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297章:变本加厉

明末黑太子 第297章:变本加厉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8:03:46 来源:笔趣阁

代王朱传齎与晋王朱审烜都大致明白了对方所想,但也均心照不宣。

此事若是能成,固然极好。若是不能,则至少不会得罪太子与朝廷。

作为两个几乎等同于监下囚的落魄藩王来说,当务之急就是先从天子脚下逃出去。

其他都是后话,如今太子有意让众多王爷移藩海外,也算是不错的选择了。

想象被东虏搞得家破人亡的德王,现在还不知道在辽东的哪个地方遭罪受苦呢!

他们哥俩也算是绝处逢生了,家财虽被厂卫抄没,但但了海外就能重建藩国了。

届时手里有了兵士,就能掌握生杀大权,可以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作威作福了。

代王与晋王企图瓜分库页岛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两国境内还有很多郡王,也就是庶出的孩子继承下来的地盘,算是自己的子国了。

晋国有七个郡王,而代国有九个郡王,要是这十六个郡王都跑去跟两位藩王分地盘,他俩是决计不会同意的。

所以,两位藩王便不约而同地选择在库页岛中部做文章,最好将这块土地一分为二,划归两国管辖,好安置本国诸多的郡王。

库页岛中部原本要安置一位藩王,若是换作十六位郡王的话,貌似非常不错,至少他们不会从自己的碗里抢肉吃了。

此处面积虽然不小,可土地贫瘠,多位山林,送给这些郡王定居倒是可以,他们坐拥更好更大的地盘,可以高枕无忧了。

那些郡王若是对自己被分到的地方不满意,就去找太子理论吧,一来一回,小半年就过去了,说不定等回来的时候,连不满意的地方都被其他郡王给夺去了。

用其他藩王的地盘来喂养本国的郡王,两位藩王就是这么打算的,而且也计划如此向太子请示。

代王朱传齎还等着看小太子的笑话,因为之前听说太子打算将住在开封的周王朱恭枵及周国也移藩海外。

要知道周国可是全天下郡王最多的藩国,供有三十七个郡王!

恐怕只有地图上那偌大的北美,可以安置下规模如此庞大的周系郡王了。

路途如此遥远,涉及人口多大数十万,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完成……

相比之下,自己所在的苦兀距离大明本土很近,来往也极其便捷,实在是方便至极。

那些前往北美就藩的,莫说在那块荒蛮之地上定居,不死在半道上都算是万幸了。

朱传齎见过世界地图,也知道世界如此之大,可从未想过要跨越大洋去重建藩国。

能在苦兀或者马加丹安定下来,就算是他所能接受的极限距离了。

对于生死未卜的跨洋远征,他是压根就不打算尝试的。

那边虽然幅员辽阔,可能不能或者踏上土地都成问题。

苦兀岛地盘的确小很多,可距离大明本土很近,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岛上北部又有平原,太子说沿海边有渔场,如此看来便可丰衣足食了。

细细算来,自己的抉择还是非常明智的,选了一块地理位置极其出众的宝地了。

“王兄,不知太子殿下赐给王兄银两几何呀?”

晋王朱审烜在作出决定之前,希望能把方方面面都打探清楚。

“……不瞒贤弟,仅有五万两而已!贤弟所得几何?”

代王朱传齎是不会把另外那一万五千两算在内的,再说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你又没死小妾,凭什么知道?

对了,被朱审烜这么一问,朱传齎陡然想起要尽快买到几匹上好的扬州瘦马带走,不然到了那边就没得玩了……

“唉~!同等!”

朱审烜叹了一口气,也没打算隐瞒,这事估计也瞒不住,看来俩人都是同病相怜,到了向太子乞食的地步了。

要是不满意,那太子便会重提在私吞土地的事情,里面不乏有草菅人命的官司,此事当然可大可小,就看太子与朝廷如何发落了。

作为藩王,一旦被对方抓住把柄,就成了待宰的羔羊,从当下的情况来判断,不反抗至少还能前往海外就藩,所以俩人都不敢造次了。

“原来如此!听殿下说,岛上尚有千余东虏杂兵,不知贤弟打算招募多少兵士?”

