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你好,1983 > 第五百七十一章 就说你服不服气吧?

你好,1983 第五百七十一章 就说你服不服气吧?

作者:隐为者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1-22 03:02:14 来源:笔趣阁

刘青山放下筷子,抽空先回一趟家。

身后还跟了十多个人,都是先吃饱了的,一起跟着去老板家里瞧瞧。

这里面有高凌风,也有刘青山的几个同学,还有张大姐领着阿毛他们几个,剩下的,还都没下桌呢。

“老板,你家肯定是村里最好的吧?”小凳子嘴里问着,在他想来,老板家里最有钱,当然住最好的房子。

刘青山笑而不语,指着前面的院子:“到了,这就是俺家,欢迎光临。”

院子里亮着点灯,照得清清楚楚的,矮趴趴的草房,窗户上蒙着一层塑料布,黄泥墙,屋檐下挂着几串红辣椒和干蘑菇。

倒是颇有农家气息,就是和大伙想象中的有点不大一样,好像太破旧了一些啊?

在他们想来,应该住小洋楼才对。

院子里的大狗,撒着欢的冲出来,一个劲往刘青山身上扑,嘴里还发出婴儿一般的哼唧声。

好几个月没看到小主人,把它也想坏了。

张大姐不怕狗,还上去摸摸狗头,然后嘴里咋咋呼呼的:“后边还一条小的呢,咦,这个是啥品种?”

火狐狸躲过她的爪子,小碎步跑到刘青山身前,用脑袋在他的大腿上蹭了两下。

这时候,大伙才瞧见那条毛蓬蓬的大尾巴,立刻惊呼起来:“狐狸!”

刘青山摘下手套,用手轻轻抚摸着火狐狸的脑袋,借着灯光,看到它嘴巴子周围的白毛,更加浓密。

“老四老五,把哥包里的酒拿出来一瓶。”刘青山朝屋里吆喝一声,他的背包,早就叫小老四她们给背回来。

很快,俩小丫头跑出来,老四手里还拿着一瓶好酒,山杏则直接从外屋地,把火狐狸专用的酒碗给拿出来。

往碗里倒了二两多酒,立刻酒香四溢,火狐狸也不客气,有滋有味地舔起来。

大伙瞧着这景象,都感觉有点诡异,一时间竟然没人出声。

火狐狸喝完酒,这才摇摇晃晃地去柴火栏子里趴着睡觉。

刘青山脸上郑重的神色这才消散,笑着拉开屋门:“大伙进屋吧,这就是我的家。”

屋子很暖和,还是以前的样子,只是多了几件电器。

几个老头老太太,正坐在炕桌前边玩纸牌呢。

刘青山连忙上前:“爷爷奶奶,秋菊奶奶,姥爷,舅爷爷,王爷爷,我回来啦!”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奶奶和秋菊奶奶在旁边伺候局儿,乐呵呵地招呼着大伙坐下,把瓜子、榛子、松籽之类的零食递过来。

“姥爷,身体恢复得怎么样?”刘青山凑到姥爷身旁,帮他捏捏大腿,感觉姥爷腿上的肌肉颤了颤,看来是已经有了感觉。

林老爷子伸手摸摸刘青山的脑瓜:“现在能拄拐啦,你师父说,再过几个月,就能把拐棍扔喽。”

“好,到时候跟俺爷比比,跑个马拉松。”刘青山笑嘻嘻地皮着。

然后又转向黄老爷子:“舅爷爷,您老在这住着还习惯吧?”

黄老爷子只是一个劲点头,全神贯注盯着手里的纸牌。

他牌技不大熟练,看不懂牌花,只能看整张纸牌,所以牌拿得比较散,旁边的王教授,一个劲探头探脑偷着瞧呢。

“王爷爷,不许偷看啦!”黄月明当然是帮着自己的爷爷。

一炕的老爷子,都其乐融融,刘青山也瞧着高兴,招呼了黄月明一声:“表姐,给你介绍一下。”

重点就是老崔和张大姐这两位,黄月明就兴致勃勃地和他们交流起来。

港岛那边,娱乐比较发达,也比较正规,更接近西方。

像国内,目前还没有正规的经纪公司和经纪人呢。

黄月明从柜盖上拿过来一盒磁带:“想不到这么快就出磁带了,里面的歌都很不错。”

