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你好,1983 > 第九十四章 杀年猪

你好,1983 第九十四章 杀年猪

作者:隐为者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1-22 03:02:14 来源:笔趣阁

几辆大马车拉着柳条子回村,分发给各家,简单把枝杈修理一下,去掉梢头,就可以用来当架条了。

除了架条,刘青山还收获了几十个杨拉罐,回到家里之后,从挎兜掏出来,哗啦一下,扔到炕上。

等吃饭的时候,直接用铁锅盐焗了一下,装了小半盘,端上桌。

刘士奎一见,不由得眼睛一亮:“这个下酒正好。”

老四老五也吃过,也直接用小手捏起一个,扒着就吃。

在锅里焗了一下之后,表面都有了裂纹,轻轻一掰就开了。里面是金黄色的虫蛹,吃到嘴里,香香甜甜,还带着丝丝咸味。

“老姐,你也吃啊。”

刘青山笑嘻嘻地给杨红缨抓了一小把。

杨红缨狐疑地望望他:“三凤儿,我怎么觉得你的笑容有点怪,就像是……”

“就像是狐狸。”

小老四接过话茬。

刘青山抹了一把脸:“哪有啊,俺这么忠厚老实的人,怎么能跟狐狸扯到一起。”

杨红缨撇撇嘴,拿起一个杨拉罐,也学着吃了一个,嗯,味道真不错。

一连吃了几个,这才问道:“这是什么东西做的,以前还真没吃过呢。”

估计说洋辣子啥的,她也不知道是什么,刘青山就嘿嘿两声:

“没啥,这个就是虫蛹,等来年开春,就会从里面爬出来花花绿绿的大毛毛虫。”

一边说还一边戏谑地瞧着杨红缨,等着看她变颜变色的样子。

不料想,杨红缨嘴里哦了一声,又拿起一个,掰着吃了:“我以前还吃过蚂蚁蛋和蜂蛹呢,都没这个好吃。”

这回轮到刘青山愣住了:老姐,你这也太彪悍了吧!

……

第二天,各家就开始在大棚里面插架条,都是种地的老手,这点小活儿自然不在话下,谁家年年还不伺候小园子呢?

唯一的区别就是要稍微小心点,别用柳条棍子把塑料布戳个窟窿就能。

刘青山一家也不例外,都在大棚里忙活:刘青山负责插架条,四根一组,绑在一起。

要是露天的,还要帮一溜横杆,起到连接固定作用。

在大棚里就省了,没风没浪的,不用担心把黄瓜架刮倒喽。

“这柳条子没晾干,过几天肯定就得发芽。”

林芝负责往架条上绑布条,她知道,柳条的生命力极为顽强,插土里基本就能活,更不用说大棚里面,温度湿度都非常合适了。

“那正好凉拌,冬天吃了还去火。”

刘金凤最近觉得有点没胃口,柳条芽稍微有点苦,打个水焯之后,吃起来清鲜,应该挺适合她的。

刘青山听了,不觉心中一动:“那吃啥柳条芽子啊,苦了吧唧的,到时候,俺给大姐弄点刺老芽。”

刺老芽是山里一种非常好吃的野菜,只不过,需要等到开春的时候才会发芽。

“等到那时候,我牙都要馋掉了。”

刘金凤也跟弟弟开着玩笑。

刘青山可不是开玩笑:“姐,俺说的是真的,用不上一个月,保准叫你吃上刺老芽。”

他们正边干活边聊天呢,大头溜达过来,他各家各户进行指导,最后才到这儿。

帮着把剩下的架条插完,大头看着已经一尺多高的黄瓜秧,美滋滋地说:“这都快开花了,到时候,还得教大伙人工授粉。”

这会儿大棚种植的黄瓜,还不是那种能够单性结实的品种,所以肯定是需要授粉的。

用药剂点蘸之类的,暂时也不用想,根本没有,所以只能拿着小毛绒刷子,一朵花一朵花进行人工授粉。

这个过程,陆陆续续的,得持续一段时间,实在太过麻烦。

刘青山琢磨一阵:“能不能自然授粉啊,可惜咱们屯子里,没谁养蜜蜂,不然的话,一家棚子里放一箱蜜蜂,啥事都解决了。”

“对呀,俺这就找老板叔去,他家大闺女嫁到守林大队那边,娘家就是养蜂的,年年都割椴树蜜呢。”

大头也很受启发,着急忙慌地跑了。

刘青山他们弄完自己家的大棚,还得把爷爷家的也架上,进到爷爷家的大棚,只见刘士奎拿着个小喷壶,正在给一溜花盆浇水呢。

“这月季开得真好。”

刘金凤凑到一大朵粉红色的月季花上,还深深吸了一口,一股幽幽的香气便钻进鼻子,叫她忍不住闭上眼睛,久久回味着。

刘士奎脸上带着祥和的微笑:“今年有了这个大棚,这些花也开得旺。”

在这年月的农村,很少有在屋里养花,原因就是屋子不保暖,冬天都冻得叮当的,花都冻死了。

“爷爷,家里日子旺,所以花才会更旺嘛。”