朱传齎虽然挑了一块可以开垦的好地方,可是付出的代价也不小,因为该岛北部正好是距离对岸东虏最近的地方,海峡仅有二十里宽。

所以在招兵买马方面,朱传齎要比同处一岛的朱审烜迫切得多,一个不留神,真会让东虏吓个好歹,他在这方面倒是非常小心谨慎。

该岛距离大明本土虽然最近,可跑一趟也要半月之久,前期就要靠自己麾下的募兵来固守地盘了,守不住的话,那真就要被东虏赶下海去喂鱼了。

“这……王兄,愚弟还没有规划,总计仅有五万两银子,可是不好办啊~!”

朱审烜只是打算将封地选在库页岛南部,对于其他的倒是的确没有什么准备,连移藩的内容都是得知了没多久,现在马上就要募兵,真有点措手不及。

听到朱传齎说岛上竟然有千余东虏,可是把他吓了一跳,这可是太子没说的事情啊,早知道这样,他就选其他地方了,好不容易移藩海外,他可是在不愿意听到有关东虏的消息了。

“贤弟不必担心,岛上的东虏不过是土着蛮夷而已,远飞关外之剽悍之兵。再者说,此岛不小,有千余东虏已经算是稀少了,带我大明王师登陆,必定可以摧枯拉朽,所向披靡!”

朱传齎是要一鼓作气将岛上的东虏消灭干净,不然与对岸的东虏内外勾结,可是不好剿灭了。

既然朝廷允许自己在海外建立代国,那么代国的一切事务,包括军务自然也得由自己说了算,朱传齎不允许自己的代国里再有一个东虏贼寇。

这么做应该是没错的,若是因为东虏便搞得子珉们人心惶惶,还怎么耕地捕鱼?连立锥之地都无法安稳,这代国也就名存实亡了。

“哦哦~!王兄所言极是,愚弟府上还有些家丁,想来再招些人马,配合朝廷的官军,当是可以斩杀东虏了!”

晋国有七个郡王,每个郡王出兵一百,加上他自己的五百家丁,也有一千余人了,再招募一千壮士,配以弓箭、长矛、钢刀、火铳等冷热兵器,应该是够用了。

若是代国也照此比例出兵的话,两国相加便能聚集四五千人马,可是一股不小的武装力量,对付岛上千余不服王道教化的东虏蛮夷,焉有不胜之理?

就算家丁与招募的壮士无法战而胜之,还有朝廷派出的官军嘛,只要出兵五千,便可一举荡平岛上的东虏蛮夷,或许都无须藩国对其动武了。

因为兜里的银子少,所以朱审烜想着能不少话钱就少花钱,尽可能地让朝廷替自己剿灭岛上的东虏。自己坐享其成便足够了。

“若是朝廷得以出兵,自然再好不过了!”

朱传齎也希望朝廷能替自己出头,不然若是没有任何作战经验的藩王之军吃了败仗,也有损朝廷的颜面。

他起初还想着大包大揽,加上自己的家丁,争取能够指挥五千大军,后来一想,这么多人,每月得花多少银子?

自己总供得到的银子才有六万五千两,远远不够给手下们分的,要是分地还差不多,分银子就不行了。

每人每月二两银子,自己也就最多能养得起一千人而已,这一年下来也须两万四千两银子呢,对眼下的朱传齎来说,不啻为一笔巨款了,米俸还得另算。

朝廷若是不出兵相助,他就要与诸多郡王抱团取暖了,不然还真有点打不过岛上的东虏蛮夷。

“王兄,若是朝廷不愿出兵,该当如何是好啊?”

朱审烜并不想让朝廷过多干预藩国事务,可无奈自己势单力孤,加上代国的人马恐怕那难以迅速剿灭岛上的东虏。

苦兀岛比其他封地小得多,可若是仅有四五千人马上去进剿,一时半会还真难以得偿所愿,倒是件颇为棘手的事情。

朱传齎听罢便眼珠一转,计上心头,将此前双方心照不宣的事情直接挑明:“莫不如如此这般,你我二人联手上奏,首先,将岛上中部的封地分给诸多郡王,不然代、晋两国无力供养众多郡珉。其次,恳请朝廷出兵进剿岛上东虏,若朝廷不允,则申请追加给每国三万两银子与一万石米的剿寇费用。若是不答应,你我二人便不会就藩!”

