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八章 海参崴

1625冰封帝国 第八章 海参崴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9:09 来源:笔趣阁

其实范德萨也不是这艘亚哈特的船长,只是专司日本贸易的一名职员而已,不过他与东印度公司某执行董事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此时的西欧流行“私生子”),这艘船只除了完成去日本的贸易外,剩下的舱位便都是包括他在内几个职员私有的了。

尼堪很快便与他达成了明年秋季时两艘船只前来交易的协议,他这边出两千张貂皮,范德萨运来一船棉布、帆布、硫磺、大米等物。

等范德萨带着船只离开了,尼堪又见到了在历史上还有名字的加哈禅。

一个三十多岁的精瘦汉子,与额亦都一样,都是一身棉袍,挂着珠串,头上却戴了一顶此时建奴官员流行的改版大帽。

他在海参崴港湾最深处修建了一座简单的木城,木城其实是由三座小城组合起来的,他加哈禅的部落居中,额亦都与另外一名哈拉达查库那一左一右,三人的部落加起来还有近五百户。

尼堪见到加哈禅后说道:“哈拉达,此处也并不是世外桃源,建州人一旦得知,肯定会派兵前来捕捉你等……”

加哈禅脸上约闪过一丝忧色,不过很快便恢复了正常,不久还浮出了一丝微笑。

“尊敬的朱克图大人,你是知其一不知其二”

“哦?”

“就在这两年,建州人突然像发了疯似的,将近百年一直住在长白山东侧大小河流的部族一网打尽,全部掳往辽东,我等三部幸好位于大海边上,提前得知消息后便撤离了”

“加上在东海附近掳走的,被掳走的丁口加起来起码有近万户,有了这些人丁,至少可以编成一百个牛录,他们应该会消停一段日子,何况当时我等三部迁走时,有一部分族人贪恋铁杆庄稼舍不得走,最后跟着他们迁到了辽东,如此一来,他们八旗之中也算有本部的族人了”

“从辽东到这里有一千多里,中间还隔着大山,为了我等区区四百多户人家,他们再发兵过来攻打,怎么说也不划算”

尼堪点点头,“那你们现在靠什么为生?”

时下正是饭点,尼堪一行就在加哈禅的木楼里吃饭,听到尼堪此话,加哈禅一拍手,其手下纷纷用木制的托盘端上了一碗碗米饭!

白花花的大米煮出来的晶莹剔透的米饭!

尼堪眼神里满是疑惑,海参崴一带都是山丘,是不能种植大米的,难道他们在山后面的双城子一带还有部众?

加哈禅似乎看到了尼堪眼里的疑惑,此时的他突然将一把折扇打开了。

见到折扇上的文字,尼堪一下便明白了。

“还有倭人前来此地交易?”

“哈哈”,加哈禅忍不住得意地大笑,额亦都、查库那也相差仿佛。

“实话告诉你吧,老弟,对面的倭国最北面有一松前小国,依附于倭国国王,由于此地土地贫瘠,并不能出产大量的粮食,不过此地却出产金银之物”

“在此地的大部分地方以及更北面的诸多岛屿,生活着大量的苦夷人,苦夷人不事稼穑,需要倭人向他们提供布匹、食盐诸物,于是倭国国王便将本国对苦夷人的交易权全部交给了这松前小国”

尼堪眼睛大亮。

所谓松前小国,也就是目前盘踞在北海道南部,只有两座小城的松前藩,而加哈禅嘴里的“倭国国王”多半是幕府将军了。

“哈拉达,这么说来倭人将此地也纳入到了他的交易范围?”

“嗯,确实如此,自从建州人将长白山以东的大量部族迁到辽东以后,这一带的捕貂人、采参人、采珠人几乎绝迹,我等三部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得到大量的貂皮、海兽皮、人参、东珠,这些不但是建州人需要的,朝鲜人、倭人也是垂涎三尺”

“所以他们就拿粮食等物与你们交换?”

“呵呵”

尼堪这下全明白了,所谓编少了佐领等,无非是他们的借口而已,独霸与朝鲜人、倭人、荷兰人的贸易才是历史上加哈禅等人冒死前往俄罗斯岛的最主要原因。

“大人”,加哈禅此时倒是恭敬有加,“如今能抗衡建州的,也就是你们索伦人了,你们要在海湾建城我等完全支持,不但如此……”

此时加哈禅看了额亦都、查库那两人一眼,见两人不反对便继续说道:“今后倭人、西夷的贸易我等占据东珠、海兽皮、人参的份额就行了,貂皮一项就由贵方全数占据,我等手里的貂皮也全部卖给你们”

这是要将自己作为他们安身立命的护身符啊。

尼堪心里暗骂,区区五百多户,自己眼下这五条大船的水兵便可以将他们灭了。

不过转念一想,这些人能让倭人、西夷放心前来贸易,多半是将沿海一带大山上的部族手里的货物全部揽在自己手里了,恶了他们便是恶了整个东海女真部落。

何况加哈禅他们已经允许自己在此处建城,如今远在兴凯湖附近的罗承志手下只有一千五百步军、五百工匠,想要在明年这个时候建城一座周长三四里的大城,光靠这些人是不够的,少不得要将加哈禅的部族吸引过来帮着建造。

“哈拉达,一言为定”

想通这一点,尼堪顿时满脸堆笑,“对了,这次没有看到倭人,他们一般是什么时候过来?能带来多少大米?”

