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诡记奇谭 > 不死迷踪 第二十二章 历史上的墓葬

诡记奇谭 不死迷踪 第二十二章 历史上的墓葬

作者:我是那托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3:55 来源:笔趣阁

“秦汉和南北朝之间不是还有三国和两晋吗?”坛子忽然又插了一句。

“呦,看不出来,你历史学的这么好呢?”我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坛子。

坛子嘿嘿一笑:“你别忘了,我老爹最喜欢看的就是央视老版的《三国演义》,看了一遍又一遍。他在家的时候,我也抢不上电视,所以只好跟着他看喽。看得多了,自然对那段时期的历史也就了解了一些。”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是在我耳边小声说的。他一边说一边用眼睛瞟着蒋捷,明显是不想让她听到,害怕降低了对他的好感。

“三国时期,也是个乱世,很多人都害怕自己死后墓被人盗了,所以也就采取了薄葬的形式了。”靳教授解释说。

坛子忽然一拍脑袋:“对啊,那个时候可是有盗墓的老祖宗曹操曹孟德,有他的摸金校尉在,谁还敢厚葬,那不得被一窝蜂的席卷了?”

“确实如此。”靳教授笑着说,“南北朝虽然崇尚薄葬,但是墓葬内的壁画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所以那个时期墓葬中的壁画都是很精美的。南北朝以后,就是隋唐。隋朝历时不长,是上承南北朝时期,下接唐朝,在墓葬上也有着这两个时期的影子。”

“那唐朝呢?”

靳教授说:“唐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厚葬的巅峰了,最著名的就是关中十八陵。”

“什么是‘关中十八陵’?”坛子问。

靳教授解释说:“唐代皇陵除了昭宗的和陵、哀帝的温陵外,其余全都集中关中地区,所以又被称为‘关中十八陵’。关中十八陵,跟汉代的一些王陵很像,也是依山建造。李世民的昭陵,更有第一座“因山为陵”的说法。”

“‘葬山之法,若呼谷中。’在起伏连绵的山中建造墓葬,当然要选择背山面水的平地之处了。”我说道。

靳教授点点头:“至于陪葬更是穷尽奢华,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不断得吸

引了一个又一个的盗墓者前来光顾。就连唐太宗李世民的墓也没有幸免。如今关中十八陵里,没有被破坏和盗挖的,就只剩下李治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了。”

“为什么?难道从古至今的盗墓贼都这么好心?把乾陵作为一个文化瑰宝留给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坛子问。

靳教授笑着说:“那些盗墓者嗜钱如命,怎么会那么好心?只不过每一次有人要动乾陵的时候,总会风雨大作,让人难以入内。那些盗墓者认为这是天佑乾陵,所以每一次都是空手而归......”

“要我说,这不过是种巧合,只是那些盗墓者做贼心虚,以为是天谴,所以才会胆怯逃掉了。”蒋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靳教授说:“也正是因为如此,乾陵才得以完整保存。”

坛子悄声问我:“这真的是巧合吗?”

我小声对坛子说:“乾陵的位置据说可是当时两大风水大师袁天罡和李淳风共同选定,你以为是那么简单的呢?”

“接下来是宋朝。”靳教授接着说道,“北宋帝陵都位于丘陵之上,规模跟唐代比起来也并不算大,不过与正常陵墓比起来,还是有一些奇怪的地方。”

“什么奇怪的地方?”坛子等人都纷纷问起来。

“一般的墓葬包括老百姓的坟都讲究背山面水,这在风水里被称为‘前有照后有靠’,是绝佳的风水地。可是宋代的陵寝却是反其道而行之,面山背水而建......”

“这我倒是听说过......”我说道,“从风水学的角度上讲,赵姓属于五音归角,要埋在高山高水之处才能荫蔽子孙,所以宋代帝陵都是背水面山的。”

“什么是五音归角?”蒋捷很好奇的问。

我解释说:“‘五音归角’是用‘五音姓利’的方法,将姓氏归在宫、商、角、徵、羽五音中,再将五音分别与阴阳五行中的土、金、木、火、水对应

这样即可在地理上找到与其姓氏相应的最佳埋葬方位与时日。‘赵’姓属于‘角’音,五行属木,利于壬丙方位,必须‘东南地穹,西北地垂’,意思就是东南高西北低。北宋帝王陵区南有嵩岳少室,北有黄河天险,算得上是‘头枕黄河,足蹬嵩岳’,在风水学来说,是一种‘山高水来’的好地方。”

“原来是这样,我原还以为五音归角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呢?”蒋捷笑着说。

我说:“说是好说,可是做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北宋帝陵的选址指不定找了多久才最后定在了现在的位置呢!”

坛子一撇嘴:“那我也没看到能好哪里去?宋朝在我印象里是一直被欺负的角色,先是辽,后是金,再是蒙古,这帝陵的风水......我看也一般!”

靳教授说道:“其实宋朝也是崇尚薄葬的,虽然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薄葬,但是与奢靡之风盛行的唐代相比,确实算得上薄葬了。至于同时期的辽代墓,可以说是厚葬成风。一些贵族的墓葬里陪葬器物数不胜数......”

坛子一嘬牙龈说:“咱们之前去的那个辽墓里可是什么都没有啊?还说陪葬器物数不胜数,我看只要是晚到一步,就什么东西也剩不下。”

“得了,都过去多久的事情了,还在那儿没完没了呢?谁让你生的晚呢?你要是早生个两三百年,那墓里的东西肯定有你一份儿!”我对坛子说。

“这不是生的早晚的问题,主要是盗墓这个行业门槛太低,无论是什么时候、哪个朝代,竞争压力都不小。这好在是历朝历代对盗墓都是严厉打击,这要是没人管,还不得全民刨坑啊?”坛子小声的喋喋不休。

“金代和辽代不同,虽然都是少数民族,但是他们也是崇尚薄葬的,所以墓葬里也没有什么太多的陪葬物。至于元代大墓,则没有什么太多的发现。而明清两代也都是依照背山面水的规矩,修建在群山环抱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