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468章:北美发展

明末黑太子 第1468章:北美发展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巴西虽然距离大明本土很远,去了可能在有生之年就再也回不来了。

但对不习惯寒冷气候的本土南方人来说,那里是性价比最高的落脚点了。

就算去北美,也不能在气候宜人的西海岸定居,必须向东才能定居。

北美内陆土地兑换的待遇跟巴西内陆相差无几,但两地的气候就大相径庭了。

朱祥圳那里也只有墨西哥湾北部地区以及靠近佛罗里达半岛的地方不会下雪。

想获得完全不下雪的地盘,在朱祥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得州是东地面积比较大的州,包括后来的德克萨斯、新墨西哥、俄克拉荷马。

由于紧邻墨西哥,气候比较好,也就成了无法在加州与墨州立足之人的首选落脚点。

在朱祥圳先后下令在加州与墨州两地减少户口发放数量之后,很多新移珉都涌向了尚未受到波及的得州。

结果不到五年,得州也开始减少新移珉的数量,控制土地兑换规模,然后新移珉又奔向了得州以东的安州,也就是路易斯安那州。

安州包括路易斯安娜、密西西比、阿肯色、田纳西、亚拉巴马,面积比得州小一些,但靠近墨西哥湾,气候并不算差。

由于密西西比河刚好流经该州的中部地区,加上支流众多,使得该州的灌溉水流量比得州还要大,土地十分适合耕作。

新移珉看到土地与水源这两样最重要的都不成问题了,加上气候也不错,对定居在当地也就没多大怨言了。

更向东的罗州,也就是南北卡罗莱纳、佐治亚、佛罗里达半岛,气候其实更好,但距离西海岸更远,也就少有人主动过去定居。

但是某些人,比较特殊的两类,譬如渔珉与猎人,或者简称为“渔猎人”,就特别喜欢去佛罗里达半岛定居。

因为半岛有一半的地方是沼泽地,里面生活着一群群的鳄鱼,这可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鳄鱼皮根本就不愁销路,鳄鱼肉也是很好吃的,几乎全身没有多少浪费的部位。

故而位于佛罗里达半岛的鳄鱼城(迈阿密)是最先发展起来的城市,跟澳州的鳄鱼城(阿德莱德)同名,不过后者是因为其海湾形状而得名的。

东海岸虽然早就有人口较多的大城市了,但新阿姆斯特丹,也就是纽要,是荷兰人发展起来的。

波士顿是英国人建立的,唯有鳄鱼城是完全由大明移珉建成的,名字比较吓人,可是这地方的确非常赚钱。

城内最多的公司就是皮革公司与罐头公司,海鲜、水果、鳄鱼肉,全部都能做成罐头,动物皮毛就更不用说了。

只要渔猎人能够带来好东西,不论是鳄鱼、蟒蛇、水獭,还是其他的动物,只要标价册上有的,那就一律都能套现换钱。

不同于渡渡鸟还需要保护,鳄鱼这玩意不但种类多、分布广,而且繁殖速度快,而且是食腐动物,意味着生存能力强,连同类都不放过……

就算佛罗里达半岛以及路易斯安娜地区的鳄鱼都被捕杀导致灭绝了,朱祥圳也会遣人从非洲与澳州引进体型更大的尼罗鳄与澳州鳄鱼。

这个建议不光是朱祥圳觉得很好,还得到了佛罗里达半岛与路易斯安娜地区的广大皮革公司与渔猎人们的大力支持。

大鳄鱼的皮当然比小鳄鱼的面积更大,身上的肉也更多,尽管捕杀的时候更加危险,但手里有枪,赚的钱更多,谁有会在乎危险呢?

