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299章:穷途末路

明末黑太子 第1299章:穷途末路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就在定承皇帝弘皙遭到一场惨败,已经将兵力收缩到山区之后,瓦拉几亚帕夏(罗马尼亚总督)萨利赫正式向其提出了要求。

在一个月之内,归还沃伦沼泽以南及南布格河以西的地区,该地区原本属于奥斯曼帝国所有,之后被清国夺走了。

现在,

奥斯曼帝国有权拿回失地!

如果弘皙拒绝,那么从一七零七年三月一日开始,奥斯曼军队将向清军发动进攻。

与此同时,萨利赫也向清国的另一位皇帝雍正发出了同样的要求。

不光向清国发出了最后通牒,还联系了明军主帅张煌言。

在必要时刻,萨利赫将要求张煌言出兵南布格河以西地区。

清国前一位皇帝死了,

居然有两位皇帝同时继位。

这让看热闹的萨利赫都感到极为惊诧,

而且这两位皇帝都不打算向奥斯曼帝国归降。

苏丹陛下的耐心是有限的,不可能既让欧洲联军占领奥斯曼帝国的失地,又拿出粮食来养活不肯归降的鞑靼人。

张煌言一直没有下令继续向西进攻的原因之一,便是之前尊师已经与奥斯曼苏丹达成了一致。

而且俘虏实在是太多了,必须派遣大量兵马沿途押送,否则必将发生不可预料的事情和损失。

好在路途并不遥远,前期只需将所有俘虏押送到库尔斯克矿场就行了,那边非常欢迎数以百万计的矿工前来工作。

有了这些劳动力之后,该矿也已然成为乌拉尔山以西地区,甚至包括整个欧洲范围内规模最大的矿场了。

除此之外,顿巴斯的煤矿也是重要吸纳劳动力的大项目,一百万起步,没有上限。

从第聂伯河流域至顿河及伏尔加河流域一带,都将变成庞大的产量区。

在不出现天灾的情况下,光是这一片区域的粮食产量,每年便可养活至少一亿人。

俘虏里尚未婚配的年轻白皮女子都被挑出来,作为战利品,奖励给有功的将士。

女子的家眷也会一并被特赦,

作为将士的家眷,可以获得土地用来养活自己。

军事分界线以西至第聂伯河之前的地区,全部变成各步兵旅的屯垦地区。

战时为各旅防区,平时为屯垦地区,一地两用,两部耽误。

此事也无需上报才能获得批准,张煌言作为西部战区的总司令兼本地区的总督,被御赐拥有特事特办的权力,这也是之前张煌言与尊师商量好的事情。

在老家已经有土地的将士,可选择换防到其他部队,譬如当地的守备部队继续服役,个人待遇根据部队等级有所调整。

若是想要保住自己好不容易厮混下来的待遇的话,那就要服从原地驻屯的安排,家眷都可以接来在当地定居。

没好处的事情是没人愿意干的,张煌言宣布凡是愿意驻屯当地之人,一律按照此前两倍的标准来拨发土地。

土地等级也保持一致,也就是你家原来是河畔的土地,现在也给你下拨河畔的土地。

你家原来是靠山的土地,还有树林,现在也照样给你一模一样的地方。

有一点肯定,那就是新到手的地盘的气候要比更为的原地盘好得多。

再有一定,那就是经过狗鞑子奴才们的努力,

这片平原地区已经完全被开垦出来了。

来了播种就行了,而且是肥沃的黑土地,这是北边完全没有的,跟关东的土地无比相似。

至于为何尊师点名要明斯克一带,不要别的地方,根本原因是不被外人知晓的。

张煌言起初也不知道,但被点拨之后便恍然大悟了。

乌拉尔山以西的泛欧洲地区有两大钾肥产区,一旦大明王师掌握了明斯克地区,便宣告将两大钾肥产区全部收入囊中了。

手握东欧平原,还有肥沃的黑土地,手里又不缺化肥,光是这一片地区,往后就能养活三四亿人口。

加上乌拉山以东地区,不算本土的话,整个北地可养活六七亿人,以后农作物高产的话,养活十亿人也不在话下。

盛京将继续发挥战略枢纽的重要作用,而且已经恢复了原来的名字——基辅!

