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369章:软硬兼施

明末黑太子 第369章:软硬兼施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8:03:46 来源:笔趣阁

文武官员都没想到洪承畴能够祭出如此令人匪夷所思的特赦条件,前两个好歹也算说得过去,最后一个就有些让大家惊愕无言了。c∮八c∮八c∮读c∮书,⌒o≈

投降的贼兵自相残杀倒是可以避免官军将士的不满,毕竟双方厮杀多年,积怨甚深,尤其是对张逆所部,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洪少保要是一下子便特赦六百多贼兵,而这其中多半都是血债累累之徒,显然会引起旁人的非议,传到朝廷里更是可能遭到猛烈抨击。

所以降卒只要用同伴的首级作为洗心革面的投名状,这样就能堵住某些居心叵测之人的狗嘴了,京城那边有千岁爷顶着,也就可以大事化小了。

对洪承畴来说,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因为你要是直接杀俘,往后贼军便会死战,没人会想着投降了,对官军的进剿计划极其不利,此举实为不智。

而投降便被特赦,这也行不通。烧杀劫掠一番之后,贼兵跪地投降便得以免除一死,对朝廷和百姓都是不利的,必须要让这些人付出一定的代价方可换取特赦。

通过这三个条件,最终享受特赦的贼兵就变成了一小部分,而且也有了投名状,这对朝廷就可以交代了,在数量上也是可以接受的。

“当~!”

“时辰到!”

“所有人等罢手!扔掉兵刃!”

见到香已经烧完,洪承畴便遣人鸣锣,城头上的文臣武将开始觉得此法有些不可思议,心里腹诽不已,等这会儿了却还意犹未尽。

下面厮杀的情况也达到了洪少保的大致预期,存活下来的降卒仅有不足百人而已,剩下的要么已经咽气了,要么快要咽气了。

还能站着的家伙都个个带伤,要不是运气上佳,只怕也跟随那些倒霉蛋一起上了黄泉路了。

此时此刻,众人心里都有一个相似的念头,那就是这洪老贼的诡计当真厉害,怪不得“八大王”对他都忌惮不已。

但没人敢抱怨,更不会傻到当众咒骂洪承畴,否则能够从这个条件里活下来,也要被城头上的弓箭手给射成刺猬。

众人在下面拼死拼活,就是为了活过这一炷香的时间,等规定时限一到,这些人就再也不想继续厮杀了。

平均下来的话,每个人所需的首级肯定是够数了,说不定还会多几个,但也用不着了,反正已经可以活命了。

“别……走……救……额……”

那些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伤兵,仍旧希望在厮杀结束之后,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从而让自己活命。

站着的同伴是不会理会他们的诉求的,适才还杀得你死我活,现在却要伸手搭救,这未免就有些儿戏了。

再说他们能够答应,洪少保那里是否同意也不曾知晓,他们这些人的性命现在都攥在人家手里。

“让能走的都到右侧站好,走不了的就在原地等候,特赦条件依然有效,让医师前去救治,重伤之人便无需救了。”

对于命大的家伙,洪少保说话还是算数的,不会让瘸了一条腿的人也被埋了,那些已经失去抢救价值的降卒,就只得放弃了。八八读书,◇o≮

看到满地的尸体,这些降卒又不禁回想起之前的战事,攻城时便这般惨烈,只不过此番对阵的是自己的同伴,仅此而已。

医师马上过去挨个排查,经过简单的擦拭、敷药与包扎,再清点了一番,总计有八十八人从厮杀中活了下来。

加上之前符合条件的一百一十三人,合计两百零一人,这些人都将得到特赦,返回老家陕茜。

洪承畴当众安抚大家,语重心长地说:“尔等大可放心,洪某虽然在尔等心里名声不算好,但也算一言九鼎之人。今番既然是特赦,只要尔等从今往后不再为非作歹,好生活计,当地官府便会视尔等为寻常百姓。本官与陕茜巡抚左懋第还算有故交,会遣人带去一封亲笔信,左巡抚看过之后,便会安排尔等。今太子殿下监国,大明日新月异,陕茜已开油田、煤矿、金矿,尔等遵从左巡抚之命,无需再为衣食发愁。若是老家在其他地方,本官亦可照此襙办。每人可领一百两安家费,尔等均可回乡安置家业,生计自有官府安排。若有人在半路潜逃,重新与朝廷为敌,再被擒获则立即凌迟处死!”

