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971章:黎明决战

明末黑太子 第971章:黎明决战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由于清军并未派重兵前来进攻,只有少量游骑不断滋扰,但并未产生多少成效。

在上百辆装甲推土机的努力下,联军用四天时间便一连填平了三条壕沟,挺进腹地二十里。

“殿下,往前二十里便是紫荆山,侦骑探得东虏已在此地部署重兵,等候王师路过!”

周遇吉不知道太子爷是否仍旧要让王师沿小凌河岸进兵,只能先将情况讲明。

“让他们等着去吧!谁说一定要从那里走的?皇太鸡想来个守株待兔,本宫就给他来个不走寻常路!”

一群辫子还想收老子的过路费?

做梦去吧!

你们厉害,干脆就住山上好了!

谁动一下,谁是孙子!

紫荆山距离小凌河岸边只有三里地,不到四里地的距离。

己部人马要想通过此地,若是人少到还好说。

可眼下四十余万大军想沿河而上,靠近山脚下的兵马肯定会遭到辫子的炮击。

若是让己方炮兵进行还击,那这耗费的时间就更多了,还不如绕道而行。

由于三条连通小凌河的壕沟的存在,使得小凌河水非常之浅,早已无法行船。

没有战舰的保护,某太子也没必要让己部人马沿河进兵了。

皇太鸡想在紫荆山堵住大明王师,那己方干嘛非走此路呢?

去给祖大寿送粮食,还可以绕行四顶山那边,无非是多走点路而已。

“殿下可是想绕行四顶山以北?”

“正是!”

“殿下,若王师走此路,须多走至少二十里!”

若是自己猜测无误的话,周遇吉先提醒一番,太子爷也好有所计较。

二三十里的距离在平时根本不算甚子,哪怕是百姓一天工夫也走到了。

但在战时,特别是战场上,哪怕往前推进一里路,都要让将士们付出血的代价。

“无妨!我军将士多走路,如此一来,东虏也得多走路。皇太鸡想堵住本宫,那就得让他的狗腿子从紫荆山移防到四顶山一带才行。再说我军又未想过攻山,皇太鸡若是执意堵截我军去路,便必须让其麾下的步兵尽快就位,否则便只能放弃紫荆山上的阵地,向我军主动进攻了。他千算万算,唯算错了一点,那便是我军不是要攻山,而是要去锦州!皇太鸡想占据有利地形,以逸待劳来阻击我军。本宫便要让他失去地形优势,只能过来死打硬拼!”

你想堵我?

可以!

但要在我选定的道路上才能做到!

锦州周边地区倒是有不少山,可终究是有平原地带直通城内的。

某太子就专挑这种地方走,这样的话,辫子先行抢占了所有山头都没用。

老子粮食带的足够多,你们堵不住老子,老子三绕两绕,就绕进锦州城里了!

“殿下英明!”

周遇吉与众武将都觉得太子爷真是无比的睿智,一眼便识破了皇太鸡的意图,跟着太子爷北伐东虏,决计不会被坑死。

“我军坦克多,辅以六万多骑兵,野战处于优势。若是强攻东虏占据之山,便是舍本逐末之举了。绕山而行最多耽误四五天时间,但不会损失太多士卒。是役,我军的目标是给锦州守军送粮,与东虏交战未必实现。若是东虏主动来袭,倒是帮了本宫的大忙,王师倒是可以反客为主,守株待兔了。传本宫命令,全军避开当面的紫荆山,经四顶山北侧,绕行前往锦州城!”

你要是不跟我打,我也不跟你打。

给祖大寿送完粮食,咱就收兵撤退。

让祖大寿带着部下再扛一年,何其欢乐啊~!

等明年这个时间,咱再给祖大寿送粮来,老子就不信你能忍得了!

“是!”

联军带着数以万计的车辆,上面装满了粮食、药品、生活用品以及各种武器弹药。

一部分是给祖大寿的,剩下的都是供大军迎战东虏所用的。

为了不给东虏可乘之机,在夕阳西下之际便会原地扎营。

用坦克将临时营地团团围住,车辆间的缝隙都插上长矛,外面挖设一圈陷马坑。

各部至少有十分之一的将士作为哨兵,照明弹不停地升起,以确保夜间营地的安全。

等到天亮之后,哨兵吃过早晚,便可在拔营后,躺在车辆上呼呼大睡了。

“报~!皇上,侦骑探得蛮明主力向西北方向转进,貌似奔向四顶山!”