昊菁皇帝认为这个名字很好,兼顾前进基地与辅助控制之能。

莫斯科是乌拉尔山以西地区的控制中心,波罗堡、明斯克、基辅则是三个方向上的桥头堡。

也只有如此布置,大明对于该地区的控制才能较为稳固。

在三月份,从库尔斯克至畿辅的铁路便已经通车了。

这就意味着大明对该地区的控制力度大为提升,而且从顿巴斯到沃罗涅日与察里津、明斯克至莫斯科的铁路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

在黑海、亚速海、第聂伯河里,都已经有飘扬着申字旗的明军小型铁甲舰在巡逻了。

昊菁皇帝还计划在马里乌伯尔建立造船厂,前期建造一级铁甲舰,然后逐步升级该造船厂的建造能力,预计在十年之内能够达到建造三级铁甲舰的水准。

看似与本土造船厂的水准相差极大,但只要持之以恒地大力帮扶,马里乌伯尔造船厂在二十年之内便可建造万吨级铁甲舰。

三十年之内建造“国王”级战列舰并不困难,只要先将船坞早起来,再各种重型设备吞过去,调集本土的大量工程师与技术工人。

其实十年之内便可以达到速成的目的,在波罗堡那边亦是如此。

以后波罗的海与黑海都要有大明舰队的存在,哪怕只有寥寥数艘铁甲舰也可以。

奥斯曼帝国对此不会有异议,因为易卜拉欣也希望不需要跑太远就可以领到属于自己的铁甲舰。

卡尔十一世也非常欢迎朱慈烺在波罗堡建立造船厂,这对瑞典海军维持北方霸主的地位有很大的帮助。

奥斯曼苏丹与瑞典国王都意识到了,如果本国不想受到路易十四与利奥波德双皇的威胁,那么只能持续提升自身国力与军力。

而想要达到这个目标的捷径,便是维持与明帝国的亲密友好关系,没有第二条捷径可走!

卡尔十一世不愿意放弃抢到手的原属于波立的地盘,而易卜拉欣也不会舍得割让匈牙利。

对易卜拉欣来说,匈牙利一丢,等于联军可以直接威胁巴尔干与瓦拉几亚的安全,这是自己不能容忍的事情。

匈牙利是自己的底线,易卜拉欣绝对不能接受将边境线继续南移的任何建议。

位于欧洲地区的土地仅占奥斯曼帝国土地面积七分之一左右,然而却驻扎了超过一半的军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同样,常备军不到十万的瑞典,有超过五万士兵长期驻防在波罗的海以南地区,另有五万预备役珉兵辅助作战。

两国元首尽管交流不多,但不约而同的非常重视欧洲大陆的土地。

基本战略就是能抢多少抢多少,抢不下来,也不能把本钱丢光。

朱慈烺每年向瑞典提供五十辆燃油坦克和一百架“信天翁”战斗机,向奥斯曼提供的数量是瑞典四倍以上。

奥军每年都可以列装两个机步旅的坦克、四个大队的战斗机,以及不少于二十架“大力神”轰炸机。

易卜拉欣也引进了“信天翁”战斗机的生产技术,但前期仿制还有不小的技术难度,只能处于零部件组装的水准。

要是采购量比较大的话,还是以进口明帝国的原装武器为主,毕竟质量是有保障的,前线将士也更信赖进口武器。

过了最后通牒的期限,萨利赫见到两只鞑靼皇帝仍旧执迷不悟,完全不将自己的好意当回事,那就再也不会对其客气了。

在三百架飞机的掩护下,兵分三路。

第一路进攻弘皙的地盘,第二路从陆路进攻胤禛的地盘,第三路从海路登陆黑海北岸,夹击胤禛的兵马。

同时恳请张煌言,如果出动陆军不太方便,希望得到明军战机的空中支援,这就等于为己方提供不少于五万的兵力支持了。

对于这个请求,张煌言鉴于是春季的河流枯水期作战,对装甲部队的阻碍并不大,便欣然同意了。

有字据、地图、电影为凭,也不怕对方否认。

没错,萨利赫担心自己不亲自前往,导致诚信度不足。

所以还特意拍摄了一部时间不长的小电影,主要介绍了自己的作战计划。

这也不怕被对方知道,因为己方的所有要求都已经摆在明面上了。

张煌言自然也不会失礼,在写过亲笔信之后,同样了拍了一部电影作为回复。

大明王师将出动五百架战斗机、一百架轰炸机以及五个装甲旅、一个机步旅、五个骑兵旅、六个步兵旅,来帮助奥军。

六百架作战飞机加上十七个旅的地面部队,坦克不少于两千四百辆,还有两万五千骑兵助战,决计算是给足了对方面子。

这些部队就是之前没捞到打仗机会的那支总预备队,现在好了,尔等有多大本事,尽管使出来好了!