第一要解决土地,第二便要解决东虏,二者缺一不可,朝廷让他们移藩,就要给藩王更大的便利才是。

朱审烜一听内容,正合自己心意,立刻拍案叫绝:“如此甚好!照王兄所言,棘手之事便迎刃而解了!王兄大才!愚弟敬佩直至!”

眼下虽不知道岛上东虏战力如何,但只要朝廷肯出兵,让王府的家丁在后面跟进,大军便能稳操胜券了。

代王所说的这条妙计可退可进,朝廷大致也能承受,算得上是能为他们二人争取最大利益的方式了。

在苦兀岛上安置两位藩王以及十六位郡王,对朝廷来说也没什么损失,其余的地方仍旧极大,可以用来安置其他藩王。

哪怕将周国的三十七位郡王移至广袤的北美,也不会有丝毫的问题,光看地图上的面积,那里起码可以安置上百位郡王。

朱审烜觉得苦兀岛有代国和晋国便足以,其他藩王拖家带口前来也没地方可住了,只能选择去堪察加、马加丹、阿拉斯加以及北美了。

最好将其全都赶到北美去,这样的话,自己以后便有机会可以将本国的兵力运往马加丹,进而扩张本国的地盘了。

得到了晋王的支持,朱传齎不禁心花怒放,满面春风地说:“贤弟认同便好,此事须趁热打铁,明日,你我二人便进宫面圣,陈述利害关系,想必太子殿下与朝廷均会酌情考虑!”

朱传齎觉得关于上奏之事并非是子虚乌有,而是确凿无疑的,眼下藩王无力进剿岛上东虏,朝廷派兵相助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只有剿灭岛上的东虏,才能让藩国的子珉心神大定,专心在岛上落地生根,长久发展,否则不光是无法移藩,太子所说的光复失地就更无从谈及了。

能顶个光复功臣的头衔固然更好,但只要让代国在苦兀岛上重建,朱传齎就十分满意了,这比在大同城里要宽敞多了。

自己占据本岛的三成面积,麾下少说也有上万子珉,手握上千兵马,那将是何等的气派呀,完全是一副君临天下的风范嘛。

除了麾下的兵马少一些之外,与当年的成祖皇帝已然别无二致了,这样才是独当一面的大明藩王,也算是没有在世上白活一场。

一想到能号令三军杀得东虏一败涂地,朱传齎便有些心旷神怡了,能够作为中兴大明,光复失地的藩王,实在是感到太荣幸与自豪了。

就像太子所言的那般,只要能够成功,便必定会载入史册,被后人们所颂扬,此等光辉功绩决计不会亚于成祖北伐。

朱传齎非常自觉地将自己定位为第一个为大明收复失地的藩王与中兴大明的首功之臣……

从今往后,提起大明藩王,后代子孙们首先便会想到代王朱传齎!

朱审烜也认为的确如此,趁太子鼓动他二人移藩海外之时,必须开出合理条件才能同意移藩:“王兄所言极是,殿下宅心仁厚,上善若水,定可体谅我等难处!”

只要朝廷能够派兵将岛上的东虏重创便可,无须清理干净便可收兵撤退,后面的事情可以交由两国的兵马来解决,这条件当是不高。

如若不然,岛上战乱旷日持久,不光子珉无法耕作生活,两国还得继续向朝廷讨要银子与粮食才能维系下去。

这么算起来,对朝廷来说自然是先行派兵征讨要划算得多,而且还能提振军珉士气,实乃一举两得之策。

提及太子,朱传齎忙不迭地点头称道:“是啊!是啊!殿下英明,才有了移藩之策!”

移藩倒是不错,只是小太子对于他们这些藩王未免过于苛刻了,抄没了家产不说,就给了那么点移藩的费用,真是吝啬。

这话又不能说出来,只能烂在自己肚子里,嘴上还要感谢太子的厚恩,没有将他们一家老小都押到京城来看管。

想到周王等藩王在十数日内便可抵京,朱传齎心里都焦虑起来,必须赶在这帮人抵京之前离开,否则自己真是无法抗衡诸多藩王。

若是被某位藩王看中了自己的封地,那就大势不妙了,必须快刀斩乱麻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