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的大宋新帝国 > 第三十六章 温情与家人

我的大宋新帝国 第三十六章 温情与家人

作者:摇摇-欲坠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25:02 来源:笔趣阁

不管赵德昭的话真不真心,最起码让赵匡胤听起来很舒服。

作为一个政变的既得利益者,他期望的当然是江山永续,恐惧的自然是内耗导致灭国。

但是,受降日的惊马事件既然另有内情,这可是威胁到了自己的儿子,也不由赵匡胤不警惕起来。

他想一家人和和气气,平平安安,可是如果有了危险的苗头,就必须要控制好。

而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在各方利益中寻找平衡,这样才能维持现在的和平状态。

他知道弟弟是个什么样的人,也知道他仗着从龙之功,有着一些想法。

如果大宋岌岌可危,这个弟弟自然是个好的储君,可是如果大宋真的解决了周边大敌,政权稳定,那就另说了。

赵匡胤一直不愿意考虑这个问题,最起码,在大宋周边还有一群对手的时候考虑这些。

可是现在,问题已经凸显出来了,儿子与弟弟之间已经有了矛盾,他绝不能再视而不见。

他皱着眉头沉吟了一会儿,才问道:“上次秦国公府的事情,是不是你故意为之?”

这个问题赵德昭直接承认了,点了点头说道:“我与孟昶一路回来,三叔的视线就一直在花蕊夫人身上。而且三叔做事极端,孩儿怕他做出杀鸡取卵的事,所以一直注意着秦国公府。”

然后他又开始下眼药。“那他如果不是孩儿去的及时,孟昶若死,这笔账自然要算在爹爹身上,这对我大宋以后统一全国非常不利。”

赵匡胤有一种挫败感,不仅仅是因为弟弟与儿子明争暗斗,更因为弟弟似乎连他一起在算计。

他长叹了一口气道:“何至于此啊……”

赵德昭却直接揭开了疮疤说道:“这个位置只有一个,若我大宋周遭强敌还在,这种斗争还能控制,如果真的等我大宋将南方扫平,恐怕就到了你死我活的境地。

爹爹,这种情况是你故意造成的吗?是为了故意让我跟三叔,四叔相争吗?”

“放肆。”

赵德昭才不会在乎他的这点恐吓,故意扯着受伤的嘴角一笑。“孩儿说的本来就是放肆之言,若父亲中意三叔,自然应该将我外放,以后孩儿保证对这个位置不再奢望。

可若是想把位置传给自己的子孙,为何故意让三叔一家坐大,无人可及?禁军,开封府,中书令,这军权,政权,都城民政大权全部托付一人,前所未有。

爹爹就不怕有朝一日,我与四哥都成为刀下亡魂吗?与其这样,尽早外放我与四哥,才是保全我们性命的生机。”

“你三叔绝不会如此,我们都是赵家人。”

“前朝太宗呢?以史为鉴,可辨是非。而如今的状况与前朝太宗时期有何差别?”

赵匡胤却突然冷静了下来,望着赵德昭问道:“你一直将我朝与前唐相比,我对赵家能坐这个位置多久都没有信心,为何你会觉得天命所归赵家,我大宋能统一全国?”

“对此我坚信不疑。”

赵匡胤又想起了上次他跟赵光义还有赵德昭在一起的闲叙,当时这个儿子对各朝一番点评,说大宋能统一全境。

赵匡胤当时觉得是在说笑,可是现在却认真了起来。

如果大宋只是个地方政权,谁来坐这个位置都一样,因为可能明天就会被赶下台。

可是如果真的像这个儿子所说,大宋能成为大唐一样的国家,那么嫡庶传承,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但他不相信儿子说的另一件事,那就是坚信弟弟不可能出手杀了自己的孩子。

见赵匡胤若有所思,赵德昭又道:“其实爹爹很轻易就能试探一番,只要爹爹说将都城迁回西都雒阳,三叔肯定会执意反对。”

雒阳其实要比开封府更加适合当都城,只是因为战争破坏的厉害。

当初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跟辽朝借兵,杀入了雒阳之后大肆杀戮破坏,留下了一个残破的城市。

加上石敬瑭担心定都雒阳会受到当地世家的掣肘,开始兴建当时有一定基础的汴京。

当时的汴京算是膏腴之地,能承担大量的人口膨胀。

但是汴京无险可守,四河过境,也易患洪涝。

石敬瑭自觉与辽朝关系好,不在乎汴京无险可守。

随后的后汉和后周自然也就在这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留了下来。

但是汴京实在不适合当一个都城,除了几条河,连一座山都没有,敌军随时都能杀到自家门口。

赵光义现在是开封府尹,等于首都就在他的控制之下,如果迁都,他就会少了一部分大权。

所以,赵匡胤哪怕不削他的官职,他的权力也变小了。

赵匡胤也不是愚鲁之人,赵德昭一说,他就明白了背后的意思。

而且,只是一番试探,也不会耗费太多的精力。

这个时候,薛授带着几个小黄门抱着粗细不一的竹筒走了进来,赵匡胤看了看手里的横刀,也没有试刀的兴趣。

让人拦下了他们,不让他打扰父子俩的谈话。

“外放之言不必再说,先老老实实成婚,过几日,我就让你当大将军。”

