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二十二章 陇右往事之四:真正的黄雀

当尼堪亲自带领的萧阿林军团出现在马鬃山南面荒漠上时,身在马鬃山腹地的阿勒达尔便发现了。

一万五千骑兵,可不是自己这五千杂骑能抗衡的,何况,按照瀚海军的行军规制,在这样远离本土的地方,侦骑肯定是分为五十里、三十里、十里三层来布置的,而五十里已经抵近马鬃山南麓了,这样的情况下,阿勒达尔就是想派人传讯给固始汗也做不到。

当然了,他也可以让人从自己驻扎的地方出发,然后径直向东,待得抵近肃州附近时再南下,不过他这五千骑既然是杂骑,便是各部落拼凑起来了的,奔走如此远的地方,对于彼等来说也是不容易的,何况,鄂齐尔汗上次从阿拉善大败而归的事已经传遍了整个天山北麓。

于是,尼堪的大军堂而皇之通过了从哈密通往瓜州那条唯一的通道,还一直抵近到瓜州!

尼堪大军包围了固始汗镇守瓜州的五千骑兵!

瓜州,在唐末时曾被归义军节度使张义潮作为重要军镇,并铸造土城,方圆八里,夯土垒成,几百年后,城池早已经湮没于枯草黄土里,不过其形制还在,后世雍正年间又重新在原址上筑城。

固始汗占据此地后,作为游牧部族,他肯定没有想到筑城的事,不过在原址上驻扎而已。

于是,在那处周长都约莫八里的断垣残壁上,几百顶帐篷错落其间,周围则是跟随这支骑兵过来、赶着牛羊的牧民。

此时的瓜州,包括南边的锁阳城在内,绿洲面积高达上千平方公里,暂时养活五千骑还是没有问题的。

说到这支骑兵,就要说一说和硕特汗国骑兵的构成了。

原本盘踞在天山一带时,图鲁拜琥麾下的牧户与绰罗斯部相差无几,都在三万帐左右,土尔扈特西迁,和托辉特部败亡后,又有部分土尔扈特、辉特部牧户依附于他们,故此,在固始汗南下拿下青藏地之前,整个和硕特部估计有四万帐左右。

图鲁拜琥占据青藏地后,给他的侄子留下了大约两万帐,自己带走了大约两万帐,击败察哈尔、却图汗联军后,收获察哈尔、喀尔喀、土默特(最早进入青藏地的蒙古部落)部落约莫三万帐。

投靠固始汗的藏人部队大概也有两万户左右。

七万户,这便是整个和硕特汗国能够控制的牧户总数,若是加上广大种地的农户,自然会多一些,不过此时,以骑兵起家的图鲁拜琥肯定不会将彼等算到自己的军力里面。

七万户,额哲叛乱,前前后后又损失了约莫万户,如此一来只剩下六万户。

六万户,至少能动员六万骑兵,固始汗也是这么做的,眼下他的军力是这样布置的:

三万骑在瓜沙一带,两万骑在海晏-东科尔一线,都是为了防备瀚海军可能的袭击,若是在平时,自然无须放置这许多兵马。

一万骑在拉萨附近,需要遮护整个藏地。

五千骑遮护康巴地区。

这便是他几乎所有的骑兵力量了,为了对付瀚海军,他已经将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对于他来说,战事也只能速战速决,再拖下去他也耗不起。

驻扎在瓜州的便是五千涵盖察哈尔、喀尔喀、土默特的杂骑队伍,他的第五子伊勒都齐是这支杂骑的统领。

而在罗布泊一带(此时还是绿洲),他的第七子瑚鲁木什带着另外五千杂骑在那里镇守,监视着叶尔羌汗国可能的兵马。

而绿洲面积更大的沙州(敦煌),却只有刚刚被固始汗强迫迁到此地的一万户汉民,瓜州附近也有约莫一万户。

北面有阿勒达尔,东面有自己老爹的大军,固始汗的老五,今年才二十岁的伊勒都齐完全丧失了警惕。

等到尼堪大军突然从荒漠里冒出来时,他的五千骑几乎都窝在废城墙里!

