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执宰大明 > 第515章 恩赏有加

执宰大明 第515章 恩赏有加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1:45 来源:笔趣阁

“交趾左副总兵、骁勇伯、京畿都督府都督同知王简平叛交趾有功,进封四等奉天翊卫推诚骁勇候;

交趾右副总兵、中军都督府都指挥同知、肃王府仪宾梁少杰平叛交趾有功,进封三等奉天翊运推诚武平伯;

交趾参将、卫指挥使李大牛平叛交趾有功,进封四等奉天翊卫推诚安武伯;

交趾参将、卫指挥使秦昆平叛交趾有功,进封四等奉天翊卫推诚平武伯;

交趾参将、卫指挥使赵宇平叛交趾有功,进封四等奉天翊卫推诚征武伯;

交趾游击将军、隆庆郡王府仪宾王彬平叛交趾有功,晋升为都指挥同知;

交趾游击将军、卫指挥同知韩卫平叛交趾有功,晋升为都指挥同知;

交趾游击将军、卫指挥同知鲁民恩平叛交趾有功,晋升为都指挥同知;

交趾游击将军、为指挥同知顾礼裕平叛交趾有功,晋升为都指挥同知。

其余参与平叛之将士依照军功大小各有封赏,望我大明将士万众一心,永保我大明江山社稷!钦此!”

就在殿内众人对李云天得到的封赏感到震惊的时候,金英有条不紊地将后面的一连串的封赏名单读了出来,都是平叛大军的高级的将领。

“谢皇上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听闻金英读出“钦此”二字,李云天连忙郑重其事地向宣德帝一拱手,躬身高声谢恩。

此次平叛交趾的将领中进封了二侯四伯,是大明自靖难后进封爵位人数最多的一次,在大明勋贵中诞生了除开国勋贵和靖难勋贵的第三股力量――骁武勋贵,指的是那些从骁武军中走出来的勋贵。

自永乐皇帝后,大明的公、候、伯三级爵位中每级爵位都分为四等,一等名为开国辅运推诚,二等名为奉天靖难推诚,三等名为奉天翊运推诚,四等名为奉天翊卫推诚。

其中,一等开国辅运推诚授予跟随洪武皇帝开国的那些勋贵,二等奉天靖难推诚授予跟随永乐皇帝起兵的勋贵,其余立下军功的勋贵授予三等奉天翊运推诚或者四等奉天翊卫推诚。

故而,李云天等人只能被授予三等奉天翊运或者四等奉天翊卫,三等奉天翊运已经是大明当前爵位的最高等级。

“皇上有恩旨,镇武候以侍读学士之职进内阁,协助内阁阁员处理各地奏章。”等李云天谢完恩,金英合上手里的圣旨,高声宣布道。

“臣谢主隆恩。”李云天闻言再度跪了下去,规规矩矩地向宣德帝磕了一个头,他很清楚宣德帝这样做是在给他将来成为内阁大学士在铺路,使他将来能更便捷地入阁。

在场的官员对宣德帝的这道谕旨并不感到意外,李云天是翰林侍读,自然有资格进入内阁做事。

按照大学士的升迁路线,李云天想要成为内阁大学士的话,首先要当上翰林学士,然后成为左、右春坊大学士,这样才能升为内阁大学士。

这并不是说李云天一定要担任翰林学士或者左、右春坊大学士的官职,只要他的兼职中有这两项职务即可。

“起来吧。”宣德帝笑着向跪在地上的李云天微微颔首。

说实话,如果不是李云天资历尚浅的话宣德帝想让李云天直接入阁,以此来主导大明的税赋改革,在全国推行“摊丁入亩”并且将财政大权收归户部,以杜绝在各地官员在税赋上下其手,中饱私囊。

自从李云天宣德三年在明军控制的交趾州府减免赋税、暗中实行“摊丁入亩”以及将地方财政大权收归交趾布政使司后,那些州府的财政不但没有恶化,而且农业和商业发展迅速,经济情况可谓日新月异。

根据李云天的奏报,去年单单那些州府的农业税和商税就高达两百万两银子,不仅完全足够各地方衙门运作的花销以及各州府的修桥铺路等事项的花费,而且最后还结余了三十万两。

这可着实令宣德帝是大吃了一惊,他很难想象李云天是如何在交趾那种蛮夷之地节省下来三十万两银子来。

不过,从这件事情上宣德帝意识到李云天所推行的税赋政策和财政体系远比大明现行的蔡福政策和财政体系优越,故而想要在全国进行推广。

可这又谈何容易,进行税赋和财政变革的话,意味着当地官员的利益将会被触及,绝对会遭到地方官员的通力反对。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古代商业不发达,故而田赋和丁税是最主要的税收方式,地方的官员们正是从这两项税收上敛财。

