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522章:公开募股

明末黑太子 第522章:公开募股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8:03:46 来源:笔趣阁

“启禀殿下,臣不知此座金山如何开采,又是如何运输?”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户部尚书李侍问,户部凭空得到了两成股份,虽然是充抵税费,可也是价值两亿两银子,而且连一两银子都没投入,李侍问当然非常上心。

“由工部组织矿工,科学院提供采掘的机械,镇海伯郑芝龙负责保护海上运输线,并负责运输。”

大致的流程,某太子已经想好了,目前其实就差打败荷兰人了,采掘机械可以让科学院慢慢研发,先让郑老屁把矿工运过去再说。

“殿下,红夷素来横行于海上,嚣张之极,先是威胁福健本土,而后侵占东番……”

太子如此应对想来也是有备而来,不过李侍问担心这座万里之外的金山是“易看不易得”,话里话外,就是害怕郑芝龙打不过红夷。

“爱卿无需担心,本宫已经将科学院研发出来的秘密武器授予了镇海伯的舰队使用。退一步说,若是十年到期,金山还无法开采,本宫会将诸位前期投入的全部银子一两不差的退还。这是本宫对诸位的承诺,可以写在合同里,白纸黑字,又有这么多人作证,本宫父皇与母后亦在场,诸位害怕本宫食言而肥么?”

对于这个担心,某太子毫不在意,郑老屁有了反舰导弹还打不过荷兰人,那他这镇海伯当的可是真够窝囊的。

只怕到了十年之后,大明海军连铁甲舰都有了,用一群“致远”号巡洋舰就能活活平推过去了,能吊打包括荷兰人在内的任何欧洲国家的舰队了。

最不济,也能造出外包铁皮的木制战舰,凭借战舰自身的高航速与拿皇炮的高射速,外加“捕鲸叉”反舰导弹,大明海军也能叱诧于南洋之上。

原始是原始了一些,但只要实战管用就行了,技术含量较高的后膛炮暂时不考虑,用好了一分钟一发的拿皇炮,就能送荷兰人去见他们心仪许久的上神了……

拿皇炮体积较红夷大炮大幅度缩小,然而射速却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直到十七世纪末,放眼全球,也只有训练有素的英国海军才能达到一分钟一发的惊人射速。

蒸汽机加上拿皇炮与“捕鲸叉”,这样的战舰只要造出来,几乎就可以宣告荷兰人称霸海洋时代结束了。

不然就会被大明帝国的战舰给活活锤死,因为蒸汽战舰逆风航速都与风帆战舰顺风航速几乎一样快,慢也慢不了一两节的,猎物多半是无法逃脱的。

在火力方面,王师的战舰拥有独步全球的“捕鲸叉”反舰导弹,未来还会列装一枚就能报销掉一艘三百吨级风帆战舰的“战斧”式巡杭导弹。

最可怕的还有一种全新的战舰,也就是航空母舰,虽然这种战舰实质上只是一种“蒸汽平板船”,但在侦察方面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大明舰队有了航母,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就可以让飞艇升空,能够做到先敌三十公里发现目标,可以提前抢占T字头,等敌军舰队靠近之后,就是疾风暴雨的一顿齐射。

在航母上让飞艇升空的准备时间远小于陆地,因为航母可以用自己的蒸汽机为飞艇冲入热气,这比用飞艇上自备的喷射器的功率要高得多。

只要有一艘飞艇升空,半径十海里之内的目标都会一览无余,发现目标之后,对方就横竖都是死了。

“殿下如是说,臣便安心了!”

太子如此回答,李侍问这下就无话可说了,反正户部一两银子都没花,再提要求便是非分之想了。

“宣~总兵官郑芝莞、镇海伯世子郑森觐见~!”

郑家人这真是翔运当头,刚商量开采金山的事情,他们就到了,不过来的正好,要完成这个项目少不了郑氏的协助,而且郑老屁绝对不差钱。

“臣郑芝莞、学生郑森!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郑芝莞负责运输藩国兵马,但不能光在津门等候,而且大侄子赴京求学,还成了太子的门生,于情于理,作为叔父,看在兄长的面子上,他都要亲自跑一趟,安排好了才能放心。

“免礼!平身!郑氏为朝廷屡立战功,朕心甚慰!”

