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三十五章 山海关之一:三堵墙VS三眼枪(上)

四月下旬,春色渐渐回到山海关一带了。

所谓山海关,自然有山有海。

从插入海里的宁海城算起,往北依次是南翼城、关城、北翼城,这是西面的设施,东面从南向北依次是威海城、东罗城、威远城,东西之间用一道城墙连接起来,南北距离差不多二十里。

北翼城紧贴着北面的燕山余脉万寿山。

径直穿越万寿山,又是约莫二十里便是一条河谷,九江河河谷,正中有一关门,九门关,又名一片石关。

关城以东约莫三十里便是九江河,以西差不多这个距离是汤河,紧挨着关城的则是石河,背靠燕山山脉,南临大海,中间三条河流穿过,妥妥的山海形胜之地。

考虑到山海关以东便是大夏国的领土,李自成要尽快完成对吴三桂的歼灭,最好的办法便是越过一片石关口绕到山海关的后面对其进行包围。

大明在当时设置一片石关口时自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在一片石关口的西边约莫二十余里的地方便是石门寨,周长四里,是一个千户所城寨,要下一片石关,必下石门城寨。

这里你要说了,山海关以西不还是有大片的土地嘛。

这里便要说道说道了。

前面说过,从北面燕山有很多河流向南流下,在山海关附近,大的便有刚才所说的石河、汤河、九江河三条,其余小河、小溪不计其数,冬春之交,大小河流解冻之后便在燕山南麓这处狭窄的平原上泛滥成灾,造成到处是沼泽、水洼子。

依着古时的水利水平,若非特别重要的农业地区,彼等是不会花费精力修葺的,何况山海关是什么地方,那可是护卫京畿的咽喉重地,附近一片水洼子不正好阻止可能从关东过来的敌军吗?

不过关城西北三十多里石河南岸的石门城寨却是一处高地,周围的地势也远比山海关附近高企,于是,那里便成了重要的屯兵之所。

石门城寨、一片石关、山海关三者互为犄角,想要攻破关城,必须屯兵石门城寨,想要包围关城,必须打破一片石关的阻隔。

想要正面攻打山海关,就必须面临时不时出现的河汊、沼泽以及关城西岸那条石河,就算你费尽心思抵达关城下面,由于石河的存在,你能展开的兵力也不多,何况,作为边陲重地,山海关的城墙上密布火炮,火炮对石河两岸都能覆盖到,想要轻轻松松从正面进攻也不可得。

于是,当李自成带着大军抵达山海关附近时,不出所料,他将自己的大本营、李双喜率领的亲兵营两万精骑布置在被唐通占据的石门城寨,让刘宗敏带着李过前营、袁宗第左营以及辛思忠右营下辖的刘体纯、辛思孝两部精骑去攻打一片石关。

而让谷可成带着中营、后营在北翼城的西边不远处扎下大营——那里的地势也相对较高,不受此时渐渐泛滥的各条河流的影响。

此时,李自成已经从京畿投降明军嘴里进一步了解到了大夏国的情形,一想到那大夏国竟然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将经常肆虐大明辽东一带的女真人、蒙古人收拾干净,李自成便再也坐不住了。

山海关东面便是大夏国的土地,吴三桂可能随时逃到那里。

于是,比历史上更为急迫,眼看他带来的吴襄、永王、定王都不起作用,他立即让刘宗敏、谷可成展开了对一片石关、北翼城的进攻!

大顺军进攻还是老套路,先让投降的明军步军上,消耗、紧张对方一阵子后,再上自家的骑兵,这样松一阵紧一阵,让敌人防不胜防。

大顺军抵达后的第二日早晨便展开了进攻,当日,无论是一片石还是北翼城都是摇摇欲坠!

第二日,谷可成手下的大将郝摇旗捷足先登冲上北翼城的城墙,随后全歼此城的守军。

大顺军占据北翼城!

不过在他们的东边不远处还有一道城墙——威远城,彼等想要来到山海关的东边,还得拿下威远城才行。

北面,一片石关。

吴三桂带着一万精骑来到了一片石。

在一片石的北边,九江河的河谷地带,是一片南北长约五里,东西宽约一里的平坦地方,那里,李过的前营正在严阵以待,而在一片石关的正西面,也是一道山谷,不过却比北面狭窄得多,那里,袁宗第的左营也在虎视眈眈。

吴三桂身为大明的平西伯、山海关总兵,与其他人有一个不同之处,主要在作战上。

直到此时,他依旧喜欢身先士卒。

他的作战方式与瀚海军颇有些相似,大战发生时,他喜欢首先便将自己最精锐的家丁投入战斗,就像大唐太宗的玄甲重骑一样先撕开敌人,然后,次一等的力量迅速跟上,最后让轻骑追击敌人。

