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521章:海外金山

明末黑太子 第521章:海外金山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8:03:46 来源:笔趣阁

特别感谢“华夏联邦皇帝小号”同学的打赏!

非常感谢“龙哥2628”、“斗气风暴”、“亚洲卡拉”、“走走看看885”、“书友1603311021211875804621219749”、“书友20170518133012453”、“书友20180401183958221”、“13711004523”等同学们的月票支持!

还要感谢“狂人xml”、“新鲜出炉的QB”、“兴汉业丷净胡尘”、“迷糊的书袋”、“落叶ending”、“书友100409011241062”、“星辰枫天”、“荆楚蛮子”、“彻夜战貂蝉”、“我一直喜欢”、“书友161024200901468”、“书友20190602201831349”、“书友150916200652515”、“fyftfd”、“书友20170517194341858”、“萧號”、“伟仔少爷”、“一年369”、“龙哥2628”、“书友20191006041220073”、“星河浩瀚czx”、“书友20180626190218711”、“风雨书友大人”、“书友20190602201831349”、“华夏联邦皇帝小号”、“Q流金岁月”、“书友160501090033379”、“dwh880401”、“还是自我”等同学们的推荐票!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厚爱,祝大家生蛋节快乐,顺便鞭炮节、粽子节、月饼节也快乐……

“四千万两银子!借款如此之多,利息又如此之高,怎能轻易连本带利偿还与他人?”

本息总额高达四千八百万两银子,即便这逆子信誓旦旦地表示有山栋金矿做抵押,崇祯也觉得实际偿还起来的压力极大,故而还是要变相地提醒一下这逆子,凡事都要量力而行。

“父皇勿忧,儿臣已命郑芝龙率部攻打东番岛上的红夷,只要击败红夷,得以重新商定贸易细则,届时大明特产可以大规模贩售出去,财源自然滚滚而来。”

某太子计划在击败荷兰二货之后,就要与他们签订新的贸易协定,只要他们愿意,双方每年的贸易总额都可以达到五千万两之巨。

只要大明愿意出口的商品,他们都可以装船运往欧洲去贩售,数量不会加以限制,不过必须用金银或者大明需要的特殊商品充抵才行。

“那郑芝龙原为海盗,为非作歹,投靠朝廷之后虽立下战功,却仍旧桀骜不驯,又如何听命于你?”

崇祯是比较了解郑芝龙的,此人实力雄厚,几近独霸福健,大有藩镇割据之势,这逆子口口声声说命其攻打红夷,说不定里面另有文章。

“儿臣将出口倭国的雪花糖生意分给他一些,又将代理新奇商品出口倭国的生意悉数交予郑氏,还许下了琼州的一座金矿,这样郑芝龙便愿意自掏荷包,为朝廷攻下东番了!”

郑老屁是何等的精明,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要让他干活,可是得先喂饱他才行,不过某太子这里狗粮很多,随便撒点就够他吃的了。

“原来如此……那琼州亦有金矿乎?”

崇祯闻言点点头,转而想起了挖矿的事情,这逆子怎么记得如此详尽,知道各处的金矿,难道江南地区没有金矿么?还是这逆子在刻意隐瞒?

“只有一座,儿臣便许给了郑芝龙,郑氏海运力量强大,开采起来不费吹灰之力,不然让朝廷开采,光是运输人员与矿石,便要耗费巨大。而且红夷战力强悍,战舰叱诧海上,只有郑氏能够将其击败,收复东番实属不易,朝廷不出一兵一卒,儿臣以为加以补偿也在情理之中。”

这事就是郑家出钱出兵,朝廷等着吃现成的,啥都不出的话,郑老屁才懒得搭理你呢!

朝廷要开采琼州那座金山,运输船势必要经过海峡北上,到时候被人家收路费得多尴尬。

干脆做个顺水人情,先让郑老屁尝到甜头,以后才能继续合作下去,吃独食是注定成不了大事的。

“……嗯!不过江南各地莫非无存金矿?”

崇祯认为既然有巨型铁矿,那么也应该有金矿才合理,不用太多,三五座便可,起码能够让内帑有个稳定的进项。

“儿臣若要说没有,父皇您是决计不会相信的。但最近的也在云南,江南这边真是罕有。其实父皇将江南富商看作金矿,每年合理‘开采’他们,便会有不错的收获了。父皇若是有意,待郑芝龙击败红夷,郑军进入南洋水域之后,儿臣便可以派遣人员开采海外金山了!”

您就先把您那一亩三分地上的事情整明白再说吧,不然就算给你一座金矿,你也会把开采权拱手相让出去的。

“……海外金山?”

