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51章:傍晚请安

明末黑太子 第51章:傍晚请安

作者:牛笔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3:48:06 来源:笔趣阁

“嗯,可以考虑!”

在五十万两以内的拨款要求,现阶段的“土豪鸡”还是不会肉疼的,再多的话,那就可以一笑而过了。

这笔银子砸给勇卫营也不是打水漂,起码还会变现成战斗力,砸给京营的话,那很快就会落进城里“小姐姐们”的腰包里……

“末将多谢殿下栽培!”

黄得功猜出此事多半能成,所以心中大喜,急忙抱拳施礼。

自打从河南剿寇回来,他就向崇祯皇帝奏报了战况的同时,提出了这个建议,只不过奏疏递上去之后,便杳无音信了。

原因很简单,就是皇上没钱!

各地前来勤王才给多少银子,三十万两估计就得让皇上另起一行了。

甩锅爹穷到连给嫡系王牌砸钱的银子都没了,居然还能容忍身边一群脑满肠肥的勋贵,这真是让朱慈烺哭笑不得。

黄得功是见到勋贵们多半被太子给收拾了,从他们府邸搜出的银子都论箱子装,心里认为这是一个合适的当口,所以才小心翼翼地提出了这个要求。

如果没这事,太子监国也会跟皇上之前的窘境一样,还是没钱拨发军费,自己说什么都是白费,别说一个骑兵营,就是置办一个步兵营,那都得让太子想半天,这都不一定能答应。

黄得功也有自己的一番计较,如果自己提出的要求在五十万两以下,太子刚从勋贵那里收缴了数百万两银子,只占其十分之一左右,多半会同意,再多的话,那就难说了。

勇卫营作为天子劲旅,战功显赫,能把欠饷填平,再置办上一个骑兵营,已经是天大的面子了,再奢望别的就是得陇望蜀,不切实际的想法了。

所以黄得功除此之外,也就没提别的要求,见好就收为妙。现在狮子大开口,扩军一倍的话,这很可能让太子为难,那今后勇卫营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又闲聊了一会儿,管理尚膳监的张国元便进来禀报,晚膳已经准备妥当了,这意味着朱慈烺可以带着一群小弟去吃鸡食了。

晚膳的饭菜简单,这样御厨们做起来就很快,端过来的速度就更快了。

因为上菜慢了的话,面条就会凝了,如果太子一筷子下去,夹起来一大坨,有人就要挨板子了。

“吃吧,屋里就咱们几个,诸位爱卿都不是外人,不用客气,晚膳简单了点,但饭菜都足够,可以管饱,谁吃不两大碗,就是居心叵测了!”

朱慈烺不动筷子,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否则就是大不敬之罪了。

左边坐的是三只太监,右边则是三员武将,六个人闻言都面面相觑,无一例外,都只得甩开膀子拼命吃了。

由于是招待武将,碗太小的话容易让人家不好意思总盛饭,所以朱慈烺给他们准备了一掌之碗,也就是成年人五指张开才能拖住的大海碗。

一般青壮两碗面条差不多就能吃饱了,像武将这样的饭桶,估计得三四碗。既然来了,就不会让手下吃个半饱就走,这要是传扬出去,那就真成笑话了。

张国元在旁边恭敬地帮衬道:“诸位莫要看轻此面,这乃是太子殿下引子仙界之食谱所制,卤酱可促味蕾大开,拌与面条之中滋味十足,绝非寻常面食可比!”

为了安全起见,在上菜之前,张国元是尝过了,于是非常认可“苏格兰打卤面”的味道,才敢这么说,不然就是给太子爷添乱了,那还不如在一边看着人家吃。

“嗯~!甚是好吃!末将多谢殿下赐面!”

黄得功把卤酱与面条搅拌在一起,觉得差不多了,便先行挑起一筷子面条全部吞下,不禁大为惊诧,这味道的确,不论是肉味还是酱味都极为精妙,与劲道十足的面条混合在一起,就让人会产生一种不停吞咽的冲动。

虽然午饭吃的是烧烤,也是管饱的,但晚上吃的这道打卤面,却感觉别有一番滋味。黄得功自认为生平吃过无数面食,眼前这碗面却绝对让他难以忘怀,绝非寻常面条可比,即便没有汤汁辅佐,也能排进前三。

“无须多言,免得呛到!”

“赐面”?

马丹!

这里有想想都觉得好笑!

要是你们挨个答谢,岂不是老子吃到半道,还得挨个回复一番?那还吃不吃了?

吃不言,寝不语!

尤其是吃鱼和面条的时候,一个不留神,嗓子就容易出事。

六个人马上会意,也就不敢再多说什么,一个个都闷头“吭哧吭哧”的往嘴里塞。

今天这饭局是有个人指标的,吃不了两碗就别想走了。

再者说,大家还要吃地快,难道太子吃完了,让太子干坐着等你吃完?

