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 第303章 高屹走了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第303章 高屹走了

作者:海里全是水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2:29 来源:笔趣阁

回到家后,郑佩佩才告诉孙大海和高屹,她这么一通乱买的原因。

郑佩佩在曹记私房菜馆工作的时候,有位搞收藏的客人说,他去年曾来到首都,在旧货市场上,捡了不少漏儿。

那位客人还说,现在国内的收藏品市场不成熟,市面上的宝贝很多,但懂行的人少,没有多少人能发现这个商机。

当时这位客人喝高了,说的话郑佩佩原本也不在意,只当是听故事。

不过现在既然来了,也就顺手买上一些。她又不懂收藏,所以只能挑顺眼的买,价格高的一概不要,

她买的东西,每件平均也就人民币三五块钱,折合十几港币。这样一来,即使她最后把买的东西都扔掉,也不可惜。

她在曹记私房菜馆干了四年,薪水提成加分红,攒下不少钱。现在她胡乱买上一些老玩意,总共也就花了几百块人民币。

要是这些都不值钱的话,就当乐呵了。可万一要是遇到大漏儿呢?

孙大海不禁为佩佩小姨的睿智而击节叫好。她真是太有才了,颇有一种“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的劲头。

不过仔细想想,郑佩佩的这种做法,说不定还真能捞上一票。现在收藏市场来没有被充分炒作起来,好东西也卖不出太高的价钱来。

而且这会儿社会上没有太多职业造假者,尤其是造假高手,更是凤毛麟角。现在市场上的假货,大多也是极具价值的高仿货。

这些都是后仿,也就是后朝仿制前朝物件。其中以清仿最为出名。乾隆对瓷器的喜爱,使得清仿瓷器盛行,带动了整个收藏品行业的仿制风。

话扯得远了。

郑佩佩买下的这一堆宝贝或是破烂,即使没有真品,只要能有一件是高仿品,哪怕不是清仿,而只是民国仿品,那她也绝对不亏本。

所以,孙大海觉得,郑佩佩这看似大海捞针的笨办法,在这个年代还真有成功的可能。

不过这种成功的可能,也就局限于现在。等收藏市场活跃起来,现代工艺制造的假货盛行时,与其这样捡漏儿,还不如去买彩票。

如果再过上二三十年,恐怕就连网红王校长想这样干,都很可能会把他家的家底给败干净了。

客厅里,两名女将开始欣赏她们摆了一地的收获,并且开启了互吹模式。孙大海和巴特尔坐在旁边,呆呆地看着她们。

追求财务自由的动力实在太强大了,连高屹这么老实可爱的女孩,也被郑佩佩带到沟里去了。

屋里的四个人,在收藏品方面,其实是两对棒槌。

……

几天以后,孙大海和巴特尔到机场,送走了郑佩佩和高屹,以及她们买下的那些可能的宝贝。

这一年来,高屹基本起到了孙大海秘书的作用,几乎每天都在他身边,帮他记录和处理杂事。现在她一走,孙大海心里还真有些没着没落的。

巴特尔的学习也结束了。他上的是类似于高级扫盲班的课程,用二年的时间,基本学完了初中三年外加部分高中课程。

因为学习时间短,他们比起真正念中学的学生来,在各科知识点的掌握和熟练程度上,肯定会有较大差距。不过他多少算是拿到了初中文凭,得到了国家的承认。

巴特尔已经对孙大海说了,如果需要,他可以去进修一些课程,但实在不想再按部就班的上学了。

孙大海对此表示理解,但还是觉得有些可惜。巴特尔跟着他已经好几年了,他的人品和秉性,全家人都早已认可。

大家都希望,他以后能够更进一步,走上更重要的位置,成为孙大海身边得力的帮手。

既然他不想再去上学了,孙大海也不会勉强他。不会现在需要给他找个位置,让他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

从机场回到家,孙大海还在考虑这件事。不过,很快他接到一个电话,帮他解决了整个问题。

“大海,我是吴大伟。从德意志运送酒厂设备的船已经到港口了,等安装调试完成后,酒厂就准备开业。另外,服装厂的新两条生产线也马上运抵。

顺便跟你说一下,德意志的厂家向我推销他们新投产的餐厅自酿鲜啤设备,说咱们是他们公司的长期客户,可以先免费试用三个月,我订了两套,这次跟着服装生产线一起运到了塘沽港。等到了首都,你安排一下,看是安装到哪个店合适。”

“自酿鲜啤设备?我怎么不知道?”孙大海有些迷糊。

“原本是想给岁月静好的,那边的经营你不是不管嘛,都是让我直接和欧阳慧慧联系。

昨天遇到老威廉,说起这件事,他说九号火锅店也有必要上一套,所以我今天才告诉你。那你想怎么安排吧。”

哦,原来是这样,孙大海明白了。

“啤酒配方呢,他们提供不提供?”孙大海问。

“他们给出了鲜黑啤酒和鲜大麦啤酒的配方,不过他们选用的原料是欧洲的麦种,到了国内还要重新调整,总不能再进口他们的麦子吧。”

“这一套机器从开始到出酒要多长时间?能出多少酒?”

“这是餐厅专用型自酿鲜啤设备,八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酿造。我问过老威廉和欧阳慧慧,各分店出售啤酒的平均销量。这一套设备出的酒,不够一家店的啤酒销量,但两套设备同时上,又有点多了。”

“这样吧,这两套设备主要用来找到适合国内原料的鲜啤配方,等调整好,换成更大的型号,以地市为单位,统一生产,统一配送。”

“可以,他们正在研发适合小型啤酒厂的自酿设备,等咱们搞好配方,估计那边也能投产了。”吴大伟回答。

“按照目前来看,估计首都、沪城和香江三地都要准备生产鲜啤,黑啤、大麦啤各一套,咱最少要六套。”

“我已经对韩承毅和李小龙说了,让他们找岛城政府,请岛城啤酒厂派技术人员来支援。调整配方的事,交给他们好了。”吴大伟已经做好了准备。

“韩承毅?就是你找来当酒厂厂长的那位?”孙大海问道。

“是的,他是西北人,在当地一家国营酒厂当生产副厂长。他还是我通过五星酒厂的人才联系上的,费了不少心思,总算是挖来了。”吴大伟不无邀功的说。

“吴叔叔您说,要是让巴特尔去给他当助手,去学点东西,好不好?”孙大海忽然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