“不巧,在你们过来前的十多日他们便过来了,他们架着三艘宅船前来此处交易……”

“宅船?”

“是的,呵呵,他们那船只甲板上顶着几座小房子,着实可笑,不过却能给我等带来几百石的货物”

尼堪一阵恶寒,人家的船只再是可笑,也比你们的独木舟强上许多。

……

十日后,在尼堪派出的人员引导下,罗承志带着那一千五百步军、五百工匠以及大量的物资到了,还有四艘小船依旧停在兴凯湖里。

眼看东南风就要结束了,尼堪给罗承志留下三艘大船,还让他想办法将兴凯湖里的四艘小船弄过来,自己和孙佳绩准备带着一艘小船、两艘大船趁着东南风还强劲的时候原路返回。

临走前他对罗承志说:“在此地建造一处周长四里的大城,城里的建筑都按照两层来建造,除了你们这两千人以外,还要按照能容纳五千户人家来规制……”

“五千户?”,罗承志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大汗,此处地广人稀,建设港口作为交易场所也就罢了,建设这么大的城池作甚?”

“那就五里、六里!”,尼堪却冷冷地应道,“就这些人,必须在一年之内完成城池的建设,你若是没有信心的话,趁早提出来,我会换人来执行!”

罗承志心里一凛。

自己能被大汗最宠爱的妹妹看上,也不知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大汗这次带自己过来,他也不是傻子,多半是是存了让自己立下一些功勋的心思,可自己终究还是没控制住脾气。

他在心里狠狠地给了自己一嘴巴,随即单膝跪下大声应道:“是,必不辱使命!”

尼堪却没看他,“那你将如何来完成此事?同样规模的白城可是在孙老道的亲自指挥下,花费了几倍于此的人手才干成的,此地人生地不熟,没准还要冒着建奴的威胁来建城”

罗承志思忖了一下,恭恭敬敬地答道:“大汗,其实,熟手的大匠这里都有了,负责建设城墙、房屋、沟道、水井等设施的匠人一个不缺,无非是指点他人劳作而已”

“职部仔细探查过,港口北边的山上还有几条河流流下,若是将一条引入城中便事半功倍了,同时多挖水井,在冬季来临之前保证食水的供应,此后一切便容易了”

“至于人手的问题,除了吸引库亚拉三部空闲的人前来协助,兴凯湖以东、大海以西的大山上还有不少当地土著,建奴前来捕捉时彼等都逃到大山上,若是用布匹、食盐、铁器等物吸引的话,兴许还能招募到一些人手”

尼堪却摇摇头,“这还不够”

说着拉着他的手来到海边,指着西边的大海说道:“出了这个海湾,坐船贴着大陆向西行驶,不远处便是朝鲜国的辖地,你可暗暗潜入到那里,招募一些穷困潦倒的朝鲜人过来帮忙”

“这些人饥寒交迫,有一身棉衣、三餐吃饱便可雇佣他们一个冬季,还有……”

说到这里,尼堪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

“根据孙佳绩的消息,朝鲜北边,特别是在西北边,靠近辽东的地方还有大量的辽东汉人,他们本是为了躲避老奴的残杀来到了此地,可惜眼下明国不想接收他们,而金国又将他们视为‘逃人’,朝鲜本是山多地少土地贫瘠之地,突然冒出来这许多人口,彼等也是难以应付”

“你若是能碰到汉人,可提前与他们接触,就说大明已经恢复了奴儿干都司,他们若是愿意的话可到岭东大平原、三姓、兴凯湖附近耕作,那里土地肥沃,地域广袤,每户可分上好田地五十亩,种植麦子、水稻都可”

“本汗的规制,给他们提供居所、牛马、冬衣、种子的话,头三年按照收获的三成收取赋税,接下来都是两成,多余的粮食本汗还会用布匹、铁器等物购买”

“承志,你我都是汉人,林中地广人稀,还多为胡人,如何能长治久安?”

“若是能将滞留在朝鲜的汉人全部接到本汗的辖地,那局面将有巨大的变化!”

“大汗,我明白了”,罗承志看着浮现在尼堪眼里的神采,隐隐有些懂了,“您是想将此处作为跳板,源源不断吸引汉人到来?”

尼堪点点头,“明年此时,孙佳绩麾下应该有大小船只五六十艘,能大量载人的船只至少有四十艘,一艘装载一百人,那便是四千人,多跑几趟的话,一年下来也能拉来不少丁口,从宽估计,五千户还是少的”

“不过……”,尼堪的声音一下又变得异常冷峻,“朝鲜那里对我等的态度如何?有没有建奴的探子?一开始是通过朝鲜官府或大商人私下招募好,还是直接亮明身份与官方交涉?”

“这些事情都要细细摸索,无论哪种方式,都不要提前泄露我等的底细,保证海参崴城建好为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