“等过完春节,我联系一下,争取在港岛那边销售,还有崔先生和张小姐,也去港岛那边,看看能不能在红磡开个演唱会。”

既然答应刘青山,帮忙拓展海外市场,那当然要从港岛开始。

这些天在这个宁静的小山村里,她也没闲着,已经写了策划书,并且和港岛那边联系了一下。

刘青山则笑笑:“第一站放在港岛也好,也不用太勉强,港岛那边自视甚高,比较排外,也不是咱们发展的重点,还是要把重心放在欧美那边。”

黄月明眨眨清澈的大眼睛:这个小表弟的心,还真够大的,估计在他心里,港岛也就是个小地方吧?

大伙正聊着,就听屋外隐隐传来大喇叭的声音,冬天的屋子严实,稍稍有点听不清。

不过有小老四和老五呢,她们出门听了听,就跑回来汇报:“分红啦,分红啦!”

炕上的老人们依旧打牌。

于是刘青山就领着大伙起身,跟炕上那伙老人打了个招呼,就赶去村部的会议室。

会议室里早就挤满了人,他们根本进不去,就听屋里传出张队长的声音:

“各家掌柜的留下,剩下的都先去别的屋,二牤子,你们这帮小犊子再捣乱,就全把小东西割下来!”

然后就看到几个小娃子,笑嘻嘻地从屋里跑出来,以前有名的哭巴精二牤子,现在也皮实多了,小手还捂着裤裆。

屋里腾出不少空间,刘青山才领着这伙观众进去。

扫了眼人群,看到大姐夫高文学也赫然在座,旁边还坐着路作家,哥俩正聊着呢。

在他们旁边,坐着一个俏丽的人影,正是郑小小。

手里还拿着圆珠笔和一个小本子,似乎在上边记着什么。

刘青山不觉好笑:这就开始学艺了,你拜师了吗?

郑小小学文,虽然没听她嘴里说过,但是刘青山太知道她了,肯定想成为一名女作家。

“王大哥。”

刘青山过去打招呼,瞧瞧路作家的气色,还挺好的。

“青山放假啦。”

路作家眼镜后面的眼睛也是一亮,闪烁着激动。

经过这几个月的修养,他明显能够感觉到自己身体的变化,而且在这个宁静的小山村里,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之中,现在已经把世界的第三部也写完了。

有志同道合的好友相伴,妻子也搬了过来,而且还被安排到县城的方便面厂,担任副厂长。

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似乎一下子都消失了。

这一切,当然都是眼前这位青年的功劳,所以他的心里,充满感动。

聊了几句,听说顺利完稿,刘青山也替他高兴。

在原本的轨迹中,路作家在创作完这部大作之后,奋力将手中的圆珠笔,扔到窗外。

这里面包含的东西太多,旁人根本就无法理解。

但是现在就好多了,他还可以继续创作。

作家手中的笔,就像是士兵手中的钢枪。

一种改变历史的成就感,涌上刘青山心头:“王大哥,下一步,就是争取第三届的矛盾文学奖,我觉得非常有希望。”

路作家目光坚定,这点信心,他还是有的,旁边的郑小小也起劲点着小脑袋,好像更有信心似的。

刘青山继续道:“然后就是聘请一个好的翻译团队,把作品翻译出来,卖到国外去,去冲击诺奖的文学奖!”

听得大伙都是一愣一愣的:这位谁呀?

刘青山听到身后的议论,这才给大家介绍:“这两位都是作家,这是王大哥,平凡的世界。”

“那本书的作者,不是路……”

阿毛有点诧异,但是很快就反应过来,连忙上前握手,“我最喜欢里面的田晓霞!”