崇祯从来没听过这事,莫非这奸诈无比的逆子又在刻意诓骗与他?

“父皇,儿臣在仙界得知在南洋的一处岛屿上,有世间最大的一座金矿,储量有八千万两黄金,白银四亿五千万两,铜折银十亿两!儿臣打算收复辽东乃至整个奴尔干都司,耗资五亿两银子,便是因为有这座海外金山作为支撑!”

先用格拉斯伯格金矿吊一吊甩锅爹的胃口再说,至于这位二货皇帝能不能活到开采这座金矿的时候,那就要看他本人的造化了。

“……此言当真?”

听了一连串的巨额数字,崇祯呆滞了片刻,心里才陡然感到无比的激动,光是粗略一算,这座金山便价值高达二十亿两白银之多,真是堪称名副其实的“海外金山”啊!

“儿臣不敢妄言,只是这座海外金山远在万里之遥的岛上,不打败横亘在南洋地区的红夷的话,是决计无法开采这座金山的,故而儿臣才命郑芝龙先行进攻东番岛上的红夷!”

往快了说,至少要等到五年之后才能如期开采,不然就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了,这绝对是一单无比诱人的“天价期货”。

“哦~!”

崇祯明显感到很是失望,在他看来,万里之外的事情,完全不是能够轻易实现的,说是捕风捉影,水中望月也不过分。

“父皇,您要是决定现在入股,那么待到开采之时,您便可以坐收红利了!那可是一座金山啊!”

某太子可是非常宅心仁厚的,这么肥的买卖,自然是父子一起吃饼喽。

“……入股?”

崇祯怎么感觉这逆子要把金矿当成生意来经营,貌似要将朝廷排除在外了。8090

“是呀!父皇,儿臣以为个人实力有限,打算汇聚众人之力,一道开采这座金矿,其中两成上税,算是给朝廷的交代。余下八成,儿臣占四成,余下四成则由父皇、郑氏、群臣、商贾四方获得,只要父皇每年拿出一百万两银子,持续十年,待金山开采时,这一千万两银子便可变成一亿两银子了,岂不是一本万利?”

某太子的套路有很多,即便甩锅爹不被这个套住,也会被那个套住,总有一款套路适合这位二货皇帝的。

“两百万两银子?持续五年?你真是……”

崇祯真是要被这逆子给气得上火了,这分明是在借机敲诈自己,自从被迫封这逆子为摄政王之后,崇祯也清醒了不少,轻易不会就范了。

“父皇莫要声张,不然传扬出去的话,只怕全天下的人都欲要求购买金山的股份了。姑且算金山价值十亿两银子,那这可是十年便翻十倍的买卖,利息是紫金债券的三十六倍之多,谁会拒绝?一千万两银子,可是不能再低了,儿臣给其他三家开出的价格可是比这高得多!”

全天下也就你是最傻的那位了,这事要是说给朝会上的百官听,只怕大家倾家荡产都要认购金山的股份了。

“这……他们所应支出几何?”

崇祯是又上火又郁闷,但还想打听一下另外三家准股东是什么行情,好参考一下自己的认购价格是否合理。

“儿臣给户部、勋贵以及郑氏的价钱是每年两百万两银子,可是比父皇这里的价格高了了一倍呢!”

只要这四家点头同意,那就意味着某太子在今后十年里,每年都能获得七百万了银子的介绍费,总计七千万了银子,而且还不用偿还了。

“……”

每年只需要支付一百万两银子,对于自己来说,压力还不算太大,崇祯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毕竟他还没打算跟一亿两银子过不去,放在之前,这决计是不敢相信的事情。

“此事父皇可慢慢考虑,但在移驾南都之前,务必要签署合同,支付第一笔款子。不然过后,只怕这仅存的一成股份,便要落入他人之手了!”

甩锅爹不愿意买,某太子便要将这一成股份公开发售了,那些富绅听到这个好消息,只怕会成群结队的跑到承天门外跪求购买。

“哼~!普天之下,朕不信还有歹人敢跟朕抢这金山的营生!”

崇祯算是默许了同意参加这项生意,那可是一座巨型金山,前期投进去一千万两银子,后面就能产出一亿两银子,以后内帑再也不会空荡荡的了。

就像那逆子所言,这是一笔空前划算的买卖,除了回本的时间会长一些,运输路途远一些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缺点可言。

但这逆子只将金山估价十亿两,是达不到崇祯的心理预期的,便顺势问道:“按你所言,金山富含金银铜等资源,折价之后应为白银二十亿上下,为何仅折价约半数?”

