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324章:德川家光

明末黑太子 第324章:德川家光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四月中旬的倭国正值雨季,江户城此时正笼罩在蒙蒙细雨之中,从海上远远望去,大小建筑错落有致,碧色城郭,青色房檐,白色墙体,色彩分明,相映成趣。→ 八→.八**读书,.↓.o≥

江户湾内仍旧有数十条商船往来穿梭,丝毫没有受到阴雨天气的影响,其中不乏有几艘小巧的渔船正在靠岸,将从海里捕捞上来的鲜鱼拿到码头上兜售。

对横山拓也来说,海湾之内的状况远比外海要平静得多,尤其是在泡菜南部水域波涛翻滚,巨浪滔天,让他所乘坐的商船足足等了一周才敢。

好在自己不虚此行,得到了来自明国太子的一份豪礼,还有专门写给德川将军的亲笔信,里面的内容算是五十年来,双方最为重大的一次合作了。

坐上马车之后一路通行无阻,不时可以见到道路两旁头戴斗笠的行人,横山拓也很快便来到了整个幕府的心脏地带——江户天守的大门口,在此下车接受检查。

门口便是由一群武士担任警戒任务的哨兵,全部顶盔贯甲,头戴巨大的萎乌帽,上插u型锹形,腰间别着一长一短两把利刃——太刀与腰刀。

在拒马之后,手持重藤弓与铁炮的武士数量各半,这样可以行之有效地对付图谋不轨的歹徒,在远距离予以阻击,避免其靠近天守。

与普通武士不同的是,这些哨兵在盔甲外面全部身着了一件印有黑色三叶葵标志的白色外披,而三叶葵正是德川家族的家纹。

“哦~!原来是横山先生!幸会!”

带队的头目见到是自己的老熟人,原本肃穆的神情也就放松下来,很是客气地上前打招呼。

“在下奉将军之命前来觐见,还望您行个方便!”

征夷大将军对属下要求严格,所以并不需要横山拓也私下送些银两作为敲门砖,但是必要的礼貌还是要展现出来的,高级武士并不缺钱,需要的是尊重。

“当然!”头目随后向下属摆手命令“放行!”

四个武士立刻搬开阻断正门的拒马,让马车通过,从这里便可将高达雄伟的天守一览无余了。

光是石垣式的天守台便有数丈之高,较于土垒式的堆积更为坚固,且江户天守有五层之高,在顶端观望,可将全城景致尽收眼底。

进入天守一层,尽管作为商人的横山拓也前来觐见并未携带任何武器,但还是需要接受例行的搜身检查,除了几个大将军的近臣,其他人无一例外。

“先生请随我来,将军阁下正在四层赏雨!”

一名面相清秀,体态婀娜的侍女带着来客上了楼梯,将横山拓也领到了自家将军所处的位置。

此时,在濡缘,也就是外廊的长条形平台上正坐着一个身着黑色绸缎袍子,留着一髻发型,头戴乌帽,腰间别着一把太刀,金色的刀鞘上镌刻着华丽的纹路。

“坐吧!”

背对着横山拓也,体态壮硕的男子,正是整个倭国的实际最高統治者,第三代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光。

“是!阁下!”

在这里没有得到主人的首肯,横山拓也是决计不敢轻易落座的,虽说没有椅子,只能坐在塌上的铺垫上,可也是一份来之不易的荣耀,至少是大名级别的人物才能享受如此待遇。∝八∝八∝读∝书,.◆.o+

德川家康的大军攻陷大阪之后,又迫使丰臣秀赖母子自杀,完成了一统天下大任,随后便以“天子以才艺与学问为首”的名义架空了天皇。

全国拥有一万石头禄米的领主有两百余个,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大名”,少于此额度的领主叫做“交代寄合”。

幕府又将麾下的大名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嫡系,即出自德川家的明国,称为“亲藩”。第二类为在关原之战前,投靠德川家的大名,叫做“谱代”。

