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505章:移驾南都

明末黑太子 第505章:移驾南都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8:03:46 来源:笔趣阁

“如此便好!”

一切都被长子安排妥当了,只是表面知会自己一声而已,所谓的征求意见,也不过是礼貌而已,周皇后这下算是全都明白了,故而才怅然若失地在口头上附和了一声,算作答复。,

“母后,让父皇继续在京城主政,母后与两位姨娘都会在五年之内死于父皇之手,这是孩儿绝对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母后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孩儿及弟弟妹妹们考虑吧?难道长平就该被父皇砍死?”

刺激完甩锅爹,再刺激漂亮亲妈,这时候不刺激一下的话,漂亮亲妈就不能做出本能的反应了。

老子救了你们的命,你们好像都挺不高兴似的,这算什么事?难道上辈子本宫欠你们五百万啊?

“好了!母后已然应允了,烺哥儿勿要多言了,两位妹妹先且去准备吧,后天启程!”

周皇后实在不愿意联想到那副悲惨欲绝的场景,便立刻出言喝止了儿子继续说下去,转身吩咐身边的两位妹妹,既然要南下,便要尽快,不然必定迟则生变。

未来真如儿子所言那般,当下此举倒成了件好事。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周皇后也就没法顾及太多事情了,先把后邸搭理好再说吧。

“来人!将所有上殿的文臣武将都召集到皇极殿!”

这时候敲钟大臣们估计也听不见,某太子只好派人直接去他们娱乐的地方找,在太阳没落山之前,还能把人给找来。

即便日落西山了,今天的事情也必须办完才能让武臣武将们离开,这是头等大事,办不完的话,谁都不能回去睡觉。

“去将李凤翔找来!”

某太子已经给所有高级内侍放了三天的假,没想到甩锅爹提前醒了,这婚假暂时就放不成了,大不了等过了这段时间,再补上就行了。

“殿下,李凤翔来了!”

在去乾清宫给甩锅爹请安之前,某太子便派人去找所有的高级内侍了,这会儿他们多半已经抵达东宫,或者马上就快到了。

“凤翔!”

“臣在!”

“派些人围了乾清宫,未经本宫允许,任何人等不得靠近,里面的人也不得出来!”

“殿下!”

“本宫父皇苏醒之后刚刚昏迷,为了确保安全,必须如此,此事本宫已与母后商定好了,无需多言,立刻去办!”

“臣遵命!”

李凤翔是内厂提督太监,全权负责保卫宫城的安全,对乾清宫进行如此高级别的防卫,这还是属首次。

在皇帝尚未再次苏醒之前,太子爷的命令便是圣谕,必须要立刻执行,不然便是抗命不尊了。

“既然诸位都已然奉命前来,还都不是外人,那本宫有话就直说了。仙界太祖皇爷爷命本宫父皇移驾南都自省过错,父皇却不愿相信,以为本宫在刻意编造,诓骗与他,还要用刀砍杀本宫,适才众人,包括本宫母后都都已经看见了,此事绝非本宫杜撰。于是本宫出于自保,在情急之下,只得用电将父皇击晕。随后与母后商议移驾南都之事,经母后同意后,召集文臣武将于皇极殿,商议通过此事。,尔等皆为后邸之臣,本宫当下想听听尔等是如何抉择的!”

某太子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简短接说了一下,好让前来报到的这些内侍都了解个大概,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他们的态度。

“臣誓死追随殿下!”

杨进朝是东宫掌印太监,更是多半时间都陪伴在太子身边,太子就是他的主人,皇帝欲与太子不利,他的选择就很简单了。

“臣亦愿追随殿下!”

李继周东宫秉笔太监,与杨进朝算是太子跟前的哼哈二将,杨进朝都表态了,他连犹豫的时间都没有了。

经过一番快速思索,剩下的内侍都明白太子这是要狗急跳墙,发动宫变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不过最重要的三位内侍,提督诸监局太监褚宪章、东厂提督太监方正化、内厂提督太监李凤翔,尚且都还没有表态,他们手里是有兵权的。

“臣愿为殿下鞍前马后!”

