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970章:王师北伐

明末黑太子 第970章:王师北伐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崇祯十六年元宵节,西历一六四三年三月五日,全军将士每人就着开水吃下一碗炸元宵,正式开拔。

本来某太子还想等到春分,但是估计祖大寿是等不了了,再等下去,不是饿死在城内,就是吃饱在沈阳了……

在此之前,天津水师已经先行出发,在锦州外海游弋,同时响炮二十声,发射信号弹,提醒祖大寿。

侦骑探得的情报是辫子仍旧派重兵围困锦州城,说明祖大寿仍未投降。

除骑兵之外,步兵、炮兵、坦克兵连同全部装备,悉数搭乘各种舰船,沿运河先抵通州,后至天津,经卫河出海。

一周之内抵达山海关,十天内抵达既定战场,这已经是运输步兵和装甲部队最为快捷的途径了。

再往前半个月,辽东湾北部的海冰未化,想从海陆运输兵马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于皇太鸡是死是活,到了战场上就知道了。

目前收到的情报,安插在沈阳城内的特工仍旧报告辫子大王还且活着呢……

这是第一次北伐,后面还有二三四五六等多次。

也不只能指望在锦州外围就把所有辫子兵给团灭掉,或者逼得人家抹脖子。

解围之后,给城内的祖大寿所部运输必要的给养,大军便会撤退。

深入内陆作战,甚至平推到沈阳城下,那是明后年的事情。

对付辫子,必须有条不紊,按步骤行事,绝对不能一蹴而就。

此番给锦州解围,算上水师陆战旅,合计出兵近四十四万。

若是将舰船上的水手都算上的话,总兵力将达到约五十万!

与成祖小大爷北伐时的出兵规模近似,不过今时不同往昔,王师的攻防实力都远胜于之前。

各部汇总起来的约三万三千骑兵,通过团练已经在各条河流搭建起来的浮桥,直奔山海关。

辽西总督王在晋出兵三万,全部为骑兵,两部合起来的兵力超过六万,极大的增强了王师野战突击与反突击的能力。

山海关剩余的兵力都会原地固守,状态良好的马匹皆已被当作可以野战的机动兵力,驰援王师主力。

所有骑兵先行在山海关待命,等见到出现在海面的大明舰队之后,由舰队提供火力掩护,沿岸边北上直抵。

为避免登陆部队还得过河,此番登陆地点还是小凌河北岸。

但是有个问题,若是小凌河水浅,舰船无法逆流而上。

反之,则骑兵无法与王师主力汇合,只能留在南岸,或由舰船慢慢转移。

某太子管不了那么多,先到地方再说,不然祖大寿这个鱼饵就会失去作用了。

大明与辫子都在利用锦州城做鱼饵,吸引对方上钩。

这下好了,看谁先把谁给钓进自己嘴里……

关于京城内的辫子细作会将明军大规模出兵的情报送出关外的事情,某太子全然不在乎。

这次就是光明正大跟皇太鸡决一死战,你有本事就赶在明军登陆之前,把锦州城打下来。

挖那么多壕沟,不就是为了围城打援么?

现在援军来啦~!

这次行动的战略意义非同凡响,大明水师及郑氏集团都是全力以赴,还征调了大量的珉船,大到商船,小到渔船,只要愿意来赚钱,通通欢迎。

除渔船之外的舰船总数便超过了七千艘,向北行进时,场面浩浩荡荡,蔚为壮观,绵延上百里之遥,远超曹丞相时期的水军。

水陆并进的策略让对面的辫子毫无办法,明知道山海关的人马是驰援锦州的,奈何海面上的舰船多如过江之鲫,完全无法力敌。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量明军骑兵从山海关出来,跟着舰队一路北上,抵达小凌河南岸。

就算明军骑兵抵达目的地,在岸边扎营,辫子仍旧无法动手。

清军炮队再厉害,面对上千艘战舰,其火力也不值一提。

双方若是发生大规模对射,大清炮队很快就会连人带炮都被轰上天!

“报~!殿下,东虏在距岸边十里处外设壕沟,宽一丈,深一丈,向北五里又发现一条!”

“哼哼!好!再探!”

挖壕沟阻止大明王师推进,皇太鸡又不是头一次这么干,早在某太子的意料之中。

你有铁锹!

咱有推土机!

没错!

你以为某太子这两天在京城,光听意呆利歌剧《小拜年》来的么?

