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608章 只敬畏强者

大宋将门 第608章 只敬畏强者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文彦博这个老鬼,一天不坑人就心里不舒服,早晚要把他赶出京城!”

王宁安笑呵呵说着,还看了一眼贾章。

在这一瞬间,贾章是怦然心动的,莫非王宁安要决心倒文,把文彦博干掉了,岂不是他爹的机会就来了?

当然了,贾章只是想了想。

他还记得,在行宫,赵祯都说出了失望之词,如果真的要倒文,当时就把他罢免了,结果赵祯收回了,王宁安也没跟着落井下石,分明是倒文的时机不到。

王宁安说这话,也是试探自己!

奶奶的,就没有一个人不套路的!

毕竟贾王两家结亲,非同小可,王宁安也是一肚子想法……贾章忙陪笑道:“家父年纪也大了,老一波的人物当中,除了文彦博,也就是富弼,还有庞籍寥寥几人,如果把文彦博罢黜了,剩下的人也未必和王相公同心同德,身为一家人,下官劝王相公一句,暂时还是以稳妥为重,等到实力积攒够了,到时候再把文彦博替换掉,不声不响,岂不是更妙!”

王宁安眼前一亮,别管是不是真心,贾章的话说得让人舒坦。他没有为了贾昌朝而昏了头脑,还知道是自己人,看起来值得栽培。

“贾大人见识高明,我也就放心了。”

王宁安喝了一口茶,语气更加温和,“既然文彦博让你去平定叛乱,贾大人就要立刻行动。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贾章忙道:“下官还不太清楚状况,不过左右离不开软硬兼施,恩威并济这八个字!”

“不妥!”

王宁安立刻摇头,“如果按照这八个字去办,一定会出大乱子的。”

贾章悚然一惊,忙问道:“王相公,您有什么指点,下官洗耳恭听。”

“嗯,我给你讲一个最近的事情吧!”

王宁安娓娓道来……董毡被抓捕之后,曾经义愤填膺,嚷嚷着要善待他,不能把他当成囚犯,不然青唐的几十万百姓,不会放过大宋的。

到时候世世代代,会一直战斗下去,无休无止。

负责押解董毡的正是曹评,这位曹大少爷可不吃那一套,他把祖传匕首掏出来,直接顶在了董毡的脖子上。

“告诉你,这把匕首,两三个月的功夫,至少有50人死在匕首之下,不差你一个!”曹评神色狰狞可怖,杀气腾腾,不要怀疑,他真的敢动刀子。

董毡变颜变色,近在咫尺的匕首,的确透着一股阴寒的血腥气,让人不寒而栗!

“你,你少吹牛!我青唐武士又不是白给的!”

“呸,在老子的眼里,你们就是一群渣滓!”曹评抓着匕首,在董毡的脑门蹭了两下,然后不客气道:“告诉你,就是老子拿下的当川堡,我们180个兄弟,守卫当川堡,你们几千人都拿不下来!”

“什么?”

董毡惊得站起,结果脑袋撞在了囚车的顶棚上,脑袋出了鸭蛋大的包儿,疼得他龇牙咧嘴。更让他不寒而栗的是曹评的话。

想想几天之前,他亲自督师,砍得血流成河,就是攻不下当川堡。

当时董毡估计,里面至少有两千人。

可结果呢,连两百人都不到!

区区180人,就把他挡在当川堡之外,足足挡了差不多一天,结果被各路人马追杀,全军覆没,连自己也成了人家的俘虏。

当川堡真的只有这么点人?

他们难道都是地狱里的恶鬼,能以一当百,当千,当万?

怎么看曹评他们都是正常的人,除了彪悍一些,并没有青面獠牙,三头六臂,哪来的本事?

董毡彻底陷入了困惑当中,甚至都开始怀疑人生了。

早知道大宋有如此强军,有这么强大的力量。

他就不应该挑衅大宋,自取其辱。

结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董毡老老实实,对曹评他们是敬若神明,再也不敢闹了。

到了煕州的时候,面见赵祯,董毡也乖乖下跪,格外听话。从头到尾,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他还主动提出,愿意写几封亲笔信,交给他的部下,让这些人明白天数,不要对抗上国,自取其辱。

董毡的配合让赵祯大为惊讶。

最初还担心他耍诈,后来才清楚,敢情这家伙是被大宋给吓破了胆!

赵祯也算客气,加封董毡为青唐郡王,在西京安排专门府邸,让董毡居住,还担心他寂寞,特准董毡去皇家书院旁听,学习大宋的先进文化。

若干年之后,董毡还凭着不错的成绩,从皇家书院毕业。

并且加入了大宋的禁军,几次随军远征交趾,立下了赫赫战功,算是俘虏当中,结果最好的一个!

……

王宁安把董毡的情况说了一遍儿,然后笑道:“贾大人,你可悟出了什么?”

