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你好,1983 > 第五百七十章 这就是实力啊(求月票)

你好,1983 第五百七十章 这就是实力啊(求月票)

作者:隐为者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1-22 03:02:14 来源:笔趣阁

每家一万块?

跟着刘青山来到这个小山村的人们,都惊呆了。

现在农村万元户还都挺稀罕的呢,你这得捐出去多少个万元户啊?

许长生一把拉住小老四:“四妹,你们村一共多少户?”

小老四歪着头,眨巴眨巴大眼睛,然后掰着手指头说:

“要是连山杏和哑巴爷爷和铁柱大哥还有刘英老师他们都算上的话,正好是四十户!”

四十户,那就得捐四十万啊!

即便是磁带女王,都有点觉得不可思议,她都想好了,上几天公司发的钱,捐出去一万块。

“大家别忘了,这里是鼎鼎大名的十万元村。”还是魏兵知道一些底细,出言提醒。

十万元村,大伙倒是都听过,不过在他们想来,应该还是宣传的成分大一些,顶多能达到万元村就不错了。

于是,这些人的目光都望向刘青山,毕竟这里是老板的故乡,最清楚情况。

事实上,刘青山也有点震惊,夹皮沟的老底儿,他当然知道,每家捐助一万块,也不是拿不出来。

关键是,大伙真都舍得吗?

目光扫过周围那一张张朴实无华的脸,大伙都乐呵呵的,好像没有人反对老支书的话。

“来来来,收钱啦,每家一万块,都回家取存折去!”

大张罗扯着嗓子,已经开始张罗了。

然后人群呼啦一下就散了。

刘青山一把拉住小老四:“你也跑啥呀?”

“哥,我和山杏回家取存折啊。”小老四嘴里应了一声,挣脱出哥哥的手掌,然后拉着老五的手,一溜烟跑了。

刘青山有一种孩子大了、脱离掌控的感觉,看着两个小丫头,好像还真长了不少呢。

于是他挥挥手:“走,先去我家瞧瞧,好像搁不下,咱们还是先上队部吧,外面怪冷的。”

大部队越往屯子西边走,就越是惊讶:泥草房渐渐全都变成了宽敞的砖瓦房,一排排,一行行,整整齐齐。

刘青山也惊奇地发现,队部扩建了,又盖了两大溜新房子,门上都挂着长条形的小木头牌子,有活动室,有会议室,还有招待所,都像模像样的。

老支书领着大伙都进了会议室,能装一百多人的样子,都是新打的桌椅。

招呼大伙都坐下,就有半大小子给倒开水。

大伙也确实有点冷了,双手捧着白瓷茶杯,呲溜呲溜喝起来。

“这什么茶?”有人诧异地问道。

“是俺们药厂生产的药茶,大伙都空着肚子呢,先少喝点,暖暖胃就成。”

老支书在旁边解释着,然后又问一个小子:“今天谁家杀猪啊?”

“张撇子他们家。”

“好,那就吃他们家了,晚上咱们吃杀猪菜!”老支书直接连伙食都安排出来。

那个半大小子也机灵:“俺去告诉撇子哥一声。”

说完他就噔噔跑了。

会议室里,村里的老三位已经做好准备:老支书拿着笔,准备记名;老板子怀里抱着个黄书包,准备收钱;张队长主要是在旁边监督。

这些外人都纳闷:瞧着这样子,搞得挺正式,难道真准备收钱?

不大一会,就有村民陆陆续续进屋,一个洪亮的嗓门响起:“俺先来!”

只见一个精神抖擞的老者,穿着草绿色的军装,拄着拐杖,一瘸一拐走过去,把一个存折摆在桌上。

张队长打开存折瞧瞧:“拐子叔,一万块。”

拐子爷爷脸上露出笑容,拐杖使劲在地上一顿:“这钱花得心里敞亮!”

咔嚓,二彪子手里像模像样地端着照相机,将这富有纪念意义的一刻拍摄下来。

自从刘青山上学,二彪子就成了他的接班人。

真的假的?

有几个年轻人还不信,凑上去瞧瞧那存折,仔仔细细数了数那一串零,确实是一万块。

“俺家的,俺家的!”张杆子一溜烟跑进来,啪的一下,把两个存折拍在桌上。

张队长打开瞧瞧:“俩五千,张杆子,一万块。”

旁边那几个年轻人,也抻着脖子瞧瞧,加起来确实是一万。

交完存折,张杆子还搓搓手:“青山啊,你咋没把记者给请来涅,俺这都一年没上报纸啦。”

老支书大怒:“远点闪着,一瞧你就是动机不纯,赶紧喂猪去!”

