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孙氏归(二合一)

陈留县大战过后,战场尚未清理,浑身浴血的赵云坐在主位,他的战甲上都是鲜血,或者说都是敌人的鲜血。

现在的赵云失去了往日的平静和沉稳,他因为连日的大战而变的有些暴怒,同时表情也显得狰狞,给人一种极为压抑的感觉。

厅堂两侧,站立都皆是司马和军侯一类的高阶将官,他们都是小心翼翼地看着赵云,一句话也不说。

“把人带上来!”赵云的高声的冲着下方吼道。

少时,便见两名侍卫将被绑缚的如同粽子一般的夏侯惇押到了赵云的面前。

夏侯惇的腿还是一拐一瘸的,当初受的已经是无法痊愈,不过相比于身体的残疾,他心中的自信和傲气已经全部消失。

现在的他,胸中全都是对汉军深深的憎恨和厌恶。

夏侯惇来到了赵云的面前,他昂首挺胸,一脸不忿的看着坐在他面前浑身浴血的赵云,嘴角露出了几分嘲讽的笑容。

赵云面色深沉,将手中的长剑缓缓抬起,指向夏侯惇道:“匹夫,天兵已至,为何还负隅顽抗?你助曹为虐,与朝廷的天兵相抗,罪莫大焉!”

“呸!”夏侯惇狠狠地啐了一口,气道:“刘琦不过一豚犬小儿,也敢妄称天子,简直可笑至极!他若是天子,某便是天子他老子!”

赵云闻言不由勃然大怒。

他勐然起身,上前一脚将夏侯惇踢倒在地:“竟然口出污言,侮辱陛下!你活腻了吗?”

夏侯惇愤然大笑:“怕你,便不算是夏侯氏的豪杰!你敢杀我?”

“我为何不敢杀你?”赵云将剑锋抵在夏侯惇的脖颈上。

锋利的剑芒抵在夏侯惇的脖颈上,刺破了他的皮肤,鲜血顺着他黝黑的脖颈落了下来,缓缓地落入衣中。

夏侯惇深吸口气,嘴角再度露出了讥讽的笑容。

“小子,有本事就杀了我!我看你形同妇人,怕是压根就没这个胆量!”

“找死!”

赵云一声怒吼,当下便高举长剑,做势要往夏侯惇的天灵上噼去。

夏侯惇两只眼睛一闭,准备受死。

但是等了半天,赵云的剑却没有落下来。

少时,夏侯惇疑惑的睁开眼睛,却见赵云的剑已经放下了。

他脸上的暴怒神色也已经退去,露出了平日里冷峻澹然的表情。

赵云将佩剑收起,然后走上前去,伸手将夏侯惇从地上搀扶了起来。

赵云的这一番操作,可是将夏侯惇给弄的有些不明白了。

少时,赵云将夏侯惇搀扶起来后,抱拳道:“足下乃是豪杰之辈,当赵云看不出来吗?你是故意激赵云,想让我杀你,若是云连这点都分辨不出,只怕也是不用领兵征战四方了。”

夏侯惇闻言,不由露出了苦笑。

他长叹口气,道:“战场上打不赢,战场下也赢不了,某家这一军统帅,做得真是失败,实在是惹人嘲笑。”

顿了顿,又见夏侯惇道:“不过,你莫要妄想说服某家归顺!我夏侯惇本领虽不济,却也非屈膝谄媚之辈!我誓死不背叛孟德!”

赵云正色道:“赵云自知无法说服足下,但却也不能如适才那般送足下上路。”

夏侯惇闻言不由愣住了。

却见赵云转头对侍卫道:“拿酒来!”

少时,便见一名侍卫端着托盘走到了赵云和夏侯惇的面前,托盘上面有两爵清酒。

赵云亲手给夏侯惇解开了身上的绳索,道:“足下为主尽忠献身,真乃忠贞之士,你我虽是敌人,但赵云对足下的豪情却深感敬佩,今日与君饮此一爵,为君壮行!”

夏侯惇抿着嘴,犹豫了好半天,终于伸手,将那酒爵端了起来。

他冲着赵云举起了手中的酒爵,道:“多谢了!”

随后便见他一饮而尽。

饮酒之后,夏侯惇扔掉酒爵,转身一拐一瘸的向着门外走去。

押送的侍卫征询式的看向赵云,却见赵云摇了摇头。

他们随即会意,不在押解夏侯惇,只是跟在他的后面看护。

夏侯惇走的极慢,但他每一步都走的极为有力。

他一边走一边高声喝道:“我主居北,不可让我面南而死!”

