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诡记奇谭 > 不死迷踪 第二十一章 进山

诡记奇谭 不死迷踪 第二十一章 进山

作者:我是那托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3:55 来源:笔趣阁

第二天,我们一大早就从宛古出发,用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了隐雾山外。

隐雾山,山如其名。还离着老远,就看到山中雾气昭昭的,像是被一大团无边的水汽所笼罩,延绵百里。

进入山中,起初两三里山路还算是好走,可是慢慢的也开始变得崎岖难行起来。而且听彭联说,再往前走下去,虽然还有水,可是却见不到绿色了,到处都是光秃秃的,只有刚进山处能有成片的树林。

随着我们逐渐的深入山中,山里的雾气也越来越浓。原本进山时只是薄薄的一层雾气,此时已经像在眼前扯上一扇纱帘一样,可见度绝不超过三十米。

“穷鬼,你不是说这边没有龙脉吗?这怎么还有这延绵百里的山啊?”山路难走,坛子也是深一脚浅一脚的,气喘吁吁的问我。

“我什么时候说过这里没有山的?”我反问坛子。

坛子立刻不服气起来:“是你之前说,对了还有靳教授,你们说这里没有什么干龙的。你不是也说过,干龙就是所谓的山脉吗?”

“那你从中国地图上整体来看,你觉得这个长不到四十公里的山算得上干龙吗?”我问坛子。

“呃......”坛子有些卡壳。

“咱们在地图上看到的那些大型山脉,动不动就是几百公里,甚至还有长几千公里的,在这些干龙面前比起来,这个隐雾山还算得上干龙吗?”我说,“不过就是一条小小的支龙而已。所谓的干龙、支龙,其实也是相对而言的,对于隐雾山的支脉,它又能称为干龙。我说这边没有干龙,是指没有大型山脉,这下你明白了吗?”

“奥~”坛子似乎是听明白了。

“哎,你说这洛王宫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啊?”坛子接着问我说。

“什么意思?”我没有明白坛子说的话,于是问他。

“你说这徐福平白无故的到这里盖了一座宫殿,自己不用,又没听过有别人用,那你说这宫殿是用来干嘛的?不会是

墓葬吧?”坛子猜测说。

这话让走在我们旁边的靳教授听了去,于是开口说:“小周的意思是说,这洛王宫其实是一座陵墓?”

坛子重重的点点头:“我猜是这样。”

靳教授带着疑惑自语:“可是当时秦始皇陵早就已经开始兴建了,那在这里再建一座陵墓,是给谁建的呢?”

“洛王宫、洛王宫,当然是给洛王的了!”坛子说。

“可是这洛王又是什么人呢?”靳教授问坛子。

坛子一下语塞:“那......这我怎么知道?”

“靳教授,你的意思是这里不太可能出现秦朝时期的大墓了?”我问。

靳教授摇摇头:“在这山里建墓,跟秦朝时期墓葬修建的风格确实不太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跟我们讲讲吧?”坛子来了兴致,向靳教授请教。

“是啊,反正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找到,老靳你就给大家说一说,这也是彰显你渊博知识的时候。”许叔在前面笑着说。

靳教授也笑了:“我可不想落得个卖弄知识的‘罪名’。”

“不是卖弄、不是卖弄,是传播知识、传播知识。你老给我们讲了,也让我们都学习学习这考古方面的文化。”坛子连忙接了下音儿。

“那我可就说了啊!不过,要想知道秦朝时期的墓葬特点,就得有所对比,反正时间也长,咱们就从头慢慢说!”靳教授清了清嗓子开始给我们讲起了关于一些大型墓葬的知识。

“‘葬者,藏也!’其实,早在一万八千年以前山顶洞人时代,就已经有了墓葬的出现,那个时候不但有了墓葬,而且还有了随葬品......”

“啊?山顶洞人的墓葬还有随葬品,不得全是石头瓦块啊?这种墓就算挖出来也没什么意思。”坛子说。

“瓦块可没有,那可是旧石器时代。”靳教授笑了:“而且就算是石器也都是用来生产生活的,制作十分不容易,怎么可

能用来陪葬。我说的随葬品只不过是些赤铁矿粉而已。可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劳动产品的出现,贫富也开始有了巨大的差距。在一些富人的墓穴 里,陪葬品也就丰富了起来。”

坛子在我耳边嘟囔着:“石器时代,就是再丰富也没什么搞头!”

靳教授没有听到坛子说的话,继续讲道:“到了夏商周时期,中国人的传统思想里就已经有了‘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观念了。那时的墓葬大多都是土墓,陪葬品也就换成了死者生前的贵重物品。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出现了殉葬。周朝的大型墓葬中,比较常见的是鼎。因为周朝有所谓的‘列鼎’,‘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各阶级按照这个礼制,决不能僭越。当然到了西周末期,进入了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天下诸侯并起,所以这个‘列鼎’制度也就没有人严格遵守了,甚至在大夫的墓里出现了七只鼎,达到了诸侯的标准。”

“从战国时期,就有陵园的出现了。而春秋战国之后的秦汉,墓葬更是奢华。秦始皇陵我就不用多说了吧?”靳教授说,“汉朝开始,墓葬的形势就开始了统一,都是有墓道、墓室以及壁画。汉朝贵族的墓,开始采用凿山而建,尤其是王族,更是多见。汉朝墓葬的建造和陪葬有很多特点,至于汉朝最著名的可能就要数金缕玉衣和黄肠题凑了。”

“黄肠题凑?那是什么东西?”坛子却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黄肠题凑。

“其实所谓的‘黄肠题凑’简单来说就是用黄心柏木摆在棺材外面的一堵木头墙而已。但是由于‘黄肠题凑’在秦汉时期,是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的椁室,所以等级最高,当然也有大臣被皇帝特批使用的,能获此殊荣的并不多见。”靳教授解释说,“秦汉之后,是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由于政权割据,交替频繁,民生艰难,致盗墓之风日盛,所以那个时候的王侯将相都一改汉朝以后的厚葬之风,倡导薄葬,所以那个时期的墓葬里并没有多少陪葬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