“无须着急,吃完就好,天气炎热,剩饭容易坏!”

朱慈烺故意吃地很慢,免得让大家都感到时间紧迫。

剩饭容易坏……

后面还有一句,那就是“只能喂狗了”!

朱慈烺没说出来,生怕把眼前的六个饭桶说地哭笑不得。

没到十分钟,“一号饭桶”黄得功便抢先一步完成任务,干掉两碗面条,还吃了几块排骨,喝了一碗冰镇酸梅汤压气,最后从餐巾纸抹了抹满是油腻的大嘴,意兴阑珊地看着后续对手。

本来他还想吃第三碗,不过方才用余光瞥见大家的速度都不慢,也就打消了多吃一碗的念头。

如果自己在吃光第三碗之前,其他人吃完了第二碗,那自己岂不是就成最后一名了?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黄总兵也有自己的小算盘,怎么着也不能输给两个部下和三个监军!

不过吃得快归吃得快,这打卤面的确很好吃,御厨做地这道仙界美食倒是名不虚传。

就算是只吃了个六七分饱,可整个人还是觉得很舒坦,嘴里飘香,回味无穷。

等到六个人全都吃完了,朱慈烺颇为赞许地点点头,表扬道:“不错!在本宫看来,诸位爱卿都是实在人!”

大家都“嘴下留情了”,不然两碗估计打不住,尤其是像黄得功这样的大饭桶,明显是为了先声夺人而少吃了。

这也难怪,自己初次宴请他们,这几位在小心翼翼之余,留个心眼是在所难免的事情,算不上多么荫险狡诈。

要买人心的这顿饭虽然吃地简单了点,不过该送的东西都送到位,这就齐活了。

勇卫营的欠饷问题得到了解决,黄得功要求增设的一个骑兵营有了着落。

孙应元即将就任京营总督,从“大黄”的部将变成独当一面的主官。

抗打击能力较强的周遇吉则会着手组建太子亲军——东宫卫队。

而且处于对这只NPC很高的人品,朱慈烺也没打算在这支部队里安插监军这种“**监视器”。

这样的结果基本算是皆大欢喜,司礼掌印太监高时明没升职也很宽心,因为太子殿下没再找他要银子……

“殿下,东宫讲读杨士聪、吴伟业在宫外求见!”

等太子宴请完勇卫营的将领们,杨进朝这才屁颠屁颠地小步捣腾过来汇报,他认为前来觐见的都是些可有可无的货色,所以等到太子吃饱喝足再行报知也不迟。

“嗯,他们若是有事奏疏,等明日早朝上报,今日天色已晚,本宫累了,不再接见!”

杨士聪虽被崇祯皇帝点名为太子的老师,却深负圣恩,为人荫险,毫无气节,先投李自成,后投多尔衮,人生履历真乃“可圈可点”也。

据说李自成很是看不起这种“无脊椎动物”,责令杨士聪上缴两万追赃银,结果杨士聪很快就付清了这笔钱,居然在京城浩劫里安然无恙。

吴伟业比他这个同僚也好不到哪去,清军入关之后,便在女儿亲家陈之遴的勾引下,做了个“大清官”,活过了顺鸡朝,一直苟活到了康鸡十年。

有道是“忠肝义胆”杨士聪、“铁骨铮铮”吴伟业,这二人都在东宫讲读过,甩锅爹的用人的本事实在是高!

朱慈烺用脚后跟分析都知道他俩求见是为了陈必谦那个狗粮养的,因为这仨人有一个供同的身份——东林!

一旦此案被作实,再想活动便难上加难了,所以趁着太子尚未定夺,他俩还想进宫“活动活动”。

这一来,是要探探太子的口风,看看陈必谦有没有被捞出来的可能。

二来,就是得瞧瞧太子因为陈必谦一事,是否将会迁怒于整个东林。

当然,还有第三种可能,如果可以,就把前首辅&东林傥魁周廷儒再推上去。

所以没等这俩雑碎进宫,朱慈烺就已经看穿了他们的把戏,见了就是浪费时间。

放了陈必谦倒是可以,但前提是拿出一百万两银子出来!

这货不知死活,在朝会上没事找事,给老子添堵,不拿点银子出来,还怎么让老子消气?

东林是有钱的,但在他们眼里,这个前侍郎能不能值一百万两银子,那就难说了。

哪怕打个一折,十万两也不一定舍得,因为前侍郎上了太子爷的黑名单,永远不可能复任了。

如果把首辅一职卖给周廷儒,说不定东林的“木头们”找背后的金主凑凑,还真能拿出这笔银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