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执宰大明 > 第982章 西域宝刀

执宰大明 第982章 西域宝刀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9:25:34 来源:笔趣阁

李云天这次回湖口县并不是来办差的而是因为私人的事务,陈凝凝大哥陈昊的长子陈放不久后要举行大婚。⊙,

陈放不仅是陈家的长子嫡孙,而且还是从讲武堂毕业的学员,被李云天留在骁武军京郊大营做事。

原本陈放想去骁武军四大营或者水师效力,可是被李云天阻止,按照大明的规矩陈放作为陈家的长子嫡孙将来是要继承陈家的家业,故而他不能让其去冒险,所以就把他安置在了骁武军京郊大营。

其实早在四年前陈放就应该成亲,不过那时他刚好考上了京师讲武堂,为了不影响学业故而推迟了婚事。

去年毕业后,一心想在讲武堂干出一番事业的陈放没有选择回家完婚,而是留在了京郊讲武堂。

这使得陈凝凝的老爹陈伯昭是大为着急,毕竟女方都已经等了陈放四年,过了双十年华成为了老姑娘,总不能让人家一直等下去,能与陈家结亲的人家肯定也是家境显赫之族。

由于陈放现在正是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时候,同时又是官府的人,他要是不回来的话陈伯昭还真的没啥好办法,总不能将其给绑来吧。

万般无奈下陈伯昭只好向李云天求助,李云天于是给陈放写了一封信,这一招比什么都灵,陈放立刻乖乖地回家成亲。

另外,除了陈放的亲事外,李云天此次回湖口县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给郑婉柔的爷爷恭贺七十大寿。

古代人的寿命要比现代人要短,当年乾隆皇帝办千叟宴时参与的都是六十岁以上的人,足见当时的寿命状况。

唐代杜甫的《曲江》一诗中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诗句,也就是后来“古稀之年”的来源,意味着能活过七十岁是一件非常罕见的事情。

因此,郑老爷子的七十寿宴是一件大事,李云天这个孙女婿是无论如何都要前去捧场祝贺的,这自然也是给郑家撑门面。

正是因为这样,同样事务繁忙的陈凝凝和郑婉柔才难得地聚在一起,由于四处奔波生意这两个九州商会的大当家一年到头来也难得见上一两次面,而九州商会在两人的坐镇下稳步发展,其生意网络已经遍布大明两京十四省。

与此同时,九州商会与讲武堂也展开了密切的合作,九州商会负责讲武堂旗下部队后勤物资的运输以及一些军用物品的生产,这使得骁武军四大营和水师部队的后勤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讲武堂所属的部队与明军卫所部队不同,除了京郊讲武堂大营外,其余部队都是驻扎在比较偏远的地带。

尤为重要的是,讲武堂虽然也下辖有军户但明军卫所部队不同,其骁武军和水师施行的是物资配给制度,这就需要强有力的后勤补给保障系统。

李云天没有精力也没有财力、人力和物力凭借讲武堂一己之力独立建立一套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故而他就把后勤补给的大部分事宜交给了九州商会。

在李云天看来,在付出同样价钱的情况下,九州商会的人会比朝廷的人员更好地完成后勤补给任务,而且还少了很多麻烦。

因此,九州商会事实上已经成为了讲武堂下属部队的承包商,为讲武堂的部队提供各式后勤服务,是讲武堂后勤保障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白水码头。

作为大明中部地区最大的客货两用码头,白水码头人头攒动,进进出出的船只川流不息,一派热闹忙碌的景象。

一艘画舫在码头上的一个泊位停稳后,一群随从模样的人簇拥着四名俊朗儒雅的公子哥从船上走了下来。

这四名公子哥正是李云天与女扮男装的陈凝凝、郑婉柔以及雷婷,为了避免被镇上的人认出来李云天决定微服看看白水镇的发展。

望着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店铺和连绵起伏的建筑,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了欣慰的笑意,看来白水镇这些年来发展得很不错,繁华的市面足以跟扬州相媲美。

不知为何,李云天想到了当年他第一次去白水镇时的情景,当时湖口县户房司吏张有德为了讨好他联合镇上的陈伯昭等大户给他做了一个市面繁华的假象,现在想想仿佛就在昨日,一时间有些物是人非的感慨。

李云天不会忘记,当年鄱阳湖大水寇王三劫掠了白水镇,使得白水镇码头周围地区焚之一炬,那个时候恐怕没有人会想像到白水镇会有今日的繁华景象。

如今,白水镇的百姓无不过上富裕安稳的生活,白水镇的崛起给他们带来了莫大的实惠,白水镇镇民享受各项优惠的福利政策,即便是游手好闲的闲汉们也衣食无忧,这使得不少外地姑娘都想嫁到白水镇,甚至有人甘愿当白水镇的上门姑爷。

不过要想成为白水镇的人并不简单,需要满足一些条件后才能取得白水镇的户籍,进而享受到白水镇的那些福利。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李云天并不是白水镇的人,但谁也不会忘记他是白水镇的“姑爷”,故而李云天成为了白水镇的第一个“荣誉镇民”,与镇民一样享有各项福利政策。

