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298章:分地之争

明末黑太子 第298章:分地之争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8:03:46 来源:笔趣阁

翌日,梳洗打扮好的代王朱传齎与晋王朱审烜,准时随百官一同上朝。

按照大明祖制,两位藩王本来是没有任何参政议政的权力的。

但涉及到移藩之事,主要是两国数万人口将要乘船去往海外,朝廷便特批通过了,反正仅此一次,以后除极特殊情况,基本上也见不着了。

在听两只王爷的“苦衷”之后,幺鸡便问兵部尚书:“王家彦王爱卿,眼下朝廷可否抽调五千兵马前往库页岛征讨岛上的东虏?”

瞧这情况,不忙着两位皇叔的话,凭借他们自身实力,恐怕连岛上的土着渣渣都够呛能打得过,到头来丢的还是大明的脸面。

至于库页岛中间的那块预留给其他藩王的封地,也可以送给他们来瓜分,只不过要是连岛上的辫子都打不动,那还谈个屁瓜分……

作为兵部尚书,王家彦是赞同移藩之策的,这样可以极大的减轻朝廷的负担与百姓的疾苦。

只是出兵库页岛,路途遥远不说,支援藩王的兵马一时半会都回不来的,若是畿辅再次被兵,他们也就爱莫能助了。

王家彦想了想,便斟酌道:“殿下,臣以为可以出兵,只是这兵源就……”

畿辅周边的精锐部队都是用来保卫京城的,如果京城有恙,那就得不偿失了,为了远在天边的苦兀,犯不上因小失大。

五千兵马绝非小数,至少要调走一位总兵所统领的将士,涉及饷银、粮草、军械等辎重更是甚多,远征海岛的消耗量比在周边作战要翻倍不止。

王家彦是不愿意将拱卫京师的机动部队去帮助藩王拓荒的,碍于两位藩王就在大殿之上,也就只得惺惺作态了。

幺鸡也大致猜到了兵部尚书的担忧,便为其宽慰道:“王爱卿不必担忧,本宫以为,这兵源之事想来也要解决。其一,抽调长城各堡的边军。其二,将在医院伤愈的兵士重新整编。凑齐数千士卒当是不难,配以精锐武器,定可战胜岛上的东虏土着。”

那些边军渣渣留着也没多大用,莫不如趁此机会,给他们实锤一顿,说不定回来之后还能当成野战机动部队来使用。

王家彦算是明白了,太子应该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否则也不会这么快就给出答案了,便顺势问道:“臣不知殿下以何人为将适宜?”

既然不调动各路总兵的人马,那这支由边军与伤兵所组成的远征军也就不大可能由现任总兵与副将来担任了。

幺鸡当然想好了心仪的人选,而且这货也是实至名归之辈:“四川,杨展!武进士第三名,授官游击将军。此人箭法精妙,骑术纯熟,有统率三军之勇,本宫以为由其出征最为合适。王师登岛之后,必须旗开得胜,才能打出威望,鼓舞斗志,然后一鼓作气将岛上东虏残余围剿干净,否则必定会陷入长期的苦战。”

有人听说过杨展的大名,便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据说在来京考试时,杨展曾在马上张弓搭箭,九发九中,武艺可是了不得。

听到太子的作战计划,群臣也基本上点头认可了,大概也确实如此,藩王的家丁是不能指望他们有多大作为。

朝廷派去的官军又是边军和伤兵,若是不能首战告捷,以后的日子就愈发难过了,如此计划自然非常明智。

“肃~静!”

杨进朝的破锣嗓子一喊,殿内的嗡嗡声便戛然而止了。

在已经被某太子开过光的杨伴伴眼里,这些文臣武将都是没见市面的井底之蛙,就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事任命便会议论纷纷。

待众人都收声之后,幺鸡继续说:“去岁卢象升在巨鹿寡不敌众,为国捐躯,本宫甚感悲痛。其弟象晋、象观、象同、象坤等人皆有拳拳报国之心,本宫遂命其从军远征,以后也好继承兄长遗志,以报与东虏的血海深仇!”

