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267章:以糖为名

明末黑太子 第267章:以糖为名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洪承畴虽然并没有统领辽西兵马多长时间,依旧火眼金睛,看出了边务疲糜的问题所在。

在关宁各部之中,克扣饷银早已司空见惯,用以供养少量家丁,普通士卒所得仅能勉强糊口,岂有战意?

诸将各怀心思又畏敌怯战,更有尾大不掉之势,实难受统帅节制,若有战事,必将保存所部实力,伺机溃逃。

辽兵惰性已成,先前不思进取,仅能作守土之用。如今面对东虏铁蹄,肝胆俱裂,原地固守亦成难事。

洪少保认为辽西兵将皆不堪大用,一无战心,二无战力,仅可用来剿灭流寇而已,若要抵御东虏,则须大力整饬一番。

对约十万兵马,而且是盘踞多年的地头蛇部曲进行整饬,洪承畴还需要两样东西,一个是尚方宝剑,另一个则是成箱的银子。

没有皇帝的授权就杀一儆百,难免饱受朝野非议。

没有饷银,练兵之策就无法顺利实施。

所谓稳固边关,便无从谈起了。

洪承畴在字里行间已经暗示,倘若辫子大军包围宁锦二城,以其麾下的兵力与战力而言,交战必不能胜,出兵必遭重创。

东虏野战甚是剽悍,王师难挫奴军之锋芒,远距驰援,所获微小,而隐患巨大,如若不然,则宁锦二城长期被围,或遭陷落。

洪承畴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他的部队不具备野战打胜仗的能力,如果宁锦二城被围求援,从山海关出发的援军没等解围,就会被辫子包了饺子。

野战是救援二城最为关键的问题,野战不能获胜,解围便遥不可及,要是任由辫子围困二城,长期必成第二个大凌河。

由此倒推,便可知晓想要野战取胜,就必须在编练新军的同时来整饬原有各部人马,凭此来提高战力,否则带到事发,便为时已晚。

所以问题就卡在这了,即便皇帝同意上奏之内容,可太仓告罄的话,整军备战就仅为老生空谈,换成任何一员统帅赴任辽西,最后都将无计可施。

举兵之前先要举饷,没有充足的饷银粮草,莫说逐步收复失地,就算是固守仅存的几处战略要地都成问题。

洪承畴在任时最为头疼的问题就是没钱,现在可以将这个棘手的事情丢给王在晋了,太子帮其解决,阻碍整编最大的障碍也就被消除了。

“老朽以为洪承畴所言甚是,如今辽事败坏,当须大力整饬。殿下一意图振,以固边防,乃是长远之计,此为正道也。”

王在晋认为小太子与洪承畴所言及的内容都是正确无误的,也是朝野少有的能对边务有远见卓识之人。

如果自己这趟前来,朝廷没有足够的饷银,或者圣上依旧想要在边务上立刻有所改观,那他是决计不会同意赴任的。

要彻底解决东虏这个当务之急,还要有条不紊地从头开始,在三五年内便期望扭转目前的颓势,是非常不现实的奢望。

幺鸡觉得该说的内容,自己都跟老王头说的差不多了,愿不愿意干那就是他的事情:“如此说来,爱卿是愿意赴任辽西总督一职了?”

银子的事情给你解决了,还授予你专断之权,再不同意的话,那真要让别人去干了。

事到如今,王在晋算是变相同意了,郑重其事地起身拱手施礼道:“老朽不敢辜负殿下之期望!”

自己所提的条件,太子均已应承下来,对于辽事又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对自己上任之初的要求并不高,王在晋便打消了回老家的念头,打算有所作为。

尤其是太子打算加固山海关,将此地作为与东虏决战之处,甚合其心意,老王头便要让那些抨击他的同僚们看看,当年之策如今仍旧管用。

正主答应了,幺鸡也就算是放心了,不过还是要嘘寒问暖一番表示自己的关切:“这便好,本宫只是担心爱卿身体境况,可否适应辽西严寒气候?”