第三类是在战后不得不向德川家族投降的大名,也就是“外样”。这些大名都有觐见征夷大将军的资格和权力。

除了大名之外,德川家族又将禄米少于一万石的“交代寄合”分成两类——“旗本”与“御家人”。

前者实力较后者更为雄厚,且有资格觐见将军,数量多达五千。后者实力较弱,只能仰望天守而已,规模更是超过一万五千。

如果进行战争动员的话,不算家族麾下的亲藩部队,光是“旗本”与“御家人”的军事力量就高达六七万左右。

算上诸多大名,德川家光可以直接指挥的部队便超过二十万,附属人马之规模也与此相当,可以随心所欲地纵横全国,所向无敌,这也是德川家族統治倭国最大的资本。

能够得到征夷大将军单独接见的只有身居“老中”以及“若年寄”以上的官员,“老中”就相当于明国的尚书,进出倭国的外籍商船必须有“老中”签发的奉书方可靠岸装卸货物。

“老中”理论上是在二万五千石禄米以上的谱代大名之中选择,不过被选中的都是禄米很高的大名,这也是德川家族变拉拢相兵力雄厚的大名的策略之一。

横山拓也能够得到单独召见,已经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了,至于第一眼只见到征夷大将军的背影……这并不重要。

今日的风力并不大,而且是顺向,即使打开拉门也无需担心雨水会被大风裹挟进来,使得德川家光有兴致观看蒙蒙细雨润泽大地苍生。

“明国天子怎么说?”

德川家光虽然早已决心实施锁国之策,阻断西方蛮夷利用各种方式向倭国进行渗透,但与明国隔海相望,还是可以在自己的控制下,进行例行往来贸易的。

“启禀阁下,明国皇帝已经沉睡不醒,现由太子监国理政,太子虽然年纪不大,但还算开明,很是愿意与我国互通有无,并提高贸易规模,增进明国与我国的关系。”

横山拓也只是看到了征夷大将军的背影,并不清楚德川家光此时的心情。只能先将来龙去脉的梗概说一下,若是将军有兴趣听,再往下说,不然就只能立即勒马了。

“哦?竟有此事?”

听到皇帝沉睡,由太子监国,德川家光便有些诧异,慢慢的转过身,打算听一听详细情况,增加贸易额度倒是其次,今日阴雨连绵,主要是用来解闷……

“属下不敢有半句妄言,此为明国太子的亲笔信、内阁签发的贸易条款与明国出版的《京师日报》,特此呈现给将军阁下御览!”

空口无凭,横山拓也旋即拿出了自己的法宝,没这些东西,光凭一张嘴是不可能说服征夷大将军的。

事实上明国方面不出具这些书面声明的话,横山拓也自己也不会相信对方的诸多条件,毕竟内容实在是过于丰厚了。

“用茶吧!”

德川家光吩咐之后便不作声了,而是自顾自地看过递交上来的东西,用了大约半小时才算是浏览了一遍。

对于上面所述的内容,征夷大将军阅读起来毫不费力,明倭两国除了语言上有所差别之外,在文字上几乎如出一辙,所以德川家光看起来与明人别无二致。

虽然是初次见到明国太子的亲笔信,不过信上的内容却让征夷大将军极其心动,因为开出的条件几乎使德川家光无法解决,连出兵都在考虑之中了。

某太子给价格是倭国每出兵一万人,明国便向倭国提供一百万斤雪花糖,每斤的到岸价为二百五十文铜钱。

作为征夷大将军,垄断了倭国至少五成的雪花糖市场份额,每斤净赚五十文的话,一百万斤雪花糖便可赚得五万两银子。

出兵五万人,便能赚取二十五万两白银,如果售价达到三百五十文的话,那么每年都会落袋五十万两银子。

用这笔钱,每年就可以养下一万名忠心耿耿的武士,而且几乎什么都不需要付出,所以对禄米高达百万石的德川家光来说也是不小的诱惑。

没人不喜欢钱,对于生活较为简朴的德川家光也不例外,更别说是别人白送给自己的一座光闪闪的银山了。

“阁下,此为明国太子给予属下的雪花糖样品!”