不仅白水镇,整个湖口县的百姓都因为白水镇商贸的迅速发展而获益匪浅,享有令外人羡慕的福利制度。

当然了,这些福利制度是李云天制定的,这使得湖口县的百姓更加团结,生活也更为富裕。

与十几年前相比,白水镇的规模扩大了两倍有余,而且还在继续向外扩张,这意味着白水镇的商贸依旧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势头。

提到白水镇,当地最有名的莫过于九州商会总部了,九州商会如今是大明的第一大商会,已经超过了盐商、粮商和布商。

而且与盐商、粮商和布商不同的是,九州商会是一个综合性的商会,其旗下的会员涉及到商业的各个领域。

自然,九州商会总部是白水镇众多建筑中最为气派的一座,每三年各地的会员都会来此开一次大会商讨接下来三年的发展规划,既有效合理地运用资源又避免了相互间的恶性竞争。

每当九州商会会员从大江南北齐聚白水镇时,镇上就跟过年一样热闹,是白水镇的一件大事。

当李云天一行人来到一个十字路口时,路口的一角围聚了不少百姓在看热闹,隐隐约约李云天听见人们饶有兴致地在议论“西域宝刀”什么的,好像有人在当街卖刀。

李云天并不是喜欢凑热闹的人,不过听见“西域宝刀”后感到有些惊讶,大明可是禁止买卖的兵器的否者将按照谋反论处,可有人竟然在街头贩卖西域刀,这胆子未免也太大了。

于是,李云天向跟在身后的李子曦耳语了几句,李子曦随即快步前去查看。

不一会儿,李子曦就打听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回来向在路边的一家摊位前翻看小饰品的李云天汇报。

原来,一名来自关西地区卫所的百户由于手头紧张故而出售一把刀刃锋利、装饰奢华的弯刀刀,引得不少百姓前来围观,指着那把形状怪异的西域刀交头接耳地议论着。

“大马士革弯刀!”虽然李子曦的说法是“西域弯刀”,但李云天一听刀身上有各式漂亮的花纹,立刻就知道那把刀的来历,心中暗自说了一句。

大马士革刀用乌兹钢锭制造,拥有铸造型花纹,通常为弯刀,其最大的特点是刀身布满各种花纹,如行云似流水,美妙异常。

这种刀身上的花纹是在铸造中形成,其独特的冶炼技术和锻造方式一直是波斯人的秘密,不为外界所知。

其实,大马士革钢刀是欧洲人的叫法,用来指伊斯兰诸族的大马士革平面花纹刃这种钢在铸造成刀剑时表面会有一种特殊的花纹--穆罕默德纹,是属于花纹钢中的铸造型花纹钢,区别于折叠锻打形成的焊接型花纹钢,例如中国剑、马来刀等等,以及倭刀的淬火型花纹钢。

在古代,几乎有所的花纹钢都是用来制作武器的,因为花纹能够使刀刃在微观上形成肉眼无法分辨的锯齿,使得刀剑更加锋利,而大马士革弯刀上的花纹简直是人工雕琢的自然之美。

大马士革刀分为几类,其中:波斯出产的熔冶花纹钢刃,其脉络犹如丝绸织纹,光泽夺目;印度出产的花纹钢刃,其横行脉络常呈数十层云梯形,即所谓穆罕默德梯,奇巧名贵;土耳其刀的花纹呈翻卷形,其脉络犹如玛瑙形。

十字军东征时就以大马士革刀为抢夺对象,即便是治军严谨的拿破仑也无法阻止士兵们对敌军尸体上那些镶嵌有金银珠宝的大马士革刀的争抢,其本人也带回了一把,现在陈列在巴黎东方兵器博物馆里。

据李云天所知,即便是欧洲那些拥有高超技艺的工匠,也无法完美仿制大马士革刀,因为他们没有铸造会产生大马士革刀刀身花纹的钢--乌兹钢锭,而且也不具备伊斯兰金银珠宝工匠的手艺。

伊斯兰工匠加工镶嵌的金丝经历千年不会掉,而欧洲工匠模仿的制品一般五十年后就开始变得斑驳了,由此可见双方之间的差距。

“这多少钱,我买了。”李云天对大马士革刀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想去看看是怎么回事,于是把手里拿着的两件小饰品向一直盯着自己瞅的货摊摊主说道。

“不要钱,这两个小玩意儿送你了。”摊主闻言向李云天摆了摆手说道。

“噢?”李云天觉得有些意外,他还以为摊主认出了自己,不过见摊主神色平静好像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于是笑着说道,“买东西付钱天经地义之事,不知为何要送给在下?”

“你长得跟我们曾经的县太爷有着几分相似,就凭这个我就不能收你的钱,反正这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要不然我晚上会睡不着觉的。”摊主闻言一本正经回答,随后颇为自豪地解释了一句,“那个县太爷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忠武王,我们县里的人能有今天的好日子都是忠武王带来的。”

“那谢了,忠武王要是知道你们还记得他的话肯定非常高兴。”李云天闻言顿时笑了起来,他决定收下摊主的这份心意,向摊主微微一笑后起身离开。

“这长得也太像了!”望着李云天离去的背影,摊主禁不住喃喃自语了一句,随后摇了摇头,“这怎么可能呢,忠武王要是来了的话县衙的人肯定早就来迎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