张国元管理的是尚膳监,也就是带着一群御厨外加一堆送餐的小内侍,武器也就是菜刀而已,顶多算个添头。

这里只有跟随崇祯皇帝的两位重要内侍司礼秉笔掌印太监王承恩与司礼掌印太监高时明没有到场。

“臣愿为殿下赴汤蹈火!”

在三人之中,提督诸监局太监褚宪章首先表态了,他的权力完全是太子爷赋予的,而且太子爷自监国以来,成绩有目供睹,大家普遍认为比皇帝要好不少,只不过这话不能说出口。

既然太子说只是将皇帝从京城赶到南都去,那皇帝仍旧是皇帝,并未是某朝篡位,在褚宪章看来还可以接受的,而且听说太子是因为内侍结婚而与皇帝争吵起来的,他也要投桃报李才是。

虽然时间还不长,但后邸已经传开了,说皇帝醒来听说内侍结婚,便出言反对,太子爷为后邸的内侍与宫女们据理力争,却被皇帝怒斥,这么一对比,就很好作出抉择了。

“殿下有令,臣莫敢不从!”

事已至此,李凤翔也不想成为最后一个表态的,那就太被动了,便选择站在太子爷一边了,内侍也是人,好不容易结了婚,若是皇帝再让他们夫妻分离,这算什么事?

“臣亦如此!”

这样一来,方正化也就没了退路了,太子三个月以来做的这些事,其作用比皇帝三年乃至十年做的都要大,尤其是重用内侍,重启东厂,这是方正化非常希望看到的结果。

其他衙门的内侍根本无从选择,自然全部投靠了太子爷。如今跟着太子爷就能吃好喝好,好有了老婆,一旦皇帝重新在京城主政,那他们就没好日子过了。

“那就签字按手印吧!一个一个来!”

某太子让喜儿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类似圣旨一般华丽的投名状,上面写明了自己要做的事情,空白的地方自然是留给众人投献用的。

等完事之后,太阳眼看就要落山了,晚饭都没顾上吃,就得紧急召开朝会,今晚将是决定大明帝国未来命运的时刻。

“诸位爱卿,本宫紧急唤你们过来,自然有重大事情需要商议”

随后某太子便将之前说给内侍们的那段话又重新说了一遍,有漂亮亲妈与两位姨娘在旁边作为人证,下面的文臣武将也不得不信。

“殿下,陛下移驾南都,事关重大,如此急切,未免有些襙之过急了!”

礼部右侍倪元璐首先出列发言,他觉得起码要商量个三五天才能做出最后的决断,在此之前,还是需要审慎考虑一番的。

“臣附议倪侍郎所言,陛下乃是万斤之躯,身体尚在调养之中。贸然如此,即便利用运河,乘船南下,也是极其耗费体力之事,还望殿下三思。”

吏部右侍郎申佳允也不同意就这样将皇帝赶到南都去,皇帝纵然有万般不对,作为臣子的也应该包容和理解,不可落井下石。

“臣附议两位侍郎所言,陛下若是身体欠佳,为避免波折,便不宜远行,待到完全康复,方可移驾!”

倪元璐还得到了礼部左待周凤翔这位同事兼同僚的支持,他是决计不同意太子如此急切地便将皇帝从紫禁城里赶出去的。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医部左侍郎许直、大理寺卿成德、吏部左侍郎孟兆祥、工部右侍郎朱永佑、都察院右都御史陈泰来等人都立场鲜明地支持倪元璐。

“既然诸位爱卿有不同意见,本宫非独断专行之人,而太祖皇爷爷要求父皇在苏醒后三十日内抵达南都,那就投票表决吧!”