“畏威而不怀德,蛮夷之性啊!”

王宁安淡淡一笑,“贾大人这么说也不算错,但别忘了,无论是恩仇,都有个限度,纵然你帮了对方,对方也感激你,可是到了生死关头,人家会因为一点小恩小惠,就不要了自己的命吗?青唐的百姓苦啊,吐蕃的牧民也不轻松。你可知道,他们种下去10斤种子,能收获多少粮食?”

“这个……下官不知!”

“只有区区60斤到80斤!”

“什么?”贾章虽然没种过地,但是他也知道,十斤种子,足够种两三亩地,就算在西北,也有四五石的收成,青唐未免也太少了吧?

看着贾章惊骇的目光,王宁安苦笑着摊摊手,“贾大人,事实如此,你面对的是终年劳作,却一直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百姓。什么大道理,都不如两样东西管用!一个是刀,一个是馕!有乱子,要大胆出手,治理地方,要真正填饱百姓肚子!这两条做到了,我想地方也就安宁了。”

贾章听完,寻思了半晌,这才抖了抖衣服,郑重给王宁安一躬。

别看两个人年纪差了许多,贾章这一礼可是诚心诚意。

过去老爹贾昌朝就盛赞王宁安是个会办事的人。

贾章还不服气,但是听人家的一番话,贾章就豁然开朗,好像打开了一扇门似的。对什么人,就要说什么话。

一帮文人凑到一起,保证是诗词歌赋,青楼花船,换成了武夫,则是大口喝酒,大宛吃肉,对富裕之家,要谈论教育医疗,对贫穷的百姓,则是填饱肚子。

青唐远比大宋贫瘠,百姓生活艰难,扯一些没有用的东西,根本不管用。

犯了错就要重罚,做对了,就要奖励,明明白白,干干脆脆!

“多谢王相公指点,下官知道该怎么办!”

贾章辞别了王宁安,立刻带着人马上路,直奔湟州赴任。

……

赵祯又在煕州等了半个月,终于,狄咏传来了消息,道路艰难,一路上又都是其他部落,光是信使就派了三次。

果然不出所料,西夏试图染指青唐,派遣了三万人马,想要趁虚而入。

幸运的是狄咏抢先一步到了青唐,王宁宣和王宁宏率领着骑兵,以弱胜强,打退了西夏的攻势,顺利保住了青唐。

在永兴军路和秦凤路方面,贾昌朝,还有老将王德用,纷纷调兵向横山一线施压,李谅祚不敢抽调主力去攻击青唐,这样一来,大宋就顺利将六州土地吞了下来。

“陛下,这一次就是两方联动,青唐的价值已经体现出来!”

赵祯欣然点头,“没错,青唐正好在西夏的侧后,和延安府一线,遥相呼应,西夏毕竟是小国,力量薄弱,如果他们兵分两路,肯定要顾此失彼,首尾难以救援。”

盯着面前的沙盘,赵祯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他猛地一挥拳头。

“快了,只要等狄爱卿的五万人马练成,青唐稳住,朕就两路出兵,一定要灭了西夏!洗雪耻辱!”

赵祯咬牙切齿,压在心头的大石头终于要搬开了,皇帝陛下显得非常激动。

正在这时候,文彦博求见。

老文的脸色很不好看,他拿着一封急报,风风火火赶来。

“陛下,老臣刚刚接到消息,贾章他太胆大妄为了!”

“哦,他干了什么事情?”

文彦博喘着粗气,“陛下,贾章到了湟州之后,不分青红皂白,就把磨毡角的几个儿子都给杀了!”

见皇帝发愣,文彦博忙解释道:“这个磨毡角就是唃厮啰的次子,是董毡的二哥,早些年也死了,可湟州一带的部族,只认磨毡角……贾章却杀了磨毡角的几个儿子,这不是要激起民变吗?”

赵祯迟疑了一下,“有那么严重?”

“陛下,老臣以为贾章毕竟没做过官,没有为政一方的经验,青唐又是如此麻烦,他下猛药,出重手,是会惹出大乱子的!老臣提议,立刻派遣人马,多多准备粮饷,防止一发不可收拾!”

赵祯习惯性看了看王宁安,“王卿,你的看法呢?”

“陛下,人马应该准备一些,只是臣以为不会出乱子,相反,还能杀出一个太平来!”

文彦博把脸一沉,“王相公,青唐羌人本就桀骜不驯,如此大开杀戒,他们如何不反?”

“哈哈哈,文相公,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且看吧!”

王宁安信心十足……又过了十天的功夫,陆续传来更多的消息,贾章几乎是屠刀高举,杀了一个血流成河,可吊诡的是湟州平平安安,一点动静没有……当然也不是全无动静,而是送来了一份万民书,盛赞皇帝仁德,贾大人能干……弄得文彦博吐血三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