崇祯是很想拉拢郑氏的,毕竟福健也属于江南八地,但苦于手里没有鱼饵,无法让郑芝龙上钩,这逆子居然抢先一步,封了郑芝龙为伯爵,真是太可恶了。

“父皇,前番镇海伯抵京觐见,儿臣与其相谈甚欢,席间听闻郑森方年十四便中了秀才,便有意收其为学生,赐名‘成功’,镇海伯立刻同意,便有了此番行程。”

某太子给甩锅爹简要地介绍了之前的来龙去脉,让他了解一下,以免他瞎打听浪费大家的宝贵时间。

“嗯嗯!不错,镇海伯之子果然一表人才,若是培养得当,必会成为我大明之定海神针也!”

对于郑芝龙的长子,崇祯也不会吝惜溢美之词,夸两句又不花钱,而且等移驾江南之后,还要千方百计地拉拢郑氏。

“学生反应愚钝,知识浅薄,能力低微,特来向殿下求学,还望陛下见谅!”

群臣也对郑森那白净的书生外表称赞有加,频频点头,不过郑森很清楚,他是来跟太子爷学习的,其他人说了甚子并不重要,这可是家父在临行之前特意叮嘱他的事情。

郑芝龙说过,千万莫要看低黄口之年的太子,以他纵横海上多年的经验判断,太子绝非等闲之辈,乃是名副其实的人中之龙,手段与策略均远超常人,即便是他也无法企及。

只要跟在太子爷身边,无需太多,仅仅学到一两成的本事,往后郑家便可以享受无尽的福祉了。

“嗯!谦卑恭敬,且懂礼数,孺子可教也!”

崇祯对郑芝龙的这个孩子算是基本满意,只不过交给这逆子来教育,只怕要教歪了。论这逆子的心机与城府,连成人都无法抗衡,现正在坑害文武百官,连商贾都不打算放过……

但崇祯并不认为自己已经成为了这逆子的帮凶,只是觉得自己作为大明帝国的皇帝,理所应当得到金山的一成份额,其他人怎么分,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与自己无关。

“父皇,莫不如先谈公事,毕竟此事郑氏也要出力。”

跟人家打过招呼就行了,你要是真有心,早就应该招郑森入京,某太子真是对这个没事就爱“吃锅贴”的爹无语了。

“……也好!你继续说吧!”

崇祯也懒得跟这逆子计较了,真要是争辩起来,只怕这逆子还会跟昨日那般跟自己唇枪舌战一番,自己还真有些说不过这满口歪理邪说的逆子。

要是这俩货早来哪怕一刻钟也好,某太子只好从头再将整件事向两人,尤其是能做主的郑芝莞介绍一番。

“……殿下,臣愿代郑氏认购一成股份,每年支应两百万两银子,若有违背,天打雷劈!”

投资两千万两银子就能赚取一亿,这种一本万利的活计,只要不是傻子,都会点头同意,郑芝莞听罢,稍加思索之后便应承下来。

“爱卿放心,本宫今后会陆续提供各种先进武器,帮助镇海伯击败红夷。而且只要郑氏往后做好海上运输与保护工作,那么其他金山,郑氏亦有至少一成份额的购买资格!”

某太子会给郑老屁他想要的东西,在别处是绝对无法得到的,先进武器是一方面,特效药是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特效药甚至比武器还要宝贵。

“臣谨代兄长,敬谢殿下圣恩!郑氏必定为朝廷击败红夷,收复东番,办好殿下交代之差事,今后赴汤蹈火,莫敢不从!”

开采海外金山是一个赚钱的项目,但郑芝莞也想到,若是能够击败盘踞在南洋地区的红夷,那么今后整个南洋的贸易就全归郑家所有了,这其中的利润并不会比金山的一成份额小多少。

“现在说来,可以公开认购的股份还剩……两成!价值每年四百万两银子,诸位可有意?此座金山其实价值二十亿两银子,若是开采得当,只怕采出来的就不止十亿两了!”