蒸汽坦克车头装上推土铲,这不就是装甲推土机么?

不管你事先挖了多少条壕沟,我都给你推平了!

某太子这次带来上百辆专业推土机,哪怕只有十辆可以出动,其作业能力也超过上千苦力。

新出厂的坦克车头都可以安装推土铲,随时可以改装成推土机。

一边推土,一边推进,何其妙哉啊~!

三月十三日至十七日,四十余万明军相继抵达小凌河北岸。

在舰船卸载了步兵与装甲兵之后,南岸的骑兵也正在被转移到北岸。

某太子的计划就是在三月末,平推到锦州城下。

天晴了,雨停了,皇太鸡觉得自己又行了,那就过来干一下子!

王师西边是小凌河,北边是壕沟,辫子大军只能从东北方向过来。

但皇太鸡或多尔衮绝对不傻,没有十足把握就贸然杀过来,只能过来送人头。

上次多尔衮吃了坦克的大亏,这次一定会吸取教训,顺便找到破解坦克大阵的办法。

“报~!启禀皇上,蛮明出动大量战车,车头装有类似铁铲之物,可推出大量泥土,正迅速填满壕沟!”

“哦?嗯~!再探!”

“嗻~!”

皇太鸡是正月二十五抵达的锦州前线,之前此地的兵马均由多尔衮指挥。

不过多尔衮将发现大量舰船经海陆向北进发的消息报告之后,皇太鸡便再也坐不住了。

很明显,锦州都被围困三年之久了,祖大寿所部的粮食应该吃的差不多了。

蛮明再向上次一样虚晃一枪便撤退,那便等于将锦州城内的守军弃之不顾了。

不过蛮明想要给祖大寿解围,往城内送粮也绝非易事。

大清王师早已今非昔比,早已恢复元气,可以与蛮明决一死战了。

滿州十旗早已达到满编的七万五千人,檬古八旗与外藩三旗有六万六千人。

汉军十二旗亦有九万人,三王一公的人马有六万人。

刨去守城的兵马不算,光是能够野战之兵,便已然近三十万。

能够迅速完成扩军,都归功于鲍承先在北部平原开荒得力。

这两年都算上的话,大清已经得六百万亩良田,朝廷的每亩粮税收成尽管只有九十至一百斤左右,收成里还以地瓜与土豆等抗旱作物为主。

但这也足以让皇太鸡大为欣喜了,光是军粮,户部便已获得三百万石以上,刨去百姓消耗部分,足以供养三十万大军所需。

能够编练出三十万完全脱产的大军,这就是皇太鸡的初级目标。

随着开荒面积在逐步扩大,往后每年扩军十万都不成问题。

等大清有了五十万虎狼之师,蛮明焉能继续苟延残喘!

但那魔童如今主动来找死,就休怪自己下手无情了!

除去宁远守军之外,皇太鸡几乎将所能带来的野战人马都带到了锦州一带。

由于那魔童选择在小凌河北岸登陆,故而小凌河以南的松山、塔山、杏山早已失去了陷阱的作用。

十四弟多尔衮也不是全然没有防备,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教训,早已遣大量包衣在三条绕城壕沟的基础上。

在海边以北十里、十五里、二十里,分别又挖设了三条壕沟,以迟滞蛮明人马的推进。

多尔衮不认为那魔童有能力迅速填平三道壕沟,让其人马尽快抵达锦州外围。

然而世事难料,对于新出现的这些推土怪物,大清高层皆感到无比错愕。

若是探马没眼花看错的话,那便是魔童此番有备而来了。

用推土怪物将壕沟填平,岂不是己方之前的努力全白费了么?

“诸位爱卿,是役王师目标非常明确,那便是阻止蛮明人马抵近锦州,切断其与城内守军之联系。现王师兵力高达三十万,可谓兵强马壮,各型炮火已达上万门,铁甲战车亦有数千辆,又装备三十艘飞艇。今天上有大清的天兵天将,地面有大清的铁骑战车,已然无惧蛮明所制之诸多怪异武器!”

皇太鸡还是要给群臣打打气,不能听说那魔童来了,心里就犯了嘀咕。

一群成人,被一个孩童,现在就算是半大小子给打怕了,颜面何存啊?

