在众人面前夸夸其谈,显得那么没有水平,他只是想先告诉大家这份纲要需要改正,至于具体改哪里,回头他自然会和庞德公细聊。

不过这些学宫中的士人也真是够矫情的,自己也没有完全的否定他们,只是说适当的需要调整,他们就不高兴了?

难道他们做出来的东西,就必须是没有瑕疵,无可挑剔的吗?

刘琦微微一笑,对蔡琰道:“蔡大家之言,甚是有理,刘某随意评说诸君辛劳之作,却是有些不该了。”

蔡琰急忙道:“我等不敢这般作想……其实,诸君并无此意,只是蔡琰一人想听听府君的高见而已。”

司马徽在一旁捋着须子,满意的点了点头,暗赞好个聪慧良善之女。

面对南阳郡守的质疑,她当面站了出来与之对立,却偏偏又不拉在场任何一个人下水,将旁人全部置之于事外,说话又知礼懂进退。

想不到蔡中郎居然教出这么一个女儿来,实属不易。

刘琦转头看向庞德公,道:“老师,那我就说了?”

庞德公点点头:“但说无妨。”

刘琦举起了手中的缣帛,道:“这套《后汉书》,我的意思是从光武帝皇帝时起,集中汉书,史记,汉记等诸部大作,合做此一部史料之策,诸君在当中所列的史事列传,我适才看了一下,内容上倒是无问题,但唯独有一点……”

说到这,刘琦长叹口气,道:“诸君不觉得,这当中的本纪,列传是不是有些依旧在走《东观汉记》和《汉书》的老路?却是没有延伸拓展,没有所谓的创新,在形式上,依旧是与《汉书》相同……我大概看了一遍,却是没有能够超越先贤之作的特点。”

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前汉书》《史记》《东观汉记》等著作既然能够被称之为经典,那就说明这些典籍很难被超越,记载历史的著作,说来说去不过是就是大事记而已,又不能凭空捏造出什么花样,哪里是那么容易超越先贤的?

在场诸五业从事闻言,不由各个在心中对刘琦嗤之以鼻。

这小子仗着自己年轻,身居高位,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蔡琰听了刘琦的话,心中也不免微微有些失望。

她本以为刘琦当众驳斥,会提出什么高论,没想到却也是些夸夸其谈之语,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干货。

刘琦见众人不信,不由微微一笑,道:“我来学宫之前,也大概林列了一些后汉书应有的纲目,这当中有一些与诸公所列重合,有一些却也属于我自己所思,请诸公多多指点。”

说罢,便见刘琦从袖中取出了一卷縑帛。

蔡琰转头看了看庞德公,却见庞德公冲她使了一个眼色。

蔡琰明白了,随即主动上前,接过了刘琦手中縑帛。

蔡琰接过之后,展开来看,顿时愣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