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执宰大明 > 第788章 心知肚明(二更)

执宰大明 第788章 心知肚明(二更)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1:45 来源:笔趣阁

就在陈泰和魏鑫进驻讲武堂和火绳枪工坊的当天晚上,讲武堂用来存放各工坊往来单据底档的库房和火绳枪工坊的账房相继发生了火灾,里面所有的物品都被付之一炬。

由于火绳枪工坊和佛朗机炮工坊属于大明保密等级最高的场所,容不得半点闪失,故而李云天将它们建在了城外骁武军大营里。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工坊只是负责组装,火绳枪和佛朗机炮的零件在外地生产,而且是由数个工坊通力合作,这样一来既能优化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保密性也更好。

火灾发生的第二天,魏鑫就动用手下的锦衣卫抓了一批讲武堂和火绳枪工坊的官吏进行拷问。

虽然火绳枪一案陈泰才是主审,但由于讲武堂与京畿都督府有着香火之情,不少讲武堂的军户和骁武军的士兵就是京军出身,因此宣德帝并不指望陈泰能办好这件案子,唯有倚重与讲武堂没有关系的魏鑫和锦衣卫。

这意味着,魏鑫和锦衣卫才是审理此案的主角,至于陈泰和京畿都督府的人只不过负责敲敲边鼓而已。

在魏鑫的示意下,锦衣卫对那些被抓的讲武堂和火绳枪工坊官吏动用了酷刑,有些人熬不住按照行刑锦衣卫的指引污蔑李云天私造火绳枪,意图不轨,有些人则宁死不屈,无论如何都不诬陷李云天,因此被折磨得死去活来。

仅仅两天时间就有五名官吏死在了京畿都督府的大牢里,奄奄一息者更是有十余人,这也怪不得那些锦衣卫下手重,实在是魏鑫催得紧他们不得不下死手。

反正锦衣卫奉御命办差,人要是死在了他们手里只能自然倒霉,难道有谁还敢因此对宣德帝不满?

不仅讲武堂和火绳枪工坊的官吏,八方货栈的几名伙计也被锦衣卫屈打成招,违心地供述刘海参与藏匿火绳枪。

尤为重要的是,那名把火绳枪藏在八方货栈的货主一口咬定他是受李云天指使运送的那批火绳枪,进而成为了李云天涉及火绳枪一案的重要证据。

由于火绳枪一案是宣德帝钦定的御案,因此包括三法司在内京城官场上无人知道案情的进展。

不过令京城朝野感到越来越恐慌的是,随着火绳枪一案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官员和商贾受到牵连被锦衣卫抓进京畿都督府的大牢里,而其中一些人与李云天并无多大的关联。

换句话来说,虽然宣德帝想要将火绳枪一案的局势控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但随着事态的发展案子的规模还是不可避免地扩大。

这里面既有锦衣卫的武官想要立功受奖的因素,同时也夹杂了一些锦衣卫武官的私人恩怨,还与一些人私下里买通了审案的锦衣卫希望趁机通过锦衣卫除去官场或者商场上的对手。

这三方面因素掺杂在一起,使得火绳枪一案牵连的人员和范围越来越广,逐渐有着失控的苗头。

面对眼前的这一幕陈泰无可奈何,他并没有指使锦衣卫的权力,因此无法阻止锦衣卫四下抓人,而且也不能阻止,因为锦衣卫是按照宣德帝的御命在办差不能放过任何有嫌疑的人。

在此期间,李云天则过得十分悠闲没有受到丝毫的骚扰,每天在牢房里看看书,一时间竟然难得地轻松了下来。

无论是陈泰还是魏鑫都没有审问李云天的意思,原因很简单,李云天既然已经承认失职,那么两人就绝对不可能让李云天承认私藏军火造反,除非对李云天上刑。

可李云天不仅战功赫赫,而且在朝野都有着巨大的威望,再加上与朝中文臣勋贵都有着不错的交情,因此即便是魏鑫也不敢轻易对李云天动刑,他必须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否则一旦宣德帝驾崩那么势必要跟着倒霉。

自从李云天进了京畿都督府的大牢,镇国公府就闭门谢客,无论是周雨婷还是朱玉馨都都没有迈出府门一步,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前往京城各权贵的府上给李云天奔走周旋。

尤为令人们感到震惊的是,镇国公府的人已经去京城最大的棺材铺定了一口上好的楠木棺材,暗中筹备着一场丧事。

很显然,镇国公府的这场丧事是给李云天准备的,谁也想不到周雨婷和朱玉馨竟然会坐以待毙,坐视李云天身陷囹圄。

不过,也正是镇国公府的这种消极的态度,使得京城的那些权贵暗中感慨不已,他们岂会看不出来火绳枪一案的背后有着宣德帝的影子?