“皇阿玛所言极是,蛮明有之兵器,我大清已然皆有,而蛮子士兵畏惧我大清勇士,朝廷亦昏暗无能,狗太子横征暴敛,早已不得人心。我大清得天下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我大清击败蛮明人马,更是天意使然,无可辩驳。狗太子送上门来,便让其有来无回!消灭此股人马之后,北直隶便唾手可得矣!”

豪格之前挨骂太挫,现在也学聪明了,凡是关于蛮子的事情,不懂不说,就顺着皇阿玛的意思说,可是好过多了。

自己的正蓝旗在惨败之后,又重建起来了,尽管充斥了大量的檬古人,可终究是归自己统领,战力还是比汉军高得多的。

“十四弟,依你之见,眼下王师该当如何应对啊?”

打是必须的,而且要击退狗蛮子,不然这三年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但皇太鸡还拿捏不定,到底在那里接敌迎战蛮明主力。

根据之前的报告,来犯的蛮明人马恐不下三十万,已与大清王师此番的兵力相当了。

“皇上,臣弟以为,决计不能坐视那魔童派兵填平壕沟,当须出兵不断袭扰之。王师此番须尽力阻敌于壕沟之外,若敌军填平三道壕沟,则双方当须决战。若王师战而胜之,则城内祖大寿见到来援败退,则无心守城,必定投诚。”

现在也能在后方继续挖壕沟,但蛮明有了推土怪物,这招就肯定不好用了。

己方费了好些天的力气,结果人家一天就给填平了,那就事倍功半了。

多尔衮觉得还是得打,不能在对视观望了,要么半渡而击,要么列阵决战。

“十四弟以为战场设在何处为佳?”

“回皇上,臣弟以为最佳地点为紫荆山一带!蛮明人马无可绕行,若欲解锦州之围,必经此地!”

小凌河刚好从长山与紫荆山之间的平地穿行而过,而蛮明人马在小凌河出海口北岸登陆,照其意图推测的话,极有可能从此地驰援锦州城。

紫荆山以北是白草山,东北是四顶山,若是王师控制这两座山,蛮明人马根本无法绕行,只能强行硬闯,这便可以使其吃尽苦头了。

皇太鸡在看过地图之后,也觉得战场对大清王师十分的有利。

之前蛮明人马依托地形优势,每每阻击王师推进,使王师伤亡不轻。

此番大清王师便要百倍偿还之前的损失,让那魔童的人马在山脚下死得尸横遍野!

紫荆山位于小凌河北岸,且距离河流最近,自然是重中之重所在。

多尔衮让三顺王派出九个甲喇步兵上山,汉军亦派九个甲喇上山。

在山上部署红夷大炮与各型火炮,以火力压制蛮明人马推进。

自己兄弟两白旗的四个甲喇也上山督战,防止发生溃败。

皇太鸡的正黄旗与豪格的正蓝旗就位于后面的白草山,一旦前方有事,可以迅速驰援。

四顶山由代善父子的两红旗与续顺公沈志祥所部驻守,若被敌军抢占,严惩不贷。

镶黄旗与正灰旗及一万汉军驻扎长山,正绿旗及一万汉军驻扎大岭北山。

以檬古八旗与外藩三旗的骑兵主力,埋伏在紫荆山后,随时准备突击攻山的明军步兵。

“……嗯~!好!传朕谕令,全军以此地为战场,火炮上山,包衣在山下挖设陷马坑与壕沟,骑兵绕山防卫,不得有误!”

部署完毕之后,皇太鸡认为己方的安排是非常妥当的,而且此番占据地形优势,完全无惧蛮明的火力。

总算是等到报仇雪恨的好机会了,若是全军奋勇杀敌的话,或许真可叫那魔童有来无回!

“将爷!城内的粮食最多够吃十天!”

“知道了!”

城内的祖大寿早已支撑不下去了,自己面黄肌瘦,手下跟是如此。

所部人马开始还是一天两顿饭,后来两顿饭也变成粥了,再后来,粥都快供应不上了。

按照最节省的方式,也仅能吃十天,之前已经把牲畜吃光了,就差吃战马了,这会儿已经开始吃战马了。

若是太子爷再不派兵过来送粮接济,真就要上演大凌河城的那一幕了……

不过这两天城外的清军调动异常频繁,或许有大事发生。

按日子算来,太子爷没睡过头的话,也该来了。

自己在大凌河城挨饿,在锦州城还挨饿,这是挨饿的命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