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执宰大明 > 第1143章 暗流汹涌

执宰大明 第1143章 暗流汹涌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1:53 来源:笔趣阁

十一月初,风尘仆仆的李云天终于率领着凯旋的明军抵达了京城,正统帝亲自出城迎接,可谓给了李云天等将士莫大的荣光。

说起来有些尴尬,当年北征军离开的时候带走了十五万精锐的京畿都督府将士,可这次回来李云天只带了三万余京畿都督府的士兵,其余人都战死在了西域。

单单这三万京畿都督府的将士大部分还是来自李云天与帖木儿帝国的换俘,由于帖木儿帝国和北元战俘营条件的恶劣,不少俘虏都没能撑到明军获胜的这一天。

除了京畿都督府的士兵外,此次跟随李云天回京的还有关西军骁武军关西青龙大营北征军以及西北明军的将士,他们的人数并不多,将代表各自所属的部队进京接受朝廷的奖赏。

李云天凯旋回城的消息震动了整个京城,十里八乡的百姓都跑来迎接大军进城,现场黑压压的满是兴奋的人群,十分热闹。

三年不见,正统帝长高了许多,在朝中文物重臣的簇拥下似模似样地接见了李云天和周征等凯旋而归的高级将领们。

虽然正统帝知道他要保有大明天子的威仪,但见到李云天后双目还是流露出了兴奋的神色,显得十分开心。

对于正统来说,皇宫里的那些授业的老师傅们太过呆板和迂腐,有李云天教授他的话学业就不会显得如此枯燥。

而且,正统帝对关西的战事非常感兴趣,想要从李云天那里了解更多的详情,大明这一战可谓打出了天威,击败了帖木儿帝国和北元两大强敌。

尤其是帖木儿帝国,在大明西方的霸主,拥有着与大明不相上下的庞大疆域,可如今也不得不臣服大明,向大明上表称臣,按例朝贡。

就在正统五年八月,帖木儿帝国霍尔都大汗派来的使者抵达了大明,正式上呈了国书,向大明俯首称臣,在朝野上下引发了轰动,要知道上一次帖木儿帝国向大明称臣还要追溯到明太祖时期。

与明太祖时不同的是,帖木儿帝国的这次称臣并不是敷衍了事,而是被大明打得心服口服,为了议和甚至赔偿了大明广阔的疆土,大明立国以来还从没有获得如此巨大的军事胜利。

因此,朝堂上对正统帝的赞誉之声不绝于耳,文武百官争相上奏章给正统帝歌功颂德,把年仅十余岁的正统帝视为大明千年难遇的帝才,将要开创比明太祖还要伟大的功业。

正统帝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大孩子,对这种阿谀奉承的奏章丝毫也不感兴趣,给了司礼监,让司礼监的太监们去批复。

李云天离开京城的这几年,司礼监在张氏太皇太后的暗中扶持下逐渐变得强势,即便是辅政大臣们的奏章也时常被其驳回。

很显然,正统帝现在还无法亲政,而张氏太皇太后又不懂朝廷的政务,因此朝臣们所上的奏章自然就落到了司礼监,由司礼监的太监们来处置。

虽说宣德帝给正统帝挑选了辅政大臣来处理大明的政务和军务,但对于年幼的正统帝来说这样做其实非常危险,很容易就被朝中的权臣给架空。

再加上大明的文官集团可谓是历朝历代最厉害的,故而张氏太皇太后不得不依靠宣德帝留下来的司礼监来对朝臣,尤其是文官集团进行制约。

其实,在李云天辅政大臣和司礼监是宣德帝留给年幼正统的两件武器:矛与盾,当正统帝无力掌控辅政大臣这支锋利的长矛时,自有司礼监这面坚盾来进行抵挡。

为了增强司礼监的权力,在张氏太皇太后的默许下司礼监又开始往地方上派遣镇守中官和镇守太监。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司礼监派去的镇守中官和镇守太监往的地方避开了讲武堂的势力范围,也就是避开了大明两京十六省中的广西布政使司交趾布政使司蒙古布政使司和辽东布政使司。

一来广西交趾蒙古和辽东历来就是偏远苦寒之地,没有朝廷哪方势力它们。

二来这四个地方是讲武堂的地盘,交趾辽东和蒙古三个布政使司的官员都是讲武堂出身的武官,即便是广西布政使司,官场上的中低级官员也都换成了讲武堂的武官,再过两年的话广西的高级官员恐怕也要换成讲武堂的人。

因此,无论是文官集团还是内廷的人都不希望因为这四个偏僻贫瘠的地区去得罪讲武堂,因为与李云天为敌可是一件十分不明智的事情,张氏太皇太后对李云天可是无比的信任和倚重。