“……消息可否属实?”

“业已核实无误!”

四顶山由代善父子的两红旗与续顺公沈志祥所部驻守,兵力只有三万。

而且沈志祥所部之战力,几乎是奴才兵各部里最弱的。

若是被那魔童率部强攻下四顶山,战场主动权便被蛮明给夺走了。

“十四弟,你亲率两白旗及汉军全部骑兵先行增援四顶山,务必不能让此山落入敌军之手,朕让三顺王携炮队随后便至!”

“请皇上放心,臣弟这便领命行事!”

那魔童素来狡诈无比,诡计多端,多尔衮是不会在紫荆山上坐等消息的。

上下山一趟可是相当耗费体力,在山后的营盘里等候消息即可。

大战降至,焦虑不已的皇太鸡也正在这里闭目养神。

没想到那魔童还真看出了己方的意图,开始避实击虚了。

若不是临时部署的各部,皇太鸡都要怀疑己方出了叛徒了。

“诸位大学士以为蛮明太子如何打算啊?”

皇太鸡直接把头脑简单的武将给忽略不计了,问他们就是在浪费时间。

“皇上,臣以为蛮明太子如此绕行,多半是惧怕攻山,被我大清王师阻挡,未能前进一步,便无法向城内的祖大寿输送粮草。”

宁完我心里还是比较赏识那小太子的,领兵打仗倒是有些本身,没有硬冲硬打,决计不好对付。

“皇上,臣以为蛮明人马携带战车甚多,断然不会抛弃战车,或会妄图在平原上与我大清王师决战!”

范文程想得更为深入一些,那魔童既然来了,恐怕不占便宜,轻易是不会走的。

“嗯~!两位爱卿言之有理,不论如何,均不能使蛮明人马与城内守军汇合!”

第一步棋走得有些失算,但总归还是有补救的机会的。

看看第二步棋能否收到预想的效果,不然便会影响到第三步棋了。

皇太鸡感觉自己有点上火,但旋即便端起茶水,喝了一口。

那魔童说自己将在今年驾崩,万不可真应了验。

自己不但要好好活着,还要打败那魔童,重创明军,夺取畿辅,甚至大明的万里江山!

现在方才二月,距离八月的传言时间还有半年光景。

眼下大清国力争在与日俱增,万不能因为战事原因而怒火攻心。

调整好心情之后,皇太鸡便重新端详起了面前那幅巨大的地图。

“皇上,为今之计,当须做两手准备,一面增加四顶山之守军,一面将战车迅速部署在该山周围,配合我大清铁骑,准备在平原上迎战蛮明人马。”

希福虽是旗人,本来看不上蛮明那些所谓坦克的,更不信区区坦克能克制所向披靡的大清铁骑。

但看过仿制出来的战车,列装汉军步兵之后,心里便有些五味杂陈了。

尤其是汉军步兵在接受过那魔童练兵之法的训练之后,成军速度比用旧法要快得多。

配合大量战车、鸟铳、手榴弹,或可当真与骁勇善战的八旗兵一战。

好在如今大清王师也拥有了数千辆战车,决计不惧蛮明的坦克了。

“皇上,臣以为王师务必将蛮明援军堵截在四顶山附近,否则让其轻易通过此地,则王师便只能与其在平原上决战矣!”

刚林也痛恨那个不识时务的魔童,己方已经在紫荆山部署妥当,可那魔童偏偏不上钩,真是气煞众人了。

“传朕谕令,长山守军不动,大岭北山守军悉数调往四顶山附近,听候十四弟差遣。除紫荆山守军之外,让三顺王及汉军六旗步兵、战车、炮队悉数增援四顶山,务必阻击蛮明援军!”

“嗻!”

下令之后,清军各部的动作非常之快,二十余万士卒以及马匹和战车扬起的尘土,几乎像一场沙尘暴一样。

好在紫荆山距离四顶山只有十里地左右,驰援过去完全来得及。

只要骑兵先行赶到,阻止敌军的攻山行动,后续的人马自然可以接踵而至。

“攻山?”

