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891章:好自为之

明末黑太子 第891章:好自为之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6:18:36 来源:笔趣阁

“算账?在下亦擅此道!无须你压榨农户,只需我大明每人拿出一两银子,总额便可高达一亿两,即一万万两之巨!乃是岁入两千万两银子的五倍之多,朝廷若是得此巨款,整饬武备,装备王师岂不易如翻掌,诸位以为如何啊?”

听到朱集璜居然为自己算了笔账,徐孚远在感到极为可笑之后,便来了个以彼之道还治彼身。

自己这个可是比朱集璜那个馊主意还要馊得多,看似能让朝廷获得极大收益,其实内有天大的漏洞,不过在一些蠢材看来,或许还挺有道理。

“哦~!”

“嘶……”

“精妙啊!”

果不其然,在场还真有士子表现出不明觉厉的反应。

“这倒是个法子!”

万斯年是万泰的长子,听闻徐孚远的主意,不禁点头称是。

“朱兄以为如何呀?”

徐孚远似笑非笑地看着朱集璜,就看这厮如何作答了。

“……倒是不错!”

朱集璜见对方笑非善笑,感觉有些异样,可是一时半会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便勉强敷衍了一句。

“不错?哼哼!我大明北方各地饱受天灾,灾珉不下千万,早有易子而食之事,朱兄岂能不知?朱兄莫非还想让灾珉捐钱御敌不成?莫说北方,纵览南都城内,街头巷尾乞食之人亦不在少数,朱兄可是想让这些乞丐也捐钱御敌?士绅有功名在身,可享优免待遇,平时一毛不拔,眼下战时又捐款几何啊?不妨说说,好让在下大开眼界?敢说否?不敢说吧?说到御敌,便群情激愤,慷慨陈辞。提到出钱,便百般狡辩,托词搪塞。口是心非,言行不一,无他,伪君子尔!”

徐孚远不光要骂朱集璜,在场的士子,凡是支持这厮之人,他都打算囊括其中,不为别的,就是欠骂。

“我等有功名在身,自然可享优免之待遇,此乃我大明祖制,岂有强行捐钱之理?如此卑劣行径又与巧取豪夺有何区别?”

姜垓又跳出来反驳徐孚远的言辞,这是士子们该得的待遇,不能因为时局变化而更改,否则寒窗苦读十余年又有何用?

“依大明祖制,生员不得议事!你可忘了?此时怎不提大明祖制了?对你有利,便须遵循祖制。对你不利,便要反对祖制。你适才这番言辞,岂不是公然数典忘祖,见利忘义乎?”

徐孚远并不反对士绅优免的待遇,但也要分时候才行,想这等顽劣之徒,还将祖制挂在嘴边,便是无理取闹了。

“徐匹夫!你安敢污蔑与我!几社叛徒层出不穷,你又有何颜面说在下见利忘义?”

姜垓已经忍无可忍了,说自己数典忘祖,便是对自己最大的不尊重。

“对!如须所言极是!几社已然成为士林败类,当须声讨之!”

巢鸣盛最看不惯别的团伙欺负自己人了,立刻予以声援。

“在下看来,败类乃是勾结奸商、假公济私之人。国难当头,还大言不惭将优免当作借口。奸商不交税,而农户多交税,真乃滑天下之大稽也。陛下非亡国之君,而诸位却皆为亡国之士!”

江南有东林与复社这样私下勾结商贾,执意对抗朝廷的团伙,便是最大的不幸。

“徐匹夫!你分明是在血口喷人!我等仁人志士,定不会轻饶与你!”

姜垓听得眼里冒火,都要露胳膊挽袖子,直接上演全武行了。

“慢!闇公,道不同不相为谋,你若无意与我等为伍,自可离去,无须如此无礼!”

朱集璜还不想与对方伤了和气,收拾一个徐孚远容易,可因此而与几社为敌,在眼下委实不智。

“在下适才已然解释过了,朱兄与诸位好自为之吧,在下告辞!”

“告辞!”

在徐孚远施礼转身离开之后,陈子龙也做出了相同的决定,二人早已商定北上,不会因为今日之遭遇而做出更改。

“且慢,我几社与复社素来友好,堪比睦邻,无须为此事而反目成仇。夏兄尚远在福建,我等未得其回信,而擅自决定,未免过于唐突了。在下愿代几社致歉,还望诸位莫要见怪,往后几社与复社及士林众社,仍旧友谊长存!”

