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三十五章 江淮风云(四)

1625冰封帝国 第三十五章 江淮风云(四)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9:09 来源:笔趣阁

萧阿林兼领的这个旅号称三千人,实际上由于是孤军深入,都是一人双骑,当三千人迎战时,剩余的马匹肯定还需要他人打理,故此,他带的是三千五百人,另外五百人都是猛虎骑,由他的弟弟,也就是在十五年前、额尔古纳河西岸、大兴安岭西麓牛耳河那个夜晚惊醒他的人。

萧挞野,也三十五岁了,如今跟着萧阿林当了姬甲杰麾下一个猛虎骑团指挥使。

萧阿林判断黄得功部多半隐藏在八公山后便立即南下了。

他的目标也很明确,大大方方抵达淮河边上,然后沿着淮河北岸一直向东,在凤阳府里大肆劫掠,有萧挞野的存在,彼等也带了一部分小炮,专门用来破寨的。

眼下,他们正处于颖水与淮水之间,前面不远处就是颍上城。

萧阿林的骑兵突然出现在颍州附近,当即让驻守在颍州的胡守金大惊失色,除了一方面派出快马飞报正在蒙城附近的刘良佐,还报给了刘良佐离开后镇守寿州的刘良佐的弟弟刘良弼。

刘良佐号称有十万大军,不过骑兵并不多,除了寿州、凤阳两地,其它地方的骑兵几乎都被他抽调到了蒙城,寿州原本有两万精锐,刘良佐抽调了一万步骑,其中更有骑兵五千,抽走后寿州就只剩下一千骑兵,加上九千步军,一共一万人。

由于从河南西部到江淮之间,都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刘良佐就算要邀功北上,也是要守护好家里的,特别是自己的重地寿州以及朝廷特别关注的凤阳。

刘良佐、刘良臣兄弟都是武将,还是相当不错的武将,至少在行军打仗上很有一套,但他这个三弟刘良弼原本却是一个白身,刘良佐发达后才将留在乡间的他弄到身边,运作一番后,刘良弼也有了武举人的功名,刘良佐封侯后他又摇身一变成了分守寿州的参将。

他本是乡间无赖子,如何懂得行军打仗,无非是仗着大哥刘良佐作威作福罢了,何况作为分守参将,他手底下也有不少正规军将供他调遣,以前刘良佐、刘泽涵父子还在时,他多少会收敛一些,如今刘良佐带着大军北上了,刘良弼终于释放了,一连几日都在自己府里大摆宴席,寿州城最有名的戏班子也被他请到府里,已经连续唱了好几日的戏了。

寿州城大大小小的妓馆,凡是有头有脸的瘦马都被他“请”到府里陪酒,当然了,以前在大同(刘良佐是大同卫世袭千户)跟着他混的一帮无赖也摇身一变,纷纷成了寿州城的大小“商家”,自然围在他的身边,加上一些个刻意逢迎他的一些个商人、官吏,他的府邸好不热闹。

这样的人,刘良佐自然不会将镇守大权交给他,而是将镇守凤阳的秦大鹏调了过来。

秦大鹏没有参与刘良弼的宴会,不过这也惹恼了刘良弼。

“不过是我家大哥的一条狗,猖狂个甚?!”

秦大鹏确实是刘良佐的一条狗,一条忠心耿耿的狗。

前面说过,刘良佐走后在寿州留下来一万人马,其中有一千骑兵,这一日,秦大鹏亲自带着这一千骑在寿州附近巡视。

当然了,巡视是假,警惕是真。

黄得功确实是来了,还真是按照赵应元说推测的那样藏在八公山里。

在江北四镇里,高杰是外来人,其他三人都曾经联袂在江淮一带与流贼战斗过,算起来交情也还不错,特别是刘良佐与黄得功,他俩人还是在张献忠大军杀到庐州附近时的镇守大将,还联袂在大别山附近大败张献忠,让彼等不得不退往湖北。

湖北是左良玉的防区,那时,势力最为雄厚的金声恒部就驻扎在黄州、麻城一带,甚至英山都有明军,左良玉如果与黄得功、刘良佐有默契的话,张献忠肯定讨不了好。

当然了,那时,李自成已经占据襄阳、荆州一带,正在向鄂东进攻,左良玉自顾不暇,也没有心思考虑张献忠。

其实,在那时,李自成正在为斩杀罗汝才、贺一龙之后的余波大伤脑筋,还没有进一步东进的迹象。

于是,张献忠便得到了千载一逢的进军鄂东的机会,拿下黄州、麻城等地后又重振声威,最后还拿下了武昌。

在进剿张献忠的那一段时间,黄得功与刘良佐之间关系相当好,那时,也是明军战斗力最强的时候。

黄得功按照史可法的布置来到寿州八公山之后,虽然自己也带了一部分粮草,不过为了掩人耳目,粮草肯定不会带太多,于是向彼等提供粮草的重任便落到了秦大鹏的身上。

刘良佐自己便有十万大军,而凤阳府在明末流贼、官军的反复肆虐下早已是十室九空,现有的“农户”多半是投降流贼部队的家属,耕种的田地有限,如何供养得了这么多军卒,于是刘良佐只能伸手向朝廷要。

