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237章:破城秘技

明末黑太子 第237章:破城秘技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8:03:46 来源:笔趣阁

打发掉了几位渣明科学家,幺鸡又二次接见了新任宣大总督杨文岳,因为讨伐大军明日即将开拔,朝廷也希望尽快剿灭盘踞在大同的王朴。

若是抗旨不尊之徒能够长期苟活于世,不光朝廷颜面无存,而且他人还会争相效仿。

前有柴时华,后有王朴,朝廷无所作为,便在世人面前显示出无法有效管束地方总兵。

任由其发展下去,便会产生唐末藩镇割据之恶劣状况,分裂大明江山已然不可避免。

苷肃柴时华距离较远,眼下须以围剿流寇为重,一时半会还难以派兵前去征讨。

王朴所据的位置极其重要,直接关乎大明北疆安危,大同落入贼人之手,明廷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从开朝伊始,由于直面北元,大同便是与宣府同等价值的军事重地,无论何时均不容有失。

一旦敌人攻陷此地,向西可劫掠山茜与陕茜,向东则能绕过地势险峻的宣府防线,直捣京城,故而算得上是枢纽位置。

大同城虽在长城之后,处于相对安全的二线地带,而且城墙坚固高大,附近兼有诸多卫所保护,貌似可以高枕无忧。

实质上由于该地过于靠近檬古中部地区,又无法像宣府那样借助绝对的地势之利,不论防御冷兵器的骑兵集群还是热兵器的火器部队都十分困难。

尽管须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战略资源,但明廷却不得不守,因为对于明朝,此地是鸡肋,而在敌人看来,大同不啻于肥美异常的鸡腿!

皇太鸡已经拥有了大量的火炮,完全能够从蓟北防线直接攻入关内,并不需要再行绕路去进攻大同。

但这并不意味着明廷可以把大同拱手相送,一旦如此,整个被苦心经营多年的宣府防线便形同虚设了。

“爱卿所部准备如何了?”

幺鸡就关心一件事,那就是明日是否可以按时开拔。

“启禀殿下,此番承蒙殿下关照,所部兵力已然就位,所需粮饷与火器均补充到位,臣幸得殿下所造之战车百余辆、新式火铳两百余门,加之鸟铳三千支。部曲士气高涨,翌日清晨即可拔营启程,臣定当全力以赴,尽快平息王朴叛乱!”

这算是杨文岳最为省心的一次准备了,兵部、户部、工部的运转效率都比以前快了不少,尤其是他最为担心的饷银,竟然一次足额到位,简直让官兵们感到不可思议。

当然有些将领还是心存不满,因为清点相关人员之后才能发饷,让一些吃空饷的家伙再无可乘之机。

不过这样也好,今后若是朝廷可用战功来封赏各部,赏银能够按时拨发的话,将领们便无须如此行事了。

在所部了大量新式武器,并看过了迫击炮的实弹射击之后,杨文岳对此次平叛的信心又多了几分。

即便王朴占据大同,作用地利之优,在朝廷大军的猛攻面前,也只得甘拜下风。

“这便好,是役由爱卿亲自指挥,本宫全然放心,不知爱卿可曾想过几日之内可破城擒贼?”

南边已经有两只烧钱高手了,幺鸡就不想在北边再养一只了,打一天就要至少消耗掉一万两银子,十天就是十万两,打一个月,自己又要准备让厂卫去抄某些人的府邸了。

“……最长十日!”

见到太子问起了具体时间,杨文岳不愿让年幼的太子小瞧自己,就只得咬紧牙关说了一个自己应该可以达成的时限。

“本宫有一策,可让爱卿三天内破城!”

真让你打十天,莫说烧钱的事情,就是前去平叛的各部人马都得被叛军给打残废了。

幺鸡还不想为了收拾一个王朴就搞得两败俱伤,最好是用最小的代价来获得最大的胜利。

如果投资与产出比只是一比一的话,那特么不是等于赔大发了么?

“殿下英明,臣洗耳恭听!”

杨文岳还不知道攻城也有窍门,难不成大同城在修建的时候还故意留下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破绽不成?

