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三十四章 日落紫禁城之八:真相大白

不过在他进入蔡家胡同之前,在外城南部白纸坊的大校场,也就是名义上由李国祯统领的那一万守城步军的营地,也发生了一件事。

约莫五千精锐骑兵从宣武门来到了这座步军大营附近。

这五千骑兵的服饰一看就与明军抑或大顺军的不同,全部是呢绒大衣,外面罩着鱼鳞甲或板甲。

不用说了,这肯定是瀚海军了。

至于瀚海军为何、何时来到此处,等会儿文中自有叙述,当李国祯一见到那服饰便意识到发生了什么,襄城伯,长期统带京师大营的总管,他对近在咫尺的瀚海军的装束还是有些认识的。

而他的副手不这么认为,他除了对这支骑兵队伍有些好奇外,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还带着数骑走出大营外呵斥这队骑兵——他还以为是杨廷玉在京城里找到了大明秘密的藏甲库房。

结果自然是注定的。

在解决李国祯的大营后,这支骑兵大军带着李国祯的部队开始向东进攻,在崇南坊南部,天坛东边,左安门北边,广渠门东边,那里还有一处军营,正是李友亲自统领的那一万步军的大营。

当然了,李友约莫一半的步军都布置在东便门、广渠门、左安门、永安门四座城门附近的城墙上,此时大营里只有约莫五千左右的步军。

在这些步军瞠目结舌中,李友的头颅被抛进了大营,接着李国祯的大军对大营展开了进攻,一看外面有与自己差不多数目的步军,还有黑压压、服饰怪异的骑兵,最高长官李友又死了,大营里的士兵略作抵抗后便投降了。

这也很正常,李自成带着十八骑从商洛山下来时,除了这十八骑,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在河南西部的大山里接纳了几股义军后,队伍才慢慢壮大,那之后,凡是俘获的明军或者接纳的义军骑兵,全部划在十八骑的指挥之下。

而步军,不过是从崇祯十五年开始慢慢从河南、湖北两地从义军、明军降军那里编制的队伍罢了,彼等对于队伍的归属感并没有骑兵那样强烈。

回到蔡家胡同。

一场令辛思忠有些天旋地转的对话开始了。

辛思忠:“二郎,你好大的胆子,竟然私自带领兵马来到外城!”

杨廷玉:“……”

辛思忠:“李友呢?”

杨廷玉:“他死了,他身边的五百骑兵也死了”

辛思忠浑身一震,“你!甚?……真的?”

杨廷玉有些不忍,不过还是实话实说:“是的,此时,外城两座步军大营应该被我军拿下了”

辛思忠:“我军?你是大顺中权亲军的右营大将!”

此时杨廷玉身边闪过来一人,身材比杨廷玉略矮一些,年岁也大许多,面容却不类中土人士,瘦削面庞,细小的眼睛,微黑,一抹短须。

一见此人出来,杨廷玉竟然乖乖地向后退了半步。

就在辛思忠狐疑中,那人开口说话了:“辛将军辛苦了,我军杨廷玉、岳镇邦在你这里一直颇受照顾,别的不说,就冲这份人情,本侯可以在我家皇上那里给你说说好话”

以闯营老将辛思忠的见识,此时自然是如坠云里雾里。

“甚?我家皇上?你到底是谁?!”

“哈哈哈……”,那人仰天大笑一声,“不瞒辛将军,你可听说过大夏国?”

辛思忠一听顿时醒悟了,他看着杨廷玉,又看了一眼身后不远处的崇文门——那里的大门早就关闭了,自己这一千七百骑就夹在崇文门与正阳门之间!

“好啊,原来是大夏国,不对啊,就算你等少数人混入右营,可二郎与岳镇邦手下的军卒大多是在西安整编进来的,就算你等心怀叵测,可毕竟里面还有我大顺大量军官……”

此时杨廷玉说道:“将军,实在对不住,您还记得我等在宁武关击败周遇吉后,我与岳镇邦为何急急向你申请北上去劝降大同的王朴?”

辛思忠能做上大顺的大将,靠的肯定不光是勇武,这下他有些明白了。

“原来如此,这么说,那王朴也是假意投靠我军的?”

“是的,我与岳镇邦北上之后,并没有去大同,而是去了关外!”

“啊?!”

“在关外,两支同样三千人为一队的骑兵替换了我等带到关外的骑兵,而王朴带过来的那支三千人的骑兵更是妥妥的大夏国骑兵”

辛思忠虽然有些天旋地转,不过他似乎把握到什么,“不可能!六千骑兵,就算被你等骗到关外,彼等就能束手就擒?”

“哈哈哈”,杨廷玉身边那人继续大笑一声,“杨廷玉等在西安练兵时便使用了瀚海军兵法,对外谎称岳飞兵法,那时,队里的一些个原大顺军的军将基本上被杨廷玉他们带过去的换掉了,剩下来的多是普通骑兵,能有什么见识?”