因此在宣德帝看来,此事非李云天不能胜任,李云天不仅有办法对付那些地方官员,使得那些地方官员乖乖威服,而且还能驾轻就熟地推动税赋和财政的变革,不至于出现一些纰漏。

“启禀皇上,原占城国的两位大酋长仰慕皇上天威,特意随臣进京觐见,现在正在殿外等候,不知皇上能否降下恩泽让他们得偿所愿。”

从地上站起身后,李云天冲着宣德帝一拱手,躬身禀告道。

“皇上有旨,宣原占城两位酋长觐见!”宣德帝闻言向一旁侍立的金英微微颔首,金英随即冲着立在殿门处的内侍的喊道。

随着金英的这一嗓子,身穿占城当地节日盛装的多格萨和隆德斯很快就被一名内侍从太和殿外的走廊里领进了殿内,在满朝文武的注视下走向宣德帝。

面对气势恢宏的紫禁城,隆德斯显得有些惶恐,他第一次见到规模如此宏大的建筑,同时也被太和殿广场上密密麻麻的文武百官所震撼,难以想象大明的人口竟然会有如此之多。

相对隆德斯,多格萨的心态则要平稳许多,他曾经在南京国子监留学见识过南京城的皇宫,故而不像隆德斯那样被震撼。

“臣多格萨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隆德斯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

在殿前停下脚步后,多格萨和隆德斯并排跪在了地上,口中用汉语向宣德帝请安。

由于多格萨在南京待了很长时间,故而能说一口流利的南京话,隆德斯的言语则显得非常生硬,他是近半年来才开始学的汉语,故而基础还没有大捞。

“起来吧。”宣德帝微笑着向多格萨和隆德斯虚空向上托了一下,示意两人起身,然后笑着说道,“朕听闻两位是占城的五大酋长之一,此次占城能顺利归附我大明二位功不可没,你们说说想要朕如何奖赏你们?”

“皇上,这是臣的本份也是占城百姓之福,毋须皇上奖赏,只是希望我等能留在军中,继续为大明效力。”

多格萨的汉语好自然由他来应答,故而他闻言一本正经地望着宣德帝,婉拒了宣德帝的封赏,并且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好,既然尔等有如此忠心,那么朕就成全你。”

宣德帝早已经知道李云天与多格萨、隆德斯之间的约定,因此点了点头,沉声说道,“传朕旨意,进封多格萨为四等奉天翊卫推诚海威伯,进封隆德斯为四等奉天翊卫推诚海平伯,进入骁武军效力。”

“谢皇上!”多格萨闻言心中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在此之前他真的担心宣德帝会变卦,连忙与隆德斯叩谢皇恩。

大殿上的文武百官闻言不由得吃了一惊,面面相觑,骁武军如今可是大明的精锐之师,可宣德帝竟然让多格萨和隆德斯这两个新归附的异族人在骁武军担任职务,万一两人有不轨之心的话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皇上,臣在交趾多年,时常接到南海海盗劫掠民船的奏报,臣恳请皇上设立水师,以清剿南海海盗,保证南海航运畅通。”

就在众臣认为宣德帝此举颇为不妥时,李云天冲着宣德帝一拱手,高声禀告。

“皇上,据沿海卫所的奏报,近年来倭寇骚扰我沿海日渐频繁,闽浙等地倭寇登陆抢掠之事时有发生,臣觉得是应该筹建水师,主动对倭寇盘踞的巢穴进行围剿。”

李云天的话音刚落,忠国公周征就向宣德帝一拱手,不动声色地说道。

“皇上,倭寇狡诈,臣也认为单纯防御不如主动出击,即便是不能剿灭他们,也要使得他们心存顾忌,不敢轻易骚扰我东南沿海。”随后,张辅也开口,对李云天的提议进行了附议。

“皇上,沿海各州府的近些年奏报倭寇袭扰的奏章连年增加,是到了给那些倭寇一个教训的时候了。”等张辅说完,内阁首辅杨士奇也站了出来,沉声向宣德帝禀告。

“皇上,臣觉得此时不宜设立水师,这几年来承蒙皇上的恩典,我大明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如今国势日盛,一旦组建水师必将花费甚巨,国库这些年来支出甚巨,并无多少余银拨给水师,势必增加百姓负担,请皇上三思而后行。”

既然军阁和内阁的阁员们赞同的李云天的提议,那么现场的文武百官觉得组建水师之事已经板上钉钉,不成想就在杨士奇禀奏完后,一个反对的声音忽然间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