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五代兴唐 > 四四、灵渠

五代兴唐 四四、灵渠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23:34 来源:笔趣阁

李彦俅一路沿着湘水,抵达到了兴安县。

“前面就是灵渠。”有属下报告道。

沟通荆、广的灵渠渠口,现在正在进行拓宽工程,显得很热闹。

朝廷从江夏和荆州水师中调来了二十多艘小火轮作为拖轮,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粮食和辎重的运输问题。岭南道路崎岖,山高林密,对于士卒体力的消耗相当巨大,现在走水路,对于保存将士们的体力也很有好处。

静江节度使马希杲正在兴安督促灵渠的改造工程。

他是楚国马家唯一还保留下来的一名节度使,只不过手中的兵力已经被削减到了五千人。对此他也不敢有所异议,只是上表朝廷愿意调往其他的地方任职,只想快点把手里的兵权后都交出来,省得惹下杀身之祸。

马杀杲亲眼见识到了机器力量的强大,居然还很好奇地登上火轮,让船长领着他钻到了下面的动力舱里,去察看蒸汽机的运行情况。

这灵渠的水是从湘水流入到漓水当中,不过落差并不大,水流平缓。

船队在兴安的码头上靠岸,由于嫌火轮上的噪音,李彦俅和曹芸等人坐了位于船队中央的一艘官船上。这运输船到了兴安,就开始顺流而下,用不着火轮的拖曳。这浔江、黔江和邕江上的水路运输,却归岭南节度使属下的梧州水师和邕州水师负责,这粮草、辎重和人员运送到兴安,李彦俅就算是完成了任务。

李彦俅和曹芸在兴安上了岸,与马希杲见了面,手下开始交卸清点货物。

这灵渠开凿于秦代,公元前二一八年,由此可知华夏在先秦时代的科技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只可惜到了汉代儒家一家独大后,由于不重视科技和生产,华夏的科技水平停滞不前,发展缓慢,终于是让大食、波斯等国慢慢赶超了上来。

现在的交趾人,还没有到宋代那么胆大,敢挑战中原帝国。

曲承美部将杨廷艺在驱逐了南汉所派的节度使程宝之后,自称为静海节度使。大唐共和十一年(937年),杨廷艺为部将矫公羡所杀,其女婿吴权从爱州起兵,攻陷交州城,杀矫公羡,自代为节度使。

问题是武安州一直驻扎有一支南汉部队,在朝廷迫使南汉割让邕州后,这支部队干脆在指挥使吴珣统带下投靠朝廷。岭南镇守使李继忠接到吴珣降书后,命其为率部仍然驻守交州太平江一带的武安州。

这吴权攻破交州,杀死矫公羡后,有一统交趾之志,遂率军往攻武安州。

吴珣抵挡不住,一面率部退往谅州,一面派人向李继忠求援。

李继忠闻讯大怒,在遣军前往谅州支援吴珣的同时,上报朝廷,要求出兵交趾。

这就是此番朝廷欲讨伐交趾的始末。

朝廷接到李继忠的报告,并没有同时李继忠立刻出兵的请求,而是开始调兵遣将,先准备辎重粮草。

李彦俅在马希杲的陪同下,进了兴安县城,与马希杲聊了些交趾的情况。当得知交趾只有两万兵马后,就放下心来。

这回朝廷往邕州一带调集了四万余兵马,再加上李继忠手上原有有两万邕州军,这一战安定交趾应该没有多大问题。随后又向这兴安知县询问起了这灵渠的情况。

那兴安知县在说起灵渠的水运后不禁说起了难处。

原来这到了冬季枯水期时,这灵渠当中水位下降,行船困难,有时甚至无法通航。

曹芸在听了后说道:“如此想要在冬天保持水路畅通,还得在两边筑坝修堤,修起水库来才好。”

李彦俅皱眉道:“在这里修两道大坝合算么?”

曹芸道:“我看这河道两岸可开耕地不少,如果水位升高,引渠灌溉,能弄出不少的良田出来。”

李彦俅想了想道:“行,回去你弄出个章程来,我出面向朝廷奏报。这邕州、交趾一带,天子是很重视的,上面的意思是步步推进,一劳永逸,在各地实行军屯,落地生根,彻底解决各地长治久安的问题。如此一来,这解决交通问题就是大事,我估计能够通过审批。”

马希杲道:“解决一个交趾,用得着如此兴师动众么?”

李彦俅正色道:“并不是表面上臣服就成,而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包括西面的南诏那边!”

马希杲听了他这话,才知道朝廷并不是只为了交趾,而是有着整体的策略。

这战争打的就是后勤,而且衡州以南许多地方,朝廷的势力暂时都顾及不到,当然不敢指望地方上的供应。

这大军这一路往南,不光是征讨交趾,也是也顺便接收了地方上的防务,准备采取稳固的策略,逐渐安定岭南。

……

朝廷正在调兵遣将,准备一举平定交趾之时,不料闽乱又起。

闽主王继鹏弑父自立,倒也保持家风,夜夜饮宴,银乐不休,又偏信方士,祸乱朝纲。又出苛政,专务搜刮民财,因此惹得天怒人怨,众叛亲离。

王延钧在位时,曾沿袭王审知时的制度,设控宸、控鹤两卫禁军。

王昶继任,则另募壮士二千建宸卫都,以为腹心,待遇赏赐都要比另外两卫禁军优厚,这就引起了控宸、控鹤两卫的怨气。

王昶知道后也怕惹出事来,于是准备把这两卫派出移驻漳、泉二州。

这两卫禁军在得到消息后顿时哗然,控宸军使朱文进,控鹤军使连重遇,本就经常遭受王昶斥责侮辱,心怀怨愤。

此时又正好赶上了皇宫遇到大火,也没有抓到纵火者。

王昶命连重遇率控鹤军灭火,并清理废墟,又怀疑连重遇合谋纵火,欲诛除连重遇。

恰好内学士陈郯,与连重遇私下交好,于是密告给连重遇。

连重遇得到消息,干脆与朱文进两人合谋,竟率两卫禁军,转而围攻长春宫,纵火焚毁皇宫。又派人到了王延羲的府第,拥立其为闽主。

那王昶仓皇出逃,带着皇后李春燕,及妃妾诸王,奔至宸卫都营中。

那控宸、控鹤二卫,又追杀而来,一阵乱战之下,剩余残兵千余人保得王昶等人逃出长乐城北关。行至梧桐岭,又被包围,王昶力尽被擒。行至莲花山,其堂弟王继业带人将王昶勒死,皇后李春燕,及昶诸子,并昶弟继恭,一并杀死,葬于莲花山侧。

一场内乱下来,那闽主王昶被杀,王延羲被奉为新主,但军权却是落入到了朱文进和连重遇两人的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