而李云天的自投罗网和镇国公府筹办的丧事,无不表明李云天已经放弃抵抗想要以此来给宣德帝尽忠,同时也是顾全朝堂大局,避免火绳枪一案一发不可收拾。

很显然,李云天完全没有必要冒险把那些火绳枪运到京城,因为城外的骁武军大营距离京城近在咫尺,李云天要想造反的话直接调动骁武军即可。

况且,火绳枪在近战尤其是巷战中有着巨大的劣势,李云天与其调用被严格管理的火绳枪,不如运送一些普通的刀枪进城,届时所起的作用还会更大。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换做普通刀枪的话就无法将此事与李云天联系在一起,这可绝对不是宣德帝希望看见的,故而方良和阿仇决定拿火绳枪下手。

既然连京城的权贵都看出来火绳枪一案的蹊跷,那么像李云天这么聪明的人岂会不知道里面的隐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李云天才放弃了抵抗,不得不令人感到唏嘘。

宣德九年,腊月二十五,在京畿都督府大牢里待了半个月后,李云天终于被人从牢房中带走,前往了京畿都督府审理军务的大堂。

大堂上,陈泰、魏鑫和胡大海神情严肃地端坐在案桌后面,堂下左右两侧的椅子上分别坐着内阁阁老、军阁阁员、六部堂官和五军都督府都督,大明朝堂上权势最为显赫的重臣齐聚一堂,纷纷不动声色地望着走进公堂的李云天。

由于李云天是朝廷举足轻重的重臣,又涉及到了谋反大罪,因此宣德帝决定让朝廷的重臣前来听审此案,只要当堂定了李云天的罪责那么他就能顺理成章地除去李云天,而届时朝廷中的文武大员们将无法为其求情。

“各位大人,新春在即,本公在这里给各位大人拜个早年。”在堂前立稳身形后,李云天微笑着向在座的众人拱手致意,恐怕他新年要在京畿都督府的大牢里度过了。

听闻此言,杨士奇和张辅等人不由得暗自叹息,他们心中都清楚李云天是被冤枉了,可以目前的情形来看,已经承认失职的李云天很难从火绳枪一案中脱身。

“镇国公,本督问你,你事前是否知道那些藏在八方货栈的火绳枪?”等李云天给在场的人拱手行礼后,陈泰一拍惊堂木,面无表情地沉声喝问。

“都督大人,本公也是事后才知晓八方货栈有火绳枪,先前对此一无所知。”李云天闻言向陈泰一躬身,一脸从容地答道。

“镇国公,本督已经掌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你与那批火绳枪有关,你还是如实招来,向皇上坦白罪行,或许皇上念在你给大明立下的功劳份上网开一面,从轻发落。”

陈泰闻言沉吟了一下,神情严肃地望着李云天,他早就知道李云天不会认罪,对李云天这样士大夫出身的官员来说名声可远比生命重要。

因此,李云天主动前来京畿都督府承担失职的罪责,宁愿受此事牵连被砍头,可绝对不会认下谋反的罪名,那样的话他一世的清名可就全毁了,像胡惟庸和蓝玉一样成为了犯上作乱的乱臣贼子。

“都督大人,本公平日公务繁忙,确实不知那些火绳枪的事。”李云天对此早有准备,不动声色地摇了摇头,并没有对此感到惊讶,他知道今日之所以会开堂审案恐怕陈泰的手上已经有了他的“罪证”。

“来人,传杨富!”陈泰也没指望着李云天承认与那些火绳枪有关,于是按部就班地传召证人上堂。

“小民杨富叩见各位大人。”杨富就是那名租用了八方货栈库房的商人,瘦高的个子,下巴上留着一缕小胡子,被两名京畿都督府的军士带上公堂后连忙跪在了堂前给陈泰等人行礼。

由于杨富在锦衣卫动刑之前就老老实实地“交代”了他的罪行,声称是受到李云天的指使才藏匿的那批火绳枪,因此他并没有受刑在大牢里也受到了优待,故而看起来精神不错,衣衫也干净整洁。