不过要事先声明,奥军各部必须有鲜明旗帜与装束,以避免被明军战机给误伤了……

“天呐!狗蛮子打过来啦!”

“啊???”

“风紧扯呼!”

“顶不住了!撤!”

南布格河西岸的清军原本以为对方都半年没动静了,应该不会来了。

万万没想到该来的终究是要来的,而且跟上次一样,还是铺天盖地。

头顶是密密麻麻的飞天邪物,对面是多如牛群的铁甲战车。

上次就吃了如此战术的亏,此番还是要吃亏。

根据贝和诺的命令,奴才们在南布格河西岸挖掘了两条又深又宽的壕沟,还有大量陷马坑,加之河流阻挡,貌似还能顶一阵子。

然而随着枯水期的到来,河流的浅滩地区也就成了摆设。

明军装甲旅的工兵营都备有不少推土机,这些机械的工作之一就是用来填平壕沟的。

就算还有障碍,也能发射信号弹,让空军机群将既定区域通通炸平!

在明军机群的狂轰滥炸之下,贝和诺在南布格河西岸地区苦心营造的防线。

仅仅在一天,准确的说是不到一小时之内,便宣告土崩瓦解了。

没一个腿脚利索的清军士兵敢留在防线上,只要腿没事,那就发疯似的往后跑,将领与校尉们如何大骂,甚至当众处决逃兵,也无济于事。

面对成百上千的“天地双鬼”,大家早已被吓破了胆,那还有心思在原地死守?

狗蛮子若是用冷兵器打过来,那大清天兵是全然不惧,定将其杀得屁股尿流!

反之,那就没法玩了,现在已经不是凭借弓马娴熟就能南征北战的时代了。

去年之前,大清王师或许能够用铁骑践踏整个欧洲。

去年之后,大清王师就不情愿地品尝过了一种全新的战术……

地面上出现了绵延十余里的明军装甲纵队,正在浩浩荡荡地向敌方腹地挺进。

头顶有“黑鹰”武装直升机保驾护航,更高的天空则有“黑脚信天翁”攻击机在盘旋。

后方的骑兵在保护步兵旅推进,整个进攻套路都是有条不紊,看不出丝毫的破绽。

驻扎在南布格河前线的约三万清军被快速击败,由于对方推进速度太快且火力强大,让他们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有。

这就是大明王师的闪电战,强化空地一体式的高效进攻。

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每天可以向前推进上百里之多。

根据张煌言的预计,与奥军汇合也就需要不到十天时间,快的话五天就可以做到。

因为此前留给鞑子苟活的地盘本身就不大,纵深是非常小的。

闪电战可以快速打穿鞑子的苟且之地,让这些冥顽不灵的家伙知道他们的末日来了。

尊师允许其投靠奥斯曼帝国,也不知道鞑子是没有意识到,还是根本不情愿。

眼下是否情愿已经不重要了,大明王师不会再给对方留下苟活的地方了。

从三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三日,明军一直在不停地推进。

到四月四日,明军一路向西的便与向东开进的奥军汇合。

余下的任务便是分割包围不愿意投降的狗鞑子,这便是其最终的宿命。

“皇上!眼下蛮子兵锋势不可挡,大清……”

“诸位爱卿可是想要乞降?”

“奴才断无此意啊!”

“是啊!皇上,奴才愿意誓死护驾!”

遭到奥军与明军东西夹击的雍正皇帝已经损失了一半左右的军队,如今几乎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

“王师如若不行,诸位爱卿可自行离去!”

“皇上!万不可出此言啊!”

“此非朕之愿,乃是形势所迫!”

“皇上!那奥斯曼总督萨利赫此前有意招降……”

“皇上,昔日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可卧薪尝胆,十年报仇,今形势所迫,我大清未尝不可啊!”

“皇上!姜维亦能策反钟会,若能皆奥斯曼之手击败蛮明,或可一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