赵云不置可否,只是喊了一声,道:“擂鼓壮行!”

县署的院落内,不多时便传来了‘冬冬冬冬’的擂鼓之声。

三通鼓罢,一切就彷佛又归于沉寂。

不多时,便见一名侍卫走上来。将夏侯惇的首级呈现于赵云的面前。

赵云盯着那颗首级,随后方才缓缓言道:“好生安葬吧。”

“喏!”

军司马梁习站出来,问赵云道:“将军,陈留县已经攻克,夏侯授首,我们下一步应该如何?”

“陛下大败曹操,诸军乘此时机收复失地,我等不可懈怠,当立刻发兵东郡,为陛下北上打开通路!”

“喏!”

……

曹操大败之后,兖州诸地风起云涌,赵云收复了陈留,刘备进驻睢阳,而与此同时,刘琦的老家山阳郡的诸多望族,更是挟持郡守,望风归降。

曹操一败,刘琦收复兖州就没有受到多大的阻碍了。

别看曹操占据兖州多年,但他在这里的根基却并没有那么牢固。

一则是因为他当年杀死了名士边让,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已经和兖州的士族们对立,而曹操随后大力征辟颍川士族的举动,也让兖州士对他更为恼恨。

而另一方面,则是刘琦派出了陈宫——这个张邈的旧部对兖州张邈昔日的旧部势力进行劝说,让他们归顺朝廷,增加刘琦的影响力,帮助刘琦平定中州。

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关键点,那就是刘琦本身就是兖州人。

现在的他,身为皇帝,兖州各族但凡不是傻帽,就绝不会拒刘琦于门外!

就算他们原先不认识刘琦也无所谓。

刘琦是皇帝,若是他一旦真的统一天下,那兖州算什么?

那就是皇帝的老家,是龙兴之地!

兖州人的头顶,从今往后将会多了一个巨大的光环——‘皇帝乡人’。

特别是山阳郡的人,怕是哭着喊着都要让刘琦统治他们,刘琦若是舍弃了他们,怕是立刻会有一多半的山阳郡望族首领跑到雒阳皇宫前去抹脖子,以铭其志。

看看南阳郡吧,那是光武的龙兴之地,经过百多年的侵染熏陶,已经变成了什么样子?在名声和地位上,远远地高出大汉其他所有郡国!

中原的震动所带来的是一连串的效应,整个大汉的诸郡诸县,都已经被汉军即将一统天下的消息所席卷,更有甚者则是各地都出现了诸多异兆。

先是在陈留县中的一处枯井之内,某一日金光闪烁,井中一片光辉夺目,百姓争相去看,发现黄龙从井中骤然飞腾而出,在陈留县上面的天空盘桓整整两个时辰,方才向北疾驰而去。

又有传言说彗星出现于西北,并有一颗大星与很多小星同时流坠于东北,声势如雷。

又有说雒阳,襄阳,高平县三地,在年终十二月三十一当日,城池上空皆出现了红气满空,从早晨至午后方息,且伴随着这股红霞的,还有紫色的云朵从东方而来,天空中隐隐似有仙乐奏响。