这个结果已经很不错了,虽然只是个虚衔,但已经位极人臣。

赵德昭也不再妄想别的安排,今日之言只是一个引子,等他拿那个食人魔王继勋再做些文章,自然也会让他下定决心。

目前宋朝的周边都是敌人,赵光义的重要性比自己更大,所以还无法跟他直接竞争。

赵德昭低声应下,赵匡胤又道:“裴氏一家既然被你要去,我也不跟你争了,不过年前让他们父子最少再做出十把宝刀,我要拿来赏人。”

见赵德昭想要说话,他又说道:“放心,一应材料你尽管让佟亮去造作所取,另每把我再与你三千钱。”

宋初的货币非常短缺,为了铸钱,柴荣当初将所有寺庙的铜像全部融化,即便是大的寺庙,里面的佛像也换成了木头的。

即便如此,民间依旧缺钱的厉害。

铜不够,就只能用铁来凑。

但是铜能烧融化,直接用钱模来浇铸,铁就做不到。

工匠只能将铁烧的半融化,然后进行压铸。这种模式造出来的铁钱粗陋不堪,很容易磨损。

开封府现在的粳米一斗大约十二斤,三十钱。

不算材料钱,这一把刀赵匡胤给出的工费,就是一百斗,相当于一千两百斤粳米的价格。

如果再加上铁料,炭,价格还要翻一番。

赵德昭对这个时代的物价了解不是太多,但也知道,这个价格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他也不讨价还价,直接应诺。“孩儿会敦促裴家人,尽快炼制出宝刀。这把刀,孩儿作为寿礼先送给爹爹,祝爹爹宝刀不老,雄风依旧。”

本来他还要做刀鞘,费心装饰,现在也不用操心了。

孟宽带着几个小太监也过来了,他的手里还拿着一叠纸张。

这次赵匡胤没有让人阻拦,等孟宽走到面前直接问道:“二哥惊马是否另有隐情?”

孟宽不敢迟疑,直接点了点头道:“内臣询问了相关人员,的确疑窦重重。故此,内臣将相关人员都叫了进宫,在宣仪殿侯驾。”

赵匡胤的脸色登时难堪了起来,他知道自己即便不是被人蒙蔽,也是汇报人员避重就轻,让他没有注意到此事。

他手提长刀跟赵德昭说道:“既然进宫了,就陪几个小的吃顿饭,吃了饭再出宫。我就不陪你们了……”

赵德昭应是,然后他就怒气冲冲地离开,很显然,这次的事情触及到了他的逆鳞,这一次,怕是不少人要被牵连。

他离开之后,景福殿的内侍就少了一大半,几个小的也都凑了过来。

不管是四姐,五姐,还是懵懂的四哥,六姐,她们都跟赵德昭亲近。

四姐看到赵德昭唇边的血迹,立即吩咐说道:“快去拿了茶来,让二哥漱漱嘴。”

六姐抱住了赵德昭的大腿,想要索抱。赵德昭将她抱了起来,她就鼓起了小嘴对着赵德昭的脸吹。“吹吹就不疼了……”

五姐上面有姐姐,下面有妹妹,又不是男孩,比较没有存在感。

不过她也知道只有这个哥哥是真心疼爱她们,这个时候拉着赵德昭的衣襟,眼泪哗哗地流。

“没事儿,就是挨了一巴掌,换了个大将军,已经很好了。”

“不要大将军,不要二哥挨打。”

“不当大将军,以后怎么来保护你们呢?”

四哥赵德芳比较皮,也没有开窍,听了赵德昭的话,他笑着说道:“以后我也要当大将军,保护你们。”

感受着六姐幼稚的关心,赵德昭的心里也很暖。

赵匡胤接连两任妻子去世,他又没有选新皇后,现在后宫连个当家的人都没有。

那些宫女太监虽然对他们的生活照顾的周全,可是在深宫里面,感受不到一点温情。

几个孩子只是赵匡胤偶尔兴起的玩具,在他那里孩子们感受不到多少关怀,就只能自己抱团取暖了。

有着赵德昭的完整记忆和情感,即便是现在的赵德昭依旧是真心疼爱她们。

相反,对赵匡胤,他真的没有多少感情。

赵匡胤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或者说,他需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根本没有多少位置留给孩子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