有必要的话,真要拍两个御医作为老王头的私人医生,跟着去山海关,不然保不齐那天就要给这货发封吊唁信了。

王在晋对这个问题显然非常不悦,尤其是别人说他身体不行:“老朽虽年事已高,然筋骨尚健,不曾有食欲消退之状,病患更是无从提及,敬请殿下宽心。”

为将帅者,最讨厌自己跟年事已高尚能饭否之类的内容挂钩,只要一天未卧床不起,便可披甲上马,挥师征战。尤其是面圣,不论身体康健与否,都要言之凿凿才行。

幺鸡知道继续用老王头的身体说事就可能出现尬聊的情况,便不再言之,转而说:“如此一来,有爱卿坐镇山海关,统筹全局,节制各部,本宫便可高枕无忧矣!”

不管行不行,都要先把老王头顶上去再说,让皇太鸡尝尝窖藏多年的“隔壁老王”,而且一定要看好自己的漂亮老婆,别动不动就带着狗腿子入关。

要知道“隔壁老王”最擅长的事情就是趁男主人不在的时候,悄悄地摸进对方家里,跟女主人发生一些令人浮想联翩口干舌燥的事情……

本着敌不动,我亦不动的作战原则,只要皇太鸡再敢率领辫子主力入关劫掠,“隔壁老王们”一定会让留守后方的辫子的女眷们爽歪歪的。

“老王们”不行的话,还有数以万计的倭军士兵,他们干别的不擅长,对于“啪啪啪”这方面,几乎是无师自通,银子与女子都是倭人急需的战略物资。

如果被玩过的女人还能折现,倭军已经会齐声高呼——呦西~!太子殿下真是大大滴好!

让皇太鸡以及一众旗主们品味一下家中被盗是什么滋味,你们不是经常这么干么?

这下好了,报应来了,说不定被光顾的女眷一个不少,而且倭军士兵免费送你们一堆混血儿子呢!

“前番本宫已经开出丰厚条件,通过倭国使者向幕府将军代为转达,倭国可能会派数万士兵前来助战,主要是在辽东半岛地区登陆,袭扰东虏腹地,令其不能在入秋时分大举南下。”

这个请外援的事情,还是有必要让老王头知道的,别等明天上朝了,这货还是朝野里知道事情最少的人,那凡是还得先跟他解释一番才行。

“……老朽还望殿下三思,我大明与倭国素有罅隙,邀其出兵不啻于与虎谋皮!”

王在晋大致看过渡海作战规划之后,倒是基本认可这个策略,只是对于狼心狗肺的倭国还是顾虑重重。

“爱卿大可放心,一来,倭国已然不同于数十年前,在与我大明决战之后,今昔仅为名义上的统一,各地与幕府将军貌合神离,而幕府将军也需要借助我大明帮助其削弱各地的实力。二来,此番由郑芝龙总兵的舰队负责运输倭军登陆,倘若倭军临阵倒戈相向,则必然无法再回倭国。三来,本宫给予了幕府将军巨大的好处,每年不下上百万两银子,可是一笔巨款,其断然不会阳奉阴违。”

得到白砂糖的垄断销售权可是德川二货大将军做梦都想要的东西,而且某太子手里不光有白砂糖,还有更为细腻的绵白糖。

皇太鸡是可以托人向其许诺好处,但绝对给不了某太子这么多,可以多到让德川二货大将军都无法拒绝的地步。

郑老屁那里就更不用担心了,向倭国运输白糖赚钱就跟直接铸造铜钱一样容易,这种在两国君主之间交易的大买卖,不让他横插一杠子,他都不会高兴。

“殿下可是向倭国供奉百万之巨银两?必然有违藩属之道!”

王在晋认为每年向倭国支应这么一笔巨款,实在是得不偿失,用这笔钱还不如编练两万新军。

“没花银两!”

幺鸡很是神秘地笑了笑,杨进朝与喜儿是知道实情的,的确是没花钱,一两银子都没付出。

“……”

王在晋就直接懵圈了,太子适才说花费百万银两,这又改口,难不成在刻意诓骗自己?

“此事朝野均未得知,爱卿可否保密?”

告诉少数几个人就行了,现阶段还没必要广而告之。

“自然!”

既然要听到了别人不曾知晓的秘密,王在晋也就只好答应太子的要求了。

“想必爱卿知晓我大明糖价如何,但爱卿或许不知道倭国糖价,所以……嘿嘿!”

