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二十八章 两京皇宫 下

1625冰封帝国 第二十八章 两京皇宫 下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9:09 来源:笔趣阁

辽东,沈阳,大衙门。

建州女真人虽然已经建国,定都沈阳,国号大金,不过却并没有大规模兴建宫殿,眼前这座“大衙门”便是他们最大的宫殿了,大衙门有八角,大致呈圆形,虽是中式的建筑,不过远远看去却像一座大的帐篷。

大衙门的左右,便是十王庭,包括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和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

十王亭乃是努尔哈赤修建,翼王亭就不说了,从来就没有人得到过这个封号。

八旗王亭,原本是努尔哈赤以亲疏以及自己宠溺来定排序的,左右两边的第一层次是自己亲统的镶黄和正黄,如今自然由皇太极亲领。

两边的第二层次是正白和正红,正白原本是皇太极的,如今却是多尔衮所有,正红旗是代善的,这是努尔哈赤嘱咐持国的次子。

再看第三层次,是多铎的镶白旗和代善长子岳讬的镶红旗。

第四层次的则是努尔哈赤最不喜欢的五子莽古尔泰的正蓝旗,和被他宰掉的兄弟舒尔哈齐的儿子阿敏的镶蓝旗。

十王亭由北向南,亭子的规模是越来越小的,由此可见一斑,努尔哈赤定十王亭尊卑时,确是以自己亲疏喜好排列建造的。

皇太极酷肖乃父,在原本的历史上,就在这一两年他就要对莽古尔泰和阿敏动手了。

大衙门,是大汗或皇帝办公之处,十王亭,却是各旗旗主处理各自旗务之处。

皇太极就任大汗后,却没有其父努尔哈赤那样的威望,如今的形势是:

政局全面实行努尔哈赤晚年设计的“八王共治”,一切大政均需众贝勒共议,四大贝勒轮流值月主政,皇太极并无绝对权威。

听政时四大贝勒并坐,代善与皇太极居中,而私见时皇太极尚须对三大贝勒行兄长礼。

以皇太极的抱负和才具,自不甘心受此虚汗之名。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汗,必须削弱三大贝勒的地位,尽管皇太极手段高明,并有诸小贝勒支持,但亦需要时间和机会。

原本想通过南下大明一战来巩固自己的威势,又让阿敏留守永平,莽古尔泰断后来削弱二者的权柄,没想到突如其来的青山老河之战将这一切击得粉碎。

莽古尔泰的正蓝旗只损失了几百骑,顺利地从南边回到辽东,镇守永平的阿敏也相差无几,在周围十几万大军的包围下,也只损失了几百骑,还将永平的女人、财货一个不拉地运回了辽东。

这让皇太极情何以堪?

他自己直属的两黄旗本来人数就不多,经此一战后更是雪上加霜,原本还想通过削弱莽古尔泰、阿敏的牛录来加强两黄旗,如今却……

不过如今的皇太极还不足四十岁,依旧是一个男人最年富力强的时候,他能坐上新一代女真人的大汗,自有其过人之处。

皇太极等人是在一个夜晚偷偷进到沈阳城的。

青山老河之战后,两黄旗、两白旗、两红旗都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其中尤以两黄旗为甚。

回到沈阳后,皇太极立即同代善等人进行了密谋,几日后,便以“狂悖不尊”的名义剥夺了阿敏的四十个牛录,皇太极的两黄旗独揽二十个,剩余地分给了两红旗、两白旗。

等阿敏兴高采烈地回到沈阳后已经木已成舟了,自己麾下只剩了十五个牛录。

阿敏很快便从莽古尔泰那里得知了青城老河一战的结果,若是一个醒目的人,阿敏此时应该三缄其口,保持沉默为上,没想到这厮却好像找到了把柄,在沈阳、辽阳、抚顺等地暗中宣扬。

大意是“此次南侵,除二贝勒、三贝勒外,余者都损失惨重,老汗将汗位传给老八似乎看走了眼”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依照常人的思维,除了一个大汗的称号以外,皇太极此时的实力已经虚弱到了最低的时候,应该韬光养晦,保持低调,暗暗积蓄实力才是。

他偏不。

回到辽东之后他根本就没有北上再击尼堪的心思,内部已经乱成一团,若是再有些差池,这大金国的皇帝是不是由他来做还是两说,遑论其它?