固始汗的几个儿子里面,长子、次子都相当不错,都是图鲁拜琥按照自己打小的套路培养起来的,三子达兰泰、四子巴彦虽然差一些,不过这四人至少在行军打仗上还是有些能力的,从第五子伊勒都齐开始,由于有前面几个兄弟的庇护,图鲁拜琥也渐渐放松了对他们的培养,加上他夫人的骄纵,便一个差似一个——当然了,除了去年出生的老十。

饶是如此,伊勒都齐的勇气还是有的,他当即派出人马向东去给老爹报讯,自己则准备带着全部的骑兵出“城”迎击。

不过勇猛的萧阿林肯定不会给他这个机会,既然是残垣断壁,必然处处是缺口,就在伊勒都齐还在慌慌张张纠集人马时,萧阿林的三个骑兵旅全部杀了进去!

没有任何悬念,何况这些部族骑兵都是以前被和硕特部征服的其它部落,大多数骑兵,特别是察哈尔、喀尔喀、土默特的骑兵根本没有为固始汗卖命的打算,只有大约一千骑青海本土骑兵进行了短暂地抵抗。

全军覆没,只有少数骑兵从瀚海军没有照顾到的缺口冲了出去。

包括伊勒都齐在内的大多数骑兵被俘!

问清楚固始汗在赤金堡的兵力后,尼堪更加放心了,罗布泊太远,他也不想占据此地,在略事休息之后,他让萧阿林军团下辖的吴应龙步军旅监押俘虏,自己带着博木博果尔亲卫旅、萧阿林三个骑兵旅立即向赤金堡方向疾驰。

……

回到嘉峪关附近。

作为连清国几任皇帝都认为“勇冠女真”的索伦人后代,原本在乌兰乌德附近最能与布里亚特蒙古人对抗的索伦部落,图克塔纳部哈拉达唯一的儿子,又是族里有名勇士的达春,虽然异常疲惫,不过在他的脑海里还没有退却二字。

“虎虎虎……”

在震天动地的喊叫声中,达春绷紧了自己的面皮,握住一丈一尺长虎枪的右手也青筋直冒,左手握住短铳的同时抓着缰绳。

马靴脚后根内侧的倒刺猛地刺激了马匹一下,伴随他已经五年的黄骠马先是大声嘶鸣一下,接着便猛地蹿了出去!

“收!”

在接近敌骑的一刹那,达春情不自禁地又大喊了一句。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排在前列的所有飞龙骑都下意识地将右手中的虎枪向后一收,同时握着短铳的左手也抬了起来!

“咻!!!”

不过,此时首先发射出来的却是对面敌骑的标枪以及大批的抛箭!

所有的人都拉下了面罩,不时有骑士双手、战马臀部中箭、中枪的情形发生,这样的情形,瀚海军已经演练过不少次了,此时唯有继续忍着才有不殒命的可能,而战马厚实的臀部也包裹着叩起来有金属声音的牛皮甲,除了受到惊吓加快向前窜之外,并没有太多的异样。

当然了,战马虽然有面具,不过双眼却露在外面,它们不像骑士,知道前面有危险而伏低了身体,也有少数战马眼睛被标枪、箭枝射中而疼得四处乱窜的,此时,有经验的骑士也只有拼命操控它让它直直地冲向敌骑,否则,其乱冲之下,不禁自己难保,还会带得大队发生混乱。

与此同时,箭枝、标枪击在头盔上、甲胄上产生的“当当”声,以及划过光滑甲胄表面发出难听的嘎吱声大作!

此时,便能体现出草原骑兵的厉害之处,所谓悍勇,一方面来说彼等长期与野兽为伴,骨子里就有野性的一面,另外一方面,浑不怕死也是大量存在的。

若是安稳惯了的中原士兵,若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况,震骇莫名从而大乱是肯定的,这也是历来名将必定严苛治军的由来。

当然了,像强汉、盛唐时代,完全打出信心来了,一万汉军骑也能与十万草原骑兵对垒,那则是另一个层面的事情。

霎时,两支重甲骑兵便碰面了!

“砰!!!”

此时,飞龙骑手中的短铳才打响!

如此近的距离,只有一层竖小长方形鱼鳞甲的哈尔根先锋骑根本抵挡不住——说起装甲水平,彼等比穿了两层甲胄的满清巴牙喇护军还是差了一些。

若是没有尼堪的出现,满清的八旗精骑依旧是这个世上最强大的骑兵,没有之一。

见到纷纷将突前的怪异骑兵击倒,达春不禁振了振手中的虎枪,又大喊了一声,手中虎枪瞬间便变成了双手握持,并迎上了对方一杆长矛!