给卢象升下绊子的杨胖子已经被搞死了,朝廷也以高规格抚恤了卢家,但这还不够,让卢家继续发光发热才是正道。

卢家除了卢象晋最后出家之外,包括从父卢国云、卢国焄、卢国纮等男丁几乎全员战死沙场,战殁不下百余人。

这种以死报国的规模,并不比可歌可泣的赵宋的杨家将差多少,可能顶多就算是没有上卢家的女眷罢了。

在某太子看来,卢家的这帮子弟是明显缺乏军事训练与战场经验的,贸然上去死磕辫子甚至汉旗都很困难。

莫不如先挂个名头出征库页岛更为实际,岛上的土着都是战五渣级别的,虽然容易四处乱窜,可只要不轻敌大意便可取胜。

等在库页岛刷战绩刷的差不多了,再将卢家各部调回来进行整编成卢家军,汇同其老家宜兴的子弟组成一支部队,交给卢家做能打的一人来指挥。

这样比卢家自己码人抵抗辫子要有用得多,起码在部队的战斗力方面不可同日而语,卢象升在上面看见卢家后继有人,也算是可以瞑目了。

准国丈首辅大人薛国观深知自己的女婿是明显向着卢家说话的,故而立刻迎奉起来:“殿下英明,我大明若有数万如卢家一般之忠烈,定可御贼杀敌,一扫颓势!”

卢家出了一个卢象升,薛家可以贡献一个薛婉晴,一个在沙场,一个在后邸,算起来,薛家是稳赚不赔的,这买卖做的超值。

没人会想到堂堂大明首辅,会一边拍太子的马屁,一边想着嫁女儿的事情,还在筹谋如何把女儿的嫁妆钱给凑齐了……

薛国观明目张胆地在朝会上对太子阿谀奉承,让代王朱传齎与晋王朱审烜看得都目瞪口呆。

两位藩王对视一眼也就明白了,听说首辅的女儿都已经被收入后邸了,马上就会成为太子妃了,难怪太子会用这种人当首辅。

薛国观的首辅是朝廷推举,崇祯同意的,跟太子一点关系都没有,崇祯认为薛国观也是出于发挥其特殊才华的考虑。

只不过薛国观一上来就针对当下户部吃紧,内帑无几的情况,提出了抄没勋贵的建议,吓得崇祯都连连摇头。

这事百官都知道,太子能继续任用薛国观为首辅,则是出于另外的打算,现在市井里传言首辅就是太子的应声虫,并非是空穴来风……

在薛国观开口之后,次辅吴甡也紧跟着表态:“臣附议首辅所言,卢象升舍生取义,乃是后辈之楷模也!我泱泱大明仁人志士皆是如此,必定可以反败为胜!”

这时候没人敢说薛国观实在溜须拍马,因为首辅所言占据了大义,倘若文臣武将皆不怕死,辽东怎会沦陷地如此之快?

尤其是最近数年,王师与东虏作战,几乎到了每战必败的地步,长此以往,莫说关外数百里,就算是关内的大明江山都要保不住了。

为了刹住车,尤其是减少王师大规模投降东虏的可能,某太子还特意出台了关于“复降必杀”的规定。

“复降必杀”是指明军将士在与东虏作战中向其投降,加入东虏汉旗之后,在与明军作战中再次被俘。

这样的人不管是将领还是士卒,一律不予特赦,全部诛杀,一个不留。

以前的既往不咎,从五月初一开始,规定正式生效。

为了配合“复降必杀”的规定,所有明军将士将会被在左臂上全部刺字。

一旦发现俘虏的左臂内侧有相关刺字,或者特意将此处皮肤剥掉,便可以大致确定为复叛之兵。

这样可以极大地减少明军各部向东虏投降的可能,因为只能降一次,明军这边是不会接受二次投降的。

要么别投降,跟东虏死打硬拼,要么投靠东虏,然后指望自己别被明军俘获,否则决计不会好活……

很多明军部队都军纪散漫,滋扰百姓的程度并不亚于流寇,投靠东虏的士卒有过之而无不及,屠城更是家常便饭。

对待这种俘虏也就没必要客气了,更不可能将其赦免,“复降必杀”的规定就是要好好收拾这些雑碎一顿。

要是能够为明廷作出巨大贡献,譬如某汉旗将士带着一些纯牌东虏的脑袋作为投名状,那就可以不在此列了,而且还会得到嘉奖。

群臣对卢家的特殊体恤并无异议,这时候出言反对的话,就是与太子、内阁、七部公然作对了,必定会遭到同僚们的一致抨击。

太子擢升卢象升的四个弟弟也是情有可原的,再说去那么远的苦兀作战,你刻意推举其他将领的话,那就是得罪人了。

募兵与点将都由太子定夺的话,打了胜仗自然是朝廷颜面有光,打了败仗也是太子的事情,群臣均认为如此安排非常合理……

见到下面认可了自己的派兵计划,幺鸡便继续说:“至于库页岛中部的那块土地,本宫以为就由代国与晋国来安置诸多郡王吧。只是本宫不知是按照两国来均分土地,还是按照两国所辖的郡王数量来分配?”