此举算是至情至理,软硬兼施,让左懋第给两百人安排活计,尤其是劳动力稀缺的矿山和油田,也不算很难,左懋第看在昔日牌友的面子上,也会满足洪承畴的要求。

这些人绝非可以教导之辈,洪承畴是不会要的,万一战事不利,肯定又会思变,又不能都杀掉,就只能返回原籍,塞给左懋第。

当然也不是白塞,洪承畴还是给每人发了百两银子,期满能够撑过三五个月,等领到活计的银子,或许可以安稳下来了。

自己已经将他们今后的生活给规划好了,若是其中的某些人还想造返,左懋第如何处置,那就是他的事情了。

陕茜也与以前不同了,太子下令在陕北地区编练六万新军,左懋第又手握数百万两的镇抚银子,开始大规模的采油、开矿、种植土豆。

穷苦百姓都有了糊口的活计,不会饿肚子了,加上左懋第又在各地大力清剿流寇,谁要是还想与朝廷对抗,就没那么容易了,只怕连兵马都招不到了。

襄阳知府王承曾凑到洪承畴身边,低声请示:“少保,此等降卒就这么放了?”

之前这些人可是把他吓得够呛,连襄阳城都在贼军的猛攻之下,快要朝不保夕了,所以王承曾才会如此不甘心。

洪承畴先是瞥了一眼对方,继而转头看着城下的降卒:“不然呢?太守以为本官能把天下的反贼都杀光不成?若是杀俘,今后谁还会向官军投降?”

作为独当一方的都帅,眼光当然放长远,特赦这些人就是要给还在与官军作战的贼兵一个警示,继续顽抗,死路一条,若是投诚,便可得到特赦,还会领取百两银子。

这对快速瓦解掉张逆的上万人马很重要,太子殿下说过,舆ngong势与军事进攻是同等重要的。

谁要是能拉过来两千贼兵,便可做副将。

拉过来五千人马,立刻可被封为总兵官。

能招揽到两位总兵官的话,张逆所部也就元气大伤了。

见到洪承畴虽面带笑容,可言语委实不善,王承曾急忙谦卑地进言:“少保远见卓识,下官受教了!”

他是地方官员,无需考虑与贼军长期作战,洪承畴就不同了,都帅的主要任务就是进剿,所以必须有长远打算才行。

对于剿灭张逆所部,凡是能用的办法,不管是否会管用,都要用过才行,军事手段是最后的解决办法。

张逆所部战力不低,但也并不意味着全都是冥顽不灵之徒,面对朝廷开出的高官厚禄,一定会有人心动不已,只要时机成熟,选择投诚,甚至反戈一击也说不定。

洪承畴想要引诱拉拢的就是这些人,那些在张逆手下不受重用,被同僚排挤的家伙,都可以弃暗投明。

“让特赦之人接受刺字,在办理过手续之后,便可被送回陕茜了!”

什么都不做,直接放回去是不可能的,必须在手臂上刺字做记号才行,往后检查身份也容易。

朝廷吏部、当地官府、都帅行营及降卒本人各持一张凭证,方便查对。一旦其中的一份遗失,有多份存档,更便容易补办。

由于是新降之人,还在监视期,三月之后方可解除禁足,眼下遣返回乡过程中还需要上锁,十人为一队,由官兵押送返乡。

这时远方扬起了一片尘土,出现了一路人马,这并非是取而复返的贼军,而是总兵官马科所部的前锋部队。

按照洪少保的要求,马科所部要过江前往襄阳与官军主力会师,而苗有才与冯举两部人马则要在歼灭左良玉所部之后,沿汉水北岸开赴樊城。

洪承畴担心张逆派去汉水北岸的一路佯动的人马会突袭樊城,故而命令两位总兵前去支援,若是樊城高枕无忧,则再好不过。

马科所部的兵力高达一万六千余人,在洪承畴麾下的各路总兵之中,兵力仅次于刘国能与李万庆所部,战力高居第二,超过李万庆。

因此被洪承畴视为主力来使用,在李万庆固守谷城一带之后,有了马科前来助阵,也就能够保证平叛大军的战力了。

洪承畴在听过报告之后,便下令:“今日全军洗漱歇息,明日卯时一到,立刻开拔,追击张逆贼军!”

