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 第911章 两套承诺方案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第911章 两套承诺方案

作者:海里全是水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2:29 来源:笔趣阁

与主营家电销售的远望不同,小中音响是产销一体的企业,目前的产品都是张小中带着几个徒弟自己动手生产、调试和包装,家庭作坊的性质非常明显。

张元龙和张静这几年也算是眼界大开,他们都知道这种生产模式不仅产量低、品质控制难以把握。

更大的问题是,这种生产模式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生产效率也很难得到提升。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无非是建厂,引用生产线模式。

然而,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建厂资金从哪里来?

这笔钱并不是个小数目,购地、建厂、定制或引进生产线及各种配套的生产设备、员工培训、备料等等。此外,还必须准备出一定数量的流动资金。

按照目前的金融政策,私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几乎为零。仅凭自身积累的话,恐怕他们这一代人都等不到那一天了。

张元龙的远望已经进入了正常的发展阶段,如果没有其它因素的影响,那么远望将一变二,二变四,逐渐壮大起来。

限制远望以更快速度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就其重要性而言,资金因素还要落后于人力资源的培养和贮备。

张元龙并不是不懂,他现在希望申请到帮扶资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准备与小中音响合并。

这笔钱就是为将来建立电子厂而准备的,这同时也是让张小中很难拒绝合并诱惑的一个重要条件。

孙大海听明白了,他不禁为张元龙敏锐的商业判断力击节叫好。孙大海又不傻,他并不是看不出远望电器的发展趋势,活脱脱就是国美或苏宁的雏形。

然而,小富勤奋出,大富天成就。

别人走得通畅的发展道路,换个人也许是死路一条。

孙大海是重生者,知道未来不少人和企业的发家之路。但他知道,每个成功背后,都会有无数的偶然和必然。

绝不是有人拿出一本比尔·盖茨的《未来时速》(类似于自传),就成建造出一个微软帝国来的。

因此,张元龙和他的远望电器的发展过程中,孙大海只是提供了一些辅助。

虽然这些辅助工作对于远望电器初期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为远望介绍厂家,比如在初期免费提供经营场所等等。

这些事情看似重要,但其实只是在加快远望的发展速度,为远望提供足够的推动力。

至于张元龙对于远望的发展方向和远期规划,还需要他自己把握。孙大海是不会试图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影响他的。

现在张元龙希望得到资金来完成他的合并计划,孙大海也认可了这一方案,当然会尽量帮助他实现。

经过一周时间的调查和协商,孙大海帮张元龙制定了一个分步进行的计划。

首先,孙大海向张元龙提供一百万元人民币的五年期借款。(孙大海提出免息,但张元龙非要按照五年期贷款利率支付利息,最终各退一步,按照五年期存款利率计息。)

这笔钱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可以保证张元龙在企业合并后的话语权,同时也为合并后的企业申请帮扶资金提供了保障。

其次,张元龙可以开始与张小中就企业合并问题进行磋商了。

用“磋商”而非“谈判”,是因为他们两个企业都还不太正规。两老板坐在饭桌上,吃吃喝喝的同时,就能把事情谈妥了。

所以,在这里就不玷污“谈判”这个词了。

这两位可能之前就谈过关于合并的事情,因此非常顺利就达成了共识。

张元龙想得还是有些简单了,他以为仅凭投资建厂这个条件,就能让张小中答应合并。没想到人家却有些顾虑。

说是合并,必然会有主有次。国内现在不讲究无形资产,张元龙在得到孙大海的借款后,随即注入到远望。

在两人谈论合并的时候,两家企业相比较,远望的资产规模明显占优。

因此,张小中有些担心,合并后自己会失去话语权。仅凭建厂这个条件,并不足以让他下决心冒险。

张元龙见状,迅速将第二套游说方案拿了出来。

这套方案是孙大海帮他整理出来的,看起来比较虚,看起来不如张元龙许诺的建厂那样直接。所以张元龙在开始时没有把这套方案拿出来。

这套方案有三条:第一,在合并成立新公司后,张元龙将负责联系投资公司向新公司注资,提供扶持性资金支持。

第二,在合并成立新公司之后,张元龙将负责与妆点生活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妆点生活在为客户提供装修装饰方案时,将优先选用新公司的音响设备,并推荐新公司的音响工程队完成设计和施工。

(小中音响承接音响设计安装工程,并刚刚成立了一个设计施工小组,这是张小中计划在今年重点发展的项目。)

第三,在合并成立新公司之后,张元龙将负责向合作厂商推荐张小中团队设计生产的音响设备。

孙大海归纳整理出来的这三条保证,都设置了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在合并完成之后才开始。

并且这些条件都不具备限制性和强制性,也就是说,张元龙到时候想怎么解释都可以。甚至如果他脸皮厚,完全可以用“条件尚未成熟”来扯皮。

没想到,这些在张元龙眼里有些虚头巴脑的承诺,却是让张小中的眼睛彻底亮了起来。他在追问了许多细节之后,便同意了合并的提议。

张元龙顿时风中凌乱了。

他觉得自己诚意满满地建厂保证(他承诺将在多长时间之内,投资多少钱建厂,并将建厂事宜交由张小中全权负责。),居然还不如孙大海随口总结出来的一些承诺。

这些承诺在张元龙看来,根本不用单独提出来。如果两家企业完成合并,这些都是他今后一定要去争取的。

这些资源其实都明摆着,哪怕换成张静都能想得到,只不过现在的张小中并不清楚而已。

他没想到孙大海会把这些拿出来当成条件。更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张小中居然就真的认可了这些承诺,而不是自己做出的建厂保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