横山拓也留心观察了一番,发现大将军正在思索事情,这说明其已经知晓了明国太子提出的“雪花糖换武士”的建议。

所以连忙趁热打铁,拿出一个较为厚实的小纸袋,让将军的随从放在托盘上呈递过去,希望得到大将军的初步认同。

德川家光并未作声,只是用一个眼神,随从便会意了,旋即用腰刀割开纸袋,将里面的物品倒在盘中。

顿时陡然生出雪白一片,让德川家光也有些侧目,若是明国可以向自己提供大量这样的雪花糖的话,拿到倭国市场上标价四百文铜钱也不为过。

不像明国的皇室,幕府将军提倡简朴修身,每餐不过四菜而已,而且对于每种大宗生活用品的价格都了如指掌。

在德川家光看来,明国的雪花糖显然比本土出产的粗糖卖相要好得多,只不过粗糖便宜,很受下层百姓的欢迎。

但是中上层都喜好口感上佳且更为香甜的雪花糖,贵是贵了些,但是物超所值,只要买得起,众人还是喜欢吃雪花糖的。

明国那边愿意大量供货,自己这里又控制着市场,这笔生意倒是确实可以尝试一下,不过涉及到大规模出兵,还是要谨慎一些才行。

“偿下!”

作为大将军,哪怕是下属进贡来的东西,也不会贸然品尝的,只能让随从代自己试吃一下。

“禀阁下,此糖甚细、甚甜,入口即化,回味无穷,堪比市面所售之高价糖!”

武士随从用刀尖挑起一小撮,放入口中,用嘴唇与舌头搅拌微抿,旋即便有了令自己极其满意的味觉体验,便如实向主人禀告详情。

“好!”

身边的随从向来不会说假话,得到报告的德川家光也就大致相信了,既然有明国太子与内阁出具的书面信件,雪花糖的质量还算上乘,那这比生意就可以谈了。

“明国太子还说什么?”

鉴于对方开出的条件还不错,自己或许真的可以考虑出兵助战,德川家光便意兴阑珊地问。

“启禀将军阁下,明国太子说若是将军阁下不甚嫌弃的话,愿意将《京师日报》的运作策略当作礼物送给将军阁下。这样将军阁下便可用以开办《江户日报》了,每年收益不下十万两白银,均为将军阁下所得!更重要的是,明国太子说报纸乃是舆论爪牙,控制报纸便可掌控珉间态度,使得倭国千万百姓都获悉幕府政令法规,唯将军阁下遵从,往后更加便于治理各地!”

横山拓也很喜欢看《京师日报》,这上面不论是朝廷政令还是小道消息,应有尽有,只要看过报纸,便对天下大事小情了如指掌了。

如果征夷大将军能在江户也开办这样一家报馆,用以发行报纸的话,那便是一件极好的事情了。

作为军火商人,横山拓也倒是没什么兴趣参与报纸的创办,不过或许对大将军来说,这倒是个新鲜食物,可以尝试一番。

“……嗯!明国太子所言不无道理!”

德川家光稍加思索便觉得对方说的确实符合实情,要将各地的藩国监视起来还不够,必须要让百姓们知道幕府的诸多规定,这样才能更好的实施自己的锁国之道。

有了报纸这把利器,治国就变得容易许多了,在大致浏览了一番关于《京师日报》的运营册子之后,德川家光获悉了上面的内容,心中在新奇之余,更加认可了明国太子的观点。

开办《江户日报》貌似是一招妙棋,每年不下十万两白银的收益也不可谓不少,算得上是一件非常利己又事半功倍的玩意,若是各种条件合适的话,倒是可以尝试一番。

有了这本关于如何运营报纸的册子之后,各地的大名想要返照都没那么容易了,从今往后,各地的百姓只能看到《江户日报》。

上面说什么,他们就得接受什么,这样幕府便可高枕无忧了,德川家光真是越想越舒心,嘴角在不经意间已经露出了得意的微笑。

一份看似普通的报纸,却能产出如此惊人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自己最大的困扰,所以德川家光才会如此高兴。

“那些皆为报纸?”

德川家光用余光扫见角落里放着一摞类似面前这份报纸的东西。

“禀将军阁下,这些皆为《京师日报》,此报每天都会出版一份,属下便在上船之前,将所能搜集到的都拿来呈献给将军阁下!”

横山拓也是很有兴趣看报纸的,但他不知道征夷大将军是否也有这个雅兴,不过还是可以当作礼物来上贡的。

“好!且容我浏览一番!先安排先生就近下榻,若有要事,再行商议!”

这下德川家光可以看个够了,心悦诚服之际,便礼貌地送客了。11...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