眼看支持倪元璐的人就要达到十个人了,任由其发展下去只会越来越多,某太子只得祭出自己的杀手锏。

只要有勋贵和武将们的支持,此事有人反对也没用,勋贵占七人,包括参将在内的高级武将不下四十人,加上文臣里面的自己人,那就足够压倒对面了。

某太子就不相信哪个不明事理的武将会占到文官那边去,把这位经常犯二的皇帝送走了,对大家都好,免得跟祖宽等人似的,没事还得为杨嗣昌背锅。

其他武将或许立场不会太坚定,但倪宠、祖宽、陈国威这三位都是太子爷救下来的,不然他们就要被皇帝给勾决问斩了,所以会无条件地支持某太子。

若是皇帝醒来,看到他们居然从大牢里活着出来了,还官复原职了,这心情能好的了么?他们也怕被崇祯皇帝打击报复,便想都不想地透了太子爷的票。

七只勋贵都是某太子的生意合伙人,太子要是垮苔了,他们的矿山多半要被皇帝给收回去了,为了每天好几十万两的红利,也要将崇祯搬倒再说。

至于首辅薛国观,那就更不用多说了,都成了准国仗,他可不想这事被亲家公给否决了,崇祯是不会同意让太子赢取首辅的女儿的,但薛国观是一心想要成为国仗。

只要保住太子的位置,那么他这个国仗就算是妥当了,倘若太子赢不了皇帝,那别说国仗,连首辅的位子都悬了。

让薛国观从大局出发那是不可能的,除了倪元璐等人之外,现在没几个人会替皇帝着想,对他来说,此时只要太子赢了,他们薛家就赢了。

“支持本宫的建议的,就在纸上画圈。反对本宫建议的,便在纸上画叉。本次是不记名投票,诸位爱卿无需担心秋后算账。”

某太子都把反对之人记下了,不用看投票结果就能算总账了,等这事过去再挨个收拾他们这群好赖不分的二五仔。

“画圈啊!”

“嗯嗯!”

“画圈!画圈!”

武将与勋贵们站在一起,私下都在低声沟通,防止某些家伙脑子不好使,记不住太子所说的记号。

诸多总兵官里,刘光祚、李辅明、高杰三人都跟着杨文岳收复了大同,其中的好处不言而喻,某太子也没让他们把吃下去的代王家当再吐出来,此时就是他们知恩图报的机会。

猛如虎在张家口查抄了晋商等待出关的粮食和铁器,银子自然也抄到了不少,在上缴战利品之前,截留一部分是默认的规矩,这会儿他便投靠了刘、李、高的小团伙。

许定国与杨展都是被太子爷擢升上来的,前者参加了大同战役,率先攻入城内,还小规模地洗劫了一番。后者则是得到了太子爷重用,即将奔赴苦兀岛作战。

最难作出抉择的却是黄得功和周遇吉,两人皆深受皇恩,同出勇卫营,如今一个仍然执掌勇卫营,一个则成了东宫卫队的主将,但是支持太子还是支持皇帝,他们还有些犹豫。

内侍给每人发了一支削好的铅笔,无需桌案,将投票所用的纸放在手心里就能画图案,这种事只要长手的人就会干。

唱票所用的玻璃盒子就摆在两堆人之间的空地间的桌子上,全程透明,完全没有偷梁换柱的机会。

某太子就是要用阳谋搞定这事,不然之前撒出去的那么多银子就算是都喂狗了

蓟镇总督阎应元尚在外地视察挖地洞的情况,在殿上的武将高达五十五人,某太子相信只要有四十人支持自己,加上勋贵与文官的那部分,就能够稳操胜券了。

七部尚书、侍郎供有二十一人,加上都察院、大理寺、太常寺、通政司、翰林院、科学院以及内阁,还有顺天府尹侯峒曾,总供有九十五人参与投票。

由于参与投票的人数是单数,所以不可能出现平票的情况,一定会分出胜负。

某太子与漂亮亲妈以及两位姨娘就静静地看着下面文臣武将互相拉票的起码场景,田贵妃和袁贵妃只是作为证人列席朝会,但对看到的事情都是十分的好奇。

他们还从未听说过朝会是用投票的方法来决定朝廷政令乃至皇帝前程的,今朝两位佳丽算是彻底开眼了

“有请陈纯德爱卿进行唱票计数!”

光禄寺卿是从三品,很不幸,就差了半品,便失去了投票的资格,这是朝廷的新规定,任何人都必须遵守。

你觉得投票资格应该拓展到从三品,但是正四品的官员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只能被某太子当作唱票负责人来摆布了。

“圈!”

“叉!”

“叉!”

“圈”

陈纯德每打开一张纸,先要念出结果,然后将纸上的图案展示给众人观看,以正视听。1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