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执宰大明 > 第787章 当局者迷(一更)

执宰大明 第787章 当局者迷(一更)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1:45 来源:笔趣阁

京畿都督府的一间厢房,陈泰和胡大海坐在那里低声议论着李云天的事情,由于李云天突如其来的“认罪”,使得火绳枪一案发生了重大转变,令两人一时间有些难以应对。

“两位大人,究竟发生了何事?”不久后,魏鑫急匆匆赶了过来,冲着两人一拱手后问道,他实在想不明白李云天为何要认罪,要不然也不会对刘海严刑逼供。

“魏大人,本公觉得镇国公言之有理,据本公所知讲武堂下属的工坊戒备森严,管理严格,如果没有镇国公的手令决然不会加大火绳枪的产量。”

陈泰把事情的由来向魏鑫讲了一遍,不动声色地说道,“党务之急本公觉得是启禀皇上,查封火绳枪工坊的账册,以查是否有人冒镇国公之名下发了手令。”

“下官也是这样认为。”魏鑫这下终于明白了过来,原来李云天为了保住讲武堂而把所有的罪名给揽了下来,见陈泰好像并不想对讲武堂大做文章,于是沉吟了一下后说道。

对魏鑫来说讲武堂并不重要,他身为锦衣卫的指挥使无法染指讲武堂,因此只要能让李云天陷入火绳枪一案他就已经达成了目的。

“好,既然如此咱们就一起进宫向圣上禀告。”陈泰早就料到魏鑫会答应,毕竟魏鑫此次办案的目标是李云天,李云天认罪后魏鑫自然不会揪着讲武堂不放。

“依国公大人之言。”魏鑫闻言向陈泰微微一躬身,一口就答应了下来,如今事态紧急,他也需要宣德帝做出下一步指示。

紫禁城,乾清宫,东暖阁。

陈泰把李云天来京畿都督府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向宣德帝禀告,宣德帝倚在暖榻上不停地咳嗽着,一旁的金英关切地给他轻轻拍着背。

“咳咳,你们如何看待此事?”得知李云天一反常态地主动承担火绳枪一案的罪责后,宣德帝的眉头微微一皱,然后咳嗽着问向了陈泰和魏鑫,他有些不明白李云天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皇上,臣觉得镇国公言之有理,讲武堂管理之严冠绝大明各大衙门,如果没有镇国公的手令工坊的人断然不敢加大火绳枪产量。”

陈泰是火绳枪一案的主审,闻言沉吟了一下,谨慎地说道,“因此,臣认为火绳枪一案与工坊无关,关键在于工坊是否接到了镇国公增加火绳枪产量的手令,以及这道手令究竟是否是镇国公所发。”

“皇上,臣也是这个意思,火绳枪乃是禁物,擅自生产是砍头的大罪,臣也觉得工坊的那些匠户和官员不敢做此大逆不道之事。”

魏鑫见宣德帝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于是一躬身,沉声说道,“臣认为当务之急是查是否有镇国公让增加火绳枪产量的手令,以及手令的真伪。”

如果搁在平常,魏鑫绝对会抓住这个机会大做文章,牵连进朝廷的一批官员,只有这样才能凸显锦衣卫的作用,即使得宣德帝更为倚重,同时也令朝廷文武百官忌惮。

可是现在的情形很显然不适合闹大火绳枪一案,否则届时宣德帝一死的话他可就要被朝廷的官员们算后账,可谓得不偿失。

“镇国公为何没来?”听了陈泰和魏鑫的话后宣德帝微微颔首,他的目标是李云天因此并不愿意在朝堂掀起一次大狱来,故而两人所言正合宣德帝的心思,随后想起了一件事情,有些意外地问道。

在宣德帝看来,李云天遇到了如此大的事情应该和陈泰、魏鑫一起进宫向他请罪才对,可他并没有见到李云天。

“皇上,镇国公自知罪责深重,已经无颜再面对圣上,因此自己进了京畿都督府的大牢,等待皇上的责罚。”陈泰闻言一躬身,沉声向宣德帝解释。

“尔等暂且退下,等候朕的旨意!”宣德帝闻言双目禁不住流露出一丝意外的神色,没有想到一向不服输的李云天这次竟然斗志全无,主动进了京畿都督府大牢,随后不动声色地说道。