自己占四成,户部占两成,甩锅爹与郑老屁各占一成,这就已经八成了,余下的部分,那就看谁眼疾手快了。

“殿下,臣不才,愿认购每年五千两!”

对于这种事,薛国观作为首辅,当然要一马当先,那可是十年番五倍的好事,可是比买紫金债券所得到的利润要高得多。别说省吃俭用,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买到。

薛国观虽然年薪只有六七千两银子,但还有太子爷允许的“业务提成”,虽然不高,可也足够一家人吃饱穿暖的了。

十年之后,砸进去的五万两银子就会变成二十五万两银子,而且是合理合法的收入,可以明目张胆的随便花,薛国观可是早就考虑好了。

啥?

首辅!

你过分啊!

一张嘴,就占据了八百分之一的份额!

这也就是薛国观已经被抄家了,不然他都想直接霸占百分之一的份额!

“殿下,臣亦愿认购每年五千两!”

没等首辅的“跟屁虫”冯铨发话,第二个出列的居然是驸马巩永固,蒙受了太子的恩泽,他和公主因为《京师日报》的关系,生活得极其滋润,现在正是回报太子的时候。

他们夫妻每年能够赚到上万两银子,这还是净赚的部分,故而每年认购五千两对他们来说完全没有压力可言。

“末将不才,愿认购每年五千两银子!”

第三个出列的更让人意外,居然是已经被擢升为通州漕运总兵官的李成栋,养子李元胤已经被太子爷收为学生,现在是太子门生,以后便是天子门生了。

太子爷说,只要机会合适,自然会提拔李成栋,这让李成栋去通州补上这个肥缺,算是言出必行了,故而李成栋可是要趁此机会好好表现一番,投桃报李。

李元胤是李成栋掠来的孩子,但读过点书,心思缜密,又有器量,好好培养,以后的成就不会比李定国差多少。

某太子这样才收了李元胤,让他做郑森的师兄,同时安抚住了因为许定国之事而烦躁不安的李成栋。

一期的学生只有寥寥数人,分别是张煌言、李元胤、曾英、郑森,这四个都是未来的栋梁之才,培养好了就能成为某太子在军队中的爪牙了。

曾英与郑森都是福健人,能够照顾好这个小老弟,跟着某太子学艺五年,随行征战五年,之后便可以出徒,独当一面了。

“臣愿意……”

“臣愿意……”

“臣愿意……”

在头三位的刺激下,皇极殿旋即变成了大明的“股票市场”,求购之声不绝于耳。

后面戳着的那些商贾知道自己身份低微,根本就正不过前面那些文臣武将,只能急得干瞪眼。

“肃静~!”

某太子给杨进朝使了个颜色,后者会意,立刻扯开破锣嗓子干嚎了一声,不然等日落都不会有一个结果出来。

“鉴于诸位爱卿如此热情,本宫考虑到要顾及诸位的利益,认为须以每人每年五千两银子为上限,大家量力而行,不然影响自家活计,本宫就爱莫能助了。若是认购股份过多,超出发售的总额,便要全员降低认购金额,这是等比例来的,每人损失的比例额度都一致,无须眼红!现由东宫秉笔太监李继周进行统计汇总,诸位可签订认购金额,待核算之后告知诸位具体可购买额度,三日内付款并签订合同,一式三份,认购本人留存一份,户部留存一份,东宫留存一份,作为备份,以免遗失。”

看起来本次忽悠算是成功了,大家对这项挖矿的事业很有兴趣,从而真正实现了“大明好就是大家好大明富就是大家富”的初衷……

每年公开发售的总额只有四百万两银子,每人每年购买五千两的话,总人数也只有八百人而已。

如果这么看有些困难的话,就可以认为京城里的人,每年可以用来投资的闲钱能否超过四百万两银子,结论是显而易见的。

这次不光是外人能卖,内侍们也能买,连漂亮亲妈与一群姨娘乃是皇嫂张嫣都可以买,因为这可是比紫金债券的利息要高太多了。

如今某太子给后邸的美女们提供了极大的福利,大家全都不差钱了,自然会要用钱来生钱。

光是漂亮亲妈每年可以领取的银子便高达一万两,作为皇后,还可以动用一笔总额十万两银子的后邸公供资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