像他们这样的外人自然不会晓得,但是对于皇帝或许真的会了如指掌,太子说地郑重其事,杨文岳也有些好奇。

“爱卿只须如此这般,用上战车厂特质的那种车便可!”

幺鸡低声叮嘱了这位总督大人一番,据说张大粽子就是用这种办法攻城略地的。

大同城那么坚固,强攻必然会导致己方伤亡惨重,下发抚恤金都会以数十万两来计算。

若是要大幅度的减轻参战部队的伤亡,就只能用这种看似有些苟且的办法了。

只要能达到战术目的,再荫损的办法也是好办法,王朴知道了也干瞪眼。

杨文岳闻言便立刻施礼,恭维道:“殿下大才,臣定不辱圣命!”

听到太子所述之策,统兵多年的杨文岳粗略一想便知道确实可行。

只要能够逼近大同城下,让士卒们做好准备,便可将某处城墙一举摧毁。

没有了城墙的掩护,城内守军必然军心涣散,大军趁此机会便可一战而定。

幺鸡心忖:招是损了点,但想省钱,就得这么干!

参战部队已经提前领取了本月以及下月的饷银,若有伤亡则可享受之前厂卫的待遇。

“本宫赐爱卿尚方宝剑,若有怯战不前之将,爱卿可先斩后奏,另命阳和副将姜瑄配合爱卿,若是王朴率部突围,则可前后堵截叛军,切勿让王朴从大同北门溜之大吉。”

没有十足的好处,幺鸡还不相信姜瑄会与王朴同流合污,姜家三兄弟军衔最低的也是副将,若无特别原因,应当不会反戈一击。

“臣谨遵圣谕!”

杨文岳明白,这次兴师征讨,不光是要收复大同,更是要歼灭王朴所部,若是时机得当,还要将罪魁祸首生擒活捉,押赴京城磔示方可。

王朴多半不会轻易就范,这就需要他来好好筹谋一番了,但当务之急是尽快拔营启程,赶赴大同城下,先截断王朴出逃的路线才行。

“是役,本宫会遣厂卫与爱卿同行,其任务并非是监军,而是另有要务,爱卿先行看过此文!”

幺鸡给杨进朝递了个眼神,杨伴伴便将一份拟好的文件送到杨文岳面前。

杨文岳丝毫不敢耽搁,接过来急忙快速浏览了一番,随后大惊失色,愤恨交加地说:“晋商竟然作出如此无耻之举,实乃最不容恕之国贼也。敬请殿下安心,臣定倾力协助厂卫,将其连根拔起,永绝后患!”

东虏并非连年入关,然而自身产粮又极其有限,杨文岳之前也很奇怪东虏所需的粮食是从何而来。

看过纸上的内容之后便恍然大悟,若不是晋商暗中支持,只怕东虏每年都会叩关劫掠,不然就得被困死在辽东了。

就是这些大明的商人,对朝廷象征性地缴纳百十来两银子,私下却大张旗鼓地向东虏输送上百万石的粮食。

若是不能借此机会将其一网打尽,得到其援助的东虏势必还会厉兵秣马,伺机大肆南下,让大明永无宁日。

“如有必要,爱卿只须派兵相助便可,具体事宜皆由厂卫办理,无须爱卿费心。”

除了晋商公然反抗之外,关于抄家的事情就不能让军队介入了,不然晋商的家当就要被打五折了。

某太子的底线是从山茜搞来五百万两银子,或者等价的家财。

一旦低于这个数,那就要过问一下当事人,再核对他们各家的小册子了。

幺鸡又遣人唤来东厂督公方正化与新任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杨文岳旁听,细心叮嘱道:“明日大军开拔,你二人各派一路人马随大军前去大同,待破城之后查抄晋商在城内之产业,倘若有恙,杨爱卿自会从中协助。再派一路前往太原府,余下人马突袭晋商之老巢。”

大同是出关物资的集散地,太原府一带则是多家老巢的所在地,这次不但要捣毁终端,还要一鼓作气端掉他们的老巢才行。

吴孟明知道太子要拿晋商开刀了,还要事先问个明白,好吩咐下属:“殿下,臣不知嫌犯该当如何处置……”

以晋商所犯之罪来论断,吴孟明认为多半被逮捕之人都难逃磔示之刑。

幺鸡本来想说鸡犬不留,但是就这么一刀砍死他们未免太便宜了,便改口道:“悉数押赴京城,私放嫌犯、监守自盗之徒,不论品阶等级,均按谋反罪论处!”