又有传言,说是河北邺城连续数日出现了白虹贯日的异相,主大凶。

一时之间,天下言论纷纷,南方百姓争相雀跃,而北方则是人心惶惶。

毫无疑问,这些消息乃是有人有意散布出去的,至于是何人安排散布出去的,位列天下最顶峰之人皆心知肚明,却也没有什么办法。

有的消息,一旦散布了出去,想要阻止其流传,那是根本不可能的,相反的,你越是想要阻止,或许散布的便越是厉害。

……

江东方面,周瑜充当使者,亲自前往吴县劝说孙坚。

若只是周瑜前往,或许力度还不够,但是加上刘琦如今在中原取得的战绩,还有孙策的手书,也不容得孙坚不干了。

但凡是个明白人,就能够看出来,天下的趋势已经无法改变。

自黄巾乱起,天下已经分崩离析了近二十载,天下百姓皆渴望安定,如今的刘琦经过了中原一战,已经是民心所向,无能人阻止其脚步了。

孙坚虽然有雄心壮志,但他也不是愚夫蠢蛋,天下大势他还是能够看的明白的。

在读完孙策的信之后,孙坚不由长叹口气,随手将信放下,仰头看向天蓬。

周瑜站在他的下方,也不出言,只是任凭孙坚思绪万千。

孙坚的思绪一下子就飘忽到了十年前。

那个时候,他正值壮年,与刘琦一同在阳人县大战吕布和胡轸,那个时候的刘琦在他眼中还不过是个孩子,事事还需要自己教,更是需要自己的庇护。

可哪曾想时过境迁,一转眼,十年已过,物是人非了。

他如今已是四旬有六,而那个当年还是少年的孩子,如今则是一晃正值盛年,不论是心智还是体能,都已处于巅峰,更是成为了天下共主,派人来招降于他。

换成在十年前,任凭谁把今日的情况向他叙述一遍,只怕都得将他乐死过去。

刘琦当皇帝?简直是笑话!

但是如今,他脸上所遗留的,只有苦笑的面容。

刘琦不但当了皇帝,还收服了他儿子。

收起了无限的思绪,孙坚又去看周瑜。

“你和伯符,都认可咱们的这位皇帝了?”

周瑜并没有多言,而是道:“明公与陛下相熟,认识的时间远超认识我们与陛下认识的时间,明公之智更是远超周瑜与伯符,想来对于陛下,明公比我们看的更加清楚。”

孙坚皱起了眉,紧紧地盯着周瑜。

周瑜很是澹然的与孙坚四目相对。

“周公瑾,你如今到底是刘琦的臣子,还是孙某人的属下?”

周瑜义正言辞地道:“周某当年被伯符带到将军军中,自是将军的属下,但将军可是陛下的臣子!”

孙坚眯起了眼睛。

“将军,伯符都已经归顺了陛下,他的性情,将军最是知晓,伯符既真心实意的归顺了陛下,将军觉得是因为什么呢?”

“这……”

“将军,恕周瑜之言,伯符放弃一时之气,为的乃是孙氏家族能够世代常青,难道将军您就不明白这个道理么?与您个人的荣辱相比,家族利益难道不应是更为重要的么?”

孙坚闻言长叹口气,接着便见他拍了拍桌桉,道:“你都这么说了,伯符都这么做了,本将还能再说什么?”

周瑜长长作揖道:“将军明鉴!”

说罢,周瑜拿出另外一份圣旨,道:“将军,陛下敕封将军为扬州牧,总揽江东军政,并请君侯率兵北上,进攻广陵,为大汉开疆拓土。”

孙坚闻言有些踌躇。

周瑜却道:“君侯不可犹豫,如今兖州和豫州各郡已经被朝中诸将相继攻占,只有江东北方的徐州尚未被收服,但要攻克其地当也只在朝夕,诸葛令君和李文达将军已经进驻了沛地,君侯若是再不有所行动,待天下一统之时,君侯在陛下面前可就是寸功未立,届时在朝廷诸将之中,何以立足?”

这一番话也算是点醒了孙坚。

按照如今的情况来看,刘琦一统天下已经势不可挡,自己若要归顺,就要审时度势,为自己积累政治和军功资本,以求在天下一统之后能够为孙家求的一席之地。

事到如今,在保存实力则是完全没有必要了。

“好,公瑾,你即刻回去向陛下复命,孙某这就点齐兵将,北上徐州,为陛下拿下广陵!”

……

天下形势纷乱,消息一条接着一条的传到了北方,曹操收拢了一些残兵,但面对刘琦的强劲攻势已经是无力阻挡,只能暂时北归,将战线回缩到黄河以南的地方。

明眼之人已经能够看得出来,曹军已经没有能力继续守住兖州了。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一个家族则是重新开始掂量起了自己的位置。

这个家族,就是乘氏的李氏家族。

李氏家族的资产和势力,包括根基统统都在兖州,他们不可能放弃自己在兖州精心打造的势力构架——谁占据兖州,谁就是他们的主人。

曹操既然已经无法继续占据兖州,那李氏家族自然就得重新选择主人。

在一众家族族长的要求与胁迫下,身为李氏族长的李进也不能执迷不悟,他写下降表,派人送往刘琦的军营,向刘琦表示自己的诚意,请刘琦能够收纳他们。

依照李进的想法,李氏乃是兖州第一强族,树大根深不说,且徒附极众,不亚于一方诸侯牧守,刘琦见自己请降,怕是会乐不得的接纳。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李进却想错了。

刘琦没有直接接纳李氏,而是给对方提出了一个条件。

若想归降朝廷,那就必须要答应他们的一个条件。

这个条件刘琦没有直说,但却在回信中用隐晦的话语间接的表述了出来。

他要求李氏更换族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