于是,从三月份一直到眼下,他一直在做一件事情。

继续对自己的兄长代善毕恭毕敬,对代善几个文武双全的儿子也继续示好,对于自己监管的两白旗也一改以往严厉的作风,转而处处笼络、关爱(两白旗的旗主多尔衮、多铎如今一个十八岁、一个十六岁,暂时由皇太极监管)。

同时密令自己的长子豪格带着侥幸从霍林河逃回来的鳌拜(此人跌落马下还能不死也算是一个奇迹)带着一千骑出兵海东,强迫、半强迫地将海东的一些个“水鞑鞑”以及尚没有投入尼堪怀抱的三姓部落全部迁到辽东来。

又将完全依附于自己的汉人、蒙古人编成新的八旗,这可比历史上大大提前了,两旗都直接听命于自己这个大汗。

于是,在冬季以前,皇太极的实力已经有所恢复了。

秋季,一般来说,是有野心的游牧或渔猎部落商谈大事的日子。

建州女真人也不例外。

这日,许久没有公开露面的皇太极突然要在大衙门议事。

大衙门的正位,原本是皇太极与代善并坐,莽古尔泰、阿敏两人进来时却发现代善做到了正位下方的左侧。

阿敏笑道:“老二,你这是何故?”

代善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后面的莽古尔泰,再看看皇太极,眼神颇为复杂,不过他最终还是保持了冷静。

“大胆,你二人进来时为何不先向大汗行大礼?如此猖狂,成何体统?”

“大礼?”,阿敏看了皇太极一眼,“如今在座的只有我四个,按说应该是私下会面,本贝勒年纪比老八大,依照老汗的规矩,应该是老八向我行礼才是”

“是吗?”

只见皇太极站了起来,脸上带着笑容,他走到阿敏面前。

只见皇太极双手拢在袖子里,俯身向阿敏施了一礼。

阿敏有些不知所措,平日里在府上皇太极这么做也不是没有,不过这可是大衙门啊,难道青城老河的惨败让他彻底地转了性子?

说时迟那时快,阿敏突然感到自己腹部一阵剧痛,低下头看时,只见上面插了一把小刀。

“呀!”,阿敏出声大叫,皇太极却狞笑着将小刀在他的肚子里搅了搅。

“本汗忍你很久了!”

当阿敏惨叫着倒下时,皇太极掏出一块白色的丝绸手帕擦拭着那柄短刀,恶狠狠地说道。

一旁的莽古尔泰见状大惊,看向代善时却见他闭上了眼睛。

再看看大厅的后面,影影绰绰有人影晃动。

“罢了”

莽古尔泰长叹一声,将腰间的佩刀解下扔在地上,“扑通”一声跪在皇太极面前。

没有几日,沈阳城便传开了“二贝勒携带利刃欲图谋不轨,被大汗当场击杀,三贝勒涉及此事被关进大狱”的“流言”。

一个月后,阿敏的镶蓝旗旗主之位被黜,改由其弟济尔哈朗担任,莽古尔泰在狱中“病逝”,其正蓝旗旗主一职改由豪格担任。

在冬日的第一场大雪来临之前,皇太极重新在大衙门召开了大会。

此时的大会与往日完全不同,皇太极一人高高坐在主位,各旗旗主左右分列,计有:

正红旗旗主代善;

镶红旗旗主岳讬;

正白旗旗主多尔衮;

镶白旗旗主多铎;

正蓝旗旗主豪格;

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

“今日,我等要议的是北边索伦人的事”

皇太极开口了,声音还是惯常的冷峻、平稳,丝毫没有受到最近一个月几乎没停歇的腥风血雨的影响。

若是说别的事,众人还有所顾忌,不过一说到索伦人的事,众人都是群情激愤,一个个都义愤填膺,多半是“尽起大军,雷霆扫穴,歼灭丑类”之类。

皇太极闭着眼睛听了一会儿,在座的人里,他最想听到的是代善、济尔哈朗、多尔衮三人的意见,济尔哈朗倒是说话了,不过是“一切以大汗之命是从”之类的陈词滥调。

舒尔哈齐、阿敏两代人死于非命,济尔哈朗有些胆寒了,他知晓自己能坐上镶蓝旗旗主之位,除了自己曾在朝鲜力劝自己的兄长阿敏不要以为朝鲜地大人多,可以“以此”为根基“雄起”,与皇太极分庭抗礼之事,最重要的是他在舒尔哈齐家族一直以“懂得分寸”著称。

“老十四”,皇太极突然哼了一声。

多尔衮只得站了起来,“大汗,以愚弟之意,兴兵不如用计”

“哦?”

这话倒是说到了皇太极的心坎上,那些索伦蛮子火器如此凶猛,就算自己尽起大军前去讨伐能获得胜利,恐怕战后大金也好不到哪儿去。

“大汗,愚弟已经细细打探过,有几事可以利用”

“其一,尼堪此人是乌扎部阿吉的养子,本是汉儿,乌扎部本来的继承人应是另一人岳讬”

说着他朝岳讬看了一眼,笑道:“此岳讬非彼岳讬”

“其二,尼堪前不久将额尔古纳河流域的乌赫恩都里两千余户纳入麾下,并没有得到博穆博果尔的准许”

“其三,嫩江流域、西拉木伦河流域的蒙古诸部与我等一样,都吃了尼堪贼子的大亏”

“你的意思?”

“是的,大汗,不过此事尚需大汗出面,愚弟陋见,新一轮青牛白马会盟势在必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