刘青山眨眨眼:“咱们夹皮沟这么个捐法儿,不上报纸才怪呢。”

“那就好,那就好,到时候采访,是不是也按照捐款的先后顺序?”

张杆子眉飞色舞正白话着呢,屁股就被他二叔给踹了一脚,麻溜跑去喂猪了。

村民一个个捐款,还真都是一万块,跟着刘青山来的这些外人,这下是全都信了。

大伙都彼此望望,眼神都比较复杂,有诧异,有敬佩,也有思索。

阿毛终于忍不住,逮住一个捐款的询问:“大叔,捐这么多钱,不心疼吗?”

被她问话的是张老蔫儿,他慢声拉语地说道:“心疼,咋不心疼呢。”

“那您咋还捐呢?”阿毛更搞不懂了。

张老蔫儿呵呵两声:“就跟别人家办喜事,俺们去随礼一个道理,那个什么运动会,就相当于国家的大喜事,应当随礼。”

阿毛都听糊涂了:您老这礼份子太大了点吧?

她又逮住一个问问,是张撇子他老爹,老汉也不会说啥:

“俺们夹皮沟,这两年日子好过了,手里有俩闲钱儿,国家用钱,那当然要帮忙,就算是左邻右舍,有个为难招灾的需要钱,不也得帮衬吗?”

问了好几个,一个比一个说的实在,一个唱高调的都没有。

但是真金白银,却全都掏出去了。

“丫头,你就别问了,这钱,肯定是大伙自愿拿的,没人强迫。”老支书乐呵呵地说了一句。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就是有点奇怪……”阿毛连连摆手。

老支书当然能猜到,她奇怪什么,于是吧嗒着小烟袋说道:

“丫头啊,要是前几年,俺们也捐不了这么多钱,那时候穷啊,知道受穷的滋味。真不好受。”

“这几年国家政策好了,日子好过了,咱们不能忘了本,这就是俺们农村人的想法。”

这话实在,大伙都一个劲点头,心中更是涌起敬意,再看向这些淳朴的村民,忽然都觉得好可爱。

“还是有钱啊,不然的话,想捐这么多,也拿不出来啊。”高凌风知道缺钱的滋味,连病都看不了,所以感受也最深。

这个当然是必要的前提条件,这个小山村,确实富裕。

这时候,老四老五拉着手跑进来:“支书爷爷,这是我们捐的!”

队长叔从山杏手里接过一个存折:“两万块,你们俩小家伙一人一万啊?”

说完他摸摸小老四的脑瓜:“你不算,你娘一会肯定来捐。”

山杏的小脸出现两个酒窝:“队长叔,我没找到整好一万元的存折,就拿了这个,还得找我一万呢。”

屋子里立刻响起一阵笑声,张大姐更是张开双臂:“老五你太可爱了,来,姐姐抱抱。”

她粗枝大叶的,可是有人心细啊,阿毛也凑上去:“老五,你,你哪来这么多钱?”

一万块啊,反正现在的阿毛是拿不出来。

小老四的小嘴就开始叭叭:“山杏在合作社有分红啊,而且广告公司也有分红,我现在也存了好几万块呢。”

哇!

大伙一片惊呼:太神奇了,小孩子都成万元户啦?

“还有广告公司,哪家公司?”阿毛是彻底服气。

“青山广告啊。”小老四的小脸上都写满自豪。

对于青山广告公司,前一段时间还上过报纸呢,报道承接汉城奥运会广告的事,万万想不到,公司的小老板在这呢。

备受打击的阿毛不吭声了,其他人也都差不多,都觉得这个小山村,真的太神奇了。

“娘!”

“爷爷!”刘青山看到母亲和爷爷走进来,连忙迎上去,这还没顾得上回家呢。

刘士奎乐呵呵地看着大孙子:“回来啦,领这么多朋友,那我们回家预备饭。”

“爷,不用了,一会儿去撇子家里吃杀猪菜。”刘青山也好几个月没看到母亲和爷爷了。

感觉都好像越活越年轻似的,心里不仅大慰。

林芝上前,掏出几个存折放在桌上:“除了我们家的,还有金凤和文学一份,红缨家一份,还有哑巴叔一份,另外就是路作家,也捐了一份;港岛来探亲的黄老先生,也要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

“好啊,咱们也没拿黄老哥当外人,这钱俺们收了,告诉黄老哥,以后就把咱们夹皮沟当成自个家。”

老支书乐得更加开心,自从黄书文来到夹皮沟之后,和村里的老人们,都相处很好。

而今天这个捐钱的举动,更是赢得大伙的尊敬。

这时候,张队长插话说:“金凤和文学两口子,还有红缨,就不用单独再交钱了吧?”