代善听到十四弟多尔衮的话,顿感非常诧异,因为蛮明的人马貌似根本就不打算攻山。

此前侦骑来报说蛮明的人马向己部驻扎的四顶山转进,倒是把代善吓得不轻。

续顺公沈志祥所部跟他的主子一样,完全是个废柴,根本指望不上。

想要守住四顶山,就必须依靠两红旗的人马。

代善也不知道飞骑谈得的情况是否是那狗太子的疑兵之计,也不敢轻易求援。

正在发愁的时候,多尔衮便火急火燎地带着大量骑兵赶来了,倒是让他安心不少。

从目测情况看,距离四顶山最近的一路蛮明人马,至少距离山脚有三四里之遥。

远到红衣大炮都打不着,又如何猜测其欲要攻山呢?

“皇上担心那魔童率部避开紫荆山,绕过四顶山,与城内守军汇合!”

多尔衮到了半山腰处,经过亲眼监视,看了半晌,也觉得明军攻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是绕行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了,这就让大清王师非常被动了。

守山,对方不想过来攻打!

下山,便要与其进行野战!

大清王师这两年倒是更换了不少新式兵器,连飞艇都已经有了。

蛮明的坦克也早已仿制出来了,汉军与“三王一公”的步兵之装备,与蛮明步兵别无二致。

当然,最引以为傲的,便是“铁超渡”部队!

八旗十旗七万五千人骑,全部成为铁超渡。

檬古十一旗六万六千人,亦是如此。

汉军十二旗编有一万八千铁超渡,“三王一公”麾下也有六千铁超渡。

除守沈阳的镶蓝旗,与守宁远的镶灰旗之外,锦州一带云集了余下高达十五万铁超渡!

人披铁板重甲,刀枪不入,马着双层棉甲,恣意驰骋,人马合一,所向披靡。

大清真正实现了所谓“金戈铁马”之壮举!

仿效金国的铁浮屠,而耗费巨资打造的铁超渡,被大清上下寄予厚望,是攻破蛮明坦克阵的法宝!

倘若手里没有逾十万的铁超渡,皇上断无可能有阻击敌军推进之把握。

对于铁超渡是否能压制蛮明坦克,多尔衮尚心存疑虑,只能通过实战来检验。

在王师内部的演练中,铁超渡对战汉军战车时的表现倒是不错。

可多尔衮明白,演练就是演练,绝非实战可比……

在看过蛮明的行军阵容规模之后,多尔衮又加深了担忧。

此番明军出动的兵马比己方只多不少,或有四十五至五十五万之多。

坦克之数量较前番更多,若大清王师未有铁超渡,只怕是役便对敌军无可奈何。

“二哥,照敌军之进兵速度,最快在后天便可与城内守军汇合!”

多尔衮现在想的是要在平原上拦住对方,但有个前提。

“啊?这……十四弟以为该当如何?”

代善可是不想让那狗太子得偿所愿,毕竟自己从义州赶来,不能白忙活一场。

“集结王师所有人马,与来犯之敌进行野战!”

再不阻击,真要坐视那魔童绕路成功了。

要想截住那魔童,便必须毕其功于一役。

欲拦住四五十万来势汹汹的明军,大清王师绝不可分兵。

“……好!”

代善很想问是否守山,可话到嘴边,又自觉地咽了下去。

战场情况如此明朗,实在没必要问了,那狗太子多半也不会来攻山了。

待皇太鸡视察过明军的动向之后,心里与众人的想法,尤其是多尔衮的打算基本一致。

野战必须得打,想守株待兔是肯定不行了,问题是白天打还是晚上打。

若是白天突击,好处是可在敌军进兵时发动突袭,敌军还得原地防御,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

弊端便是白天视线良好,利于蛮明人马发挥火器之优势,王师将士将顶着猛烈的炮灰冲锋,会蒙受较大的损失。

换作夜间进攻,蛮明的火器优势将大打折扣,只是己方冲阵的视线也不会太好。

两种策略均是有利有弊,皇太鸡与周遭文臣武将都在不断地权衡。

本来还想等待下雨的时候,让敌军火器威力骤降,再发动进攻,可实在是等不起了。

最终决定在黎明时分,天光半亮之际,强行冲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