这逆子要是敢私吞余下的一半,那真是太过格了,连他这个父皇都不放在眼里了,自己起码要得到金山的两成份额才行。

甩锅爹这是担心自己公然吃独食,某太子笑着回应:“父皇,儿臣这么算其实是非常合理的,因为任何金矿的储量都大于实际开采量,也就是说,以现有的能力,根本无法将储量全部开采出来。更何况开采金矿与长途运输也是需要惊人的成本的,再加上各个环节的人会从中占些便宜,即便严加监管,也会有空子可钻。刨去这些因素,能从金山里采出一半的矿产资源已经实属不易了。”

崇祯闻言也只能作罢了,因为他知道实际情况多半就是这么回事,万里之外的事情,谁能说的清楚,能把一半的金银铜运回来,那便是惊天之举了。

“父皇,莫不如这样,儿臣这便立刻召开朝会,也将京城遵规守法的商贾行业会长唤来,供同商议投资金山之事,父皇以为如何?”

圈钱这种占便宜的事绝对不能拖到明天,由于有了一个重量级的“金托”,某太子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如此便好!”

崇祯还真的害怕这逆子专门又来坑害自己,既然他打算拉上一群人,那么自己受骗上当的概率便会大幅度的降低了。

趁着这个机会,也要顺便看看这逆子是如何诱导他人上钩的,自己到了江南,也好如此襙作。

还有那些一毛不拔的家伙,之前怎么就厚颜无耻地当着自己的面拼命哭穷,现在一个个都有了钱了。

昨天那批人以为这父子俩又怼起来了,接到东厂藩子的通知,只得硬着头皮前来,说不定还得头一次票,不过大部分人已经选择投靠太子,那就得罪了皇帝,也不差多一次了。

驻扎在城外的武将们又带着亲兵打马扬鞭地跑到承天门外,一小时之后,文臣、武将、勋贵、商贾便都已经到齐了。

尽管某太子已经极尽所见与会人员,可林林总总加在一起,仍旧有近两百人之多。

这还都是说得上话的人,还有一群陪伴皇室成员的内侍和宫女,可谓是热闹至极。

“今日,本宫唤诸位前来,所为国事,亦为私事,于国有利,亦于己有利。诸位在本宫监国时,或多或少都为朝廷出过力,这点本宫心知肚明。当下本宫这里有个赚钱的项目,本宫自然要回馈诸位,在场诸位,不论官职高低,乃至商贾,只要愿意参与,皆可有份。”

用这套说辞一包装,那就很是温暖人心了,起码开场白能让下面站着的这些人感到这趟貌似没有白来,还会饶有兴致地往下接着听。

“是甚子赚钱项目呢?想必诸位均已知晓了本宫在山东大规模开矿的事情,而且开的是金矿,不光是朝廷已经开采的几座,还有不少尚未勘探到的若干部分。不少人对此眼红不已,但现在有了一个天赐良机,本宫知晓在南洋爪哇岛有一处巨型金矿,储量折合有二十亿两白银之巨,刨去开采与运输成本,能够让我等赚到之部分也有一半。本宫现将此矿的三成股份对外发售,一成价值两千万两银子,分十年预付,每年须先行支付两百万两银子,十年之后开始得到投资回报,一成便可赚取一亿两银子。文臣、武将、勋贵、商贾皆可参与,先买先得,售完为止。有人会想,为何本宫会舍近求远,发放南洋岛屿上的金矿股份,而不是山东半岛矿区的。本宫可以负责任的告诉诸位,这么做的原因就是提醒诸位,只要忠于大明,便可以获得五倍的投资回报,毫无风险可言。若是背叛大明,做了贰臣,步了晋商的后尘,这些乱臣贼子便连一两银子都别想收回来!本宫父皇已经同意用内帑购买其中的一成股份,金矿的两成股份将作为税费,交予户部掌管,现在诸位便可商议。此为第一座金山,往后还有第二座、第三座巨型金山,只要诸位诚心诚意,本宫自然不会亏待诸位,而且不光是你们,你们的子孙也能得到丰厚的回报!”

听到太子爷所说的事情,下面立刻就炸猫了,因为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一时间难以消化,太子爷居然知道一座价值二十亿两银子的金山!

放出来的三成股份售价六千万两银子,不可谓不高,但好在支付时间很长,足足有十年之久,而过后,便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总额高达三亿两银子的回报了。

只是问题来了,这座金山远在南洋,听说那里可是红夷的地盘,即便是知晓了金山的位置,红夷又岂能轻易让大明的人马前去开采,说不定半道就被拦截在海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