当然了,由于大顺国的突然崛起,吴三桂到此时并没有得到统领如此众多的兵马尝试他这个战术的机会。

眼下,他的机会到了。

与吴三桂相比,农民军出身的大顺军估计是穷惯了,对于自己的兵力就要保守得多,他们依旧让最差的力量在前面进行“消耗”,然后次一级的力量再进行对峙、消耗,最后才是最精锐的力量出现给敌人以致命一击。

不过,眼下他们碰到了自从组建起三千家丁骑兵后一直没有尝试战力的吴三桂,他们现在的战法能得逞吗?

不过令他们放心的是,在李过与袁宗第的中间,一处小山坡上,驻扎着刘宗敏的三千黑甲骑兵,无论李过、袁宗第那一处受到攻击,他这三千重甲骑兵都可以突然出现侧击敌人。

说是重甲骑兵,也就是在棉甲之外再套一件铁甲罢了,若是放到以前的满清,那便是巴牙喇护军的配置了,与满清一样,这三千黑甲骑兵的武艺、身手无一不是出挑之辈,刘宗敏是铁匠出身,据说这三千人的铁甲、兵器还是在他的指点、监督之下打造的,质量肯定也是上乘。

吴三桂出关了,不动则已,一万骑全部出动,他亲自带着三千家丁突前,高得杰、王屏藩带着剩下的人马略略拖后,呈品字形朝李过的大队冲去!

也是,北面的战场更宽阔一些,只有那里,摆得下几万骑兵的对决!

对面的李过一见,现在敌人直接朝他冲过来了,正在攻城的步军肯定抵挡不住,而敌人一下投入如此多的骑兵,自己想要再采用以前的战术也不行,于是也带着自己的大队迎了上去。

李过的前营里,除了他自己统领的五千精锐,还有一直跟着他的左果毅将军张能和右果毅将军马重僖,这两人都是闯营勇将,马重僖还是十八骑之一,如同吴三桂一样,李过居中,张能、马重僖一左一右也全数压上了。

李过号称一只虎,自然也是勇力卓绝之将。

不过他们的战术,还是以往的老战术,虽然三营尽出,不过每一营又分成了三拨,前两拨都是一千五百骑,最后一拨是两千骑。

三堵墙!

眼下并没有炮灰供彼等驱使,不过在各自的五千人中还是按照战力分成了三拨!

当然了,就算是三堵墙,也并不是傻乎乎地冲上去白白消耗,李自成他们陕北之人长期在边地,时常与蒙古人打交道,也学会了先用弓箭、骨朵等武器扰乱敌阵,再用刀枪冲阵的战法。

在接近吴三桂那三千家丁时,李过的第一拨、第一堵墙便从纷纷从身上掏出了短斧、骨朵、标枪等物!

不过,对面可是关宁军,关宁军最厉害的是什么?如果彼等与清军一样,也是靠勇武、骨朵、弓箭、甲胄御敌的话,也不会让袁崇焕闯下偌大的名头。

关宁军自然有他的独到之处。

三眼铳!

三千家丁,包括吴三桂自己都是一手三眼铳,一手长刀的配置,抵近李过的第一堵墙时,三眼铳,不不不,此时吴三桂军里三眼铳应该称为三眼枪才是,三根铳管之间还有一根凸出来的枪头,长五尺四寸,重七斤,施放完毕之后,可当长枪使,亦可当夹棍用。

这种三眼枪的有效射程高达五十米,不过一半会在二三十米的距离施放,明军没有燧发机,火绳只能提前点燃,拎着还在燃烧的火绳冲刺,一般人还真没有这个勇气,但吴三桂的骑兵都有!

三十米的时候,双方的远程武器都开始施放!

此时的问题就来了,无论是短斧、标枪还是骨朵,在马上扔出,在飞行了三十米后基本上是强弩之末了,不过是起到骚扰敌阵的效果罢了,如果遇到的是普通明军,李过他们肯定是在抵近到一二十米才施放,不过彼等一见到对方大批的三眼铳就不得不提前施放了。

在中原一带与官军反复鏖战时,彼等自然领教过三眼铳的厉害。

“砰……”

“扑扑……”

两种不同的声音带来了不同的效果。

令后阵李过神色严峻的是,这一波,己方明显受损更为严重一些,等双方交错而过时,对方的阵型依旧整齐,而己方却已经有些稀稀拉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