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 第478章 合作的方向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第478章 合作的方向

作者:海里全是水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2:29 来源:笔趣阁

对于来自美利坚的海湾扇贝,大家都没有养殖经验,不知道最终养殖成本能控制在多少。而且,市场对此的需求并不确定,这就需要他们自己去开拓销路。

因此,刘所长急于推广的想法必然不会成功。国营养殖场只会象征性的小批量试养,要想达到刘所长所设想的养殖规模,没有五六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实现的。

刘所长多少年事已高,着急上火之下,病倒了。

然而就在此时,转机突至,食为天申请合作的电话,打到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当办公室主任气喘吁吁地跑到医院,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正在打点滴的刘所长时,刘所长甚至都有些不敢相信。

当然,食为天是按照这个时代最规范的方式联系海研所的。公司在打电话之前,还把一纸加盖了食为天公章的介绍信,发到了海研所的传真机上。

不仅如此,食为天还通过农科院、农业部的朋友帮忙,通过私人关系,向海研所传递善意。

微胖的办公室主任,是海研所的老人了,同时更是刘所长的嫡系。他又如何能够不知道轻重缓急?

于是,他在挂上电话,并验证了传真而来的介绍信之后,就一路小跑来到医院,把情况向刘所长做了详尽地汇报。

刘所长听到这个消息,只觉得浑身的病痛一下子就轻了一大半。他要办公室主任立刻找来大夫办理好出院手续,赶在下班前回到海研所。

他随即召集所里的主要领导和科研骨干,连夜开了紧急会议,研究食为天提出的合作请求。

在座的人中,没有谁不知道食为天的。其中不少人,刚刚还通过其它途径,知道了食为天主动提出合作的事。

既然食为天主动递上橄榄枝,那么海研所哪有拒绝的道理。于是,临时会议第一个议题全票通过。

会议继续进行,争执便多了起来。做学问的人一般比较固执,每个人都自认为自己的项目是最重要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逐渐成了学术辩论,楼已经歪得不成样子。

原本负责会议记录的办公室主任,这时也已经苦笑着放下了手中的笔。这种辩论是老生常谈了,每次都不了了之,记录这些内容,没有任何意义。

这时,有工作人员进了会议室,和主任低声说了几句话。主任找别人替自己一会,他出去接电话了。

过了几分钟,主任将刘所长请了出去。辩论的人发现主持会议的人都没有了,不觉安静了下来。

刘所长和主任很快就走了回来。刘所长表情有些怪异。他干咳了一声,然后对大家说:“好了,大家先别争论了。刚才我接了一个电话。据可靠消息说,食为天计划在岛城建立一座大型的海水养殖基地,第一期计划以海湾扇贝和华夏对虾混养项目为主。

食为天会购买我们的全套技术资料,同时与我们合作,针对这个项目,开展纵向和横向的相关课题。”

刘所长话音未落,在座众人都做出了反应。有开心的,有失望的,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生百态,尽数呈现在刘所长的面前。

在座中有一位研究海洋环流与气候环境项目的教授,自知自己的项目绝不可能受到一家企业的青睐,所以一直保持着平常心。

他看到其他人暂时都在盘算,谁也没有说话,便主动开口问道:“所长,这个消息确实吗?

……

消息当然确实。

这是李小龙吩咐手下人向海研所透露的。他知道做学问的人有时候不谙世事,别等食为天的人来谈合作了,才发现他们给食为天准备了许多不能沾的项目。

是的,海研所中有不少国家级重点项目,还有一些项目非常敏感,这些都不是食为天这样一家外资公司所能涉足的。

有了李小龙这样知情的权威人士透露消息,海研所在刘所长的组织下,也没有再出什么幺蛾子。

在第二天上午刚上班的时候,刘所长就打电话给了黄菲菲。他代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正式邀请食为天到所里参观,并讨论具体合作事项。

礼尚往来,既然刘所长主动出面正式邀请,在李二龙不方便露头,朱大帅又要坐镇首都,安排调控各分基地生产的情况下,黄菲菲只好勉为其难,在百忙抽出时间,亲自前往岛城。

可是,黄菲菲把这笔账记在了孙大海身上,在得知他刚刚回到宾馆后,便带人前来兴师问罪了。

此时,可怜的孙大海,回房间后还气都没有喘匀。他连随身带的洗漱用具,都还没来得及整理呢。

说是兴师问罪,那有些夸张。黄菲菲虽然身为食为天的老大,但对于小老板孙大海,还是要尊重的。

没有外人的时候还好,她有什么话都可以直接对孙大海说,孙大海又不是不讲理的人,自己有了问题,还是能接受并改正的。

可是一旦有外人在场,黄菲菲就不会说什么了。只是她会用一种可怜兮兮的神情看着孙大海,搞得孙大海总觉得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似的。

现在也是如此。黄菲菲带队进了屋,只是简单地和孙大海打了招呼,就坐在一旁默不作声了。

跟着黄菲菲一起进来的人很多,有她的两位助理郝云和范萱萱,有李二龙的助理闫学军,还有九号火锅店的副总经理阿福,以及岁月静好市场开发部经理皮特。

自从上次孙大海和黄菲菲谈到人才培养的问题,黄菲菲对此十分重视。尤其是中高端管理人才的培养机制,更是黄菲菲关注的焦点。

她回去和几名副总以及人力资源部协商以后,便在全公司推行经理助理制度。她以身作则,一下子招来郝云和范萱萱两名助理。

虽然在培养新人方面,她会付出更多精力,但随着今后公司发展,会出现更能多的岗位空缺。

眼前这些稚嫩新人,以后很有可能独挑大梁。现在这段时间的强化培养,就是他们今后能否成材的关键阶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