“嘎吱!”,那杆长矛的矛尖确实十分尖锐,还在日光下反射着银光,不过却被虎枪一戳而断!

大多数飞龙骑自然没有达春这样出神入化的枪术,不过彼等也有法子,彼等对对方刺出来的、尖锐得令人胆寒的尖矛不管不顾,虎枪直接找上了对方的身体!

此时,就能体现出通体板甲的厉害来了,对方长矛矛尖(原本就是用来破甲的)刺上板甲后除了发出一阵难听的声音便完全无用,而虎枪匕首模样的枪尖(类似马槊,汉人骑兵的破甲利器)却直接划断连接鱼鳞甲甲片的皮绳,狠狠地刺进身体!

尖如锥子的矛尖本来是来对付像鱼鳞甲、山纹甲这样的甲胄的,可惜如今对对上了板甲,这是固始汗重骑的一个失着。

近身受到短铳这样凌厉武器的打击,这是第二个失着。

连成吉思汗都称赞,“索伦骁勇冠绝林中”,努尔哈赤、皇太极也赞誉有加,骑术、勇悍都不亚于他卫拉特蒙古人,这是第三个失着。

不多时,包括在固始汗看来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女婿乞尔吉斯悍将哈尔根也轻易地被击落下马后,他苦心孤诣打造的一千重骑前锋便支离破碎了。

正在后阵一处小山坡上观战的图鲁拜琥惊呆了。

“怎么可能?怎们可能?”

他十三岁就勇冠三军,就能以一千骑平定占据巴里坤湖一带的上万游牧部落,面对眼前这种情形却彻底迷失了。

当他的后面又传来一大阵隆隆的马蹄声时,从少年时代开始一直到花甲之年都以“骁勇”之姿出现在卫拉特诸部的图鲁拜琥胆寒了,第一次,在战斗尚未最终结束的情形下他跑了。

……

罗布泊。

一场突袭战也正在上演,叶尔羌汗国的吐鲁番总督阿拉迪率领五千精骑突袭了固始汗第七子瑚鲁木什的营地,并大败之。

而在马鬃山腹地忐忑不安的阿勒达尔并没有等来阿拉迪,却等来了不少溃散到此的和硕特溃兵。

阿拉迪,眼见得是从焉耆出发,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东北边缘直抵罗布泊的。

这才是真正的黄雀啊,此战过后,固始汗好不容易打下的南疆土地一朝化为乌有,叶尔羌汗国的领地又完整了。

这期间,最近频繁穿梭在荒漠中的特使阿卜杜拉合居功至伟——谁让叶尔羌汗国目前还是大夏帝国的盟友呢。

固始汗逃掉了,不过此战过后他可是真正的元气大伤了,非但如此,原本还能再活十年的他回到青海后忧惧交加,提前殒命了,这也算是一个蝴蝶效应吧。

尼堪俘虏了大批的蒙古将领,外加图鲁拜琥的次子俄木布以及一大批和硕特部落的黄金家族大小台吉,有了这些筹码,新上任的和硕特大汗,固始汗的长子达延汗完全同意了尼堪的将俘虏的家属全部放回到甘肃一带的条件。

对于这些俘虏,尼堪并不是照单全收,他将里面的和硕特、藏人骑兵全部放回去了,只留下喀尔喀、察哈尔、土默特三部骑兵,加起来也有接近一万五千骑,全部布置在祁连山东麓的草场。

而甘州、肃州的百姓被固始汗迁到瓜州、沙州之后,尼堪并没有将他们迁回去的打算,而是就地安置了,同时命令工部在瓜州、沙州城墙的遗址上重新修建城池,并将沙州改为敦煌。

同时从山西省移民三万户,填补甘州、肃州的空缺。

河西走廊,完完全全掌控在大夏国手里了!瓜沙二州待机而动!

而那位新任的和硕特大汗,达延,威望、能力、野心远不如他的父亲,整个青藏地,除了他,还有仅次于他的**喇嘛,以及三号人物,掌管着藏地政事的第巴(藏地世俗阶层的贵族,相当于藏地政权的丞相)都是野心勃勃之辈,达延要摆平这些人就要花费巨大的精力,遑论对付大夏国。

这也导致了他的几个颇有实力的兄弟,像俄木布、巴彦等人对汗位的觊觎。

和硕特汗国,衰落的迹象大大提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