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四章 黑龙江 上

1625冰封帝国 第四章 黑龙江 上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9:09 来源:笔趣阁

开春后雅丹便出发了,他首先跟着孙佳绩的船队去了黑龙江的那一系列木城。

第一站便是雅克萨城。

发源于大兴安岭的额穆尔河在这里注入黑龙江,与黑龙江一起将当地变成了一处约莫上百平方公里的大型沼泽、水洼、黑土地纵横交错的平地。

奥拉部所在的雅克萨城便在黑龙江的右岸,一处黑土地的所在,其对面的连绵交错的水网则是水貂最喜欢的地方。

阿尔巴西,奥拉部的哈拉达,得知阿斯兰大汗的人到了,立即在码头上迎接。

实际上,以雅丹那喜欢打铁、沉默寡言的性子,实在是不适合这个活计,不过谁让他是尼堪的爱将,又是为数不多懂得女真、蒙古、突厥三门语言的人呢。

这是雅丹的第一次出访,他也有些忐忑。

不过如今的他已经是二十三岁的大人了,跟着尼堪打过几仗后这信心也上来了,这次出访他穿了一身浅蓝色的棉袍,学着尼堪戴了一顶大帽。

“哈拉达”

雅丹尽量挤出了一丝笑容。

阿尔巴西是一个四十岁的矮壮汉子,见到雅丹赶紧弯腰鞠了一躬。

“大人”

尼堪在兴安岭附近的两场战事的结果已经传到黑龙江流域了,眼看着以前的两大霸主博穆博果尔、巴尔达奇都纷纷向他称臣,作为只有几个屯子的奥拉部酋长,若不是被猪油蒙了心,便没有拒绝尼堪使者的道理。

在阿尔巴西的屋子里,宾主一番寒暄后很快便进入了正题——一想到下面还有几十个木城,雅丹头都大了,可不得速战速决。

“哈拉达,此次来是商谈贵部与阿斯兰大汗合作的事宜”

“一切以大汗马首是瞻”

“哦?哈拉达既然这样快人快语,我也不打圈了,大汗的意思,雅克萨到黑城一带的部落,家里凡是有十五岁以上,二十岁以下未成亲的男丁的,一律迁到精奇里江的江口去”

连博穆博果尔都迁了三千户人家去了大平原,阿尔巴西听了此话略一犹豫便同意了。

“你部按照农户的规制上缴赋税,大汗体恤民情,每年上缴收获的一成即可”

“怎么个缴法?”

“还是由哈拉达统一收取,送到黑城去,那里将来会兴建一座大城,当然了,这之前需要清点一下丁口和田地”

阿尔巴西一听便同意了,这收取税赋的大权还是在自己手里,自己的头上无非是由博穆博果尔换成了尼堪而已。

这也是尼堪的权宜之计,在没有进一步的渗透、感化之前,若是直接采用官员征收赋税的形势,黑龙江一带的木城非沸反盈天不可。

为什么有这么多木城?

各木城背后的哈拉达、部落之间争夺土地、航道、丁口的战事已经在此地上演了近千年。

……

忙完雅克萨的事情后,雅丹坐着孙佳绩的船只马不停蹄地继续南下了,多锦、乌库尔、以西肯、鄂西门、阿萨津……,等雅达抵达博穆博果尔所在的乌鲁苏城时,时间才刚刚过去十日。

一切都很顺利,这也是因为有强大的阿斯兰汗在后面支撑,否则,就算是以前的博穆博果尔,以前也就是向各座木城收取一些貂皮而已。

乌鲁苏城。

前不久还意气风发的博穆博果尔一下子显得既衰老又憔悴——他今年才三十五岁,还没有阿尔巴西大。

“什么?”,一听说还要将族里有十五岁以上、二十岁以下壮丁的人家迁到黑城,他一下跳起来了。

“大人,我可是听从阿斯兰大汗的安排将三千户达斡尔人迁到了你们口中的哈尔滨,如今怎地……”

“大汗”

一听到雅丹嘴里还是说着“大汗”,博穆博果尔脸上略略好看了一些。

“按照阿斯兰大汗的安排,大汗您依旧是阿斯兰汗麾下的副汗,考虑到迁徙达斡尔人的贡献,您直属的比拉尔部暂时不缴纳赋税,不过听说乌鲁苏城除了比拉尔部,还有两个部落,周围也有十几个屯子”

“对于这些部落,必须得按照大汗的意见办”

如今尼堪麾下的副汗有好几位,已经不是以前那独一无二的的博格拉汗了,而只是一种荣誉性的尊称。

雅丹说完后竟然觉得自己气也不喘心也不慌,慢条斯理地喝起了奶茶,对面可是手下有两千精骑的索伦人东支的大汗啊,虽然今年过后他手下肯定不会有两千骑了,最多两三百骑而已。

博穆博果尔心里大怒,藏在衣袖里的双拳也握得紧紧的,他的身体由于愤怒也在颤抖,这一切都逃不过雅丹的眼睛。

“大汗,别再做无谓的事情了,您再强也强不过蒙古人和建州人,请在一个月以内按照我刚才所说的办理,同时,乌鲁苏城的码头必须对阿斯兰汗的商人和军队开放,对于码头不合格的,我们的常备军也会进行改造”

