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魔王娇养指南 > 第1180章 再献计

大魔王娇养指南 第1180章 再献计

作者:风行水云间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4:50 来源:笔趣阁

这一方面是因为王廷上下都紧盯着燕记不放,燕记不能落人口实;另一方面,他们也要为商会以后的名声着想。

洪水迟早会退去,生产迟早会恢复,抢这么几个月的高价买卖不划算。

为了防止其他商人倒手买卖,燕记限顾客每人每天只能购买三斤。

不过其他商贩看见其中机会,立刻就雇人排队买粮,想将燕记的粮食都吞下。

李开良自然不能让它们得逞,每天限量卖粮。但这么一来,还是有大量平民买不着。于是燕记开放粥棚,每天免费发放一顿粥饭。

等到龙口堰事件过半,卫王萧宓即下令开仓贩卖平价粮。

过去几年,卫国总体上算是风调雨顺,仓禀充实,并且掌管的官员都是新上任不久,积腐之风未成,因此萧宓底气还是很足的。

王廷放粮,民间的富商们立刻抢粮,想将国仓买光以坐等涨价。这么干的大小粮商不计其数,法不责众,萧宓抓了几个带头的商会以儆效尤,可是收效甚微。

杀头的买卖有人做啊。堂堂国君,一时竟也无奈。

燕三郎和李开良二人分析局势,商量许久,李开良才离开邀景园。

巧的是他前脚刚走,卫王的宫使后头就到,召燕三郎入宫。

“那帮狗犊子!”萧宓拍桌大骂,在燕三郎面前也不顾及天子形象,“孤在这里节衣缩食,恨不得多省几个米粒;他们倒好,拼命囤粮想搜刮百姓的血汗钱!”

燕三郎安慰他:“平民家里也常囤米面。”

萧宓按了按额头:“澜江沿岸有大麻烦,城镇乡村都被水淹了,存粮也紧张。像受灾最重的赤湖、五指、文安等市来不及统筹,义仓一开起来赈灾就被抢光,社仓的存粮也急剧减少。”粮食主产地,今年反而成了重灾区。水患虽已退下,但恐慌正在这些地区蔓延。“更不用说凤崃山区。”

“大水已退,可以往南方运粮了。”来自修罗道的大水已经被阻断,白灵川、澜江、崃江和沿途各大湖泊水位缓落,船只又可以重新往来,相当于往灾区输血。

“各地已在救济灾民,但粮价已经炒上来了。”萧宓头疼,“百姓兜里原本就没剩几个钱。”澜江沿岸多少平民家破人亡,房子都被淹了,还能剩几个钱吃饭?

“供应汤饭的棚子,全国有近千个之多,燕记就有七十多个。”燕三郎不慌不忙,“米都煮成了饭,也就倒卖不得了。”

“知道你贡献大。”萧宓笑骂一声。

事实上,赈灾必经报、验、审三关,以确定水灾的程度、范围,并依灾情等级和地区人口来核定放粮总额,然后才由户部划拨粮食,运往受灾地区。无论灾情再怎样紧急,这些手续也不可避免。

谁都知道办手续要花时间,尤其官方多个环节,一环也少不了。可是灾区的灾民嗷嗷待哺,断几天粮就要死人。所以在官方赈灾到来之前,像燕记这样的民间力量先施舍粥饭、平价卖粮,就可以解救不少性命,端地是功德无量。

除了燕记,各地也有富户、善人自行赈济灾民。但这活计非常专业,一不小心就会引发新的暴乱,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

有善心又有武力的燕记这么做,官方当然是很欢迎了。

萧宓顿了一顿才道:“孤想让王廷上下都捐资赈灾。”

“那么我带个头好了。”燕三郎笑了笑,“我捐一十吧。”

萧宓瞪眼:“一十?单位呢?”

“自然是‘万’了。”燕三郎轻描淡写,“十万两。”

“你小子果然有钱。”萧宓舒了口气,也不意外,“既如此,明日下诏。”

燕三郎也明白,卫王召他进宫,多半就是找他认捐来着。燕记这两年扩张很快,涉及行当很多,燕三郎有多少身家,萧宓心中有数儿,清乐伯捐太少可说不过去。

水患既除,卫廷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萧宓可以松一口气了。接下来就是平准国内物价、行一系列安民固本之策。

虽说从好友那里揩出十万两,萧宓眉头也不见松快。他才十八岁,眉心已被挤出两道细纹,燕三郎终是于心不忍:“常平仓中余粮不足了么?”

常平仓储粮备荒,是为调节粮价、平准籴粜之用,设立宗旨就是为了应付眼下这种情形。

“过去三年丰收,各仓盈六七成。”萧宓答道,“不算丰足也不算少,只怕哄抢。”

“只怕这消息已经泄露出去,大小粮商才敢囤积。”

萧宓眼里顿时有寒光闪动:“内鬼?好极,孤会处理。”

燕三郎想了想:“我倒有一计,王上切莫说是从我处听闻。”

“就知你诡计最多,但说无妨。”萧宓呵呵一笑,“孤只会把功劳揽在自己身上。”

燕三郎低低说了几句。

卫王眉头舒展,眼睛也亮了,却笑道:“忒坏。那万一我们粮不够了呢?”

“是他们缺德在前。”燕三郎紧接着又道,“王上身边就有助力,何不用起?不过,若想这计策能收奇效,最重要的却是捂紧消息,不能再让他们内外勾结。”

萧宓冷笑:“放心,他们跑不出孤的掌心。”

两人商讨一阵,萧宓的心情舒畅多了,脱口而出:“时初真有大才!若是你为我左右臂膀,何愁……?”

说到这里,他忽然省悟过来,摸了摸鼻子,轻咳一声,把话头引开。

燕三郎笑了笑,既不接腔也不戳破,两人都保持避而不谈的默契。

从前他或许还有入廷为官的念头,可自从得知天衡只能再护千岁一年,他就顾不上了。时间太宝贵,他要千方百计为她寻一条活路,怎能耗于朝堂争斗?

他虽未明白拒绝,可萧宓心思亦是玲珑,能够清楚感受他的不情不愿,所以也不再逼迫,免得起反效果。

有些话嘛,说一遍,说两遍,不可再说第三遍。燕时初无意在卫为官,萧宓已经看得很清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