经过这次的西域之战后,大明很快又要多出一个行省,即关西布政使司,包括关西七卫的地盘和吐鲁番地区。

显而易见,关西布政使司也要归于讲武堂管辖,因为肯定没有朝廷的文官愿意去关西为官,更别提让那些文官在那里治理了。

正统帝已经在宫里给李云天一行人设下了庆功宴,由于正统帝年幼无法饮酒,故而就让太师周征代为主持宴会,席间众人觥筹交错谈笑风生,气氛十分热烈。

宴会结束后,李云天和周征张昊牛世豪以及白安被张氏太皇太后传去了慈宁宫问话。

张氏太皇太后对明军所取得的一系列胜仗非常满意,对李云天和周征五人是褒奖有加,并且赏赐了不少贵重礼物。

一番折腾下来,等李云天出宫回到府上的时候已经是深夜,整个京城笼罩在一派沉寂中。

“王爷!”忠武王府的女眷们并没有睡下,周雨婷领着朱玉馨和雷婷等妃子在前院的客厅里边聊天边等着李云天,云天走进院里后纷纷惊喜地迎了出来。

“这些年辛苦大家了。”李云天笑着抱起周雨婷原地转了一圈,然后向一脸欣喜地围在四周的朱玉馨和雷婷等女说道,脸上充满了歉意。

虽然李云天是人们眼中大名鼎鼎的忠武王,但却不是一个好相公,家中的事情都是周雨婷她们在忙活,把忠武王府的各项事宜打理得是井井有条,解了李云天的后顾之忧。

“相公言重了,这是我等的份内事。”周雨婷被李云天这么一抱,脸颊顿时变得有些绯红,笑盈盈地说道。

李云天闻言心中顿时一暖,感到无比的欣慰,这次回来准备好好陪陪周雨婷等人,以进相公的责任。

凌晨时分,李云天躺在床上搂着周雨婷说着悄悄话,周雨婷是忠武王府的王妃,李云天今天晚上自然要在她这里留宿。

“相公,你这次立了如此大的功劳,朝廷里为如何封赏你的事情可着实忙活了一番。”诉说完了相思之苦后,周雨婷把脸颊贴在李云天强健的胸膛上,闭上眼睛微笑着说道,“妾身听说这次皇上可能进封相公的爵位!”

“相公已经是郡王,再往上升的话可就是亲王,恐怕与礼不合吧。”李云天闻言微微一笑,双目闪过一丝惬意的神色,一边抚摸着周雨婷头上的秀发一边笑着说道。

此次,李云天不仅力挽狂澜挽救了关西的战局,而且还给大明开疆拓土从东察合台汗国和帖木儿帝国取得了广袤的疆土。

按照大明的祖制以李云天的战功应该封王,否则任何封赏都无法与他的战功相配,也会因此寒了天下将士的心。

不过由于李云天已经被宣德帝进封为了王爵,所以这次他的王爵要升上一级,从郡王成为亲王,拥有了大明最为尊贵的爵位,其富贵程度直逼皇族。

要知道大明立国后被封为亲王的只有皇族子弟,那些被追封的异姓王都是郡王,李云天要是成为亲王的话可就比肩皇族。

虽然大明的祖制并没说异姓王不能封亲王,但能进封王爵的人寥寥无几,仅有的几个异姓王还是死后进封的郡王,这使得以前根本就没人想过进封亲王的事情,毕竟要想达到亲王的要求实在是太难,可谓希望渺茫。

可话又说回来了,所谓世易时移,明太祖和明太宗也不会想到以后真的有人能够给大明开疆拓土,打下一片大大的江山,毕竟明太祖和明太宗制定的国策都是对外慎战,为此明太祖还特意定下了“不征之国”。

因此,按照明太祖定下的祖制,李云天这次的战功绝对够进封亲王王爵,他使得大明的疆域扩大了约五分之一,这种战功如果还不进爵的话无论朝野都说不过去。

实际上,进封王爵在大明依旧是一个比较禁忌的话题,因为王爵一直都是皇族子弟特有的爵位,而明太祖和明太宗历来对此都比较否则也就不会出现死后封为异姓王的事情了。

所以,除了皇帝能开口提及外,臣子们如果妄议进封王爵的事情可就犯了大忌,会被视为挑战君王的权威,这点自知之明朝臣们还是有的,也都不愿意越过这条红线。

辅政大臣们在整理了此次与帖木儿帝国和北元交战的将领们的功绩后,给正统帝的奏章上分别列出了周征和张昊等人该有的封赏。

唯独李云天不同,奏章上只表明了他的战功而没有列出封赏,因为王爵这一级的进封要由皇上来定夺。

李云天进封王爵是宣德帝的恩典,这一层窗户纸被捅破后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正统帝只需依照祖制就能进封李云天的王爵。

而且,不仅满朝文武,就连张氏太皇太后也清楚,李云天这次的战功唯有进封王爵才能与之相匹配,自然也要顺应名义,使得李云天成为大明立国后第一个异姓亲王。

正是因为以前从没人能成为大明的异姓亲王,所以李云天这才觉得“与礼不合”,但这件事情并不是他能决定得了的。

明天正统帝将在大朝上宣读对此次与帖木儿帝国北元联军作战有功将士的封赏,届时李云天是否会进封亲王爵就会大白于天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