就算有个中间商在赚差价,老子也照样不花现银就能借到兵。

“原来如此~!”

王在晋虽然年事已高,但也没到脑瘫的地步,太子即便没直言相告,稍微一想便能猜透其中的奥妙所在。

“正是!”

老王头已经知道怎么回事了,幺鸡也就不会否认了。

倭国这时候可是没有大面积种植甘蔗的,国内所须的糖类全部需要进口。

等到郑老屁干掉了爪子深得太长的荷兰人,大明就可以成为倭国糖类的独家供货商了。

王在晋没想到区区糖务,每年便能涉及百万两银子之巨。

难怪太子不想让朝野知道,想必太子从中也能赚取不菲的利润。

老王头是不相信太子会口出妄言的,因为户部与兵部的账目是可以查阅的。

更简单的话,直接向两部尚书询问一二便可真相大白,所以向倭国运糖应该是确定的事情。

为了便于出口,某太子打算在京城或者天金建立一家巨型糖厂,专门用来炼制白砂糖。

幺鸡还没傻到让郑老屁从两广往天金运甘蔗,只要在当地先行加工成粗糖,再通过海运,送到京金,过滤成白糖就可以出口倭国了。

如果在两广地区就一步到位的话,偷奸耍滑的郑老屁难免会架空某太子,单独与德川二货大将军交易,这就很不好了。

与倭国不同,华夏的糖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着作《礼记》与《楚辞》中,均有饴糖的记载。

南方制造的饴糖以稻米为原料,北方的饴糖则用黍米为原料,口感上相差不大,后来又发明了用高粱与地瓜做的饴糖。

随着蔗糖兴起,逐步取代了饴糖的主角地位,品种更加优良的在汉武帝时期被从中南半岛引入。

这也使得甘蔗在汉末至三国时期成为了三方屯田的主要作物之一,后来糕点业的祖师爷也变成了诸葛亮……

葡萄牙在丧失香料贸易之后,凭借歪打正着的蔗糖生意日进斗金,在其南美的殖珉地巴西大范围种植甘蔗,在十七世纪初,其出口的蔗糖占据欧洲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

这也引来了其宿敌——西班牙与荷兰的注意,尤其是以海上贸易立国的后者,现在对倭国的蔗糖出口量已达到两千吨。

某太子认为此举很不友好,所以在每斤的到岸价比对方低五十钱的基础上,正在想方设法撺掇郑老屁,伺机将荷兰人的战舰与商船都送入西太平洋的海底……

指望跟西方列强公平竞争,你问问今年在吕宋岛被西班牙军队屠戮的华裔商人,他们自始至终得到过公平的待遇么?

砸我生意者,虽远必杀!

这是某太子的经商格言!

对于某太子来说,没有竞争对手的生意才是好生意!

如果可以,最好让所有的竞争对手都去死!

因为死掉的竞争对手,才是好的竞争对手!

不管是谁,只要干扰到某太子与德川二货大将军的生意,就必须除之后快。

即便是纵横大洋的荷兰人也不行,看起来很有必要对腓力国王进行扶持,使其陆军收复尼德兰行省。

有了可以实施曲射攻击的没良心炮,荷兰人引以为傲的棱堡的防御力便会大为降低,西班牙军队顺势扭转战局也说不定。

只要腓力四世不是西班牙的晋惠帝,他就应该同意与明帝国之间的军事技术合作计划,因为这位国王并不希望继续看到一连串的败仗。

放眼全球,不论是军事上还是财政上,能够挽救二哈联盟的只有某太子,放弃这次合作机会就等于与胜利挥手告别。

幺鸡可以肯定对于三十年战争,腓力四世想要得到的结果绝对不是战败议和。

丢了尼德兰,导致财政崩溃不说,在战场上除了连吃败仗,又什么都没得到。

在实力雄厚的法国亲自出兵之后,西班牙与烂泥帝国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欧陆战争打到这个地步,二哈联盟已经几乎耗尽了财力,而法国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没有强力外援的帮忙,二哈联盟反败为胜的可能性早已变得微乎其微了。

法国可以再打三十年,而其对手却连十年都支撑不下去了。

这就是当下国力之间的差距,不管愿不愿意都得承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