他也想现在就进山追剿张献忠,可是部曲士卒刚刚行军百里,腿都累得不行了,必须缓一晚才行。

要不是用了太子殿下教授的绑腿之法,士卒们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不少体力,换作平素,只怕明日都很难拔营启程。

只能继续以罗岱所部的马卒为前锋,往来穿梭,加强与前方四总兵——杨御藩、牟文绶、唐通、姜名武所部之间的联系。

冯举所部的五千人马借助水师过江,洪承畴亲率杨国柱、刘国能、马科、冯举等四总兵在后尾随,这次就万万不能再让张逆销声匿迹了,必须穷追不舍。

命苗有才所部驻扎樊城,与襄阳的杨世恩互为犄角,一旦有事可凭借襄樊水师进行驰援,让张逆部下的佯动部曲难以偷袭得手。

张逆主力正被官军追击,偏师又难以攻下襄樊,这样安排之后,洪承畴认为算是万无一失了,可以放心大胆地与张逆贼军决一死战了。

对于襄阳这里,一要安抚降卒,二要诊治伤兵,三要根据各部的战果发放赏银,否则大伙没有继续跟张逆打下去的兴趣了。

是役罗岱功劳最大,率部屡破贼军阻击,按照击毙贼兵数量,赏银八千两,射杀马元利,赏银一万两,生擒王尚礼,赏银五千两,另一半赏金归合力擒贼的刘子安所有。

合计两万三千两银子,当真是一笔巨款,罗岱自己拿了五千两,主要用来打赏亲兵,所部各级将领与校尉拿等同数量。

有遣人给借兵于己的刘国能与李万庆各送去两千两银子,算是投桃报李,余下部分都被士卒瓜分干净。

迫击炮营营长丁亮也不含糊,在守城时所部炮兵屡建奇功,得到了襄阳副将杨世恩与襄阳知府王承曾连番夸赞,又在野战时擒下了张君用,得到赏银一万两。

杨世恩虽然是守将,隶属于湖广巡抚方孔炤麾下,但由于是役表现出色,也得到了洪承畴的赏赐。

俘获王尚礼等人,用其换回谷城官员,算是大功一件。而后射杀贼军将领刘进忠,挫败贼军偷袭襄阳。

在天亮之后又打退张化龙所部的进攻,此三件事均可得到五千两银子,总计也有一万五千两之多。

襄阳水师驰援得力,成功阻击贼军渡江,加之往来频繁运输兵员与辎重,算是有功无过,也被赏了一万两银子。

马科率部消灭反贼左良玉,打的虽然是自己人,可也算是奉命行事,而且倾巢而出,没有迟疑犹豫,之后进兵果断,迅速与主力汇合,故而也被洪承畴赏了一万七千两银子。

冯举与苗有才围攻“左营”有功,均领了五千两赏银,而且左良玉的家当,洪承畴也没有另行追究,这样三部将士的腰包鼓鼓,便都欢心不已。

这三位总兵在动手之前,还都从洪少保这里领了五千两银子的“出场费”,所以打左良玉并不比打流寇穷多少,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竭尽全力将左良玉置于死地。

当下还未收到左良玉父子生死的消息,洪承畴便没有追加赏银,等到确定无疑之后,再加赏五千两。

这九万两银子就这么洒出去了,换作之前,根本就是不可想象的,如今洪承畴财大气粗,而且拥有专断之权。

每月有三十万两银子可供支应,只要麾下将领能够令行禁止,作战勇猛,他当然不会吝惜数万两银子的奖赏。

而且要让那些伺机而动的人知道,跟以前一样作战就领不到银子,被查出杀良冒功,那就不光是领不到赏银的事情了。

左良玉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洪承畴在奖赏完毕之后,便将“左贼”的劣迹通报全军,令众人以此为戒,如有雷同,定然惩处。

洪承畴此番南下,时至今日,已杀一总理、三总兵。

尤其是前线将领,但凡有临阵脱逃、杀良冒功等恶劣行径,洪承畴就不会容忍,更不会手软,三位总兵官都被宰了,也不差再多一位了。

反之,只要作战勇猛,能够迅速进兵,便可得到大把的银子,洪少保从襄王府里得来的六十万两银子尚未动用。1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