“臣等告退!”陈泰和魏鑫知道宣德帝一时间难以定夺如此处置李云天,于是一躬身后退了出去。

“传庶吉士方良。”等两人走后,宣德帝皱着眉头沉思了一会儿,开口向侍立在一旁的金英说道,他弄不清李云天为何要一反常态地认罪,故而准备听听方良的见解。

“臣方良见过皇上。”很快,在文渊阁值守的方良就来到了东暖阁,跪在地上向宣德帝行礼。

“方进士,你如此看待此事?”当金英把李云天“认罪”的事情告诉方良后,宣德帝皱着眉头沉声问道。

由于庶吉士并不是朝廷的官衔,因此方良在朝堂上的正式身份是进士,宣德帝自然称呼他“方进士”,以方良的级别还不够“爱卿”两字。

“皇上,臣以为这是镇国公以退为进之策,想要以此来脱罪。”方良也没有想到李云天竟然会这么干,怔了一下后向宣德帝一躬身,神情严肃地回答。

在方良看来,这正是李云天的高明之处,抢在陈泰和魏鑫之前主动承认失职的罪责,而把私藏火绳枪的罪名推给了别人,实在是高明之举。

显而易见,如果李云天在火绳枪一事上只是失职的话宣德帝无法杀了李云天,最多将李云天撤职查办让李云天服几年的徒刑,远没到杀了李云天的地步。

如果这样的话,李云天等于已经逃过了此劫,因为要想查清火绳枪一案并非易事,至少也需要一年半载,而宣德帝很显然已经等不了那么久。

“朕也是这样想的,镇国公想要把这起案件拖到朕驾崩,可朕岂能让他如愿。”宣德帝闻言点了点头,双目寒光一闪说道。

见此情形,侍立在一旁的金英嘴唇蠕动了一下,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没能说出口,他倒是觉得李云天这样做并不是想要脱身,而是想要用认罪的方式来平息火绳枪一事的影响,以确保大明朝局的稳定。

金英可以确信,以李云天的才华肯定已经意识到火绳枪一事是宣德帝所为,原因很简单,以讲武堂所属各工坊严格的规章制度绝对不会使得火绳枪外流,能调动火绳枪的只有两个人,除了李云天外就是宣德帝。

既然李云天没有做过这件事情,那么毫无疑问只可能是宣德帝出了手,用谕令神不知鬼不觉调走了那批火绳枪。

故而李云天放弃了抵抗想要以此来给宣德帝尽忠,可惜宣德帝现在的思想已经十分偏激,固执地认为李云天是在耍诡计,因此金英知道自己即便是提醒也白搭,反而会使得宣德帝误会,因此把到了嘴边的话又给咽了回去。

“方进士,你觉得朕应该如何做?”随后,宣德帝沉吟了一下,咳嗽着问向了方良。

“皇上,既然镇国公已经‘认罪’,那么就是戴罪之身,应该待在京畿都督府的大牢里,等待陈大人和魏大人查清火绳枪一案。”

方良闻言一边斟酌着一边说道,“臣觉得镇国公所言有理,工坊的人断然不敢擅自制造火绳枪,一定是讲武堂内部有人策划了此事,只要找出经手人,那么镇国公的罪名就会被坐实!”

“传旨,令陈泰和魏鑫即刻进驻讲武堂,查探火绳枪一事。”宣德帝对方良所出的主意非常满意,微微颔首后向金英下达了谕旨。

“皇上,镇国公断案无双,不能给他留下丝毫的破绽。”方良随后向宣德帝一躬身,沉声说道,“依臣所见最好能销毁讲武堂和火绳枪工坊里的相关记载,这样镇国公即便是有天大的本领也无可奈何,只有乖乖伏诛!”

方良之所以会有这个建议,完全是吸取了刘仁一案的教训,刘仁案审理前他和阿仇都以为所设的圈套万无一失,岂料在李云天的面前却是千疮百孔,被李云天轻而易举地就给找出了诸多破绽,进而顺利脱身。

故而,方良担心李云天也会从火绳枪一案中找出蛛丝马迹,因此最好还是把那些与火绳枪有关的单据都销毁,不给李云天留丝毫的破绽。

宣德帝闻言沉吟了一下,随后神情严肃地微微颔首,这一次如果不能成功地让李云天背负上“谋反”的罪名,那么他唯有强行以李云天“谋反”为由下谕旨杀了李云天,可这样一来无疑会在史书上背负骂名,有损他的威名。

随着宣德帝的谕旨,李云天被正式关进了京畿都督府的大牢,由于他是大明的公爵再加上案情不明,因此享受到了特殊的优待,被分在了一间能晒到阳光的单人牢房。

牢房里有着破旧的平板床和桌椅,虽然简陋但相对于其他牢房来说已经算是奢华,至少李云天不用像其他的囚犯一样睡在臭烘烘的干草堆里。

与此同时,陈泰和魏鑫率人进驻了讲武堂和火绳枪工坊,立刻在京城掀起了轩然大波,谁也不会想到李云天竟然会与那些火绳枪扯上关系,要知道那可是造反的大罪,难道李云天想要造反不成?

这令朝野上下对此是万分震惊,京城里人心惶惶,笼罩了一层紧张的氛围,三四十年前的胡惟庸大案和蓝玉大案很快就浮现在了人们的眼前,不少中年人对此事记忆犹新,而李云天的情形与当年的胡惟庸和蓝玉何曾得相似,都是涉及到了十恶不赦的谋反大罪,也不知道又要有多少人要跟着遭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