就让他们去山栋挖矿挖到死好了,规定每个月必须挖出价值六两银子的黄金出来,低于这个数一两,就将他们家其中的一人给凌迟处死。

这么一算的话,一千人去挖矿,一年下来便能给自己贡献不下七万两白银,十年就是七十万两,如果抓获两千人的话,那就过百万两大关了,当真不错嘛!

以后类似这样的嫌犯,能不杀就尽量不杀,让他们苟活着去当矿工还能创造不少剩余价值。

十万罪犯去挖矿,一年就可以武装一万骑兵部队,换成是基洛夫飞艇与天启坦克,也能造出一大堆了,还是这种惩罚方式比较经济实惠……

没那么多犯人不要紧,完全可以去辽东抓嘛,明军不敢抓的话,那就雇佣倭军去抓,一只壮汉能兑换二十两银子,相信很多倭军听了会流口水的。

算上运输与饲养成本,顶天三十两银子,送去挖五个月的矿足够回本了,剩下就都是净赚了,这买卖还真是一本万利,以后可是要好好忽悠一下德川二货大将军。

某太子也不怕晋商面对前来逮捕的厂卫,仗着自己人多势众,在紧要关头来个狗急跳墙,每队人马均配备了四门迫击炮,药包足够,胆敢负隅顽抗直接就轰死那群龟孙。

而且不会给蛀虫们任何讨价还价的空间,如果有卧底回来报告前去查抄的队伍里有人中饱私囊者,那某些人就可以顺势加入挖矿大军了。

要说百八十两银子,幺鸡可以全当没看见,你要是成箱子的往自己家里搬,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自从高起潜等人上演吞银子的好戏之后,幺鸡就在没看过了,内侍们表演完了,正好轮到厂卫们跟上,到时候嘴要张地大点才行哦~!

只要行事得当,抄回来的数量能让自己满意,幺鸡不介意第二次下发大规模的赏银,兑现额度跟上次等同。

无须户部慷慨解囊,区区五十万两银子,幺鸡自认为还是拿得出来的,不然李侍问那货又得跟自己哭穷。

自掏腰包也不要紧,找个机会就能从别的地方连本带利地赚回来,根本就不存在亏本的情况发生。

“臣谨遵圣谕!”

吴孟明答完便偷眼观瞧一旁跪着的方正化,后者是切实感受到了太子所给予他的恩典,由于上月办事妥善,光是赏银便得到了一万两之巨。

像杨进朝、李继周、张国元等人也得到了数目不菲的赏银,虽然彼此之间会略有差异,但毫无疑问的是较于以前要多得多。

在要买人心这方面,太子显然要比皇帝高明得多,奖惩兼顾,刚柔并济,不光是高级内侍,连宫女都得到了切实的好处,宫里均对太子交口称赞。

单对方正化来说,东厂上下的进项陡增了不少,但凡参与查抄行动的人员,最低也有五十两的分红,有了赏银的刺激,大家自然干劲十足。

太子也对东厂青睐有加,所需费用悉数拨付,让方正化接管起来非常顺畅,他也明白要用实际行动来报答圣眷。

吴孟明这厮不是内侍,可对金银珠宝的渴望程度却丝毫不亚于内侍,较于其前任唯一的优点便是对圣上还算听话,这也是其能够被太子晋升为指挥使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次查抄晋商的行动,还是以锦衣卫为主,东厂为辅,不过此次东厂还有一个副业,那便是监督锦衣卫,防止其中饱私囊。

说是互相监督,但很明显,太子特别叮嘱过方正化,而且加之骆养性的叛变,太子对锦衣卫已然不太相信了。

一旦这次锦衣卫犯下大错,今后太子便要重用东厂了,这便是方正化的一番思量。

至于吴孟明如何讨好太子,那就要看他的本事了,东厂这边只要以静制动便可。

东厂这边关注的重点是属地在河楠与湖广六位藩王,日前大部人马已经奉旨南下。

幺鸡安排好各自的任务,便摆退了众人,心里想着老洪头那边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