刘青山看到那几盆君子兰,也郁郁葱葱的,叶子深绿油亮,便连忙接过话茬。

这话中听,老爷子乐得连连点头,刘青山也受到启发:看来大棚里面,还得适量种植一些蜜源花卉,这样才能种菜养蜂,两不耽误。

等到第二天下午,老板叔他们就乐呵呵地用马车拉回来二十多个蜂箱子,分到了各家各户。

据同去的大张罗他们说:车老板子的亲家,一开始还舍不得,结果老板叔一瞪眼,要把闺女领回来,对方这才怂了。

这当老丈人的,就是牛叉啊。

刘青山也乐呵呵地将蜂箱搬进大棚,打开前面的小门之后,听到里面嗡嗡嗡的有动静,也就放心了。

因为这边气候冬季寒冷的缘故,所以蜂群到了冬天,也非常难捱,数量会骤减一大半。

采不到蜜,没有吃的,还得靠养蜂人定期喂点糖水啥的,等到了来年开春,基本上十不存一。

不过它们的生命也足够顽强,只要气候条件合适,就又会大量繁殖,重新开启生命的轮回。

到了第二天,再进大棚,就已经发现有少量蜜蜂飞出来活动了。

它们嗡嗡嗡的,在那些预留的辣椒和西红柿的小花儿上忙碌着,还真是一群勤劳的小家伙。

大棚里的蔬菜,在村民眼巴巴地盼望下,一点一点地长大,等进入到十二月份,芹菜已经将近一尺高,韭菜也有一扎长,就连黄瓜,也结了一个个小黄瓜扭。

大伙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没事的时候,就扎堆研究讨论着。

这菜还有多长时间能割头一茬呀?

到底能卖多少钱一斤啦?

有没有人肯掏钱买呀?

等到又下了几场雪,晚上的气温降到零下二十度之后,大棚里面也都开始烧起炉子加温了。

有些人家,干脆就在大棚里搭了简易的木板床,直接睡在大棚里。

这可比屋里睡觉暖和多喽。

往年到了这时候,早就进入冬闲,当地俗话叫“猫冬儿”。

今年则显得忙碌一些,无论是猪场还是大棚,都有不少活呢。

虽然不得清闲,可是看着大棚里的蔬菜一天天长高,就没有一个人吵吵累的。

当农民的,谁还怕累,他们就怕穷啊!

这个月份儿,也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因为一进入12月份,就该杀猪啦!

这边杀年猪要早上很多,基本上要提前一两个月左右,因为天冷之后,猪圈里面的肥猪,基本上也就不长膘了。

每天吃的食物,还不够抵抗寒冷消耗的呢,所以再喂下去也是白浪费粮食。

当然啦,大棚猪舍那边,又是另外一种情况,那些猪崽都长成半大子了,每天噌噌噌地长肉。

队长婶子时不时就称重一下,据她说,平均每天的话,一头猪能涨一斤半左右。

按照这趋势下去,春节前正好出栏一大批,除了预留的种猪和母猪,剩下的基本都可以卖掉。

12月4号,一大早,刘青山去山里晨练,把师父也给请回来,因为今天他家要杀猪,也是夹皮沟头一家动刀的。

这里面其实有个讲究,一般大伙都不怎么愿意先杀猪。

农村杀猪,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还有村里有头有脸的,都得叫来帮忙,顺便吃猪肉,一摆就是好几桌。

你想想啊,大伙这肚子都熬了快一年了,那点油水早就熬干了,好不容易吃顿猪肉,那还不甩开腮帮子造啊,起码得吃进去一脚子多肉。

在陆陆续续吃了几家之后,基本就吃顶住了,所以后面杀猪的主人家就能省一些。

刘青山倒是不在乎这些,要是没有进项,再节流也省不下多少钱来。

等吃过早饭,不少村民就往他家溜达,当院里早就摆好了一张大木头案子,这里就是大肥猪的断头台。

正好是礼拜天,不少小娃子也都来瞧热闹,老四老五也跟着忙活的,给来的客人点烟递火。

小娃子们都欢蹦乱跳的,四虎子嘴里还念叨着:“小孩小孩你别哭,到了腊月就杀猪。”

旁边就有二牤子接茬:“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杀猪和过年,估计是他们最盼望的事了。

操刀的当然是张大帅,他头上戴着一顶毛茸茸的狗皮帽子,腰里挎着巴掌宽的板带,威风凛凛,杀气腾腾。

板带上面有个油腻腻的皮刀鞘,里面就是那把久经沙场的杀猪刀。

这刀,不知道捅了多少头猪,估计就算是二师兄见了,都得俩腿直哆嗦。

外面的大灶台上,已经烧了一锅开水,一切准备就绪,张大帅把狗皮帽子摘下来,往栅子上一挂,露出了锃光瓦亮的大光头。

啪地拍了一下腰间的板带,他嘴里大喝一声:“动刀子!”

刘青山也瞧得忍不住想笑:这咋有点包大人喊开铡的架势呢?

啊……阿嚏!

他忍不住打了几个喷嚏,揉揉鼻子,心里琢磨着:这谁在念叨俺啊?

就在刘青山家里忙着杀猪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还真有人找他呢,而且都快要找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