罗州以北的吉州是朱祥圳一直想大力发展,却一直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该州包括弗吉尼亚、西弗吉尼亚、马里兰、特拉华、新泽西、宾夕法尼亚、马萨诸塞、罗德岛、新罕布什尔、佛蒙特、纽约、缅因、康涅狄格等地。

夏季气温超过三十度,冬季又是受强对流天气所影响的地区,经常遭遇暴风雪袭击,以至于不少人都觉得在这里定居是受骗上当了。

但是当地的水产资源丰富,气候与本土淮河以北相似,春夏季节的降雨量也充足,庄稼收成也是很有保障的。

尤其是在贯穿东地的干线铁路完工之后,加上原本发达的海运业,吉州的贸易发展情况很好,完全可以满足当地移珉的购物需求。

至少比位于五大湖地区的湖州要好,在签署与土著们换地协议之后,土著退出了威斯康星、密歇根、俄亥俄、印第安纳、伊利诺伊的地盘。

这一地带名义上是属于大明帝国的,但在对英国与西班牙战争结束之后,还有不少土著部落占据不小的地皮。

在父皇的旨意下,朱祥圳用科罗拉多、堪萨斯、密苏里这三大块地皮,换取了对方手里的一堆零星土地。

加上蒙大拿、怀俄明、南达科他、北达科他、明尼苏达、艾奥瓦、内布拉斯加,就刚好控制了十块大地皮。

这一地区全都挨在一起,而且几乎位于北美大陆最中心的位置,各方都有求于自己,土著们对此基本表示满意。

为了今后能与明帝国进行地位更加平等的谈判,诸多酋长们还一致同意,成立了美利坚联合酋长国,简称“美联酋”!

按照部落人数的多寡开分配选票,但每个酋长都至少拥有一票,得票最多者便是美联酋的元首,一届五年,可连任一届。

朱祥圳虽然是行伍出身,但对于这方面的事情,在某父皇身边耳濡目染长了,多少还是懂一些的。

这种联合起来的一堆乌合之众,根本就不是大明帝国的对手,而且没有工业,武器装备全依靠大明。

真打起来的话,那些土著只能采用游击战的方式来牵制大明王师的进攻,但最终的下场还是覆灭。

没过多久,朱慈烺也得到了这个消息,为此还特意叮嘱次子,绝对要避免与对付发生冲突,甚至战争。

大明帝国很富,所以绝对不能占领穷地方,那就等于过去扶贫去了……

某个光头占领埃塞俄比亚之后,对当地投资两百四十亿里拉,这笔钱能建造十二艘“维内托”级战列舰。

加上后来建造的四艘,总计十六艘,意大利海军真有这么多战列舰的话,英国海军地中海舰队还敢出来得瑟么???

这就是典型的舍本逐末,后来埃塞俄比亚还被英国给摘桃了!

北美要是爆发大明与美联酋的战争,败家儿子就可以结束总督生涯,提前退休了。

王师驻军的将领要是这么做了,打算生米煮成熟饭,那就按罪论处了!

普通士兵要是强行跟土著未婚女人发生关系,事后可以直接娶了对方。

以后工资全部上交给老婆,还不能打骂对方,让其提前享受婚后的幸福生活……

谁敢撺掇朱祥圳吞地盘,进而损害大明帝国与自己的声誉,朱慈烺不介意进行御驾亲征!

大明帝国的版图管理有三种模式,第一就是由朝廷直辖,譬如大明本土、墨西哥、明属南美、北地、南洋、西欧、东非。

其次为册封,即由诸多藩王控制的西南太平洋诸岛、婆罗洲、中南半岛、加拿大中东部地区,赏赐给郑氏父子非洲南部,赏给薛成才等有功之臣的一堆小岛,以及皇长子控制的澳州与皇次子控制的东地美州。

最后为军事管理,由皇帝指定兵部派遣将领控制某地区,如眼下的巴拿马总督区、加勒比总督区、波斯湾总督区、锡兰总督区。

对于军管地区,昊菁皇帝不指望其能缴纳多少税款,重要的是维护当地的和平与稳定,因为军官地盘肯定是形势复杂的地方。

之所以派将领来担任地区的首脑人物,就是因为当地不听话的土著太多,文官已经弹压不住了……

当初乌拉尔山以西地区便是西部总督区,由张煌言直接管理,换成某位文官,光是看平叛电报就能看到两眼发黑。

将这三种模式相结合,便可以让大明帝国的地基变得更加稳固可靠了。

朱祥圳那边的问题主要是路途遥远,移珉更是嫌弃东海岸更远,简直就是《西游记》里的天涯海角。

对昊菁皇帝来说,不能因为路远就不去了呀!