宋征璧也是松江人,也是几社的骨干,不过并不认为徐、陈二人的决定是正确的,而且要纠正其错误。

“尚木,你若执迷不悟,我不怪你,但莫要打着几社之旗号。几社不会勾结奸商,对抗朝廷。”

徐孚远在几社里的地位仅次于夏允彝,后者不在南都,他便可以代为管理几社,不论大小事务,均有足够的话语权。

“徐匹夫!你休要节外生枝!尚木弃暗投明,本是极好之事,若非有你把控,几社又怎能沦落到如此地步!”

适才想揍这老家伙的姜垓被朱集璜拦住,听到如此言论,心中的怒火便重新燃烧起来。

“嗯!哼哼!勾结奸商之事,可做,不可说,在下了然了!”

徐孚远说罢便轻笑一声,嘲讽之意溢于言表。

“尚木,你若执意如此,便可退出几社了!”

陈子龙没想到宋征璧是这种人,说彭宾是叛徒,彭宾知错能改,至少忠君,这厮又比彭宾好到哪去?

“人中,几社还轮不到你来发号司令。在下原本以为你是人中之龙,可带领我等大有作为。今日看来,不过是人中之虫而已!”

见到形势不妙,此前犹豫不决的宋征璧便决心离开几社这艘快沉的船,去投靠复社,这才是自己的落脚点。

宋征璧比陈子龙年长六岁,自然不会听对方的训斥,对其来说,不啻于一种当众的羞辱,最好直接一刀两断。

“哈哈哈哈……”

这番话引来众人的哄堂大笑,宋征璧这厮形容地还真没错,陈子龙胆小怕事,定然是只虫了。

“今皇帝昏聩,朝廷黑暗,你却熟视无睹,更欲助纣为虐。在下幡然悔悟,你却百般阻挠,无非是担心在下影响你往后的仕途而已。既然如此,在下便退出几社,加入复社,与众多同仁一道,励精图治,重整朝纲,以中兴大明!”

宋征璧已经觉得再呆在几社没甚子希望了,与其跟徐、陈二人跳进深渊,莫不如悬崖勒马,抱紧复社的大腿,往后也就不愁没官做了。

“尚木所言极是!”

“加入复社,前程似锦!”

“陈子虫滚吧!”

“哈哈哈哈……”

士林不同市井,不过二者的相同点便是同样存在互相制肘的情况,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宋征璧的言辞得到了复社众人的积极回应,若借此机会,能将几社这个投靠狗皇帝崇祯的团伙给重创,甚至拆掉,也算是件好事了。

“在下认同尚木所言,亦欲加入复社!”

一直没说话的周茂源忽然开口,经过徐、陈二人的一番折腾,几社已然名存实亡,跟随宋征璧加入复社可是正确之举。

“欢迎宿来加入复社!”

“尚木、宿来加入复社,如得卧龙、凤雏,重整朝纲之大业可成矣!”

“妙哉!妙哉啊~!”

众人都知晓宋征璧与周茂源均乃几社的得力干将,便当着徐孚远与陈子龙的面,给予了二人投诚极高的评价,算是打击了对方的嚣张气焰。

“宿来!你深受君恩,岂能作出如此离经叛道之举?”

周茂源比陈子龙小五岁,可是却未见丝毫的骨气,反而主动欲以复社同流合污,真是让陈子龙大失所望。

尤其是这厮还在当日被皇帝特赦,不报宽宥之恩不说,竟然加入了反抗皇帝的地方势力,已然是利令智昏了。

莫不是天书说错了?

忠良……

不对!

天书上未见这厮的履历啊!

该不会……

想到这里,加之周围声音嘈杂无比,使得陈子龙脑子顿时一片混乱。

“在下本无罪,何来深受君恩一说?人中才学过人,陛下可曾赐你一官半职?倒是你不分是非,颠倒黑白,还想让我等与你同往火坑。哼哼,在下恕不奉陪!”

周茂源认为陈子龙放着一条金光大道不走,偏偏去走那布满荆棘的羊肠小道。

岂不知万历年间,士林大获全胜之事?

昔日士林能够完胜昏君万历,此番亦可再胜其劣孙!

“人中,你我与其话不投机,无须赘言了!”

徐孚远意识到多说无益,便拉住还打算争辩一番的陈子龙,离开这是非之地。

活了四十年,他总算是明白了,大明江河日下,与这等上窜下跳的士子密不可分。

“休想离开!”

“住手!”

“首辅!”

“我等皆非强盗土匪,岂能绑架他人?闇公为人,在下还是相信的!”

姜垓还打算将对面二人直接扣下,以免走路风声,不过却被朱集璜吓阻了。

复社与东林还没到将几社之人做人质的地步,大业未成,却先做了绑匪,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闇公,今城门紧闭,未得路条难以出城,你我该当如何?”