李云天并不清楚杨富的身份,不过他可以肯定自己以前从来没有见过此人,因此不动声色地望着杨富,想知道杨富是何许人。

“杨富,告诉在座的大人你为何牵涉进此案?”在现场众人关切地注视下,陈泰神情严肃地向杨富说道。

“禀大人,小民是一名经营陶瓷的商人,因为协助镇国公在八方货栈藏匿了一批火绳枪而被抓。”杨富闻言给陈泰磕了一个头,神情惊惶地高声喊道,“大人明察,小民之所以这样做是被逼无奈,镇国公以小民家眷相威胁,小民不得不按他说的去做。”

此言一出,大堂上顿时一阵骚动,在座的杨士奇和张辅等人禁不住交头接耳地议论着,无不感觉事情有些荒谬,李云天要想藏匿那批火绳枪有的是办法,何必要去威胁一名商人?

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了一丝冷笑,他原本以为会有什么高超的圈套等着他,没成想竟然会是如此肤浅的一个布局。

不过,这个布局虽然肤浅,但是由于杨富一口咬定火绳枪一事与他有关,李云天在目前的这种情形下要想脱身也殊为不易。

“你可认识镇国公?”陈泰无视了现场的骚动,自顾自地问道。

“当然认识了,镇国公亲自向小民交代的那批火绳枪的事宜。”杨富闻言连忙点着头,忙不迭地回答。

“那你可指认出现场哪位是镇国公?”陈泰随后沉声追问道。

“禀大人,这位就是镇国公。”杨富闻言扭头看向了立在一旁的李云天,高声向陈泰说道。

“你说镇国公要你藏匿的那批火绳枪,可有证据?”陈泰见状沉吟了一下,开口问道。

杨士奇和张辅等人闻言顿时望向了杨富,想要知道杨富手中有何证据能证明李云天牵涉进火绳枪一案。

“禀大人,镇国公为了拉拢小民,曾经许诺事成之后给予小民高官显位,并给了小民一纸文书为凭证。”杨富闻言迟疑了一下,然后郑重其事地向陈泰说道。

“那纸文书在何处?”陈泰不由得感到游戏意外,杨富自从被抓进京畿都督府的大牢后从未提及过李云天给过他什么文书为凭。

现场的杨士奇和张辅等人不由得相互对视了一眼,心中暗自感到可笑,以李云天行事之谨慎难道要留下这等重要的证据?

“小民知道此事重大,因此就把这纸凭证缝在了衣服里随身携带,请大人给小民做主,小民确实是受到镇国公的胁迫才做下此等大逆不道之事。”杨富闻言伸手撕开了衣袍的一角,从里面取出了一张折在一起的纸张双手高举着递向了陈泰。

陈泰一挥手,一名立在堂前的京畿都督府的武官就走上前取了杨富手里的纸张拿给了他。

“杨大人,你看这是否出自镇国公的手笔!”陈泰望了一眼纸张上的内容后,脸色不由得一变,不动声色地让人把纸张交给了坐在左侧蹇义下手处的杨士奇。

纸张上不仅写着以后会给杨富加官进爵,更为重要的是署名是李云天,还加盖着讲武堂总教官的官印。

陈泰虽然清楚这张纸上的内容是伪造出来的,但他相信讲武堂总教官的官印不会是假的,这就使得事情变得非常棘手。

杨士奇扫了一眼纸张后顿时吃了一惊,连忙将其递给了身旁的杨荣,杨荣随后又给了杨浦和陈山,四位内阁阁老边看边低声议论着。

见此情形,现场的重臣们不由得狐疑地对视了一眼,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使得杨士奇这些内阁阁老如此谨慎,难道这张纸上的内容确为李云天所写不成?

李云天的眉头微微皱着,他时常在文渊阁协助杨士奇等四位阁老处理公务,四人对他的字迹应该相当熟悉才对,可现在竟然没有看出纸张上的字体是假的,这意味着伪造这纸公文的人一定模仿了他的字体,而且惟妙惟肖,使得杨士奇等人一时间都无法分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