雅丹说完拿起帽子站了起来,向博穆博果尔略低了一下头便出去了,留下博穆博果尔一个人在那里目瞪口呆。

几日后大队抵达了黑城。

这里是精奇里江与黑龙江交汇的地方,后世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与中国黑河市所在,地域之宽广可不是乌鲁苏城可以比拟的。

后世这里两岸的平地可是开垦出来了上百万亩的田地。

不过自从巴尔达奇迁到三姓(依兰)后,这里便冷落下来。

因为阿斯兰汗一早便放出话来这个地方他有用。

抵达黑河城后,只见孙道成已经在那里了。

白城此时已经建好了城墙和主建筑,只剩下城内的一些设施还没有最后完成,尼堪一声令下,孙老道便带着三百工匠屁颠屁颠地来到了这里。

在黑龙江与精奇里江之间的地方,尼堪准备建造一座大的木城,作为整个黑龙江干流的中心城堡,将来博穆博果尔麾下的丁口迁了过来也是他阿斯兰汗的直属部落。

这座木城可与黑龙江两岸那些普通的木城不同,城墙却是夯筑的,当然了,作为深处内地的城池,没有必要建成白城那样牢固的城池,只是一道高约两丈的土墙而已,土墙下面还有几道矮墙,顺着矮墙爬上去后可以站在上面警戒、射击。

刚刚从大山深处迁到精奇里江流域的一千多户人家也在孙老道食盐、铁器的诱惑下过来帮工,眼下在这里参与劳作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了千人。

孙佳绩在这里留下了一百人,按照尼堪的筹划,这里的港口将是整个黑龙江流域最大的港口,除了航运,还是造船的基地,这样的话港口设施、码头就得好好拾掇拾掇,这次连杨春也赶了过来。

留下一些人后,雅丹、孙佳绩带着剩下的船只继续东下。

十日后抵达了伯力。

伯力,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的地方,也是当地的一个库亚拉部族博和礼(伯力名字的来源)的木城所在。

不过眼下伯力木城却是一座空城,木城里的哈拉达一家连同城外的几个屯子的农户全部被皇太极迁到了辽东。

此时,索伦人的阿斯兰大汗已经亲自带着一千五百步军,五百工匠以及大量的物资在此处等待孙佳绩一行。

跟随一千五百步军还有同等数量的马匹、大量的粮草、食盐、弹药等物。

带队的正是即将成为尼堪妹夫的罗承志。

“现在是五月底”,尼堪先看了看罗承志,又看了看天色,心中隐隐有些不安,“要下雨了,不过船队却装不了这许多人,这样,孙佳绩的小船四艘跟着你走,除了水师军卒,将一部分的粮草、弹药也装上”

“剩下的全部步行到兴凯湖南侧的双城子,估计那里应该空了,你等先在那里等着,摸清周边的地形、丁口等情形,等大船沿着海岸线抵达目的地后再北上通知你等”

虽然布耶楚克看上了罗承志,不过尼堪却不想他坐享其成,想成为他阿斯兰汗的妹夫,手底下必须有一些功绩才好。

尼堪在伯力留下一百人镇守,自己带着一百亲卫坐上了孙佳绩的大船,沿着黑龙江继续向下游驶去。

过了伯力,黑龙江两岸又开始出现了零零星星的人群,多半是身披鱼皮的费雅咯人和黑斤人(赫哲族),他们见到尼堪的船队赶紧又躲了起来——金国已经派人来捉过几次“鱼皮鞑子”,有开着大船来的,也有踏着冰雪来的,如今他们他们一见到大船就害怕。

船队一共有六艘,五大一小,五艘大船在后面,那艘平底的、单桅的小船在前面探路,与大船保留着约莫百米的距离。

黑龙江下游河汊超多,河面宽阔,若是没有引导的船只,大船不小心进了岔道或者钻进了浅滩便麻烦了。

十日后船队抵达了一处河面有多处巨大沙洲的地方,小心翼翼越过沙洲地带后,不多久左侧的岸上便发现了一座简单的木城,木城的周围用栅栏糊着泥巴圈着。

说是木城,实际上也就是一处村落,但村落周围并没有农田。

木制的建筑,没有农田,尼堪一下有些不知所措。

按照地理环境,此处应该是后世俄罗斯阿穆尔河畔共青城所在,远东最大的煤铁、黑色金属工业基地,以及黑龙江下游最大的港口城市。

“我们上去吧”

村子的前面出现了一些人群,并没有像在伯力附近那样,一见到大船便四散奔逃,看来建奴四处搜捕“鱼皮鞑子”和“野人女真”部落,多半是以宁古塔为中心,向北、向东进行而已,尚没有远到此地的程度。

对于建奴来说,三姓附近、伯力附近、乌苏里江流域、图们江流域散落的“鱼皮鞑子”、“野人女真”部落更多,聚集地也更集中,丁口也更多,捕捉一次远比去黑龙江下游以及沿海地带划算得多。

或许金国的势力已经达到了此地,不过并没有强制迁徙丁口,而是通过“供貂、赏乌林、嫁格格”的手段进行羁縻。

村子门口简易的码头上已经堆集了一些男女老少,尼堪决定上岸去瞧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