刘青山接着介绍:“还有这位,是我大姐夫高文学,代表作就是渴望。”

众人又是一惊,去年开始,最火热的两本长篇小说,就是世界和渴望,想不到,两位大作家,都在这猫着呢。

在这个年代,诗人和作家,是最受人尊敬的,他们这些歌手还得往后排。

彼此都介绍一番,大家也都算是文艺工作者,所以还算谈得来。

这时候,前面的老支书敲敲桌子,大伙这才收声。

只听老支书说道:“大伙早就盼着分红了,今天青山也回来啦,没他这个领道儿的,这钱大伙揣着不踏实。”

也不知道是谁带头儿,屋子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刘青山站起来鞠了个躬:“感谢大伙的信任和厚爱。”

而大树下公司的那些人,也终于知道,他们的老板,在这个小山村里的真正地位。

“咱们夹皮沟合作社,去年搞得不错,原有的优势产业都持续发展,部分产业还完成了更新换代。”

老支书戴着老花镜,讲话也越来越有水平:“更主要的是,咱们去年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松**稻,已经在小松江沿岸,发展到两千多亩……”

“松**稻啊,我吃过,可好吃啦,原来是这里产的!”阿毛兴奋地低声说着。

刘青山白了她一眼:“等走的时候,你能扛动多少,就带回去多少。”

“真的?”这丫头骨架大,估计要是努努力,没准真能扛个百八十斤的。

只听老支书继续说道:“还有咱们夹皮沟的合作伙伴,都走上特色发展之路,种植黑木耳、养殖梅花鹿、养殖野猪、养殖大雁等等,都获得成功。”

大树下这帮子人也有点听明白了:在县里吃的那些山珍野味,估计都是这么来的。

当时听县领导说,全都是出口到欧罗巴,赚外汇的那种,想不到,也是这个小山村搞出来的,难怪能成为十万元村呢,捐款都一万一万地捐。

老支书继续发言:“他们在发家致富的同时,也给咱们合作社创收,大伙一起致富,这才是咱们国家提倡的。”

“这几天,又有好几个村子的负责人,都来咱们夹皮沟商量合作的事儿,正好青山回来了,明天给拿拿主意。”

刘青山连忙起身答应一声:“支书爷爷,成,到时候咱们一块研究。”

或许村民们听着老支书的发言,感觉有些无趣。

但是刘青山却挺欣慰的,他能感觉到,支书爷爷的理论水平,提升一大截,这么大年纪,可不容易啊。

或许以后就能成为有影响力的农村基层干部代表,和华西那位老带头人一个级别的。

再打量打量老支书,穿着中山装,里面的衬衣领子笔挺,银白的头发也梳理得一丝不苟,都往后背着。

配上黑里透着红润的脸膛,已经初具农民企业家的气魄。

“下面就叫车老板子宣布一下收入,还是老规矩,只说个大概,回头把详细的收支贴到外面,大伙再细看。”

老支书一挥手,然后把话筒递给老板叔。

车老板子轻咳一声:“去年对咱们夹皮沟来说,在稳固基础的同时,也踏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哎呦喂,行啊,这村里的干部,说话都一套一套的,厉害!

大树下的这群看客,算是彻底服了,快车道什么的,他们都还是第一次听到,国家都没这么提过。

不过想想也就理解:人家这个小山村,发展水平领先于全国,当然是快车道了。

可是村民却不给面子,一帮人都开始起哄:“老板子,捞干的说,一会儿都二半夜啦!”

车老板子扫了下面一眼:“那不是正好,回家喂二遍牛。”

这些城里来的人,听不懂,还以为真是半夜给牛马添草料呢。

然后车老板子就一项一项念起来:“松**稻,咱们夹皮沟出产了将近五百吨,出口创汇,换成咱们自己的钱,一共是二百四十万。”

“另外,其他地方出产的青稻,咱们帮忙联系的销售,也有将近六十万块的利润,所以这一块,总收入是三百万。”

不知谁带的头,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就连刘青山带回来的那些人,也都起劲地拍着巴掌,好像这些钱里面,也有他们一份似的。

高凌风的感受最深:三百万啊,而且还是出口创汇,这个小山村,实在太了不起!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上百万,那简直就是天文数字,想都不敢想的那种。

等到屋里安静下来,车老板子这才继续念道:“第二项,主要是特种养殖方面的收入,按照当初的协议,咱们合作社包销,都有利润分成。”

“这部分主要是在广交会上签订的合同,一共创汇二百多万美金,咱们能分一半儿。”

“当然了,国家需要外汇,所以到咱们手上的,还是咱们自己国家的钱,这样正好,给你美金,咱们还没地方花去呢。”

大伙在心里算了算:这一项,又是三百多万人民币。

小山村就四十多户人家,平均下来,早就超十万元户啦。

这还不是最牛的,最厉害的是人家赚得还全都是外汇,就说你服不服气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