出来之后,陈子龙不知道眼下是走是留,走还走不了,留还不愿意。

“陛下今番如此这般,想必参考太子在北都之所为。在下以为可静观其变,再行定夺,亦不影响你我北上之计!”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与自己志同道合之人,徐孚远尽管年长陈子龙近十岁,还是互称字号,而不加兄弟,二人算是差半辈的忘年交了。

“莫非闇公以为陛下会……”

陈子龙一边说着,一边又急忙看了看周遭,见到没人注意自己,这才刻意压低了声音。

“长痛不如短痛,长此以往,江南必乱,此事回去再说!”

徐孚远也小声地回应,以免正被路人听到,报给厂卫,省得给自己找麻烦。

在二人离开之后,大厅里剩下的人,又在首辅朱集璜与次辅郑敷教的见证下,切了一次“大饼”。

那就是将六部尚书和侍郎一分为三,复社此番出力最多,自然可以得到吏部与户部这两个最肥的衙门。

东林尽管饱受狗皇帝崇祯的打压,怎奈在江南一带根基极深,门徒众多,故而还是得到了照顾,拿到了兵部与工部。

浙傥也算是此番的骨干,不能连肉都吃不着,便得到了礼部与刑部,虽然肉少了点,总比喝汤要好。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左都御史归复社,右都御史归东林,大理寺卿划给浙傥,如此分配公平合理,谁也说不出甚子。

在内阁成员方面,原本刘宗周要占据一席,仅剩两席,还要分给东林、浙傥、几社,这下几社自取其辱,正好东林与浙傥一家一个。

像宋征璧与周茂源这样新近投靠过来的人,首辅朱集璜对其根本就不相信,以后给个五品官就可以打发掉了,实在不行就调到外地去当个知府好了。

至于如何发动城内百姓,上街请愿,这就更容易了,在场的众人几乎都认识商贾,让饱受朝廷盘剥的商贾将家仆贡献出来。

再加上自家的仆役,以及因为罢市而影响活计的百姓,人数至少有数万人,甚至十余万之多,朱集璜不信崇祯会舍弃声誉,铤而走险。

只要能够持之以恒,朝廷与崇祯那狗皇帝便扛不住压力,最终会向己方作出妥协与让步,届时停止罢市的“价钱”就好商量了……

这下有了首辅、有了次辅、有了内阁、有了六部,连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差事都有了!

等清君侧……

不!

此番连那昏君都要一并清掉!

待新君五皇子登基,新一期的班子便可顺势搭建起来了。

广施圣恩,大赦天下,再轻赋商贾,征收农税,这便有了一个新大明!

届时定可剿灭流寇,大败东虏,收复辽东,平定海内,最终实现中兴大明的夙愿了!

众人之功堪比开朝之文臣,必可名垂青史,被后世所颂扬!

翌日,没等复社、东林、浙傥的士子们开始发动商贾与百姓,街头便出现了大量请愿的人群。

有直接围堵应天府衙门的,还有去往西安门外大街,至西皇城根北街与南街进行请愿的。

无一例外,商贾们就是要阻止厂卫与勇卫营搬空自家的财产。

尽管已有不少商贾被下狱,但在旁系亲属这些漏网之鱼的号令下,仆人们还是要为自己的主人鸣冤。

受其蒙蔽的百姓数量极多,超过十万,有些更是闲来无事,就是为了上街看热闹,而加入到队伍之中。

带头的大声疾呼,尾随的这些人自然也跟着呼喊起来。

“无道昏君!还我家财!”

“横征暴敛!大明必亡!”

“商税可耻!定要免除!”

“昏君下《罪己诏》!致歉百姓!”

更有甚者还披麻戴孝,像死了家人一样,打着白布藩子,上书红字,还想让朝廷对自己认错。

人群有恃无恐,犹如一条条长龙,浩浩荡荡,拥堵道路,让公务在身的厂卫与官兵都寸步难行。

在一些地方,发生了无比混乱的场面,请愿人群便趁此机会,公然抢夺对方运输的物资与银两,与强盗无异。

“虎山,外面都说了甚子啊?”

“末将……”

“但说无妨!”

“末将已写在纸上,敬请圣揽!”

黄得功是不敢将听到的内容当众说出来的,只好将一张纸,请王伴伴呈上去。

“哼!痴心妄想!让朕退位!让五皇子登基!混帐!一群贼子!安敢造反!”

崇祯看过之后,顿时变得怒不可遏,这群贼子终于露出真面目了。

首辅瞿式耜与次辅高弘图观瞧一番,也变得眉头紧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