在江北四镇里,朝廷对牟文绶、黄得功还是相当放心的,故此,户部在庐州府设置了大仓,通过长江、裕溪河、巢湖的水道,源源不断将粮草运到庐州,并在庐州设置了兵部、户部共同管理的衙门。

由于庐州是黄得功的衙门所在,以黄得功压制刘良佐,防止刘良佐抢粮,自然也是应有之意。

没想到这一出惹恼了刘良佐,他自然不敢抢黄得功——在大别山剿贼时,虽然刘良佐也卓有建树,不过硬仗、恶战都是黄得功打的,别的不说,在彻底击败张献忠的桐城战役里,黄得功的五千骑发挥了主要的作用,就是那一战让张献忠元气大伤,不得不再次窜入大别山。

故此,刘良佐得知黄得功要北上时,虽然没有拒绝,不过还是留了个心眼,让秦大鹏时刻盯着他。

就在此时,秦大鹏收到了刘良弼的消息。

“有一支蛮贼骑兵杀到寿州附近了!”

秦大鹏年约四十,出身辽东,虽然也是暴虐不堪,不过终究是一个标准的大明边军武将,得知这个消息后这心里不禁大骂,“侯爷也是的,明知其兄弟不通军务,还要让他做明面上的主将,弄得我还需要通过这厮来得知胡守金传递的消息!”

秦大鹏得知这个消息时,正在寿州以西的淮水南岸正阳镇,这里是南面的淠河、北面的颖水汇入淮河之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刘良佐在这里也布置有一千五百步军。

“蛮贼骑兵在哪里?”

秦大鹏问那个被胡守金派过来的骑兵。

“回禀总镇”,实际上胡守金在派出快骑之前已经同他们分说过,先向刘良弼汇报,然后赶紧向秦大鹏汇报,并不是只向刘良弼汇报,那快骑说道,“小的过来时,彼等已经进抵到颍上城附近了”

秦大鹏心理一凛,颍上城离正阳镇不过五十里,彼等都是骑兵,想要攻破一座县城,不用说是痴心妄想,不过彼等完全可以向南攻打正阳镇,这个镇子虽然布有重兵,不过并没有高大的城墙!

何况正阳镇既是大别山通过淠河去向寿州、凤阳船只的重要渡口,还是通过颖水南下船只的重要渡口,地理位置有点类似于山东临清在大运河上位置,虽然地方不大,却异常富庶,还是刘良佐最重要的收取厘金的据点,这里的钱粮都很多,也方便补给。

“哒哒哒”

秦大鹏正想着,靠近淮河码头那一侧又飞来一骑。

“总镇,河对岸出现了蛮贼骑兵!”

秦大鹏心中大惊,不过一想到此地淮河的宽度,这心里稍稍缓和了一下——此地的淮河宽达一里,深达十余丈,并没有桥梁,蛮贼骑兵就算再厉害也不可能在没有船只的情形下渡过。

秦大鹏催马来到淮河渡口,只见河对面一大堆骑兵,在河对岸上卷起了大量的灰尘。

“乖乖”

当看清楚对面的形势后,秦大鹏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对面至少有三千骑!大量的骑兵都在远处,而有约莫四五百骑在河边上耀武扬威。

“不好!”

对于这些骑兵,秦大鹏根本不需要担心,彼等再张狂也过不来,但在正阳镇的上游,约莫百里的地方,也有一个镇子,叫做润河镇,那里的淮河河面有好几处沙洲,当地人利用这些沙洲在上面建起了简易的桥梁,若是蛮贼知晓了从此处通过便可入侵寿州!

“走!”

根据胡守金的消息,蛮贼只有三千余骑,已经全部来到了这里,那就是彼等还没有发现润河镇的浮桥,现在赶紧去润河镇拆了那浮桥还来得及!

按说像这样的事情,秦大鹏让手下人去办就是了,到了润河镇之后逼迫当地居民拆桥便是,不过今日秦大鹏心头一直不得劲,特别是得知蛮贼骑兵进入凤阳府后更是如此。

他总在想,“凤阳府都是一马平川,蛮贼能来到淮河北岸,也大有可能沿着大别山北麓进入南岸啊”

故此,他带着这一千骑快速朝润河镇驶去。

在淮河流域,提防的主要是北面,南面各支流却都有浮桥相连,不多时,秦大鹏来到了润河镇与正阳镇之间的新店镇。

刚抵近新店镇,秦大鹏心里便起了捏死霍邱守将沈豹的意图——新店镇属于霍邱县管辖,离霍邱县城只有二十里,可这里也出现了大队的蛮贼骑兵!

沈豹早就跟着刘良佐北上了,不过其在霍邱县留下了不少驻军,自己的驻地里出现了蛮贼骑兵,难道他们都是瞎子、聋子?

但眼前的骑兵数量并不多,约莫两三百骑,看到秦大鹏等声势浩大,便退入了新店镇的街道上!

“怎么办?”

秦大鹏此时恢复了冷静。

“蛮贼既有可能是从淮河南岸过来的,也有可能是从润河镇渡河过来的,若是从南岸过来的,没准霍邱县已经失陷!”

正盘算着,他的附近突然出现了大量的烟尘以及隆隆的马蹄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