村里这种情况不少,孩子成家,分出去过的,也都交一份。

林芝笑吟吟地摆摆手:“这是他们自愿的,都是一份心意。”

别人也就不好再说什么,大家也都知道,刘金凤和杨红缨都管着厂子,也不差这一万块钱。

光是刘青山家里,一下子就拿出来六七份,不过也有拿不出来的。

看到大伙都捐完了,魏铁柱和村小的三位老师,刘英、王君、田静他们几个一起走上来,都有点不大好意思,一个个脸红脖子粗的。

刘英老师开口说道:“支书爷爷,我们现在拿不出一万块,能不能先赊账?”

大伙也听着新鲜:捐款还有赊账的?

老支书心思细腻,考虑问题比较全面,乐呵呵地跟说道:

“你们几个都是新加入咱们合作社的,都没参加过分红呢,手头也没这么多钱,合作社先给垫着。”

那几个人这才长出一口气。

“支书爷爷,把我那份儿也先垫上吧。”吕小龙也笑嘻嘻地凑上来。

老支书一瞪眼:“你小子在药厂那边的奖金,不是已经发了吗?”

“嘿嘿,这不是买了一辆吉普嘛,还欠着高峰五千块呢。”吕小龙这货嬉皮笑脸的,还是那副没正行的样子。

不过他的做法,倒是很正经,嘻嘻哈哈之间,也捐了一万块。

刘青山瞧着有点纳闷,就开口询问:“支书爷爷,这都快要过年了,去年的分红还没结清啊?”

然后就看到屋子里的村民全都望向他,张队长哈哈大笑:“就等你回来呢,大伙都说了,必须青山回来,才能分钱。”

刘青山大汗,心里更是感动:“明年俺没准还出国留学去呢,所以以后分红,就正常进行好啦。”

“青山,你也要出国啊,好好好,有出息!”大伙一听,都纷纷夸赞。

刘青山连忙摆手:“八字还没一撇呢,都捐完了吧,那咱们赶紧去吃饭。”

这时候,张杆子的脑袋从门外探进来:“记者啥时候来啊?”

这货喂完猪,还惦记着这事儿呢,就又转悠回来。

“杆子叔,你就把心放肚里吧,这么大的事儿,肯定有记者来采访的。”刘青山往他嘴里塞了一粒定心丸。

一个小山村,就捐款超过四十万,这绝对是一个重磅消息,能上**纸的那种。

尤其是发生在鼎鼎大名的十万元村身上,致富不忘国家,多好的正面题材。

刘青山都能够预见到:夹皮沟肯定又要火了。

他们这边一共好几十人呢,浩浩荡荡,去往张撇子家。

一开始,大伙还有点担心,张鹏飞捅捅刘青山:“老四,人家能放下咱们这么多人吗?”

要是张撇子原来加的房子,那肯定装不下,不过他家已经搬进新房子,一溜五间大瓦房,摆了八张桌。

老大张春晓领着媳妇,笑呵呵地在门口迎接,旁边站着张撇子,他也放假了。

刘青山打个招呼,后面那些人,也不用逐一介绍,直接让进屋。

“能盘腿儿的就上炕,炕里热乎!”大张罗已经开始吆喝,一共给他们这伙人留了五张桌呢,足够用的。

大伙热热闹闹坐下,然后就开始上菜,他们之中,有一大半,还真没吃过杀猪菜呢。

看到五花三层的猪肉,油汪汪的,瞧着就香。

就是那血肠瞧着有点眼晕,血乎连拉的感觉,不敢下筷子。

“尝尝这个血肠,又滑又嫩,味道好极了,不敢吃的,就闭眼睛吃。”刘青山给大家介绍着。

还真有听话的,小凳子和阿毛,都闭着眼,将血肠塞进嘴里:“嗯,不错,比鸡蛋羹还好吃!”

听他们这么一说,大伙也就甩开腮帮子,放心大胆吃起来。

“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还是这个实在!”张鹏飞最喜欢这种感觉,边吃边赞。

宋雪等几个女生,平时不怎么吃肥肉,今天也吃了几片,都嚷嚷着香。

吃得有点腻了,就喝一碗酸菜汤,热热乎乎,去去油腻。

除了杀猪菜,还给这些客人单独炒了几盘子青菜:鸡蛋炒韭菜,还有大拉皮儿,里面的黄瓜透着一股清香。

这大冬天的,在城里都不一定能吃到这么新鲜的蔬菜。

大伙一边吃,心里一边赞叹:这就是十万元村的实力啊。

猛然间,听到隔壁的屋子,响起一片欢呼。

一问才知道,说是吃完饭之后,就要召开合作社的分红大会。

大伙相互望望,然后都一起点头:这个无论如何也得瞧瞧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