“那这些人现在在哪里?”,一想到大顺国花尽心思打造的骑兵竟然落入异国手里,辛思忠心里不禁又气又急。

“放心,彼等好得很,这些人不是贫苦农户,便是明军降军,都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不瞒辛将军,这些人已经到了漠北,正在某地进行整编、训练”

“好好……”,辛思忠大恨,他突然想到了什么,“就以你等这九千骑兵,就算再厉害,也不可能拿下整个京城,昨日晚上北城一直热闹得很,一开始我还以为是杨二郎在进行夜间巡逻、操练,还准备给你的大营送一些夜间的吃食呢,这么看来……”

那人点点头,“你想的不错,我军早已拿下离京城不远的慕田峪关口,并在那里一早准备了九千骑兵、六千步军,不瞒你,其中的三千步军本来就是与城里这九千骑兵一起的,不知你听说过没有,我大夏国瀚海军一个正规军团有一万两千人,骑兵九千,分为三个旅团,步军旅团一个”

“这么说眼下这京城就有你等两个军团?”

“正是”

辛思忠眼前一黑,恰好此时一阵冷风吹过来,让他略略清醒了一下,他强忍着心中的愤怒说道:“这么说那安巴鞑子、皇甫端都是你等的人?”

听到这里杨廷玉将脑袋偏向一边,自从加入到辛思忠的队伍里来,此人一直对他和岳镇邦照顾有加,如今真相大白,瀚海军又掌控大军,作为大顺军城里守城的大将,辛思忠现在肯定是摇摇欲坠了,就算杨廷玉是马贼出身也有些不忍了。

那人却依旧不依不饶,“不错,杨廷玉本来是我国设置在兰州附近的密探头目,而岳镇邦是在他的劝说下投降我军的,原本按照我国的推演,他们几人能留在你身边镇守兰州就算是不错了了”

“能跟着你去西安自然是意外之喜”

“若是能跟着你北上一直到北京,那就是天佑我军!”

辛思忠一咬牙,继续说道:“就算你等利用我大顺军倾巢出动以及我对两人的信任趁夜色摸进京城,不过这一路上都有投降我军的明军,你等是如何一路无遮挡地抵达京城城下?”

“呵呵呵”,那人此时也是掩饰不住面上的喜色,“慕田峪到京城只有一百二十多里路,如此重要的地方,不但明军不重视,你等也不重视,原本在密云还有唐通的九千大军,可惜被你等调到了山海关,这一路上除了营州卫一些个老弱病残,我等又带着大顺军的旗号,你以为彼等会防范得了我等”

“就算被彼等识破了,彼等为何要要为你等通风报信?”

“哈哈哈”,辛思忠也是仰天大笑,不过这笑声里明显透露着一丝不甘,“你等处心积虑,深谋远虑,不仅打听到我是甘肃人,还是攻略陇右的先锋,又喜好收揽甘肃籍的人才,先后立下几次大功,为的就是麻痹本将与大顺国”

“此后,又在宁武关、大同先后立下惊天大功,为的就是留在北京城,而进入北京城后,岳镇邦故意显得宽厚,杨廷玉却是残暴无比,自然为的是在我家皇上以及朝廷重臣面前留下恩威并重的印象,进一步加重皇上将你等留在京城的心思”

“好啊,真是殚精竭虑,煞费苦心,本将参军二十多年,竟从来见过如此深谋远虑之人,不过,就算我手下只有一千七百骑,我辛思忠生是大顺国的人,死也是大顺国的鬼,在我为国尽忠之前我想知道你到底是谁?”

那人听了辛思忠刚才一番话,眼里也透露出一丝佩服的神色,不过旋即不见,他在马上向辛思忠拱了拱手。

“不瞒将军,我叫阿林阿,乃大夏国镇守青城、张家口一带的大将,荣封二等候的便是”

辛思忠听了也是点点头,他紧紧握着手里的长枪,对着杨廷玉大声喝道:“二郎,你是杨家将的后代,本将却是普通农户出身,别人我不管,你敢过来与我单挑吗?”

阿林阿阻住杨廷玉,继续说道:“辛将军,您这是何苦?如今我军已经牢牢地控制住了京城,在山海关那边也有十万大军等着大顺军与吴三桂两败俱伤,你家皇上也是凶多吉少,投入大夏国自然好过大顺国何况……”

辛思忠一听到“十万大军”四个字,不禁对千里之外的李自成大军担心起来,不过他并没有见过瀚海军的威势,在他脑海里,中权亲军十万人马根本就是不可挑战的存在,何况还有刘宗敏手下那令人望而生畏的三千重甲骑兵。

那三千重甲骑兵,才是大顺国最大的力量,三千重甲骑兵,分成三拨进攻,有进无退,那才是妥妥的三堵墙!

他摇摇头,“皇上将京城交给镇守,我无能,拖了大顺国的后退,只有一死报答国恩!”

说完,他带着那一千七百骑冲了过来。

可惜,辛思忠虽强,也就比普通明军强一点,遇到阿林阿带着的精骑便只有束手就擒的份儿,这一千多骑兵都是长期跟着辛思忠的骑兵,完全没有投降的可能,杨廷玉就算再不忍也不可能手下留情。

在瀚海军短铳/弗朗机铳、虎枪/双刀、鱼鳞甲/板甲优势装备,以及短铳/弗朗机铳与冷兵器的交相呼应下,他这一千多骑根本就没有给阿林阿的军队带来多大的损伤,小半个时辰之后便全军覆没。

那一晚,瀚海军完全控制了北京城。

当晚,杨廷玉、岳镇邦、皇甫端、安巴四人将辛思忠厚葬在万岁山(景山),并为他守了一夜的墓。

辛思忠的家小都被皇甫端收留了,并收他唯一的儿子,小名龙子,尚未取大名,年仅五岁的辛龙子为义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