晋国有七个郡王,而代国有九个郡王。

均分自然是代国吃亏,而数分则是晋国吃亏。

晋王朱审烜当然同意均分,而且有充足的理由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启禀殿下,晋国的土地本就比代国大,郡王数目虽不及代国,然郡王家眷却比代国郡王要多,故而按照均分之策绝无差池!”

既然涉及分地,朱审烜认为就要按照两国在本土的土地面积比例来划分,晋国就是比代国的国土大,所以这么分就是完全正确的。

代王朱传齎正好与其相反,让晋王朱审烜受益就意味着自己要吃亏了,所以明确反对均分:“殿下,代国在本土受制于长城之外的檬古,无法向北拓展疆土。到了苦兀,自然再无如此忧患。代国郡王比晋国要多,当须以数目来分地较为妥善!”

封地就是源于祖制册封的待遇,说到底就是有多少郡王就有多少封地,代国比晋国的郡王多,朱传齎觉得代国就必须得到比晋国更多的土地才行。

幺鸡也没有立即表态,而是静观其变,这可真是奇葩兄弟,没等乘船离开本土,就开始为了争地皮而互喷了。

你俩也是没长脑子,你们知道中部地区有多大么?均分线在哪么?

等到赶跑了辫子,为了争夺土地,两国兵马再拉开阵势,一顿啪啪???

就那么丁点的作战部队,大部分都是家丁,还想来一次库页岛上的“村长之战”?

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而已,连在战斗中被耗损的兵器都需要从本土来补充。

这下除了两位藩王之外,大殿里的所有人,包括周皇后在内,均沉默不语了。

两位太子的皇叔都是大明的藩王,都来自山茜,都要出海移藩,目的地都是苦兀。

公开支持谁貌似都有些费力不讨好,再者说两边说的貌似都有些道理,众人一时半会都无法辨别其中的对错。

说到底,这是太子的家事,分的也是苦兀岛上的土地,跟群臣没半点关系,无非是他们出去之后,户部支应藩王粮饷的压力被大幅度减轻了而已。

清官难断家务事,但幺鸡必须得当场给个说法才行,不然这俩二货都不会同意上船的,而且要拿出一个貌似合理的方案,省的这俩货继续在这丢人现眼:“均分呢?代国吃亏!数分呢?晋国吃亏!不如各退一步好了,本宫以为将该岛中部的土地按照两国所辖的郡王数量来划分。这样晋国比代国的郡王少两个,略微吃点亏,本宫以捉择岛来弥补晋国,不知两位皇叔以为如何呀?”

如此切割的话,岛上的土地划分对代国有利,而晋国在库页岛之外得到了一块地皮,所以吃的亏也补回来了,这样算是做到基本的公允了。

捉择岛靠近北海道,不过目前也不属于德川二货大将军所有,松前藩对该岛的控制是微乎其微的,某太子正好拿来补窟窿。

“臣无异议!”

代王朱传齎当然支持太子如此分地,旋即躬身施礼。

“……臣……无异议!”

晋王朱审烜在地图上看到捉择岛的大小,此岛虽然距离苦兀远了一些,可好歹也能弥补晋国的损失,所以也就勉强同意了。

“如此一来,出兵与分地之事便均已解决,若无他事,带半月之后,两位皇叔便可携带家眷、兵士与子珉,乘船去往封地就藩了!”

本宫总算是把这俩货给打发出去了,再这么赖在京城不走,等到河楠与湖广的那堆王爷抵京,乱子就更大了。

像下面那群大臣,到了用得着他们的时候,屁作用没有,全都哑火了,说薛国观无能,其他人又能比首辅好到哪去?

要不是自己拿出了一套可以让两只藩王都能接受的方案,恐怕光是争地皮这事就能耗上好几天时间。

我大明别的不行,在互怼这方面,属于全球顶尖级别的,而且是跟古烁今的水准!

两只藩王就互不相让了,可想而知要是五六个藩王前来,说不定为了地图上一个小拇指甲那么大的地方,就得在大殿上当场动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