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魔王娇养指南 > 第1179章 一路飞涨

大魔王娇养指南 第1179章 一路飞涨

作者:风行水云间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4:50 来源:笔趣阁

姑娘们纷纷回礼,红着脸,眼睛很亮。

方才燕三郎就认出来了,打头这位是刘传方的孙女儿刘小姐,他和韩昭在湖边吃蟹曾经偶遇。

她又向燕三郎引见:“这位是平城庄记的少东家庄东和庄公子。”

庄东和听闻燕三郎的名号,显然是吃了一惊,上下打量他不已。清乐伯的传闻,盛邑谁人不知?庄东和也听说国君这位挚交还是个少年郎,只道是千金巨贾,没想到他会出入夜市边上的小店。

千岁抱臂轻轻一笑:“你说这戒子两千银子,那还卖不卖了?”

当着刘小姐的面,庄公子脸色立转尴尬。

区区一枚蓝宝石戒子,能卖一百五十两就很不错了,两千两他当然想要啊,那可是两千万钱!其实方才只要燕三郎再砍砍价,不用两千两也能买到。庄东和盘算好了,有钱入账就另买一件首饰给刘小姐就好,皆大欢喜。

哪知局面突然就变成了眼下这样。

燕三郎捏了捏千岁的手:“顽皮。”又对庄、刘二人道,“幸会了,我们还有事,先走一步。”

他付了猫簪的钱,抓着她就离开了铺子。

“那可是魂石呐,你就这么放过了?”千岁斜睨着他,“弥留指点你来金石缘,可不就是为了魂石戒子?”

今晨红隼妖又从桃源飞回,给燕三郎捎了个消息。

这妖怪飞行如流星,比陆行可要快得多了,一个月能来回桃源一趟半。自从红隼妖在燕三郎这里领薪水,他和桃源的联系就变得牢靠起来。

比如他已经知道,吴漱玉在桃源境生下一个女儿,立刻就成了得胜王的掌上明珠。

老头儿造反造得家破人亡,心灰意冷才隐居桃源,哪料得到女儿突然回归,又给他平添一个亲人,得享天伦之乐。

得胜王对燕三郎的态度立刻就变得热情,书信往来也更频繁。

两人有个默契:

闲聊桃源内外之事,正常落墨;

如果涉及弥留,得胜王会用红字书写。

今晨寄到的书信,展开来就是红彤彤几个大字:

燕子塔下金石缘。

这句子听起来挺诗意,但燕三郎常在燕子塔下逛,一看就明白,弥留又给了他一点线索。只是所谓的“天机不可泄尽”,弥留也不能太过干预人间,所以说点儿话都要含含糊糊,玩起你猜我猜的游戏。

结果他和千岁到这里一游,果然找到了那枚魂石。

既是弥留指示,这玩意儿应该很重要。

“强买戒子,扫了庄、刘两家的颜面,何苦来着?”燕三郎倒不着急,“回头我们去找刘传方。”

经过今晚这么一出,庄东和买下的蓝宝石戒子是非送给刘小姐不可了。

“烂好人。”千岁嘀咕一声,却没有挣开他的手。燕小三考量世情,越发周到缜密了。

……

次日,燕三郎还未去找刘传方,黄鹤反而带着个小盒过来了:

“少爷,刘府送来礼物,说是您所亟需。”

燕三郎扬了扬眉。

果不其然,锦盒里盛着那枚蓝宝石戒子,阳光下闪着通透的光。

“那小姑娘真上道儿。”千岁打了个响指,眉飞色舞,“真不愧是你的迷妹。”

燕三郎摇了摇头,也不知从前吃过刘小姐醋的人是谁。

盒子里还有一张小纸条,字迹娟秀:

宝戒赠佳人。

显然刘小姐也明白,燕三郎想买下这枚戒子送给身边的佳人。于是庄东和送给她之后,她又把戒子转送给了燕三郎。

这一手就做得十分漂亮,直接消除了千岁的疑心。并且她也注意到盒子是以刘府的名义送的,而非刘小姐本人。否则小姑娘私底下送这么贴身的饰品给清乐伯,有些不合礼数了。

燕三郎连戒子带字条一起递给千岁:“送你的。”

她将戒子戴在无名指上,仔细打量:“这枚魂石有何用处呢?”

魂石是幽魂消亡后所化,与其生前天赋有关,因此每一枚的用途都是独一无二。多数魂石都被海神使用掉了,只有少数留存于世。

弥留特地让他们邂逅这枚魂石,必有深意。可惜它从来语焉不详。

午饭过后,燕三郎坐下看书不到两页,李开良就来找他汇报工作。

有他专门打理,燕三郎名下的产业这两年越做越大,总资产比两年前翻了三倍不止。当然,负作用就是李开良汇报的频次高了,时间长了,麻烦也……多了。

毕竟,钱能解决的都是小事,连钱都解决不了的,李开良也只有请燕三郎定夺。

“米面价格又涨了,如今粮市批价每斗八十文了,担去市场上卖,得一百一十文打底。”他递交几份卷宗,“都城六州之内,就有粮商疯狂囤粮,更不用说灾区附近,那里每斗批价就是百文,市售一百六七十文。”

燕三郎接过来一一察看,面色凝重。“大水前,每斗不过十五文。”

一斗为十四斤,原本一斤一文左右的价格很亲民;水患过后,灾区粮价翻了足足十倍之多!

这是有人兴风作浪。

眼下的卫国,反常的雨季已经过去,盛邑的地面已经有二十多天不曾被雨水打湿。

这就又回到了秋冬常旱的状态。

既然天上不再倒水,白灵川和下游的澜江潮头水位也飞快消褪,曾被淹没的农田基本恢复,又被秋阳成天久晒。卫国抓紧时间组织生产,趁着秋季成功补种一茬庄稼,这样来年夏天就有收成。

然而今年的夏粮毕竟是损失重大。大水来袭,谁也不知到底有多少顷庄稼淹了,直接烂在地里;原本堆在仓库里的粮食也泡水遭灾,就算大水最终褪去,也是腐烂发霉不能要了。

水患过后,卫国虽在秋季紧急补种,但百姓吃粮一天都不能耽误。粮价应声而涨,禽肉蛋的价格也跟着要上天。

各地商人趁机捂粮惜售,囤积抬价。

燕三郎名下的商会早就统一改名为燕记,粮食也是主要营生之一。自灾害始,李开良和霍东进就商量好了,坚持让燕记出售平价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