唐师傅嫌弃路远,哪还有取得真经的故事啊?

再说当年要是西班牙人不嫌弃路远,将本土搬到美洲去,如今都不一定覆灭呢!

历史上放弃新大陆的鼠辈实在是太多了,哪怕比别人多迈一步,都不至于获得后来的结果。

大英帝国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两百多年攒下的家底,二战却被丘吉尔一次梭哈了。

名义上是胜利者,其实就相当于出了赌场,坚称自己不是输家,其实兜比脸都干净!

四大领地,加上产油的伊朗与拥有运河的埃及,都被“英明神武”的丘吉尔输掉了……

假设此前有一任国王或内阁,将英国本土搬到北美、澳州、南非去。

二战就算丢了英伦三岛,也不会撼动英国的世界一流强国的地位。

鉴于这种情况,朱慈烺就实施了三元化的管理模式,等搬家完毕,可保基业常青!

皇长子朱祥堂跟次子是前后脚抵达北都的,澳州那边倒是没有类似北美的问题,但是有天生缺陷,那就是严重缺水。

即使开凿了几十条大大小小的运河,连大分水岭的很多山头都给炸平了。

然而澳州中东部,也就是大盆地一带的发展情况也不容乐观。

降水与运水就算都能基本就位,但是架不住当地蒸发快……

以至于朱祥堂曾自嘲说,自己不是替父皇管理澳州来了,这分明是带着一群弟弟到这里施工来了。

挖运河、炸山头、盖房子,这是朱祥堂来到澳州,时至今日,干的最多的三件事。

位于黄金海岸的别墅区早就完工了,朱祥堂的府邸也在那里。

可是每个季度,他都要亲自去大盆地视察发展情况。

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之后,朱祥堂也明白,光以来大分水岭以东和南澳的这点土地,澳州是不可能真正发展起来的。

可供开垦的耕地有限,那么出产的粮食就是有限的,供养的人口与牲畜自然也是有限的。

若是可以经营好大盆地,那就等于直接给澳州增加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面积。

尽管澳州内陆的沙漠面积依然可以达到惊世骇俗的地步,可有了大盆地的成功经验,防沙、治沙就不是白日做梦了。

对于这个大项目,作为父亲的朱慈烺是一如既往地支持儿子们的行动——分五年打款五亿银币!

一次五亿?

当然不行,四亿银币的利息还得由老子来吃呢!

之前路易十四希望获得五亿银币的贷款,因为搬家实在是太费钱了。

作为欧皇陛下的塑料朋友,朱慈烺也没还价,直接答应下来了。

加上此前给法国的两笔总价值两亿五千万银币的贷款,大明在最近三年,便已经向法国提供了总额为七亿五千万银币的贷款了。

当然,朱慈烺也没指望路易十四能全额还款,甚至一个银币都不还也是完全可以的。

作为世界霸主,眼光自然要放长远,否则就根本没必要搬家了。

给老朋友个面子,二十年贷款,到期全免!

朱慈烺估计路易十四现在就在花这笔钱呢,否则兜里几乎剩不下几个子了……

皇长子的情况也没好到哪去,因为澳州的人口只是大明本土的一个零头而已。

当地拿得出手的行业也就是捕捞业、畜牧业、种植业、采矿与冶金,主要出口牛制品(牛肉罐头与牛皮)、糖制品(绵糖、冰糖、糖果)、金属半成品(铁锭、铝锭等)。

能赚钱的大项目,还得是在靠近皮尔巴拉铁矿去的西铁城造船厂兴建的两艘九级战列舰(俾斯麦)、两艘八级战列舰(沙恩霍斯特)、四艘航空母舰(国王),以及其他作战舰船。

一艘九级战列舰在本土的造价高达两亿银币,而在澳州建造仅为一亿六千三百多万银币,低了将近两成。

算上其他舰船,总造价节省了六千五百万以上,即便如此,还是让当地造船厂赚到了一大笔钱。

随着换地的持续进行,朱慈烺便有意将今后造船的重点放在澳州,用欧洲与北美的造船厂作为辅助。

向海外转移重工业当然是很困难的,但必须有条不紊地实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